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准确再现,对影响因素严格控制,保证各项指标的一致性。生物医学研究中能够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有动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动物因素包括:遗传、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环境因素包括:营养、气候、理化、居住等[1]。因此,规范实验动物设施管理工作,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1.1实验动物设施规范建设实验动物科学是一门边缘的、交叉的学科,需通多学科、多领域共同完成。在实验动物设施建设中,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是核心任务,也是实验生物的生存基础。只有实验动物设施规范建设工作规范化才能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质量,保证实验结果可靠。
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按照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实验生产设备和动物实验设施;在两种设施中根据空气净化程度要求的不同分为普通环境设施、屏障环境设施、隔离环境设施;三种设施环境又从安全性的角度划分为正压环境和负压环境[2],见表1。
1.2实验动物消毒管理不同的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生长发育情况及各项生理指标,这些因此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对实验动物饲养和实验过程中的消毒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通过合理的人流、物流、动物流和气流安排,结合完善的消毒灭菌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动物实验中发生交叉污染,保证动物实验的质量和可靠性。消毒工作[3]要以动物饲料、饮水、居住环境消毒为主,不断加强及完善饲养人员的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规范操作流程。
1.3人员管理我院在实验动物管理中非常注重的工作人员的管理。动物实验设施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技能培训与考核,能够熟练地掌握实验中的无菌操作和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并且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SOP),强化工作人员的无菌观念。
2实验动物应用现状
2.1实验动物种类和品系选择目前生物医学研究选取的动物种类主要有:大鼠、小鼠、猪、犬、猴、兔、猫、豚鼠、果蝇、两栖类和鱼等[4]。各种动物所占的比例大概为:小鼠占38%左右,大鼠占25%左右,兔子占7%左右,犬占6%左右,其他特种占24%左右。在最新的调查中显示:大鼠的使用率呈下降趋势,小鼠的使用率在2002年首次超过大鼠;非哺乳动物的使用率逐步升高,鱼和果蝇的使用量也有所增加,鸡的使用率变化不大。
2.2转基因动物应用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Animals)是指可以用试验导入的方法使其外源基因在染色体基因组内稳定的进行整合,并能通过遗传复制给后代的动物。被导入动物基因组的外源基因被称为转基因(transgene)[5]。当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体内表达并培育出表型与人类相似的动物模型,就被称为转基因动物模型。
目前,许多疾病很难通过人工定向培育的方法获得实验动物模型。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为此提供了可能,转基因技术可以在动物原有遗传基因基础上,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产生疾病的原因清楚、模型动物的症状与人类相似。因此,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在实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3总结
实验动物对于人类健康的作用是不争的事实,动物实验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替代的技术之一。近年来,由于人类对动物保护意识的兴起,实验动物面临严峻的伦理学问题日益突显出来。因此,在动物实验工作中要以人类健康为目的,在实验过程中将对动物的伤害控制到最低程度才能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
另外,要积极开展实验动物应用研究,规范实验动物工作,不断提高实验动物质量,以满足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加强实验动物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庞万勇,生,贺争鸣,等.美国实验动物医学发展简史——对中国实验动物医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21(10):335-337.
[2]张国伟,戾雪涛,彭涛,等.实验动物替代技术在中国实验动物部分调查初步报告[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21(10):1107-1109.
[3]何宏星,黄黎玲,肖力,等.建立标准化动物实验技术服务平台的初探.实验室科学[J].2009,8(4):41-43.
