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海关作为国家的第一道防线,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在《“十四五“海关发展规划》文件中,提出海关的重点方向包括:
维护口岸公共卫生安全(全球传染病疫情检测系统建设、口岸检疫查验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强化国境病媒生物监测、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等)
严格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监管和外来入侵物种口岸防控(检测与预警能力建设、动植物检疫监管能力建设、跨境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全球共治)
强化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健全进出口食品安全制度规范、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构建进出口食品安全国际共治格局)
严厉打击走私违法行为等等
在此基础上,加强国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非常关键:聚焦国门生物安全执法;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规划建设;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规划建设;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能力建设;加强传染病防控、动植物检疫、外来入侵物种鉴定、物种资源保护、食品安全等专业领域实验室建设,加强仪器设备配置,提高实验室技术保障水平。
随着现代分子学方法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深入并广泛的应用于上述海关的几部分重要监管工作中,助力海关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确保国门安全。
赛默飞分子学产品方案简介
随着分子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海关的监管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技术,使得海关能够更早地发现潜在的风险,更快地做出反应,提高了监管的效率,也增强了监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荧光定量PCR(qPCR)解决方案
AppliedBiosystemsQuantStudio7Flex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
结果可靠:稳定且快速的加热模块,使得孔间差异,批间差异以及仪器间差异降至最低
自动快速:可在自动化条件下使您的通量性能最大化
高应用多样性:优化的实验方案和试剂及直观的软件可满足最广泛的应用要求
模块灵活性:灵活选择标准96孔,快速96孔和384孔板形式,也可选择新颖的384孔微流体芯片,热循环模块可在一分钟内轻松更换
AppliedBiosystemsQuantStudio5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
卓越的仪器性能:单拷贝检测灵敏度,区分1.5倍浓度差异,10Logs线性动态范围
极快的反应速度,快速模式可30分钟内完成实验
无与伦比的光路系统,多重分析轻松实现
精确数码温控热循环模块,助您获得金标准的结果
云服务平台,前所未有的体验,随时随地都可分析、共享数据
自带SAE模块,符合21CFRPart11,可提供专业的合规服务IQ/OQ/IPV/CSV
本土制造,符合本地用户操作习惯
AppliedBiosystemsQuantStudio12K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
高通量,多用途:8小时内可获得100,000个荧光定量PCR反应数据点
多模块,灵活扩展:可轻松更换5种热循环模块(标准96孔、快速96孔、384孔、384孔TAC微流体芯片和OpenArray芯片模块)
创新光路系统:创新的OptiFlex系统支持6色激发光通道和6色检测光通道自由组合,检测多达21种荧光,配备高强度白光半导体光源
软件强大,操作简便:软件直观,可同时获得实时扩增曲线和聚类散点图,内置触摸屏电脑,网络远程操控,支持LIMS系统
多种应用场景:多重病原体检测,SNP基因分型,药物基因组学,多种遗传病携带者筛查等
AppliedBiosystemsQuantStudio1plus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
极快的反应速度:支持快速反应模式,40分钟内完成实验
出厂校准FAM,VIC,ROX,CY5等染料,满足常见使用需求
AppliedBiosystemsTaqMan
基因表达微流体芯片
使用方便并具有TaqManAssay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5分钟完成上样,无需昂贵的自动移液系统辅助,单次反应成本低
可根据需求配置Assay,一张芯片验证所有感兴趣的基因
对多个样本和实验室的基因检测板筛查进行标准化
滑动查看更多
qPCR的主要应用包含
病原体检测
转基因成分检测
动植物源性成分检测
物种鉴定
数字PCR(dPCR)解决方案
AppliedBiosystemsQuantStudio
AbsoluteQ数字PCR系统
专利技术:采用微流体阵列式芯片技术实现绝对定量
流程更简单:实验流程如qPCR实验一样简单
检测快速:从反应体系制备到结果只需1.5小时
结果更精准:死体积<5%,且ROX通道具有质控功能,自动排除假阳性
全自动一体机:安装后无需校正,维护成本低
多重检测:最多支持5色荧光通道检测
灵活的样本通量:每次检测4个、8个、12个或16个样本
支持自动化机械臂,实现24小时256个样本高通量检测
数字PCR将批量反应分成数万纳升大小的微反应,与qPCR相比,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再现性。优点包括:定量数据输出,数据点转换不依赖参考品或标准品;支持单孔单分子多靶标同时分析,便于评估分子完整性;更加耐受PCR抑制剂,提高了对复杂样本的检测能力等。
赛默飞基因科学近年来推陈出新,推出新型芯片式数字PCR产品AppliedBiosystemsTMQuantStudioTMAbsoluteQTM数字PCR系统。微流体阵列式芯片板(MAP)技术便于自动将样品一致地分配到20,480个微反应孔中,其中大于99%的微反应孔可产生有效数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样品损失。
