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后,为什么说“天堂往左,深圳往右”?

作家余华在他的长篇小说《兄弟》后记里,写下过这样一段话:“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

这话在深圳体现得尤为明显。

40年前,深圳的前身叫做宝安县,一眼望去,荒烟蔓草,尘土飞扬,而就在不远处的对岸,香港恍如另一个世界,高楼耸立,灯火辉煌。

一年只能挣270元的宝安农民们,纷纷心向往之,逃港浪潮应势而生。此后,对标香港,成为深圳最大的使命。从1979年忽然而至的一阵风,到无数人如过江之鲫涌入深圳,它的传奇就这样开始了。深圳人见面时,常会用一句话开场:“你是哪年闯深圳的?”他们当中,有迫于无奈时的一次次铤而走险,有陷入泥潭时的一次次人困马乏,也有勇敢决绝下的南下异乡。

1984年跟着父母来深圳的马化腾,毕业后和几个小伙伴创办的一个软件公司,未曾想这个小公司成了全球500强;被一家大型国企开除的任正非,在中年危机时创办了华为公司,如今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

技术狂人王传福,当他从生产手机电池转向生产电动汽车时,举世全是嘲讽,但他硬是让比亚迪成为纯国产汽车代表品牌。他们的成就毋庸赘述,一个个不凡的名字早已写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上。金钱与资本在这座城市里汪洋恣肆,不断洗刷着旧日的土气与简陋,南中国最耀眼的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但一个人走得太快了,也难免心浮气躁。当人们感叹“深圳在左,天堂在右”时候,巨大的鸿沟将人活生生撕裂,竟有一种比过去更加沉重的悲伤。

古人说,四十不惑,深圳四十岁,也到了最疑惑的年纪。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曾经心气满满,志在四方,如何到了后来,开始汲汲营营,面目可憎?

四十年,深圳的故事里写满了辉煌,但也有一些阴影。

就在整个中国都在巨大的十字路口的当下,也许,深圳也需要思考思考,重新再出发。

1

关于《春天的故事》,在神州大地上,已经耳熟能详,它成为了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歌词里,春潮滚滚,万紫千红,美景如画。其实,当时的现实,与歌词相去甚远,甚至有些残酷。

1978年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如火如荼召开,邓小平主持工作,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出乎意料的是,一场“逃港”潮的风潮席卷而来,而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最大的一次逃港潮。后来,人们称这次事件为“大逃港”。

那时,封闭的国门开始露出一丝缝隙,在深港边界,深圳有个叫罗芳村的地方,界河对岸的香港新界也有个罗芳村。

这不是巧合,因为这两个村本就是一个村,许多人还是亲戚,新界的罗芳村,是20世纪60年代,深圳罗芳村的人跑到了香港建的。

过去,这边人都以为那边处在水深火热中。

现在两边通了信息,人们得知深圳罗芳村的人,收入才百十元,而新界罗芳村的人,一年收入高达万元,两者相差100倍。

一河之隔,收入差距竟如此悬殊。

于是,深圳的人,选择了用脚投票,或者说用生命做选择,冒着被大海吞噬、子弹击毙的风险,偷渡到香港。

除此之外,由于文革结束,阶级斗争的枷锁开始松懈,民间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躁动情绪。

不止是困难群众,基层干部、知识青年、异己分子,都加入了逃港大军。

仅1979年,从深圳河偷渡外逃累计29万多人次、成功逃出人数7.6万人。形势愈演愈烈,边防部队几乎无力防守。

著名作家倪匡、“乐坛教父”罗文,也都曾是逃港者中的一员。

广东省主要领导向邓小平汇报情况时,“逃港”作为一个重大的恶性政治事件被捅了出来。

港英政府对中国外逃反应强烈,香港舆论界大量报道广东的外逃偷渡之风,称中国“政局不稳”,共产党对局势“失去了控制”,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正当广东的同志忐忑不安地等着指示时,邓小平却出奇的沉默。他连吸了几根烟,缓缓地转过身来,平静地对大家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此事不是部队管得了的。”

广东省干脆向中央提出要求创办贸易合作区的建议,并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一搏。

邓小平回应:“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79年的深圳

深圳经济特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说起颇为神奇,这个消息刚刚放出,逃港的风潮就戛然而止了。