【关键词】心理应激;束缚应激;动物模型
1心理应激对雌性动物周期、排卵的影响
2心理应激对雄性动物激素水平以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许多形式的应激,包括心理应激,都会影响雄性的繁殖力和生殖。自主神经系统以及肾上腺激素参与经典的应激反应,可以影响生殖系统。试验证明,中度以及剧烈的情绪应激会抑制睾酮水平,甚至还可能干扰男性发生。在动物的社会应激中,外科手术以及制动应激会影响体重、睾酮水平以及行为,对形态也产生可变的影响。给予妊娠大鼠应激会影响雄性后代的发育和。对大鼠给予急性(16h)和慢性(16h*7d)束缚应激,检测血液中LH、FSH、睾酮、睾酮抑制素水平变化,结果发现,应激后LH水平显著下降,慢性应激后血液中睾酮含量下降的更显著,但是,血液中FSH以及睾酮抑制素水平则不受影响。
3妊娠期间心理应激
大多数关于应激对生殖健康的研究都集中在妊娠期间,研究不同的应激方案对妊娠结局以及后代的影响。妇女在妊娠期间受到应激后,短期容易引起流产、产科并发症、较低的胎儿初生重、婴儿死亡率增加、生长发生异常以及性别比例失调,慢性则会导致后代情绪与认知能力受到损伤。
对胎儿初生重的影响在女性,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妊娠期间应激事件很可能引起流产或者难产、较低的胎儿初生重以及增加新生儿病理变化,妊娠期间应激可导致胎儿早产和较低的胎儿体重。Lee等分别在妊娠的1~4d、5~8d、9~12d、13~16d对妊娠小鼠进行束缚应激,每天12h,妊娠第18h进行剖腹产,对胎儿称重和检查形态缺陷。结果发现,4d束缚应激显著降低了妊娠母鼠的体重,虽然终止应激后体重能慢慢恢复,但是直到妊娠后期体重也没有完全恢复;束缚应激引起胎儿生长阻滞,体重显著降低,增加了胚胎和胎儿的死亡率。1~4d、5~8d束缚对胚胎着床没有影响,但是9~12d束缚则引起cleftpalate(兔唇),5~8d引起胎儿脊椎异常。大多数在胎儿器官发生期间进行束缚应激的研究发现,该阶段应激对胎儿初生重没有影响。个别研究证明,束缚导致妊娠13d胎儿生长停滞;在妊娠18~20d束缚会降低子宫内以及初生后雄性后代的生长性能,在妊娠前后用塑料管进行13d束缚会降低每窝的平均初生重;在妊娠晚期进行束缚并结合强光刺激会降低胎儿的初生重,特别是在妊娠晚期进行束缚,如果限制采食将更可能影响胎儿的快速生长。
一、研究专题和期限
研究目标:对常用啮齿类实验动物进行比较研究并建立数据库;制定填补国内空白的若干实验动物地方标准;凡涉及本专题项目需将有关研究成果纳入*实验动物资源中心统一管理。
研究内容:
1、对常用大、小鼠、豚鼠和地鼠进行比较生物学和比较医学系统研究,提出各自在生物医学等主要研究领域应用和回避的依据、选择原则、运用方法;
2、对常用实验动物组织器官超微形态学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并建立数据库;
3、建立兔、犬、猴心血管和心电图数据库并进行分析评价;
4、制定实验用羊标准、啮齿类实验动物垫料标准,大、小鼠运输标准(鼓励多家单位联合申报)。
进度要求: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2、实验动物新技术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若干种实验动物质量检测、遗传工程和保种育种新技术;建立斑马鱼主要脏器三维电子图像。
1、从病原学、血清学以及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实验动物中支原体、泰泽氏菌、螺杆菌、CAR杆菌的特性,确立先进、可靠的检测方法;
2、以DNA和RNA各一种病毒的主要抗原基因进行真核表达,结合单克隆抗体技术建立诊断技术平台,提升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水平;
3、选择4-6个品系作为供体和受体,构建2-5个染色体替换的小鼠新品系,初步建立PCR-LDR小鼠基因分型技术平台;
4、建立新的小鼠内源基因修饰技术,实现对小鼠内源基因的即时可逆调节,提高小鼠遗传操作的效率,完善小鼠遗传操作生物技术平台的建设;
5、在组织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IT技术初步建立斑马鱼的某种三维电子脏器;
6、建立大鼠体外授精技术、冷冻技术、辅助体外受精技术(人工授精、ICSI);
7、建立2-4种实验动物人工哺乳和无菌技术,并培育2-4种无菌动物。
专题3、动物模型及其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若干种人类重要疾病的动物模型,并要求对每一种模型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凡涉及本专题项目需将有关研究成果纳入*实验动物资源中心统一管理。
1、建立若干种人类重要疾病的动物模型,重点建立不育大鼠模型、大、小鼠脑卒中模型、前列腺疾病模型、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原位大肠癌模型等,并要求对以上模型建立效果评价体系;
2、建立和完善肿瘤高转移动物模型筛选技术。
二、申请方式
2)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作为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不得同期参与承担的863、973、国家科技攻关和*市重大、重点科研课题数超过三项。
3)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拟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可以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同提交)。
