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记者戚夜云)讯,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抗击之下,口罩供不应求,然而。这背后正滋生出畸形的产业链。
近日来,财联社记者展开了调查。
假劣口罩何处来:无资质,自家仓库生产
深夜凌晨开车驶至高速入口,这不是抗击疫情的日夜兼程,而是为了交接车中自家小作坊生产的口罩,350元/箱成本,最高能卖到8500元一箱。
程冬冬说在等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正驱夜车从200公里之外河南许昌市赶来,就是为了车里的这箱口罩。
他的一只3M口罩,售价25元。除了3M口罩,程冬冬提供的视频,还包括大量的飘安口罩。
对于口罩真假质量问题,程冬冬辩称口罩不分真假,主要是卫生问题。“原材料质量过关,只不过生产环境杂乱。口罩能挡病毒就行了,没有说非得无菌。大厂才可以无菌的。”他还洋洋得意地说,这样的质量,这样的价格,还得拿现金排队买,不然拿不到货。
即使是程冬冬这样的小作坊,只装得下7台机器。但产量却高企。“一台机器一天生产4万,小作坊一天7台机器开工能生产28万口罩。”
程冬冬说,跟自己亲戚比,他的口罩量不大。“我表兄弟存货多,前期以1500元/箱售出,后来开始大量收购,3天净利润83万。”
对于程冬冬的行为,不少人指责其为发国难财,他则说自己是被“钱”逼着向前走的。“你自己卖口罩了,就不敢搁这说发国难财,人家拿着钱来买口罩,你自己不打架就往上长了。”“你们知道在论坛啥价儿?他出3000,他出4000,他出5000,那个时候你自己都不打架。”
一位知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飘安集团目前已经联合药监和公安部门进行调查,河南省长垣市公安局已查获好几家生产假冒飘安牌口罩小作坊。
最新消息,财联社记者从长垣公安局获悉,1月30日晚间,程冬冬以及另一人已经被抓获,查封口罩生产机器7台,成品口罩3万余只,以及部分原材料。
假劣口罩谁在销:真假700万口罩
一位来自杭州的购买者姜利气愤地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我花了10万元,买到的却是一批假货”。
浙江是有名的口罩生产大省,通过天眼查数据查询,中国经营范围含“口罩”“呼吸防护”的企业共有16,625家,其中,浙江企业数量最多,达到3,797家。其中,浙江义乌口罩生产厂就有144家。想购买一批口罩,却苦于市场无货的姜利,通过朋友的牵线搭桥,联系上在义乌从事口罩生产销售的邵艳娟等人。
“我是跟邵艳娟下线联系的,对方货十分紧俏,预付了10万元才给留货,最终是以10元/只的价格,购买了1万只3M品牌N95口罩。”姜利表示,货拿到手还没有2分钟,就发现这批口罩并非为3M正品。
从拿货开始,姜利就感受到不正常。
财联社记者获取的多份录音显示,对于姜利假货的质疑,邵艳娟等人软硬兼施。一方面说“和气生财”,一方面对姜利进行恐吓与辱骂,“我们是正规的厂,这批货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坚持退货需要赔偿5000元。”
随后,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别墅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查获“清轻”牌一次性口罩70箱共10万余只、无标识口罩11箱共5万余只。
财联社记者从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获悉,700万只口罩数据为杜撰。不过,15万只口罩,如以姜利10元/只的购入价格计算,涉及的金额已经高达150万,而这仅仅是当天查处的货物情况,并不包括前期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已售口罩。
落入法网的团伙承认,加工视频系姚某从网络下载转发,其本人在义乌无生产加工场所,销售的口罩从安徽生产厂家采购。
1月30日,义乌检察院检察官提审邵某某。检查官问,你有没有考虑到这批口罩被医护人员使用的后果,邵某某痛哭流涕,表示愿意烧掉口罩,用自己的命换他们命。
假劣口罩何处销:超100家无资质店铺
然而,“我在淘宝上千挑万选5家店买了口罩,一家上了黑榜,商品全部下架,一家卖假货被举报退款,两家哄抬物价30元/只,虽然发货了,却不知真假。”一位口罩购买者向财联社记者诉说抢口罩的经历。
但这并非是个案。
最让人生疑的是,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是如何审批通过这些没有资质的店铺,销售医用以及劳防口罩用品?
财联社记者通过淘宝店铺商家后台发现,商家发布以口罩为关键字的商品时,对应的商品目录高达15个,包括防护用品、骑行装备、服装配件、五金工具劳保用品、家庭保健医用口罩等等。
“现在口罩的流量是巨大的。”李广海认为,这些不良商家,除了为假货分销外,部分店铺利用自动收货的规则“骗钱”,部分是利用口罩的流量为店铺导流,或通过交易量,提升同类店铺排名,还有一部分是黑灰产,为了收集买家信息等。
李广海提醒到,在购买口罩过程中,需要额外注意新店铺、改名店铺、销量高没有评价店铺、无资质等异常店铺。
一位接近淘宝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前期核查时已发现有些举报是误报,网帖内容不完全属实,有问题的已经都做了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处理的,处理方式从下架商品、责令整改到封闭店铺,以及交由警方进一步调查不等。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