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措施(精选5篇)

Analysisofcharacteristicsandpreventivemeasuresofrespiratoryinfectiousdisease

HuangJunbo

Therespiratoryphysiciansof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centerinJinshaCounty,GuizhouProvince,551800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anddiscussthecharacteristicsandpreventivemeasuresofrespiratoryinfectiousdisease.Methods:792casesofpatientswithtuberculosiswereadmittedfromMarch2011toMarch2013.Investigateandresearchtheoccurrenceofdisease,analyzeandsummarizeentity,clinicalinfectiontype,epidemiologicfeatureofdiseaseandclinicalmanifestationsofthepatients,andexplorethepreventivemeasures.Results:Inthe792casesofpatientswithtuberculosis,workersandpeasantswere645cases(81.44%),andstudentsandchildrenwere105cases(13.26%).Malewere65.15%,andfemalewere34.85%.18~48yearsoldwaspulmonarytuberculosisdiseaseconcentratedage.Pulmonarytuberculosisdistributedthroughouttheyear.Conclusion:Theepidemiologicfeatureoftuberculosishasthegenderandagedistributionandseasonal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soweshouldbeaccordingtoitsoccurrenceregularitytocarryouthealtheducationandpreventcontrolmeasuresinthetuberculosisprevention.

KeywordsRespiratoryinfectiousdisease;Characteristic;Prevent;Measure

资料与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结核病患者792例,作为研究对象。

方法:对检查人员中结核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对疾病的病种、临床感染类型、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等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探讨其预防措施。

诊断标准:疾病的诊断依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的《传染性肺结核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2008年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中关于肺结核病诊断标准的规定。确诊病例:包括涂阳肺结核、仅培阳肺结核和肺部病变标本病理学诊断为结核病变者3类。①初诊肺结核患者直接痰涂片镜检2次痰菌为阳性;②1次痰涂片阳性加1次培养阳性;③虽1次涂片阳性,但经病案讨论会或主管专业医师确认,X线胸片显示有活动性肺结核病变阴影。满足上述条件之一的即为涂阳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病例:2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并且,①有咳嗽、咳痰、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②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③抗结核抗体检查阳性;④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者。满足上述条件之一的即为涂阴肺结核患者。符合临床诊断病例的标准,但确因无痰而未做痰菌检查的未痰检肺结核按涂阴肺结核的治疗管理方式采取治疗和管理。

结果

病例诊断结果:792例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并结合病因以及临床表现均被确诊为肺结核。

疾病的人群分布:792例肺结核患者中,工人和农民645例(81.44%),学生和儿童105例(13.26%)。

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表现在性别、年龄和季节分布上。从性别来说,本组792例肺结核传染病患者中,男516例(65.15%),女276例(34.85%);从年龄来说,年龄1~92岁,其中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8~48岁的患者587例(74.12%);从季节来说,肺结核疾病在全年均有分布,但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讨论

我国是个结核病大国,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而预防结核病的关键和首要任务在于抓好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由于结核病在历史上给人们带来太多的苦难,加上世俗的偏见、知识的匮乏以及对结核病认识的偏差,人们对结核病大多还是谈之色变,遇到结核患者多还是唯恐避之不及。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开始呈上升趋势,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结核性传染病[1]。本次研究的792例肺结核患者中,工人和农民645例(81.44%),学生和儿童105例(13.26%)。这主要是因为结核病主要发生于人体抵抗力较弱的人群中,工人和农民由于其生活水平较低,生活质量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他们的免疫水平和屏障能力比较差,尤其是那些少数民族或者偏远农村的人群,他们的免疫水平和屏障能力更差;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免疫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经常聚集在学校进行生活和学习,接触了大量的人,是传染病的高危人群。