1979年10月,《纽约时报》刊文称:“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兵贵神速,说干就干。1979年9月,解放军工程兵一支先头部队奔赴深圳。

基建工程兵第1支队深圳指挥所某连队营房

此时,深圳还是南粤边陲默默无闻的“小渔村”,街道狭窄,建筑破旧,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

现在的罗湖火车站,原来是一片洼地,一下雨就汪洋恣肆,连大便都浮在水上,恶心至极。香港来的女士下了火车,就要把高跟鞋脱下来拎着。

当时在东门的新园招待所,集中了全国108个建筑工程师,招待所都是平房,雨天水漫金山,第一件事就是抢救图纸。

工程师向市委书记吴南生建议,问他敢不敢搬掉罗湖山。

中国军人发挥了战天斗地的钢铁意志,将罗湖山移走,用它的土将罗湖填平。以后这一带再没有洪水了,还凭空多出来大片土地。

这也回答了初到深圳的人可能都会有的一个疑问——罗湖为什么没有湖?

罗湖第一栋高层建筑“国商大厦”、深圳第一幢高档酒家、第一座大型商场,都出自工程兵之手。

1981年正在建设中的深圳电子大厦,该楼高20层,是深圳特区第一栋高层建筑

很快,五年过去。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来到了深圳。

站在深圳最高的国际商业大厦22层天台上,邓小平见到了一个今非昔比的城市。

深圳市委书记梁湘,向邓小平汇报了特区建设情况,满以为小平同志会有一番指示,但是邓小平听完汇报后,一语不发。

在他下榻的迎宾馆桂园别墅备上的宣纸,直到邓小平同志离开深圳,仍是一片空白。

邓小平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旅游中心眺望蛇口工业区

在珠海考察后,邓小平提笔写下“珠海经济特区好”,深圳人倍感压力。

直到大年三十,邓小平终于为深圳题词,是一个长句:“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至此,关于“要不要办特区”以及“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一锤定音。

而深圳也开始一路狂奔。

“深圳除了口岸的国旗还是红的,其他都已经黑了,变天了。”

“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

“改革开放该收一收了,该抓一抓阶级斗争了”。

1992年1月19日,9点整,一列没有车次编号的列车缓缓驶进。南国春早,此时却尚有寒意。

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家人的搀扶下走下火车,到了宾馆,大家想让小平先休息一会儿,但老人只在庭院里散步了10多分钟,就急迫地要求出门。

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迎宾馆

“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想到处去看看”。

老人开始马不停蹄地巡视深圳,这一次与八年前显然不同,他不再沉默,而是一路走一路说。也许,老人是觉得有些话需要抓紧说出来,不说就来不及了。

《深圳特区报》记者陈锡添跟随在后面,用心记下了老人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表情。

3月26日,他写下那篇著名的通讯,名为《东方风来满眼春》。

第二天,全中国报纸都在转发这篇通讯,而另一本叫《1992年邓小平与深圳》的书,很快被抢购一空。

举国目光都投向南方,各地考察团奔赴深圳。

最后一天的行程结束时,邓小平慢慢地走向停候的小巴,在即将上车时,又转过身来,对送他的人们说:

“你们现在是个好机会,你们要抓、要抓,我们国家已经穷了几千年了,是时候了,不能再等了,我们对国家要爱啊,对人民要爱啊。”

天地转,光阴迫。在这个转身里,自然是一个老人的殷殷嘱托,也是一个关于盛世的美好希冀。

1992年,深圳按下了加速键。从此,开弓再无回头箭。

2

一句不争论,让人们面对“改革姓‘社’还是姓‘资’”拷问时,不再纠结。因为大家心中悄然明白一个道理:发财才是硬道理。

邓公南巡讲话后,“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豪言壮语传遍中国。其中的人,有一多半是冲着深圳而来。

想去深圳的人很多,但不是人人都能去的。

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央一开始如果摊子铺大了,担心收不了场,如果只在小范围内试验,万一失败可以立刻刹车。

一道长达84.6公里高3米的铁丝网,将深圳分割成两部分:特区内、特区外。也叫关内、关外。

国内其他地方的人到深圳去,必须办一个。边防证其实就是一张纸,上面手写着姓名、籍贯、年龄。

每天在南头、小梅沙等几个关口,除了人头涌动的排队验证进关者,还聚集着大量无证的人,他们心急火燎地四处设法搞证,也就是花钱买证。

据说,某房地产大亨,当年曾徘徊在深圳特区外,因为没有边防证,进不了特区,而且边防证也卖脱销了,他只好花50块钱,找了一个当地人,被带到铁丝网中段的偏僻处,找到了一个缺口,偷偷溜进了深圳特区。