5)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科技”网,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关键词】月乃汤;促进泌乳功能;超负荷哺乳模型;泌乳量
母乳是新生儿哺乳期最好的食品,母乳喂养是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关于妇幼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全世界都在大力推广。目前乳汁分泌不足的现象十分常见,妇婴专家正在努力用中医药膳食疗及理疗、中药治疗缺乳症。造成乳汁分泌不足的原因很多,主要因素有营养缺乏、情绪焦虑或激素水平等。我国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乳汁为血所化,气血不固则乳汁不能生[1]。因此,在遣方用药时,多用健脾行气、舒经通络之品[2]。
月乃汤是广禾堂草本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类似料理汤头的食品,其中含米之精华液(米酒水提取物)、香橼、肉桂、干姜、小蓟、白芷、甘草等组分,组方符合中医药理论,科学合理。米酒行气益血,甘甜芳醇,可健脾温胃;臣以辛温之香橼、肉桂,共奏理气解郁、暖胃通脉之功,协助米酒发挥滋补气血之效;佐以驱寒暖脾之干姜,祛风除秽之白芷,散瘀消痈之小蓟;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
1为考察月乃汤促进母鼠泌乳、增加仔鼠体重等作用,进行促进泌乳功能的动物功效实验。
1.1材料KM种健康怀孕小鼠(第二胎,孕期17~18d),购自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SCXK粤2011-0015。月乃汤,批号20120424,广禾堂草本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样品液配制
考虑到受试动物胃容量有限,将月乃汤低温浓缩,低剂量组(月乃汤浓缩系数2510);中剂量组(5010);高剂量组(10010),空白组灌胃蒸馏水。各剂量组按10mL/kgBW灌胃给药。
1.2.2实验动物分组
孕鼠适应性喂养,2~3d内开始分娩,按照母鼠窝别和所生仔鼠体重,将母鼠随机分为4组,3个剂量组及1个空白组,每组8只母鼠,每只母鼠带养10只仔鼠,造成“超负荷哺乳”模型,每只母鼠及其带养仔鼠单笼饲养[3]。
1.2.3指标测定
从母鼠分娩第1日起开始,灌胃给予母鼠相应剂量的受试物,连续21日,并每日定时观察小鼠存活状态,测定每只母鼠的泌乳量、仔鼠的体重和出生后第7、14、21天的体重增加数[4]。
(1)泌乳量测定:每日早11时将母鼠与仔鼠分别称重后,将母、仔鼠隔离5小时,再合笼哺乳1小时,称量哺乳前后仔鼠的体重,以两者之差代表母鼠的泌乳量。
(2)母鼠的体重变化:每隔5日给母鼠称重,观察体重变化,以确定灌胃体积。
(3)仔鼠的体重变化:绘制子鼠体重生长变化曲线。
1.2.4数据统计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若各组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ANOVA),以α=0.05为检验水准,采用Dennett法进行各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均数比较;若方差齐性不能满足,采用Tamhane'sT2法统计或非参数秩和统计。
2结果
2.1泌乳量测定
【摘要】目的创建大鼠湿困脾胃证动物模型,观察大鼠湿困脾胃证动物模型胃肠功能的病理变化。方法建立大鼠湿困脾胃证动物模型,通过体重、饮食量、腹围指数、胃肠运动吸收功能、胃肠激素水平、病理组织等方面观察其胃肠功能的改变。结果模型动物饮食减少,体重下降,胃肠胀气明显,胃排空和小肠推动能力下降,胃肠吸收功能降低,胃肠激素水平紊乱,胃肠组织发生病理改变;经平胃散治疗后模型病变部分恢复,效果好于自然恢复组。结论大鼠湿困脾胃证动物模型胃肠功能异常,平胃散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湿困脾胃模型胃肠运动胃肠激素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pathologicalchangesinexperimentalratsofdampnessretentioninthespleenandstomach.MethodsThefunctionofstomachintestinewasobservedbymeasuringthebodyweight,appetite,abdomencircumference,movementandabsorptionofstomachintestine,guthormonelevel,pathologicaltissueinexperimentalrats.ResultsTheappetiteoftheratswasreduced.Andtheirbodyweightwasdescended.Thetympanitesofstomachintestinewasmanifest,gastricemptyingandsmallintestineimpulsingcapabilitiesweredecreased,stomachintestineabsorptivefunctionwascutdown,guthormonelevelwasdisordered,pathologicalchangesweregeneratedfromstomachintestinetissue.ButthepathologywaspartiallyrecovedwithPingweiPowder,andtheeffectswerebetterthanthespontaneousrecoverygroup.ConclusionPingweiPowdercanamelioratethedisfunctionofstomachintestineinmodelratsofdampnessretentioninthespleenandstomach.
