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年味儿离不开团聚,这不单是一种“形式”,更藏着满心的希冀。回到最亲近、最信任的人身边,终于可以卸下一年的疲惫和压力了。一桌子可能说不上精美、但足够亲切的饭菜,一句句听上去没什么新意、却很真诚的祝福……大多数人心里,都藏着类似这样的新春情景。当又一个春节到来的时候,无论因为变数丛生的新冠疫情,还是个体境遇的不同,每个人距离真正的“团聚”或远或近。但无论身处何处,谁都没法放弃去追寻在这个日子本该有的温暖慰藉。
“家庭联欢会的主持人今年要缺席了”
讲述人:Shining,辽宁鞍山人,现在美国留学
留学生Shining家往年的联欢会
团圆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讲述人:孙海洋,找回被拐的儿子回老家过年
孙海洋一家在湖北的团圆宴
“生活很难,但我找到了他”
讲述人:张丹,郑州白领,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
张丹丈夫做的晚餐
结婚以后,我基本上就没有进过厨房了,我很佩服我老公的是,他每天早上能很早起来,自己去超市买点鱼和排骨之类的,在厨房摸索着做好。有时候周末下雨天,我随口说一句,这天气正适合吃火锅啊,他就趁我午休的时候偷偷出去买来了菜和底料。年底的时候,我们还了7万块钱的债务,其中有5万块钱是我们结婚时他给我的彩礼,这钱当初也是借的。闲下来的时候,我们总盘算,还有几年能把债务全部还清,可这件事情不能细想,想到背着那么多债,我都觉得人生好艰难啊。身边的人总会问我,为什么你会选择嫁给你老公呢?问这个问题的朋友,大概是知道我们的债务情况。做出这个选择,可能是因为我对待婚姻的态度吧,我特别在乎感情,也相信我老公会一直陪伴支持尊重我。不管我失业还是怎么样,他都不会埋怨我,一直站在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当然,日子还很长,祝愿每一位女性在找到爱情的同时,永远不要迷失自己。
学校包机送同学们回家
讲述人:煦辰,天津大学大一医学生
本来我已经做好了回不了家的准备,继续在学校做志愿服务,和同学逛逛学校组织的游园会,再给家人录段祝福视频,然后继续投入学习,准备下学期的课程。结果到了1月22号接近零点的时候,我刚要上床,辅导员在群里通知十二点开紧急会,当时就觉得肯定有要事发生。果不其然,教委的通知下来了,正式通知我们可以回家了。开完会已经快凌晨两点了,所有注意事项都讲清了,班长开始统计人数,通知同学们买24号及以后的票。那晚的气氛特别热烈,好多人都从睡梦里醒来,一晚上没再睡,早晨起来就和家里人联系,定时抢票。同学们间也都互通有无,遇到核酸结果没出来的情况,互相帮着出主意。从23号开始,辅导员和老师们就很忙碌了,每个地方的防疫政策不同,如果遇到要强制隔离情况,他们也会帮着协调。学校还给新疆的同学包了架飞机送他们回去,坐了一百六七十个人,对于其它地方学生,都点对点从学校送到了机场和车站。
煦辰的学长学姐们在参加防疫前宣誓
“生活变得这么好,好想活得久一点”
讲述人:朱铭骏,前消防员,高位截瘫后成为游戏主播和心理咨询师
因为身体的原因,每次过年都是我一个人在家。因为是在姥姥家吃团圆饭,她那里没有电梯,楼道特别窄,搬运我实在太麻烦了。每年父母都会从姥姥家带饭菜和饺子回来,姥姥做的饺子里会随机放花生,吃到就代表好运。不知怎么的,我每年都能吃到,也许是他们特意留给我的吧。去年除夕我是在自己的直播间里度过的,那晚播了三四个小时,一直和网友们聊天。那时候也是因为疫情,很多网友说过年回不去,就在一起嘘寒问暖,有人说觉得很孤单,我把他们的弹幕一条条读出来,然后挨个回复他们。今年我也打算在直播间过年,再想想能不能做一些好玩儿的活动。其实我挺想多出去看看的,比如前几天我过生日,就请了三十多个人在餐厅一起吃了火锅,切了蛋糕,最后还唱了歌。当然,一路上大家为了照顾我,也花了不少力气。
朱铭骏一家的合影
“6万元的机票让我不敢回家”
讲述人:阿光,在乌克兰的北京人
阿光希望孩子们感受到春节的传统文化
这么多年过去,很多朋友陆续回国,我在这边的亲友更少了。我也想过回国发展,但是家里五个孩子,回北京生活成本太高了。我想念北京的一切:北京的小吃、早点,北京的胡同、街道,还有北京的亲人。有时候看到一张老照片,看到一些从国内带来的东西,想家的感觉就更强烈了。这几天,我给孩子们买好了新年礼物,还准备了抽奖游戏,奖品就是小红包、大红包,和一些“惩罚措施”,比如表演一个节目、给陌生人敬酒……在乌克兰,过年的氛围很淡,和国内没法比,亲戚也都不在身边,我们只能自己制造一些过年的氛围。孩子们喜欢热闹,就和我们小时候一样,期盼着发红包。在乌克兰,我们周末家庭聚会的时候会包饺子,春节也不例外,初一和破五的时候都会吃饺子。其实我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年的乐趣。孩子骨子里流着中国人的血,我想让他们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慢慢传承下去。今年就先这样吧,希望到了明年春节,我能和亲人们过一个高高兴兴的团圆年。
用诗意拯救春节
讲述人:刘壹木,带着诗歌在春节上路
刘壹木村里的聚会
大约8年前,我就想着怎么能让自己的春节变得不一样,开始计划着春节自驾旅行,几年来,我已经走完了中国的海岸线,也到过了辽阔的大西北,曾在寺庙里贸然借宿,也曾点起篝火露宿,发现各种未知的新奇,这或许就是旅行的意义。但是在旅行中读诗过春节,这样的想法还是头一次。今年的春节旅行我会先在广东佛山和父母吃个团圆饭,饭桌上少不了湖南人喜欢吃的梅菜扣肉、糯米丸子和肘子肉等,父母搬去广东居住后也有了广东春节的习惯,逛花市,买鲜花,每次过年去父母那里都会有喜庆的金桔、飘香的腊梅。在今年的八千里的读诗会上,我也会携着湖南乡味上路,带了一些腊肉、腊鸭、腊鱼。我会在读诗时开直播,让远方的人也参与到亲近自然、挽救诗意的过程中来,过一个不同以往的春节。
(编辑董玥欣王昊恩)
今年天津大学百岁教授杨恩泽生前承诺连续给学生捐20年的钱又如期到账了。
多项技术指标填补了国内空白。
一年一度红叶季,相逢最美北洋秋。10月19日下午,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