1990年10月,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罗湖区东门商业步行街开业。盛况空前,麦当劳被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围着。

来自大洋彼岸的风吹遍了大街小巷。

琳琅满目的商店次第而开,很多人第一次目睹到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鲜玩意儿。

更吸引他们的是,深圳对外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声音,很快,百万民工下深圳,创业者同样络绎不绝。

南方燥热的空气里,透露着魔幻与现实交错的味道。

1991年,电视剧《外来妹》爆红全国。

在资本的冲撞下,守在田地上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农民,终于放下了镰刀与锄头,满怀兴奋与不安,走上了南下的道路。

那时的深圳,每逢星期天,邮局就会出现排队汇款的长龙。

这是“打工妹”在排队向内地汇款。10年间,深圳临时工从邮局汇往内地的款项多达40多亿元人民币。

1992年,任正非北上招人,有人说“人招多了也没事干”。任正非就骂,“我叫你招你就招,没事做,招来洗沙子也可以。”

那一年,称为创业之年,大家来到深圳只有一个念头,办公室,当老板。

“想当老板的人太多,办公楼明显不够,当时繁华地段的写字楼很少出租整套办公室,而是出租桌位,基本上一个桌子就代表了一个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初,手持大哥大的女老板

1993年,揣着400元来到深圳的王文银,出了车站,身上仅剩10元钱。他一度流落街头,以捡废铜烂铁为生。2015年,他的已经身价超612亿。

此类例子,不算罕见。

它告诉我们实现财富自由的另一条路径。

1992年8月8日前,易骏鹏还是个深圳的初中生。8月8日这天,放暑假的他不到7点就被父亲催促叫醒,叫他赶紧吃早餐出门。

“队伍已经排起来了,到处都是人”。

母亲也十分焦急:“快点快点,股票不等人啊!”

他们此去是为了早点排上队,人群中,男男女女们都在谈论一个新词:“打新。”

这一天,无数人的人顶着烈日,躲在储蓄所门前的水泥地上,矿泉水瓶、快餐盒子等垃圾,扔得到处都是。

所谓“打新”,就是指抢最早股票申购的资格。因为有利可图,深圳的300个新股认购发售点挤满了150万股民。

8月10日,深交所"1992股票认购证"第四次摇号。

秩序就在人们的质疑中开始崩溃,并发生冲突。深圳市政府当夜紧急协商,决定增发500万张新股认购兑换表,事态才得到稳住。

那个夜晚虽然混乱,但却直接推动了证监会的成立,资本市场正在飞速发展起来。

当年,全国房地产公司增加了10倍,贸易公司增加了100倍。

人们见了面,都要说一句,恭喜发财。

“下海潮”席卷全国,大批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投身商海。据统计,当年辞官下海的人超过了12万,而保留职位而去经商的更超过了1000万人。

如同电视剧《下海》剧情一样,一夜之间,有人从千万富翁沦为一无所有,也有人从一穷二白到亿万身家。

深圳起飞了。

1999年,深圳最中心的位置,华强北路和深南中路的交汇处,竖起了一座华强电子世界。

不久后,华强北几乎垄断了全球LED市场的半壁江山。采购商纷至沓来,这里也渐渐变得一铺难求。一个边边角角的铺位,转让费就炒到了50万。

再往后,北方掀起一场浩大的互联网浪潮,深圳从表面上,似乎掉队了。

实则不然,以小米为例,虽然总部北京,但硬件生产、加工等环节多在深圳。此时的深圳,也有一个新的身份——科技之都。

无数人前赴后继,这座小镇,慢慢变成了大城。

深圳这样的成就,得益于其一张白纸。

在这张白纸上,各地的人接踵而至,没有历史负担,没有文化牵绊,没有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这就是深圳的包容性。

如果非要给这张白纸作个注脚,那就是在这座城市街道上随处可见的一句话:

