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海关关员对锦鲤进行检疫监管
一、什么是水生动物?
根据《进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水生动物是指人工养殖或者天然水域捕捞的活的鱼类、软体类、甲壳类、水母类、棘皮类、头索类、两栖类动物,值得注意的是,繁殖用的精液、受精卵也属于管理办法所说的水生动物范畴。
二、观赏水生动物进境有哪些规定?
海关总署制定、调整并公布允许进境水生动物种类及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名单及国外注册登记企业名单。
三、进境业务办理流程有哪些?
(一)办理指定隔离检疫场使用证
(二)办理检疫审批
进境水生动物自输出国家或地区出境后中转第三方国家或地区进境的,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办理检疫许可证时,应当详细填写运输路线及在第三方国家或者地区中转处理情况,包括是否离开海关监管区、更换运输工具、拆换包装以及进入第三方国家或地区水体环境等。
(三)办理进境申报
进口企业在产品进境前或进境时需提供检疫许可证、输出国家或地区官方主管部门出具的检验检疫证书正本、贸易合同、提单、装箱单、发票等单证向进境口岸海关申报。检疫许可证上的申请单位、国外官方主管部门出具的检验检疫证书上的收货人和货运提单上的收货人应当一致。
四、观赏水生动物进境需要过哪些关?
(一)现场查验
口岸海关在进境口岸对进境观赏水生动物实施现场查验,包括核对货证、包装标签检查、开箱查验、临床检查等。
现场查验时,海关按照有关规定对装载进境水生动物的外包装、运输工具和装卸场地进行防疫消毒处理。
(二)隔离检疫
观赏水生动物经进境口岸现场查验合格后,还要运至指定隔离检疫场进行至少14天的隔离检疫。
2.入场操作有规矩
进入指定隔离检疫场时,企业要对运输车辆、原包装物、装载用水和铺垫材料等进行消毒处理,并对运输车辆进场、货物卸载、外包消毒、开箱、入缸等关键环节进行录像备查。
3.死亡动物处理要安全
4.隔离管理有讲究
隔离检疫期间,企业应该认真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对隔离检疫期间出现水生动物异常死亡的,应在规定时限向所在地海关报告,并在海关监督下及时妥善处置。
隔离检疫期间,企业应建立隔离检疫日志,填写“进境观赏水生动物指定隔离检疫场监管手册”,如实记录隔离检疫期间水温、用药、水生动物健康状况及死亡情况等,海关工作人员根据指令对隔离检疫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检查企业隔离检疫监管手册记录填写情况。
隔离检疫完成后,企业应对隔离环境、养殖水体、鱼缸、渔具以及废水、包装物等进行消毒或无害化处理。
(三)疫病监测
在隔离检疫期间,隔离场所在地海关按照年度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要求开展疫病监测,采集的样品当天送抵实验室开展检测。监测群体考虑国家、区域或生物安全隔离区中所有易感动物种群,监测活动在涵盖群体中所有动物的同时,对每个易感动物群体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在整个监测计划中的权重,不同的观赏水生动物都会有各自对应的监测频率和检测项目,最大程度防止水生动物疫病传入。
五、严格放行管理
未经海关同意,不得调离或者处理正在隔离检疫的进境观赏水生动物。隔离检疫合格的,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予以放行;不合格的,签发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对同一隔离设施内水生动物实行扑杀或者销毁处理,对隔离场所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