通过对肺结核传染病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要做好肺结核传染病的预防应从儿童和工人、农民做起,一方面我们应减少易感人群的累及,对幼儿园以及小学的疾病预防接种制度进行了解,对其接种情况进行排查,加强对各级学校新入学学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切断传播途径,从根本上消除肺结核传染病的传染源;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强对本县内工人和农民的管理,应通过宣传单或者组织活动、下发通知等方式对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身的预防意识和预防行为,并且还要加强对重点人群(尤其是接触粉尘的厂矿职工和学校学生及教职工)肺结核筛查,一旦发现有疾病暴发地区,应立即采取积极的措施对疫情进行控制,从而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彻底消灭肺结核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2,3]。

总的来说,肺结核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具有性别、年龄和季节分布的特点,在肺结核传染病的预防中我们应根据其发病规律开展健康教育和预防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时照华,苏虹,秦凤云,等.ARIMA模型在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7):1259-1260.

关键词:医疗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特点;问题;提高管理的措施

1关于传染病的认识

1.1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顾名思义就是指病原体能够通过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之间的接触而发生传播的疾病。现阶段,我国将传染病分为了三大类别,分别为甲型传染病、乙型传染病和丙型传染病,共三十九种。

1.2传染病的特点

1.2.1病原体的不同性: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具有不同的特异的病原体,病原体即可能是微生物、又可能是寄生虫,他们又由不同的病毒、细菌、真菌和螺旋体等组成。

1.2.2传播性:传播性是传染病有别于其他疾病的首要特点,它能够将其病原体通过接触、血液、飞沫、粪口等形式传染给他人或动物,使其患病。

1.2.3季节性:部分传染病与季节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季节的不同会出现温度、湿度的变化,会给部分传染病病原体的传播带来途径,例如,流感。

1.2.4传染后的免疫性:大部分传染病在治愈后,会在体内产生一种抗体,使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免疫性。有的传染病一次治愈后,可以终身免疫,例如,水痘、麻疹等疾病。

2医疗机构中对传染病预防存在的问题

2.1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管理投入资金不足

2.2传染病控制预防医疗机构不健全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与现阶段的医疗体系没有有效的衔接,在信息的沟通和传递方面,无法实现畅通。由于我国医疗机构仍然存在只注重医疗,而轻预防的观念,使得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一直处于被动局面,一旦出现大面积、流行性传染病,例如SARS;会给国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2.3缺乏一流的预防管理人才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市场价值的影响,许多医学人才都从事了医疗事业,而疾病预防和控制却很少有人问津,使得在此领域中的人才较为贫乏。人才配置结构的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这样的人才体系难以应对突发的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的发生。

2.4传染病预防控制缺乏配套的法律支持

我国针对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管理缺乏法律、法规以及制度的支撑,许多工作缺乏完善的程序性,导致可操作性较差。由于配套制度和法规的滞后性导致大量医疗卫生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2.5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人员业务知识不足

由于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部分医护人员对传染病预防控制责任心不强,对业务知识的更新较慢,导致技能水平的下降,出现疫情后难以迅速做出反应,影响控制的效果和速度。此外,部分传染病患者对传染病的传播性和危害性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病原体的迅速扩散,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3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主要措施

3.1加大对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投入

为了有效的推动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大资金投入是十分重要的推动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逐渐加大对疾病防控事业的资金投入,在各个城市建立起相应的疾病防控中心,引进国外先进的传染病医疗设备,为传染病的研究提供很好的平台与支持。通过城市向周边县、镇、村发展,逐步形成疾病预防控制一体化。

3.2转变观念大力宣教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要发展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首先要转变传统的“重医疗,清预防”的观念,使有关部门和社会大众逐步认识到疾病防控的重要性。宣传工作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明确疾控工作的方针政策,通过传染病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一方面可以提高疾控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使国民对传染病有正确的认识,掌握预防、控制传播的基础常识,更好的为医疗及国民健康服务,达到促进疾控事业发展的作用。