来了就是深圳人。

但在深圳的辉煌背后,同样也有苦痛和迷惘。

3

狄更斯写过一部传世之作《双城记》,双城指的是伦敦和巴黎。

几十年后,遥远的东方也被硬生生分出了一个双城,香港被从广东的母体上切割下来,而深圳更是与香港纠缠不清。

《双城记》讲的是大革命背景下,小人物在风云变幻时代里的血与火。中国的双城自改开以来,亦给世人透露出激荡和迷茫。

许多年里,深圳一直是香港的陪衬。今天,当对岸的天通过关口,来到深圳,看到的早已不再是一个旧世界。

两边俱是满城灯火,霓虹闪耀,各自璀璨。

的确,深圳和对岸越来越像了。

而且,是全方位地像,好的与坏的,都被复制了。

年轻的作家慕容雪村写下《天堂向左,深圳往右》,似乎说这里一阵躁热,一阵寒冷,忽冷忽热,令人难以适应。

这种复杂的滋味,体现在网上的一个段子上。

在XX街道办办公室内,甲乙两人正喝茶闲聊,讨论深圳的未来。

甲:“上一个十年我们飞速发展,一个粤海街道的税收可以顶一个青海省,那么下一个10年,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优势”

乙:“采用人肉干电池模式即可。”

甲:“哦愿闻其详。”

乙:“我们不生产年轻人,我们只是年轻人的搬运工。梦想是很便宜的,我们用梦想来吸引外省的优秀人才。”

甲:“但这些人涌进深圳,基础设施跟不上啊!他们在这里生孩子了怎么办全市中小学教育资源缺口巨大,更不用提养老了,医疗设施连许多二线城市都比不上。”

乙:“我说了,深圳只需要年轻人。只要生了孩子的,超过35岁的,电池空了,就请他们回老家即可。”

甲:“哪里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呢”

乙:“房价。30岁前年轻人租房子,好好拿那一万两万的月薪,开心享受都市生活。30岁之后要考虑结婚了,一平米贵的房子10万。想一想,不如回老家舒服,生娃买房子都便宜,爸妈还能帮着带。”

甲:“内行啊,房价简单,我们只要不批地就行了!而且市里都是些互联网企业科技型企业,是吃青春饭的,他们也不欢迎35岁以上的员工,本来就有一万个理由把他们‘对行业输送出去’,都不需要我们动手了。”

甲:“这么一想,上几代留下的口号真是精妙啊!‘来了就是深圳人’——我们欢迎你来,但没说欢迎你留下,除非你能证明你是有用的人。”

段子总是冷俊不禁的,而现实总是来得更残酷。

2015年开始,深圳引领了新一轮全国房价普涨。楼市均价从前一年的2.39万上升到3.34万;2016年继续上涨到5.34万。

更早前,深圳出台了《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划定了974平方公里不可开发,占去了将近一半的面积。

剩下的1023平方公里中,在2016年已经建成的面积达到了923.25平方公里。如果不考虑旧改,深圳能够使用的新增土地面积不超过100平方公里。

《商业性质概论》中指出:“土地拥有者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和市场价格。”

土地越少,越易内卷。

内卷问题的根源,就是在城市诞生了一批以房地产食利者为首的新地主阶级。

城市化浪潮中,掉队的人越来越多。

网上有个很有有意思的问题,问北京是帝都、上海是魔都,深圳是什么都

有人说是“福都”,人人都可以感受到福报的降临;有人说是“加德满都”,加班加得满满的都市。

最有趣的回答,当属“戾都”。

“戾”由户和犬组成,源自深圳两大著名现象:房和狗。

房,自然说的是房价高,年轻人接盘不易盘。狗,则代表禁止吃狗肉,以示与国际接轨。此外狗还代表畜牲,即社畜。

南山必胜客、龙岗无敌手的对抗,吃狗肉人士与不文明养狗人士的对抗,以及城市新地主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抗,产生出了严重的戾气。

一个“戾”字,既指出了原因,也道出了结果,不可谓不精妙。

有人行走在巍峨高耸的写字楼间,一掷千金,谈笑风生;有人住在经年不见阳光的握手楼,白昼如夜,无端凄凉。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后面,其实有一句鲜有人提及的话——来了就做志愿者。

深圳今年40岁了,“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荣誉加身,却止不住人们在茶余饭后的窃窃私语。

这就是终点了吗?

