(二)实施效果:一是犬牌犬证办理大幅增长,据公安部门数据统计,当前全市登记养犬数量已超过2万件,新办牌犬证2.4万余套。各级有关部门层层传递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成立养犬执法专班,联动共治形成合力。二是文明养犬意识不断提高,有效宣传与柔性劝导双管齐下。截至2022年1月底,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200万余份,新闻媒体发布宣传报道40余篇,查处遛犬不牵绳等违规养犬行为42起,收容救助流浪犬116只。三是服务意识与管理能力转变释放,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开发建设了全市养犬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在全市设立130余家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点、67家免疫和登记“一站式”服务点和10处病死犬只收集点,依托物业服务、企事业单位、宠物市场等社会组织,形成社会各界整体联动的格局。
二、全市养犬管理现状
(一)居民对养犬的态度持不同意见。136名受访对象中养一只宠物犬占20.6%;养两只或两只以上占6.6%;准备养占5.1%;不准备养占67.6%。当问及准许每户养犬的数量时,同意养一只占68.4%;两只占11.8%,不限占19.9%。33.1%的受访者支持养犬,45.6%的受访者反对养犬,21.3%的受访者持无所谓态度,反映出支持与反对养犬的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只有依法养犬才能平衡双方利益。
(二)城区居民养犬居多,中小型犬颇受青睐。据了解,在已办证犬只中,天宁区与钟楼区在全市分处第一、第二位。由于城区退休、老年人口较为集中,居民对宠物犬的情感寄托与需求更为突出。数据显示,在已办证犬类中泰迪与中华田园犬较多,分别占比27.9%与13.2%。此外,贵宾、博美、法国斗牛、雪纳瑞等中小型犬较为迎合常州市场。从免疫接种量上看,常州市武牧动物医院在全市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2%;常州市钟楼区众乐宠物医院占比4.8%;常州市钟楼区派克动物医院占比4.2%。
图1:常州市办证犬只区域分布图
三、养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图2:常州市养犬问题一览图
图3:犬只禁止出入场所占比图
(三)犬只登记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根据《条例》每户限养一只宠物犬的规定,当前个人申请养犬凭个人身份证明、不动产权属证明、犬只狂犬病免疫证明即可办理犬证,如出现多只宠物犬则需出具相应房产证明。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犬只的执法管理工作,但犬只管理涉及范围较广、治理难度大,日常管理的最主要环节在社区,物业服务业企业发挥作用不够成效。虽然《条例》中加大了对违法养犬、犬只伤人的处罚力度,但现实治理中小区及农村地区不文明养犬行为依然存在,加上不少犬主缺乏责任意识,导致无证犬、流浪犬未得到妥善处理。在针对无证犬、流浪犬的问题处理上,31.6%居民认为应当设定过渡期,对现有的、不符合饲养条件的有主犬只由犬主人自行处理;68.4%居民认为由政府部门或委托第三方建立集中收容、认领和处理机制。
四、加强犬只管理的对策建议
(四)加强对犬类经营市场的排查力度。提高养犬准入门槛,犬类经营者应定期向管理部门报备所养犬只的繁育计划和幼犬流向。禁止私下宠物交易,从源头上控制未经免疫、检疫的宠物犬和属于禁养目录的犬种流入社会。建立犬只认养制度,推行领养代替购买。通过宣传、教育、优惠等措施鼓励市民领养收容机构犬只,有效控制社会犬类总量。
(五)进一步规范养犬管理的主体。增加实施细则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对社区内业主养犬行为的管理责任,通过加强处罚来规范养犬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