3.3做好传染病疾控系统体系与医疗体系的对接

为了更好的推动传染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应当将其与医疗体系有效的对接,建立完整的体系结构,保证两个系统之间信息的共享,确保沟通和传递的畅通性,只有这样才能当出现突发性流行性传染病时,变得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3.4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疾控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在医学高校中进一步开发疾控专业课程,从高等院校中培养新兴的疾控后备人才。另一方面,对目前传染病疾控预防工作人员,进行组织定期业务技能培训,学习现阶段国外先进的疾控技术,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同时加大对疾控人员的考核管理,实行“优者上,劣者下”的选人机制,使疾控人员自觉的重视本职工作。此外国家要加大对传染病疾控人才的待遇与奖励政策,防止出现人才的流失。

传染病预防措施可分为:(1)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措施;(2)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3)治疗性预防措施。下面就对每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1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性措施

在疫情未出现以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1对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实体应进行的措施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结合城乡建设,搞好粪便无害化、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医院及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和院内感染;在医疗保健机构也应大大贯彻《食品卫生法》以及进行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虽然上述工作主要由卫生防疫及环境监测部门牵头执行,但临床医师也应积极配合。

1.2预防接种(vaccination)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1.3防护措施在某些疾病流行季节,对易感者可采取一定防护措施,以防止受感染,如应用蚊帐或驱避剂防止蚊虫叮咬,以预防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等感染;在进入血吸虫病污染的“疫水”中时,可在皮肤部位涂擦防护剂(如含2%氯硝柳胺的脂肪酸涂剂),或者穿用氯硝柳胺浸渍过的布料缝制的防蚴裤、袜,以避免尾蚴感染。

1.4健康教育平时的健康教育对预防传染病非常重要。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卫生习惯的养成是文明生活的具体内容之一。可以针对不同病种按照季节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宣传传染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达到普及卫生常识、预防疾病的目的。

2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是指疫情出现后,采取的防止扩散、尽快平息的措施

2.1对病人的措施关键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2.1.1早发现、早诊断:诊断可包括三个方面临床、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发现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及体征可早期诊断,如麻疹的科氏斑、白喉的伪膜等。但有时应有实验室诊断,方才较为客观、正确,如伪膜涂片查出白喉杆菌。在传染病诊断中,流行病学资历料往往有助于早期诊断,如病人接触史、既往病史和预防接种史等。

2.1.2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是疫情管理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法定制度。因此,迅速、全面、准确地做好传染病报告是每个临床医师的重要的法定职责。报告的种类:根据1989年国家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的病种分甲类、乙类和丙类,共计35种。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城镇于6小时内,在农村应于12小时内报至县级卫生防疫专业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在12小时内报出疫情。发现爆发、流行,应以最快方式向县级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

2.1.3早隔离将病人隔离是防止扩散的有效方法。隔离要求因病种而异。

2.2对接触者的措施接触者是指曾接触传染源或可能受到传染并处于潜伏期的人。对接触者进行下列措施可以防止其发病而成为传染源。

2.2.1应急预防接种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可对其接触者进行自动或被动免疫预防接种,如麻疹爆发时对儿童接触者可注射麻疹疫苗,对体弱小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2.2.2药物预防对某些有特效药物防治的传染病,必要时可用药物预防。如以抗疟药乙胺嘧啶、氯喹或伯喹预防疟疾;服用喹哌、增效磺胺甲氧吡嗪或青蒿素等预防耐药性疟疾;用强力霉素预防霍乱;用青霉素或磺胺药物预防猩红热等。

2.2.3医学观察对某些较严重的传染病接触者每日视诊、测量体温、注意早期症状的出现。2.2.4隔离或留验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必须严加隔离(霍乱老疫区的接触者是否隔离,需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在医学观察同时还需限制行动自由,在指定地点进行留验。

2.3对疫源地污染环境的措施疫源地环境污染因传染传播途径不同而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地段医师或基层单位的医务人员尤应注意。肠道传染病由于粪便污染环境,故措施的重点在污染物品及环境的消毒。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通过空气污染环境,其重点在于空气消毒、个人防护(戴口罩)、通风。虫媒传染病措施重点在杀虫。经水传播传染病的措施重点在改善饮水卫生及个人防护。