与MAP技术相结合的QuantStudioAbsoluteQ是一款全集成单仪器数字PCR系统,其工作流程简单且与qPCR的工作流程类似,需要的手动操作大大减少,该系统满足了生产工作流程中对准确性和可再现性的需求,且可在90分钟内生成数据。
主要应用包含
毛细管电泳Sanger测序解决方案
AppliedBiosystemsSeqStudioFlex系列基因分析仪
全新中通量毛细管电泳基因分析仪,包含8和24通量两种规格,可用于Sanger测序和多重片段分析。
操作简单:一体式触摸屏计算机、直观的软件,逐步向导和PlateManager2.0软件,简化样品板设置和仪器操作
灵活高效:四个样品板容量,可容纳8联管以及96孔和384孔样品板;无需终止当前分析即可连续装载样品板并为紧急样品重新排序
智能连接:利用当前的通信技术和安全选项,提高实验室效率
数字化服务与支持:利用数字化服务和配套的支持生态系统实现远程故障排除
AppliedBiosystems3500&3500xL基因分析仪
长寿命激光器,使用标准电源,无需排热管道
功能强大的集成式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可对数据质量进行实时分析
射频识别(RFID)技术跟踪关键耗材数据和记录管理信息
高级多重分析能力,可同时用于Sanger测序和多重片段分析
优秀的应用灵活性——一个阵列和一种聚合物可用于大多数应用
简单的设置、操作和维护
AppliedBiosystemsSeqStudio基因分析仪
只需一次
交互式触摸屏,易用操作界面
自动校准(无需空间校正或预先运行光谱校准)
可链接Wi-Fi或LAN
微生物/病原体鉴定
分子学方法在海关生物
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介绍
分子学方法在海关领域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它们为海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确保了国门安全和公共健康。这些方法的应用不仅基于科学原理,而且遵循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了检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01
国境卫生检疫,传染病监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传染病包括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和其他需要在口岸采取相应卫生检疫措施的新发传染病、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检疫传染病一般包含:鼠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院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如新冠、猴痘、艾滋病、登革热、肺结核等。
根据目前现行的各类标准,海关一般采用qPCR技术进行传染病监测。具体可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5176国境口岸传染病快速检测技术规范,其中国境口岸病原生物实验室的实验室设备清单中包含荧光定量PCR仪,关于qPCR具体的检验操作标准中已有明确且清晰的描述。
SN/T3736-2013国境口岸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
SN/T3954-2014国境口岸尼帕病毒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
SN/T4970-2017国境口岸麻疹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
SN/T5332-2021国境口岸恙虫病东方体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SN/T5177-2021国境口岸寨卡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
02
动植物检疫
根据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在对外开放的口岸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业务集中的地点设立的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依法规定实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国家禁止下列各物进境:动植物病原体(包括菌种、毒种等)、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动植物疫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等。其中动物一类、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等属于重点检疫目标。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更新了新名录,具体包含一类传染病、寄生虫病16种,包含口蹄疫、猪瘟、非洲猪瘟、埃博拉出血热、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154种;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41种。2021年最新增补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公布了446种(属)。
采用qPCR和dPCR技术可以快速实现动植物疫病和病虫害的检测。现行的标准部分包含:
NY/T4436-2023动物冠状病毒通用RT-PCR检测方法
GB/T27540-2011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
GB/T35901-2018猪圆环病毒2型荧光PCR检测方法
GB/T40254-2021轮枝菌属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GB/T40192-2021刺盘孢属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GB/T35911-2018伪狂犬病病毒荧光PCR检测方法
