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的一声枪响,手机画面里,西西(化名)操控的人物被射中倒地,迅速变成一个“盒子”。队员的怒吼声随即从耳麦传出,“你下次能不能活久一点!”
耐着性子,西西用俏皮的腔调安抚对方情绪,内心却隐隐有点庆幸。趁着被淘汰的空档,她赶紧把面前的饭扒到嘴里。
对西西而言,打游戏不是娱乐,而是工作。这样忙碌的状态,从今年春节起,已持续两个多月。
年初,面对因疫情而来的史上最长假期,宅在家的年轻人纷纷理解了什么叫“孤独”,也顺势捧红了一个全新行业——游戏陪练。
近日,一家游戏陪玩平台公布《游戏陪练白皮书》。数据显示,今年1月24日至2月底,日均订单量是平时的2倍,用户累计下单完成超过6千万局游戏。
目前,在该平台上已有近150万个游戏陪练赚到钱,22岁的西西、20岁的小噜(化名)就是其中一员。
去年六月,杭州女孩西西从一家美术院校毕业。因为学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季时,她应聘过淘宝美工,但思来想去,最终放弃了这个机会。出于对动漫和游戏的喜爱,她想进入游戏行业发展,可又迟迟找不到心仪的职位,暂时做起美工、美甲师的兼职。
就在为未来迷茫时,一位朋友向西西提起“游戏陪练师”的职业,建议她去试试。
西西喜欢玩游戏。初中,她就接触网游。后来,手游兴起,《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很多火爆的游戏,她都玩过。
“赚点零花钱也不错。”抱着尝试的心态,西西在游戏陪玩平台注册账号:十几岁时,她已经通过倒卖游戏装备赚过一些钱,还用家人的身份证注册过淘宝商铺,售卖游戏道具。
去年七八月份,20岁的小噜(化名)也在抖音上看到关于游戏陪练的视频。一向擅长玩游戏的她,好奇地下载了游戏陪玩平台,玩了起来。
这个杭州姑娘正在江苏读大二,趁暑假做起兼职,“玩游戏让我快乐,同时还能赚钱,很‘香’啊。”小噜用网络流行词来形容。
正如朋友预料,在游戏陪玩平台,西西如鱼得水。
西西对游戏世界里的人际交往方式很熟悉。早在初中玩网游时,她便负责场控,带领几百人的阵营对战,还在赛后主持娱乐活动,活跃气氛。
沉浸游戏多年,西西自认为技术并不算好,但身为陪玩,她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在陪练平台,西西被“老板”们打上了“人皮话多”的标签。御姐音、萝莉音、少御音、正太音、病娇音……她喜欢玩配音,可以一人分饰六七种角色,在五花八门的多种声线中变幻自如。
聊天时,她可能冷不丁冒出一句呆萌的正太音,“小姐姐,我们要一起玩游戏吗?”随后,又转变为知性的御姐音回一句,“不行,小宝贝,玩游戏不好哦。”
“我的风格就是皮,皮到让人头皮发麻的那种。”西西笑着说,“所以有很多不太开心、想要开心的人,都会来找我做陪玩。”
游戏陪练竞争激烈。西西所在的游戏陪玩平台上,认证的游戏陪练“大神”有近300万个,平均年龄23岁。
身怀绝技的西西靠声音吸引“老板”,不曾在平台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与她不同,小噜隔三差五就会更新一条状态,有意无意晒出自己的美图或视频。
作为技术不算高超的娱乐型陪练,“颜值”是小噜脱颖而出的法宝,尽管她也承认,那些精修视频和本人有点差距。
疫情爆发后的两个多月,西西明显感觉到,游戏陪练行业突然壮大,“好多人注册用户,每天订单不断”。同时,线下的美甲和美工业务被迫停单,西西转而将游戏陪练当作主业来维持。
“每时每刻都有‘老板’下单,甚至主动要求别拒单,说自己不介意拼单,可以和其他‘老板’一起玩游戏。”对游戏陪练来说,“拼单”意味着,同样的1小时游戏时长,赚的钱会翻上几倍。
二月三月这两个月,西西的月入可达两万多元,比平时增长两到三倍。她所在的游戏陪玩平台中,去年全职游戏陪练的平均月收入为7857元,兼职平均月收入为2929元。
不过,并非每个陪练在疫情期间都这么忙。在西西看来,游戏陪练的行业主要是“声控”的天下,“如果声音不是很有特色,可能就会比较难做。”