3治疗性预防措施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传染病;防控疫情;措施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1]。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为了有效应对传染病暴发疫情,尽最大可能防止或减少传染病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笔者通过多年基层传染病防治方面的经验进行阐述。

1防控传染疫情方法

1.1规则制度的建立

《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技术规章,立即起草制定防治工作技术方案、救治实施方案等。并应对全体医务人员紧急动员、组织开展疫情监测、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及现场处理,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有关病种的防治宣传资料和咨询服务:加强对学校、幼托机构和公共场所等重点单位的预防性监督检查;积极为有关部门开展防治、消灭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1.2抢救及预防控制应急设施建设

我院应备有应急专用的病室,用来收疑似病人,根据防病需要设置必要的隔离设施,做到组织、人员、物资、技术“四到位”。病人运送专用车辆,病人的诊治和转送实行就近治疗、专家会诊、就地隔离、批准转送原则,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同意,不得擅自转送疑似或确诊的患者,必要时请市急救中心承担病人运送任务。

1.3疫情监测和处理

我院公共卫生科要设置疫情信息网络,密切注意疫情动向,及时提供疫情警报。诊断和报告、隔离治疗原则逐级上报。各医疗机构在诊治过程中,对各类传不得漏诊、漏治病人。不具备诊治条件的社会办医机构和村卫生室遇有可疑病例,不得自行处理,要按传染病报告要求,以最快通讯方式报区疾控中心,同时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2]。如一旦发生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控制要求的乙类传染病的疑似或确诊病例应在市疾控中心的指挥下,由镇或单位负责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就地留验。在暴发疫情发生时,首例及诊断中有需要的病例立即报市疾控中心,由市疾控中心组织市专家指导组确认。疫情的公布应遵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布疫情。

2疫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

2.1发生疫情后的控制措施

以控制继发病例为主要目标,开展诊治、疫情处理和监测等工作。确诊和监测。我镇如发现首例输入性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例,须由上级业务部门组织专家知道组确认,并在医疗机构的配合下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治和抢救。病人用专用救护车送至诊治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和抢救;疑似病人在乡卫生院内就近隔离诊治。疫情处理。疫情发生时机动队的专业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调查,迅速开展现场控制工作,并及时采样送上级疾控中心检测。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制定的场所进行隔离留验或医学观察,隔离留验解除。除采取以上控制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对重症病人的抢救,要即使调配技术力量,必要时请上级专家组成员会诊,努力降低病死率。对病死的尸体必须立即消毒和火化。

2.2疫情控制程序

根据疫情控制的需要,经市卫生局、县政府批准后,可划定疫区和实施管制,由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付诸实施。发生严重疫情后控制措施在发生严重疫情时要全力采取各项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防止死亡,除采取以上控制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请上级卫生部门派员指导,分析疫情发展趋势,提出下一步预防控制疫情的建议[3]。各有关部门要根据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的决定,全力以赴履行各自的职责,采取有利措施,迅速控制疫情。

2.3病人和疑似病人的诊治、隔离、调查和疫情管理

消毒隔离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隔离工作指南》(试行),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做好现场的消毒处理注意环境卫生和人员的个人防护对病死的尸体进行必要的处理就近火化。流行病学调查及疫点处理应急处理小分队到达疫点后,应按照卫生部《流行病学调查提纲(试行)》的有关要求执行。对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的住所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参照《病人之住所及公共场所的消毒(试行)》执行。对病人或疑似病人采样方法参照《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试行)执行。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其他预防和控制工作根据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文件实施。

3结果

4讨论

由于基层医疗环境相对较差,所以提高传染病疫情的方法,防止病情恶化,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知识的深度理解,在医疗水平和管理能力等多方面都至关重要。疫情发生时各有关部门要履行各自的职责,切实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发生继发疫情后的控制措施在位发生继发病例后,应强化疫情处理、医务人员保护、加强救治力度和组织整体防治为重点,控制传播,防止死亡。因此科学管理方法,有效的措施是基层医院控制传染病疫情的有效手段,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1]黄玉芬,秦明芳.云南省2006-2008年学校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07):18-19.