冷战后期到现在,整个社会主义体系的国家都在搞改革。苏联把自己改到猝然长逝,东欧如今已七零八落,朝鲜尚在在艰难尝试中。

对中国自己来说,我们的前面已经没有老师了,而美国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摇摇欲坠的灯塔,再也无法让兔子摸着过河了,中国再次来到了抉择的路口。

以“窗口”著称的深圳,背后藏着无数双目光,十几亿人密切注视,每迈一步,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扬鞭向前,毋庸置疑,因为火车不能停下。但朝哪个方向出发,不仅是深圳,也是关乎我们所有人最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这一趟远行里,请别忘了我们当初的承诺,要请所有人都登上列车,跋山涉水后的黎明曙光,应该打在所有人脸上。

参考资料:

《深圳传:未来的世界之城》胡野秋

《震动中央的“大逃港”风潮》人民网

《“来了就是深圳人”,从30万到2000万》南方周末

《深圳怎么了?》虎嗅网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THE END
1.回首来时路或许我们的世界有太多的诱惑,养狗只是一时兴起,过了那个乐趣便任它而去,不在关怀,可狗的世界并非如此,它的喜怒哀乐全部追随我们的情绪,是那样的淳朴。莫名的想养条狗,陪它玩耍,与它打闹,看它成长,无奈房间太小,只能作罢。但心境却在读完书后转变了许多,原来每一个生命都是有情的。 https://www.meipian.cn/lt7uf5h
2.《悬日》Q&A56、在小洄被do到失jing的时候,心态是怎么样的? 57、闹元宵有没有考虑养小猫啊?这样就拥有两只小猫了。 宁一宵:不考虑,只想要苏洄,没打算养真实的小猫(养狗也是他之前的约定)。 58、 我感觉宁一宵其实也很符合intp的,你觉得呢? 宁一宵:intp不会把挣钱放在第一位,而且我的自律程度明显是j人。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20600966480211
1....与狗狗出行指南:住宿交通景点及注意事项全解析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是宠物狗主人的理想旅行目的地。对想要带着爱宠一同探索云南的旅行者而言熟悉相关的规定和关注事项显得尤为必不可少。本文将详细介绍在云南旅行时怎么样妥善安排狗狗的行程涵盖住宿、交通、景点选择以及部分必要的关注事项。 https://www.cnxds.com/2024baiqi/ynwenhua/1258375.html
2.“携宠出游”成新趋势,服务也要与时俱进手机广西网“自己出去度假,不忍心爱宠独自在家,担心它孤独还拆家。”“出去玩把狗狗寄养,费用高还担心它不适应。”“ 旅游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带宠物一起,羡慕!”……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有宠一族”,除了在家里给宠物打造人宠共享的舒适生活,携宠出游也正成为新风尚,催生出“宠物友好酒店”等消费新场景。(11月5日 ...https://v.gxnews.com.cn/a/21668399
3.关于三元,我想说的是,从2010年养了它开始,我就决定对它不离不弃、有始有终。我们出门旅行,并不是一定非要带着它,只是自驾这种形式,带着它又不会有什么负担,何乐而不为?我一直自认为自己是个“狗麻”,并不是“狗奴”,不是说不能带它一起旅行就不去了,有很多地方,比如需要坐飞机去旅行的,我就不会非要...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3211544
4.抖音粽子特效教程,抖音粽子短视频怎么弄:在线特效教程大全7.出去旅游怎么找到好吃的饭店? 别去景点小吃街!问问小卖部大爷当地人都去哪些餐厅吃饭。https://4m.cn/oevvk 8.去高海拔地区玩的话,不能带哪些化妆品? 有些化妆品也有“高原反应”,要注意防止它们鼓包https://4m.cn/QafNP 9.住酒店洗衣服如何快速干? https://edu.xinpianchang.com/article/texiao-530607
5.爱人旅行说说心情短语2、想要去世界各地去旅游,可是现实不允许,没有时间,钞票,最重要的事没有人陪我一起!--旅游心情说说 3、最想做的事是把你带着到处旅游 4、今天出去旅游,一个小孩微笑的对我说阿姨好,我脸都僵了,本姑娘今年芳龄还不过15好么?就阿姨了? 5、冷战第4天张莹心宝宝出去旅游第2天叶萱傻狗打工第6天张琴打工第4...https://www.360docs.net/doc/088950123.html