白天上网课,晚上接单,小噜一天玩四五小时游戏,月入最多时只有五千元。身为兼职,她的收费标准比西西低5元左右,“半小时或一局游戏18元,我算是‘底层陪玩’。”
西西则将自己认定为“傲娇型”,“我不做卑微陪玩,只是‘佛系’接单,不会央求别人什么。”西西自称是“拆二代”,“我有房有车,也养得起自己,不缺这样的钱。”
当然,在等级鲜明的陪练行业,仍有大把人比西西更“傲娇”。比如,定价最高的游戏陪练大神王思聪,陪练《云顶之弈》,收费666元/小时。
孤独是门生意,鲜明又隐秘。
除了为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升更高的段位,西西认为有很多人是出于无聊或者孤单,而现实生活中又不知道如何和别人相处,才会花钱找陪练,“大家把它当做一种付费社交,是想让自己喘口气的方式。”
面对鱼龙混杂的玩家,游戏陪练也常遇到目的不纯、居心叵测的“老板”。
过去近一年里,小噜的300多个客户中,有近百人提出过线下见面的要求,甚至有人张口就问,“多少钱一晚”。她的回应方式,是直接举报对方。
对于有性骚扰倾向的人,西西也会直接举报并拉黑对方。她陪近500位“老板”玩过游戏或聊天,最多的一次,在一天里举报了30多个人。她有一套从业基本原则——不接视频,不接见面,不接“带颜色”的订单。一旦出现类似苗头,会毫不顾忌地回怼。
就算在游戏中已认识十几年,西西也没有和任何一位网友见过面。只有一次,西西打破惯例。
“因为家人反对,他和女友被迫分手,希望我作为虚拟女友陪伴他。”事前,西西与对方签好协议——永不互发照片,永不见面。如果有人动感情,就不再继续,互删好友。
按照协议,西西每天陪对方玩两小时游戏,再聊一小时天。让她没想到的是,网络另一端的那个人,也带给了自己渴望的温暖。
“刚开始时,他转钱给我,让我帮他点外卖,说点我喜欢吃的就好,不用问他口味。我按他说的照做,可两周后,他突然说不用帮他点了。”那天起,西西开始收到对方为自己点的外卖,全部是她爱吃的食物,“受宠若惊,他太暖了。”
小噜也从没有把线上关系发展到线下,“毕竟坏人不会轻易在网上暴露出来。”她秉持的原则是:“没有感情,对方只是客户。”
身为熟谙网络的新生代,她们恰恰“不喜欢通过网络交现实朋友,尤其是社交软件。”
“网上,人呈现的性格特征会理想化,现实中可能会存在很大落差。”西西对此深有体会。
网络内外,她扮演着不同角色,也被迥异的性格包裹。她认为,做游戏陪练时,自己性格活泼,调皮又逗比,“会把陌生人当作熟人来处”。而生活中,自己则有点高冷。对她而言,线上和线下的社交,是两条平行线。
在游戏陪玩平台,超过三分之二找游戏陪练的用户是“95后”。“花钱雇人陪我打游戏”,是这届年轻人流行的生活方式。
春节期间,据说,最挥金如土的“老板”是一位22岁的上海小伙,他平均每天消费超过1500元,累计找12个人陪自己打了1850局《和平精英》。
西西遇到过一位“老板”。起初,她以为对方是个成年女孩,“他还在变声期,账号资料又显示女性”。后来,直到对方的朋友说漏嘴,西西才得知,雇用自己的竟是个初三男生。
“像收了个弟弟。”西西不再向男孩收费,会在接其他“老板”的单时,叫上男孩一起玩,同时提醒他不要沉迷。
3个月之后,看着男孩变得开朗了一些。西西觉得很满足,就像在游戏中陪伴一些人走过失恋的痛苦一样。这种被需要让她充满成就感,也获得自我肯定。
“陪玩能让一些有社交障碍的人得到自信,也有人说可以减轻抑郁。”西西和小噜都看好游戏陪练的发展,“电竞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陪玩很可能会是新型娱乐产业。”
在西西和小噜看来,陪玩行业开始趋向正规。
西西觉得,举报投诉用户后平台的处理速度也变快了,“半年前,处理结果要几天才能出来。现在只需要几分钟,最慢隔天也会有反馈。”
不过,无论是全职,还是兼职,她们都不打算把这份职业长期做下去,“它远没有看起来那么轻松”。
“养账号很麻烦,要时不时更新动态,始终保持在线,得一直盯着,担心错过订单。”更让小噜觉得难熬的是,生活作息变得很不稳定,“有一次,有人从晚上11点一直让我陪玩到凌晨5点。我很困,可也不能不让他续单。”