关键词:流行性传染病;预防;控制

长期以来,人类从未放弃同传染病做抗争,到现在为止,人类已能生产多种疫苗,而这些疫苗能有效避免这些流行性传染病传播,如乙肝、天花等。但是流行性传染病病毒的变异特别快,旧的传染病刚刚得到控制,新的传染性疾病可能又出现了,如普遍流行的艾滋病等,至今仍不能根治或有效控制。所以,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球、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1流行性传染病的诱因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因为一些地区的经济还处于落后、贫困的状态,可能导致健康不良,人口大量增长和流动等问题,这也将增大流行性传染病发生、传播;大城市中过度拥挤和不良环境状况、生活方式等因素都会导致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另外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可能导致部分人群精神颓废,而产生不正当的、吸毒和不合理饮食结构等问题,这些都可能成为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其次,环境破坏。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全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比如兴修水利,砍伐森林,开垦荒地等行为使原来的生态屏障遭到破坏。大量的野生动物为了生存离开了它们的原住地,与人类之间的距离缩小,有些动物携带的致病微生物就被传到了人群中。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把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和人的接触也更加频繁,任何国家的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都可能导致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并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传染病预防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2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及预防方式

2.1常见流行性传染病:我国目前的流行性传染病主要包括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甲型H1N1、结核等,这些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为唾液传染、接触传染和血液传染等。为了加强预防、控制,根据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危害,我国对流行性传染病进行了分级划分:甲类、乙类和丙类。

2.2流行性传染病进行预防

2.2.1接种预防:预防接种,通常称为人工免疫,这种方法主要是把生物药剂接种到人身体内,使机体对流行性传染病产生特定免疫力,这能够有效提高人群的免疫能力,有效预防该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2.2.2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能提高大家自我保护意识,也是有效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的方式。健康要从学校教育做起,注重青少年的健康教育。许多证据表明流行性传染病得以广泛传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人们对健康知识知道得越多,预防传染病的效果越明显,这是一项高效益低投资的措施。

2.2.3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环境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改善饮用水条件,对水要消毒,保证饮水卫生;做好污水、粪便排放的无害化处理;完善致病性的微生物实验室和医院的规章制度,防止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积极作好各机构、社区、学校消毒、杀虫和灭鼠工作。

3如何对流行性传染病进行控制

3.1加强传染病的监测:传染病监测的监测内容包括传染病发病、死亡;动物宿主种类和媒介昆虫、分布和病原体携带状况;病原体型别及其特性;人体免疫水平和人口资料等。有时还需开展对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流行因素的研究,并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目前,国内的传染病监测包括哨点监测和常规报告。常规报告包括甲、乙、丙3大类共39种法定的报告传染病。另外,国家还在各地区创建了上百个艾滋病监测点。

3.2针对易感者采取措施

第一,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分为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其中主动免疫又称为计划免疫,是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的主要方法。另外,对于流行性传染病,如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等,可以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应急接种的方法提高群体免疫力以遏制传染病的大范围流行。

4结论

综上所述,人类对大自然地开发和探索可能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为传染病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必须加强对传染病的研究,从源头切断病源,人类的健康才能得到保障。本文对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进行的简单阐述,应该采取以切断其主要的传播环节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进行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在预防中需要控制每个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并且采用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种流行性传染病。