6.如何带狗自驾游?假期想带宠物狗出去自驾游,有什么一定要注意的地方?我们养狗的本意就是希望有美好的生活,可大多数养狗人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出行,每次旅游就必须考虑小家伙的安置,放宠物店寄养不放心、放朋友家也不方便、带上旅游酒店不能带狗等等!各种纠结。一、我们相信养狗的生活不是煎熬折腾的,而是享受的!我们开始组织了乖狗游天下第一季,我们从路线、...https://www.yoojia.com/ask/15-11668786791561267615.html
7.八字算命诀窍3第十二章事业篇第一节《事业的看法》1.一般人皆是八字中之五行十神何者较旺,则从事该行业的可能性最大,原命虽如此,也很容易受大运流年的影响而改业,而从事该大运,据作者经验,命好行运佳美,作任何事业均能成功;命劣运差,不论你从事任何事业,亦必是庸庸禄禄大有怀才不遇之叹。2、从事的行业一个人从事的...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90854702_1090854702.html
8.以秋田犬视角游「忠犬八公」故乡,这样的沉浸体验让人很想养狗Ako 和 Asuka 蹦跳着穿过纯白的雪原,留下的不光是独特视角的街景图像,还有这个城市带来的文化气息。 这样的旅游体验会给人们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景点不再是明码标价的商品,街景地图也不是冷冰冰的工具,柔软的秋田犬毛发加美丽的景色,这是大馆市最独特的沉浸体验。 点击体验秋田犬视角下的大馆市:...https://www.geekpark.net/news/227047
9.携宠旅行年轻人有了新旅伴西安新闻网对于很多宠物主人来说,不带宠物独自出去旅游,宠物无人照料;带着宠物,旅途中住宿、吃饭等都是问题。李军的携宠旅行服务,帮宠物主人们解决了这一难题。 李军原本是一名自由摄影师。2016年,他养了一只边牧,取名“熊猫”。2017年,李军成立俱乐部,开始从事宠物摄影、携宠旅游。当年4月,长安区土门峪的桃花正艳,李军在朋...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3-09/19/content_6781422.htm
10.博物馆讲解员培训讲稿(精选6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言行。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cofcyjq.html
11.更新,分手啦!男友每周末和节假日都要出去旅游,我抱怨还说我甩脸色...怎么感觉你是陪他玩儿的旅游搭子似的,然后还不能抱怨那种我感觉一般情侣出去旅游应该是两个人享受美景美食,反正重点是两个人的美好回忆吧,他怎么感觉是他想去旅游大于你俩恋爱的感觉了,退一步讲,就算是旅游搭子,他会跟朋友说你累什么累,眼里就知道钱,这种话么,朋友早不搭理他了。。。 漂浮女孩 2024-09...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11079250/
12.第38话九月哮天小玉游乐园(恐高症碰碰车)第131话 哮天误食龙珠(打藕 狗龙) 第132话 烈烈九月小玉海边吹风(海风 游泳) 第133话 刑天找头(呼唤 一起走) 第134话 汤姆登场(帅头 触手) 第135话 汤姆(爽飞 法力) 第136话 汤姆(消化系统 法式浪漫) 第137话 小玉在家(放飞 Q&A) 第138话 哮天的一星期(独立 养...https://dongmanmanhua.cn/FANTASY/feirenzai/%E7%AC%AC38%E8%AF%9D-%E4%B9%9D%E6%9C%88%E5%93%AE%E5%A4%A9%E5%B0%8F%E7%8E%89%E6%B8%B8%E4%B9%90%E5%9B%AD%E6%81%90%E9%AB%98%E7%97%87-%E7%A2%B0%E7%A2%B0%E8%BD%A6/viewer?title_no=1804&episode_no=37
13.关于养狗的作文(通用26篇)一个有经验的养狗人都知道怎么唤狗,大概是一种“二溜二溜”的声音。狗最怕人的一个动作就是人捡起一个东西猛扔向它 那些压力大而感疲惫的人,那些没有伴而孤单的人,养只狗吧,养狗会带给你欢喜。在茶余饭后,牵,哪怕人没有捡起石子,而是单纯地做这一个动作。有一个关于狗的.现象现在还无法解释,就是狗看...https://www.unjs.com/zuowendaquan/guanyuzuowen/3427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