每当看到西西熬夜到很晚,父母就会劝她赶紧找一份其他工作。小噜也没敢告诉父母,自己从事的这份兼职,“他们不会理解,更不会同意。”
西西只把游戏陪练视为疫情期间的过渡职业。在她的计划中,等疫情结束,她就再扎进游戏行业找其他工作,“想做活动策划,也想过创业。做陪玩时,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我也学到很多经验,得到一些启发。”
小噜则打算再赚几年钱,就悄悄结束这份兼职,“毕竟有学业要完成,好多‘老板’和我说过,要好好读书”。
在享受玩游戏和赚钱快感的同时,她们也觉得,终有一天,自己会注销账号,和这份职业告别。
有人月入破万,有人惨被骗钱,游戏陪玩“边玩边赚钱”的外衣下藏的不只是高薪和轻松。近日,某应届毕业生冯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应聘游戏陪玩后,不但工作没找到,反倒被骗了数百元。实际上,游戏陪玩行业中的“猫腻”远不止于此,违规转单频现、竞技属性较低、行业缺乏监管……作为新兴行业的游戏陪玩,水面下已是暗流汹涌。
僧多粥少
“因为我没有本科学历,找工作一直很难,但是我擅长玩游戏,就想到可以去试试游戏陪玩,但没想到不仅一分没挣,还被骗去了399元。”在正规游戏陪玩招聘平台尝试多次无果之后,冯先生找到了一个声称招聘游戏陪玩的线下团队,“在提交完个人信息后,这个团队的HR便让我缴纳399元的入会费,但当我缴纳完这个入会费进群后,发现自己被骗了”。
为进一步了解背后的真相,北京商报记者日前以应聘者身份加入了多个游戏陪玩职业运营团队群,据某团队负责人王女士介绍:“正规平台通常注册人数较多,且对陪玩的要求很高,不可能给予每个人展示的机会,所以僧多粥少。但我们这边不一样,一天24小时,平均每分钟都有一单,只要手速够快就能抢到,区区399元的入会费,两单就能赚回来,我们就是挣个中介费。群中一个刚入职的陪玩在9天内就获得4000元的收入。”
纵观这几个游戏陪玩职业运营团队群,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通常每个群里大概有480多人,而一天下来只有十几单。其次,同一个单子还被发放到多个不同的群中。而当记者向负责人提出派单数量及为何同一个单子会在多个不同团队的运营群里出现后,则直接被负责人拉黑。
而反观正规平台,则需要通过实名认证和资料审核,为避免依靠平台“二次派单”或“转单”现象的出现,平台一旦发现并核实游戏陪玩在接单过程中出现其他途径转单、非本人完成服务的违规行为,会立即采取账号封禁7天至永久等不同程度处理措施。
收入不一
社交or竞技
“陪玩这个行业的确在向上发展中,但是它的风光背后还需要陪玩自己去付出很多。”颜军表示,抱着一定会赚钱的心态来当陪玩容易放松警惕导致误入骗局,“很多人选择当陪玩就是以为可以一边玩游戏一边赚钱,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抢单竞争大是肯定的,这需要你有自己的优势才能突出,声音好听长相好看是优势,但关键是游戏玩得好,那才是最大的竞争力”。
除了修炼好称职的“内功”外,成为游戏陪玩后也可能会遇到客户的不解,兼职做过3个月《王者荣耀》陪玩的陈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曾与一名客户玩《王者荣耀》长达14个小时,最终因为客户游戏中晋级失败而收获差评并被客户私聊辱骂。”
“游戏陪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服务行业,需要去让客户满意,但游戏又充满很多不确定性,所以被骂、被否定都是经常有的事情。”陈桑表示,“用兴趣来获得收益看似很美好,但在实际生活中,当陪玩游戏成为一个职业时,玩游戏就变成执行任务了,这种心态的转变对于游戏爱好者来说还是有很大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