[1]吕元聪,谭春梅.新发现的传染病与应急对策[J].中国热带医学,2005(02):35

[2]雷仙育,李立壮,金忠平.2001~2005年遂昌县法定传染病重点疫情动态分析[J].疾病监测,2006(05):36

THE END
1.禁止从动物疫病流行国家地区输入的动物及其产品一览表(20241107)发布时间:2024-11-13 来源:动植物检疫司禁止从动物疫病流行国家地区输入的动物及其产品一览表.docx热点推送欧盟SPS通报:对(EU)第2024/1070号涉及为酿酒酵母CBS 146008生产的25-羟基胆钙化醇制剂的授权续期制定过渡措施的执行法规进行了修订 G/SPS/N/EU/792 准予进口粮食(含籽实类和块茎类粮食、油籽)和植物源性...https://cceeccic.org/515589679.html
2.动卫所获美国疾控中心(CDC)宠物犬入境狂犬病血清学检测实验室认可...自2024年8月1日起,针对宠物犬入境美国,美国疾控中心(CDC)颁布了新规定,要求所有入境美国的犬类提供更高要求的狂犬病隔离相关文件,并进行线上申报。 新规规定,所有宠物犬入境美国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犬只必须≥6月龄、必须植入国际微芯片、必须在抵达时健康、其他所需文件因出发地区和疫苗接种地区而异,其中,对于狂犬...http://www.gdaas.cn/vmi/xwzx/snyw/content/post_1255642.html
3.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版.pdf非洲以外地区的猴痘疫情较少,且本地传播有限。美国 2003 年猴痘暴发疫情波及 6 个州,累计报 告 病例 47 例,为非洲以外首 次报告猴痘病例的国家;调查显示多数 病例 有宠物草原犬鼠接触 史,这些草原犬鼠曾接触加纳进口 已 感染猴痘病毒的动物。 2021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48038133_1084890055.html
4.活体动物进口的流程一、进口活体动物(牛羊马等动物)隔离场审批 1 、使用国家隔离场 根据《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进境活体动物(牛羊马等)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请,并http://www.huachenyuanyang.com/zxjckfw/dzwcp/179.html
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5年第78号(关于公布现行有效规范...[1993]农(检疫)字第3号 农业部 1993.12.12 108 关于进口美国华盛顿州苹果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 总检植字[1994]10号 原动植物检疫总所 1994.6.28 109 关于禁止从扎伊尔进口猴子、猩猩灵长类动物的通知 农检疫发[1995]8号 农业部 1995.6.13 110 关于禁止缅甸偶蹄动物、动物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进境的紧急通知 ...https://www.customslawyer.cn/index.php/portal/fgk/detail/id/63194.html
6.《植物检疫学》电子书籍植物检疫学doc大学课件预览发展,人类从预防医学的上述做法得到启发,拓展用于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检疫。...decemlineata)最早在美国为害,称为“科罗拉多甲虫”,后传人欧洲,为此,法国1873年明令禁止从美国进口...第二,各国所采取的检疫措施应以现行的国际标准、指南或建议为基础,当一国的植物检疫措施高于国际标准...http://read.cucdc.com/cw/3689/29651.html
1.美国入境最新疫苗要求详解,本月更新,出行必备知识指南随着全球疫情形势的变化,各国对于入境旅客的疫苗要求也在不断更新调整,对于计划前往美国的朋友们来说,了解本月美国入境疫苗要求的最新动态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最新的美国入境疫苗要求,助您顺利入境,无忧出行。 二、美国入境疫苗要求概述 美国针对入境旅客的疫苗要求有所更新,为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所有计划进入美国...http://erabeezn.com/post/17714.html
