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部公告第734号《动物诊疗病历管理规范》和修订版《兽医处方格式及应用规范》自2024年5月1日起执行药品

为加强动物诊疗活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我部制定了《动物诊疗病历管理规范》,并对2016年出台的《兽医处方格式及应用规范》进行了修订,现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执行。农业部2016年10月8日公布的《兽医处方格式及应用规范》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附件:

1.动物诊疗病历管理规范

2.兽医处方格式及应用规范

农业农村部

2023年12月12日

动物诊疗病历管理规范

为规范动物诊疗病历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一、门(急)诊病历

2.对个体动物进行诊疗的,基本信息包括动物主人姓名或者饲养单位名称、联系方式、病历号和动物种类、性别、体重、毛色、年(日)龄等内容。

对群体动物进行诊疗的,基本信息包括动物主人姓名或者饲养单位名称、联系方式、病历号和动物种类、患病动物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年(日)龄等内容。

5.影像学检查资料包括通过X线、超声、CT、磁共振等检查形成的医学影像。

6.病理资料包括病理学检查图片或者病理切片等资料。

7.门(急)诊病历应当在患病动物就诊结束后24小时内归档保存。

二、住院病历

3.入院记录完成后,由执业兽医师对动物病情和诊疗过程进行连续性病程记录并签名(盖章)确认。病程记录包括患病动物住院期间每日的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检查结果、诊断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以及出院情况等内容。

4.住院病历应当在患病动物出院后三日内归档保存。

5.住院病历中基本信息、检查报告单、影像学检查资料、病理资料等内容要求与门(急)诊病历一致。

三、电子病历

1.电子病历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电子病历内容应当符合纸质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的要求。

2.动物诊疗机构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有数据存储、身份认证等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3)符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

4.电子病历系统应当对操作人员进行身份识别,为操作人员提供专有的身份标识和识别手段,并设置相应权限。操作人员对本人身份标识的使用负责。

5.动物诊疗机构可以使用电子签名进行电子病历系统身份认证,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动物诊疗机构因存档等需要可以将电子病历打印后与纸质病历资料合并保存,也可以对纸质病历资料进行数字化采集后纳入电子病历系统管理,原件另行妥善保存。

7.需要打印电子病历时,动物诊疗机构应当统一打印的纸张、字体、字号、排版格式等。

四、病历填写

1.病历填写应当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规范。

2.病历填写应当使用中文,规范使用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5.纸质病历填写出现错误时,应当在修改处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修改日期。

6.病历归档后原则上不得修改,特殊情况下确需修改的,应当经动物诊疗机构负责人批准,并保留修改痕迹。

7.病历样式可参考附件形式,动物诊疗机构也可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设计病历样式。

五、病历管理

1.动物诊疗机构应当设置病历管理部门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病历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病历管理制度。设置病历目录表,确定本机构病历资料排列顺序,做好病历分类归档。定期检查病历填写、保存等情况。

3.动物诊疗机构可以为动物主人或者饲养单位提供病历资料打印或者复制服务。打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经动物主人或者饲养单位和动物诊疗机构双方确认无误后,加盖动物诊疗机构印章。

六、附则

本规范下列用语的含义:

4.既往史,是指动物以往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驱虫史、食物或者药物过敏史等。

6.入院诊断,是指经执业兽医师根据患病动物入院时情况,综合分析所作出的诊断。

7.医嘱,是指执业兽医师在动物诊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通常包括病情评估、用药指导、护理要点、注意事项、预后判断等。

8.电子签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条规定的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9.可靠的电子签名,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有关条件的电子签名。

附录:

门(急)诊病历样式

2.住院病历样式

兽医处方格式及应用规范

为规范兽医处方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一、基本要求

1.本规范所称兽医处方,是指执业兽医师在动物诊疗活动中开具的,作为动物用药凭证的文书。

2.执业兽医师根据动物诊疗活动的需要,按照兽药批准的使用范围,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开具兽医处方。

3.执业兽医师在备案单位签名留样或者专用签章、电子签名备案后,方可开具处方。兽医处方经执业兽医师签名、盖章或者电子签名后有效。

4.执业兽医师利用计算机开具、传递兽医处方时,应当同时打印出纸质处方,其格式与手写处方一致。

5.有条件的动物诊疗机构可以使用电子签名进行电子处方的身份认证。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电子兽医处方上没有可靠的电子签名的,打印后需要经执业兽医师签名或者盖章方可有效。本规范所称的可靠的电子签名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

6.兽医处方限于当次诊疗结果用药,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处方有效期的,由开具兽医处方的执业兽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三天。

7.除兽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外,动物诊疗机构和执业兽医师不得限制动物主人或者饲养单位持处方到兽药经营企业购药。

二、处方笺格式

兽医处方笺规格和样式(见附录3)由农业农村部规定,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规格和样式印制兽医处方笺或者设计电子处方笺。兽医处方笺规格如下:

1.兽医处方笺一式三联,可以使用同一种颜色纸张,也可以使用三种不同颜色纸张。

2.兽医处方笺分为两种规格,小规格为:长210mm、宽148mm;大规格为:长296mm、宽210mm。小规格为横版,大规格为竖版。

三、处方笺内容

兽医处方笺内容包括前记、正文、后记三部分,要符合以下标准:

1.前记:对个体动物进行诊疗的,至少包括动物主人姓名或者饲养单位名称、病历号、开具日期和动物的种类、毛色、性别、体重、年(日)龄。对群体动物进行诊疗的,至少包括动物主人姓名或者饲养单位名称、病历号、开具日期和动物的种类、患病动物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年(日)龄。

2.正文:包括初步诊断情况和Rp(拉丁文Recipe“请取”的缩写)。Rp应当分列兽药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内容;对于食品动物还应当注明休药期。

3.后记:至少包括执业兽医师签名或者盖章、发药人签名或者盖章。

四、处方书写要求

兽医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动物基本信息、临床诊断情况应当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一致。

2.字迹清楚,原则上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修改日期。

3.兽药名称应当以兽药的商品名或者国家标准载明的名称为准。兽药名称简写或者缩写应当符合国内通用写法,不得自行编制兽药缩写名或者使用代号。

4.书写兽药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及休药期要准确规范。

5.兽医处方中包含兽用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的,每种兽药应当另起一行。中药自拟方应当单独开具。

6.兽用麻醉药品应当单独开具处方,每张处方用量不能超过一日量。兽用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7.兽药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质量以千克(kg)、克(g)、毫克(mg)、微克(μ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有效量单位以国际单位(IU)、单位(U)为单位。

8.片剂、丸剂、胶囊剂以及单剂量包装的散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多剂量包装的散剂、颗粒剂以g或kg为单位;单剂量包装的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多剂量包装的溶液剂以ml或L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单剂量包装的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多剂量包装的注射剂以ml或L、g或kg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兽用中药自拟方应当以剂为单位。

9.开具纸质处方后的空白处应当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电子处方最后一行应当标注“以下为空白”。

五、处方保存

1.兽医处方开具后,第一联由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单位留存,第二联由药房或者兽药经营企业留存,第三联由动物主人或者饲养单位留存。

2.兽医处方由处方开具、兽药核发单位妥善保存三年以上,兽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处方保存五年以上。保存期满后,经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THE END
1.2024年宠物医院管理制度(二篇).docx第10页共10页2024年宠物医院管理制度动物医院公示制度一、实施医疗服务价格及药品价格公示制度,禁止分解项目重复收费;二、公示方式包括公示栏、电子显示屏等;三、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内容涵盖药品价格、医用材料价格、服务项目价格等。具体规定如下:(一)药品价格公示:包括药品通用名、商品名、剂型、规格、计价单位、价格、...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7945360.html
2.图解:《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规范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动物诊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和防护制度、环境及器械卫生消毒制度、病例处方管理制度、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兽药、毒麻和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制度、化验检验管理制度、公示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 五、注意事项 变更从业地点、诊疗活动范围的,应当重新办理动物诊疗许可手续。变更机构名称或者法定代...http://sn.xm.gov.cn/zcjd/qt/202108/t20210816_2574585.htm
3.关于加强动物诊疗机构管理的通知(粤农办〔2017〕103号)为加强动物诊疗机构管理,规范动物诊疗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现将有关工作强调如下: 一、强化动物诊疗许可制度的落实 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机构,应当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并在规定的诊疗活动范围内开展动物诊疗活动。动物诊疗许可证不得伪造、变造、受让、租用、...http://law.foodmate.net/show-195072.html
4.《宠物诊疗机构规范化管理制度》.docx江苏省宠物诊疗行业协会关于印发〈〈江苏省宠物诊疗机构规范化管理制度样本》和〈〈江苏省宠 物诊疗机构规范化管理常用表格样式》的通知各团体会员单位:今年以来,省农委办公室先后印发了《关丁印发 <全省动物诊疗行业规范化 管理工作方案> (2011-2013年)的通知》(苏农办牧[2011] 25号)和《关丁印 发<宠物诊疗机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30/7044030153003035.shtm
1.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制度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制度1 一、动物诊疗机构的环境、物品应当符合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https://m.ruiwen.com/zhidu/5548347.html
2.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兽医法规(2)审核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名称、场(厂)址等事项。 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需要办理工商登记的,申请人凭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5.禁止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从事相关活动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易感染动物的饲养、屠宰、经营、...https://www.med66.com/new/322a1299a2010/2010824zhangf174049.shtml
3.宠物医院管理制度范本二、接诊制度对就诊患病动物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对 诊疗结果负责,并记录病历,使用兽药处方签,凭兽医处方 领取和使用兽药。病历卡制作规范,存档完整、齐全。处方 签开具应清晰、明了和兽用药使用管理规定。不购入使用假、 劣兽药,不使用人用药。 三、兽药管理使用制度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编号:FS-ZD-04015 第 3 页/...https://doc.mbalib.com/m/view/2378c74c7af74e38300c5d19cef8ec78.html
4.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通用4篇)自农业部建立和推行动物防疫证章标志管理制度以来,我区严格执行“统一格式,统一订购,统一发放,统一使用,统一管理”的“五统一”制度,所有的动物防疫证章标志包括防疫专用章、五种检疫证明、免疫证明、“两员”证件和徽章等,均从区里、农业部指定生产厂家订购。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1730032.html
5.宠物门诊诊疗服务制度(通用10篇)1、宠物诊疗机构应符合《动物防疫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等规定的条件,依法申请并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在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并在规定的诊疗活动范围内依法从事宠物诊疗活动,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每年定期向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宠物诊疗活动开展情况。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hajm8q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