此外,数字PCR方法目前也逐渐被用于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的精准定量检测。这种方法是在q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有效地检测出ASFV病毒。且该方法不依赖于Ct值,能有效克服PCR抑制剂的影响,从而提供更准确的检测结果。该方法已经在中国兽医协会的标准中被规定,为非洲猪瘟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03
依据海关总署《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主要针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转基因生物与产品。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国家认可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进行转基因项目检测。
根据2023年公示的《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包含六大类,例如大豆等。上述产品中,单一作物转基因成分含量超过产品3%时应当标识,这也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修改后的新管理办法有望今年或明年出台。与此同时,中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的管理也将从“定性管理”转向“定量管理”。
根据目前现行的各类标准,海关一般采用qPCR技术或者数字PCR技术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且可轻松实现定量要求。具体标准部分列举如下:
GB/T19495.5-2018转基因产品检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
GB/T33526-2017转基因植物产品数字PCR检测方法
行业标准包含:SN/T1943-2007小麦子转基因成分PCR和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
SN/T2584-2010水稻及其产品中转基因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SN/T3495-2013牛及其产品中转基因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SN/T4103-2015猪及其加工产品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
SN/T5334-2020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PCR检测方法(共8部分)
SN/T4853-2017转基因大米定量检测数字PCR法(共7部分)
此外,参考《SN/T4864-2017转基因玉米检测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利用TAC微流体qPCR芯片可应用与转基因玉米多品系筛查。
04
食品安全
此外,qPCR/dPCR/Sanger测序(基因条码技术)也均可助力食品中动植物源性成分检测,确定真伪和含量,打击肉制品、植物食品掺假。
qPCR技术可以检测到非常低水平的目标DNA,使其成为检测食品中低丰度致病菌的理想选择。对于动物源性检测,可扩增物种特异性基因片段(mtDNA)。
数字PCR提供绝对定量结果,不需要标准曲线,这对于难以建立准确标准曲线的致病菌检测尤其有用。对于动植物源性成分检测的混合样品检测,检测的偏差较低,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Sanger测序可实现微生物鉴定,从获得单菌落开始,5小时内获得鉴定结果。且可实现细菌、真菌的鉴定。对于动物源性成分检测,对于生物体内一段公认的能代表该物种的标准的、且具有足够变异、易扩增的DNA片段(如动物COI基因,植物ITS序列),通过PCR扩增DNA条码,再通过Sanger测序,通过序列比对得到检测样本的物种信息。同时,也可借助Sanger测序仪器进行多重片段分析实验,达到单一样本几十种物种的同时检测,辨别食品真伪,肉制品掺假。
具体现行的标准举例如下:
GB/T38164-2019常见畜禽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
GB/T35918-2018动物制品中动物源性检测基因条码技术Sanger测序法
SN/T1870-2016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
SN/T3639出口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
SN/T3932-2014出口食品中腊样芽孢杆菌快速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
SN/T5364-2021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微滴式数字PCR法
05
在物种鉴定方面,与动植物源性检测原理一致。海关依据国家标准如GB/T37244《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DNA条形码识别》等进行操作,这些标准为海关提供了鉴定濒危动植物、疑似走私品种和违禁动植物制品的科学依据。qPCR和Sanger测序均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现行可参考的标准举例如下:
GB/T43271-2023木材鉴定DNA条形码方法
SN/T5338-2021虎物种鉴定实时荧光PCR法
SN/T5202-2020梅花鹿物种鉴定技术规范—实时荧光PCR法
SN/T3309-2018肉类源性成分鉴定实时荧光定性PCR法
DB21/T3794-2023水质底栖动物鉴定DNA条形码法
SN/T4279-2015国境口岸医学媒介昆虫DNA条形码鉴定实验室管理
SN/T5203-2020鱼类物种鉴定基因条形码的检测技术规范
通过以上这些分子学技术的应用,助力海关能够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保护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生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互动有礼
如果您对以上海关生物安全监管领域解决方案感兴趣,欢迎扫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