Keywords:Retentionofdampnessinthespleenandstomach;Models;Gastrointestinalmotility;Guthormon
湿邪致病是传统中医病因病机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多发性、复杂性、难治性、隐匿性与变异性等特点,根据中医“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等理论,无论内、外湿邪皆易损伤中焦脾胃,从而在临床上多易导致中焦湿阻证的出现。胃和肠道是湿困脾胃证的主要病变中心。本实验在对湿困脾胃证动物模型的研究中,探讨其胃肠功能的病理变化。
1材料
1.1动物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川实动管质第8号,检疫后备用。
1.2药物平胃散,配方:苍术12g,厚朴9g,陈皮6g,炙甘草3g,均购自同仁堂成都分店。药液由制剂室制备,先按照临床用药煎煮方法熬制成常规药液,再低温浓缩成含1g生药/ml的高浓度药液。
1.3试剂GastrinⅠEnzymeImmunoAssay,ADRDIAGNOSTICS,BatchNo.:050504。胃动素(MTL)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东亚免疫所提供,批号:0506。
2方法
2.1动物分组及造模实验动物适应饲养1周,自由摄食全价颗粒饲料,动物房温度维持在18~25℃左右。按体重分层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湿困脾胃模型组、湿困脾胃治疗组、湿困脾胃自然恢复组,每组10只。
2.2指标及检测方法
2.2.1模型一般体征的观察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如:饮水摄食情况、生长情况、体重、皮毛色泽等,造模及治疗结束后测量不同组大鼠体重、24h摄食量(代谢笼法)和腹围指数。结果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以下数据采用相同统计方法)。
胃排空试验:按公式计算胃残留百分比:胃残留率(%)=(第1次的胃总重-第2次的胃净重)/2×100%
小肠推进试验:按公式计算小肠推进营养糊的百分比:小肠推进率(%)=营养糊在小肠中的推进距离(cm)/小肠全长(cm)×100%
胃肠激素测定:所有组动物动物处置前,采用股动脉放血法采血5ml,置于试管中,不抗凝,室温下静置1h,离心5min,转速2000r/min,分离取血清,置-20℃冰箱保存,待测胃泌素、胃动素。
2.2.3胃肠组织形态学观察所有组动物处置后取样,打开腹腔,肉眼观察胃肠组织形态,然后分别将胃、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取出,立即浸泡于10%的福尔马林液中固定。常规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测组织形态。
3结果
3.1模型一般体征的观察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出现食欲不振,饮食量减少,大便溏,皮毛色泽晦暗发黄,消瘦,腹胀,体重减轻等症状,造模第18天自然恢复组死亡1只大鼠。给药后,治疗组大鼠症状基本好转,自然恢复组大鼠体征改善不明显。实验后体重、24h摄食量及腹围指数见表1。表1体重、摄食量、腹围指数变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
转贴于
由表1可见动物模型建成后体重大幅下降,有一定的自然恢复,但经平胃散治疗后体重恢复更为显著。造模后动物24h摄食量明显降低,治疗后逐步恢复。造模后动物腹围指数明显升高,治疗后有降低趋势。
3.2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的测定结果见表2。表2胃肠运动功能变化由表2可见模型建成后,模型组动物胃残留率升高,胃排空能力降低,自然恢复过程中继续降低,治疗后组略好于自然恢复组;模型组小肠推进功能下降,经平胃散治疗后明显改善。
3.3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3。表3胃泌素及胃动素含量变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
由表3可见动物模型建成后血清胃泌素含量降低,经平胃散治疗后有一定程度恢复。造模后动物胃动素含量升高,自然恢复过程中继续升高,治疗组略好于自然恢复组。
3.4胃肠组织病理观察造模过程中有1只大鼠死亡,解剖后发现,胃肠胀气明显,胃肠壁明显变薄,胃壁血管暴露,胃黏膜上有少量散在出血点。将模型组大鼠解剖时发现,多数动物胃肠胀气明显,胃内残留营养糊较多,营养糊在小肠内推进距离较短。HE染色后,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模型组动物胃肠组织粘膜缺损,黏膜层有少量充血水肿,散在分布少量炎症细胞,粘膜下层有大量炎症细胞。治疗组动物病变基本恢复,自然恢复组无明显改变。
4讨论
本实验研究表明湿困脾胃模型动物胃动素含量增加,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模型动物胃泌素水平下降,与空白对照组动物比较有显著意义,以前的大多数学者也曾有过近似的报道。胃动素和胃泌素是调节胃肠运动的重要激素[5],所以这两种激素水平的改变以及胃肠实质的病理变化可能是湿困脾胃动物胃肠运动吸收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1]王枫,罗文纪,连建伟.小半夏汤对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的影响[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2):48.
[2]刘伟,黄秀深,罗玉熙,等.湿阻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06,24(4):35.
[3]孔祥华,黄萍,吴清和.湿阻中焦证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4,17(9):5.
[4]郝悦,夏光明,周润锁.睡眠剥夺对大鼠胃动力及胃粘膜损伤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1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