2.美国海关禁止入境物品清单?2023入境美国携带物品规定另外,人参等药草类也仍旧是海关的“常客”,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农业处专员佛格森(Michael Ferguson)表示,因为人参只是干燥处理,无法完全去除虫害。另外还有如鹿茸等动物制成的药草,有旅客试图带完整的入关,也有切成片状,或与燕窝搭配的礼盒都无法入关。 http://www.wzjsgs.com.cn/wenda/251776.html
3....带宠物到内地攻略(最新规定+托运流程+所需文件/材料+疫苗+隔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携带宠物入境检疫要求.doc 海关总署采信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的实验室名单.doc 携带入境宠物(犬、猫)信息登记表.doc 具备进境宠物隔离检疫条件的口岸名单.doc 注意: 目前中国海关已经允许宠物出境和入境,大部分国家也允许从中国进口宠物。 各大航空公司现已开始承运动物,目的地包括欧盟、英国、阿联酋,美国、...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7140859
4.出展指南2023年美国电力展PowerGen美国出入境政策2023年美国入境无强制隔离,但是新冠疫苗是强制的。下面分享一下目前美国的入境政策以及入境美国疫苗接种的...为便于前往中国的旅客做好行前各项准备,驻洛杉矶总领馆整理了《前往中国旅客疫情防控指南》及核酸检测证明...五、入境检疫:抵达口岸后凭海关健康申报码完成必要通关手续。海关将抽查登机前 48 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https://www.shifair.com/wap/article_details/index/id/74861.html
5.进口土耳其旧机电代理报关,进口代理报关进口申报指南案情简介: 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11月20日至21日以一般贸易方式申报从美国进口南美白对虾5280只,用途为种用,擅自将本应在某进境水生动物隔离检疫场隔离检疫的南美白对虾转运到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14条第2款之规定,输入动植物,需隔离检疫的,在口岸动植...http://www.zouin.net/h-nd-267648.html
6.动植物检疫进境日本锦鲤检疫须知经隔离检疫合格的锦鲤,海关会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并予以放行;不合格的,将签发《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对同一隔离设施内的全部水生动物进行扑杀或销毁处理,并对隔离场所进行消毒。 以上即为进境日本锦鲤的检疫须知,希望能为您的锦鲤进口提供便利与指导。 进出口报关,海关清关,产地证办理,熏蒸商检植检代理,海运...https://m.11467.com/product/d29601057.htm
7.国外动物如何从国外引进动物进口前需到辖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场地备案进口检疫许可进口清关得有隔离检疫场地报检需提供出口国官方检疫证书、卫生证书等报关要濒管办批文 国外的动物和国内的语言 国家是社会概念,动物没有,只有地域和种群的分别,动物的交流手段本来就很少,即使不能理解对方的信息也不见得就是国别造成的,更多是种族的差异,比如...http://m.boqii.com/article/353479.html
8.流式细胞仪其他日用品、卫生综合、医学、化学、原料药加工机械与设备、动物检疫、兽医与疫病防治、医药综合、水产、渔业综合、家畜、家禽、畜禽饲料与添加剂、医疗设备通用要求、、造纸综合、卫生、安全、劳动保护、绝热、吸声、轻质与防火材料、水环境有毒害物质分析方法、辐射防护监测与评价、核辐射事故应急与处理、电子计算机应用...https://www.yjsershiliu.com/qt/3749.html
9.犬引种的管理实验动物(3)隔离检疫期间发生烈性传染病或人畜共患病时,报告当地实验动物主管部门,同时报告当地动物检疫防疫主管部门,协助动物防疫部门做好善后处理。 (4)隔离检疫期满,有关部门放行后,若有不确定性异常时可适当加长隔离检疫期,无异常时,转到饲养繁殖场地或混群饲养。https://www.lascn.net/Item/92277.aspx
10.前沿热点猴痘的流行现状及防控在猴痘非流行区,除输入性病例或到猴痘流行区域旅行感染外,接触自非洲进口动物或与其混养而感染的动物(如草原土拨鼠),引发人类猴痘。因此应关注进口动物猴痘病毒的检疫及病人旅行史的调查。 猴痘病毒可通过微小皮肤破损、呼吸道或粘膜(口、鼻或眼)进入人体。易感者直接接触猴痘患者的飞沫、病人体液、病变部位(皮损)或...https://siidb.fudan.edu.cn/ca/95/c31065a445077/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