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小课堂——NO.59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原国家特定商品口岸)

——NO.59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原国家特定商品口岸)

指定监管场地(原国家特定商品口岸)是指符合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的设置规范,满足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需要,对特定进境高风险动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查验、检验、检疫的监管作业场地。包括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进境植物种苗指定监管场地、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其他进境高风险动植物及其产品指定监管场地。

十大口岸

原国家十大口岸包括:

1、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进境活牛指定口岸)

2、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冷链)

3、汽车整车指定口岸

4、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冷链)

5、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冷链)

6、进境植物种苗指定监管场地(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口岸)

7、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进境木材指定口岸)

8、进口药品指定口岸

9、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进口冰鲜指定口岸)

10、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进境活体水生动物指定口岸)

海关政策

海关总署2019年212号公告原文: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2019年12月23日

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指定监管场地是指符合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的设置规范,满足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需要,对特定进境高风险动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查验、检验、检疫的监管作业场地(以下简称“指定监管场地”)。

第三条指定监管场地包括:

(一)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

(二)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

(三)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

(四)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

(五)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

(六)进境植物种苗指定监管场地;

(七)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

(八)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

(九)其他进境高风险动植物及其产品指定监管场地。

第四条指定监管场地原则上应当设在第一进境口岸监管区内(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除外)。

在同一开放口岸范围内申请设立不同类型指定监管场地的,原则上应当在集中或相邻的区域内统一规划建设,设立为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海关实行集约化监管。

第五条拟设立指定监管场地的有关单位或企业,应当事先提请省级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地方政府”)组织开展可行性评估和立项;地方政府牵头建立国门生物安全、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和重大动物疫病、重大植物疫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机制,以及检疫风险的联防联控制度。

第七条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负责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全国海关指定监管场地规范管理工作。

直属海关口岸监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本关区指定监管场地规范管理工作。

隶属海关负责实施本辖区指定监管场地日常规范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八条法律法规对有关作业场所(场地)、区域的设置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九条海关实施本规范不妨碍其他部门依法履行其职责。

第二章立项与评估

第十条地方政府根据口岸发展需要,组织开展指定监管场地设立的可行性评估和立项,并统筹规划和组织建设。

地方政府经评估,认为具备设立条件的,形成立项申请,函商直属海关提出立项评估意见,直属海关初审后报海关总署审核、批复。

第十一条指定监管场地立项材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二)地方政府制定保障进境高风险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风险的联防联控工作制度(组织机构、能力保障、职责分工、督查督办)。

(三)指定监管场地的建设规划(建设主体、周期、资金保障、规划平面图等)。

(四)指定监管场地建设有关土地、环保、农林等评估意见。

专家组应由海关系统内场所管理、动植检疫、食品安全专业的人员构成,必要时可聘请系统外专家。

第十三条海关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评估:

(二)海关监管能力和配套保障情况;

(三)海关实验室检测能力和配套保障情况;

(四)指定监管场地布局及必要性。

第十四条直属海关应当根据初审评估情况,提出初审意见。

第十五条海关总署对直属海关的立项评审意见进行复审,提出批复意见,并反馈直属海关,由直属海关向地方政府反馈。

第十六条指定监管场地应当在海关总署同意立项批复之日起2年内完成建设并向直属海关申请预验收。

逾期未向直属海关申请预验收的,该立项自动失效。

第十七条在集中或相邻的区域内统一规划建设的不同类型指定监管场地,海关可统一组织开展验收。

第三章直属海关预验收

第十八条指定监管场地申请预验收时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指定监管场地符合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的设置规范,满足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需要,具备对特定进境高风险动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查验、检验、检疫的条件;

(二)指定监管场地主管海关的监管能力满足特定进境高风险动植物及其产品作业需求;

(三)地方政府已建立检疫风险的联防联控制度,国门生物安全、食品安全保障机制,重大动物疫病、重大植物疫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机制。

第十九条指定监管场地具备预验收条件后,由申请单位向直属海关申请预验收,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指定监管场地验收申请表(见附件);

(二)指定监管场地验收申请表“申请须知”中列明的随附材料;

第二十条直属海关口岸监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验收组开展指定监管场地的预验收工作。

验收组应当由海关系统内场所管理、动植检疫、食品安全专家或骨干构成。

第二十一条直属海关对指定监管场地的预验收工作包括资料审核和实地验核。

书面材料审核通过的,直属海关组织验收组进行实地验核;书面材料审核不通过的,应当中止验收并告知申请单位。

第二十二条指定监管场地的实地验核工作按以下程序开展:

(一)召开验收工作见面会,验收组公布验收工作的依据和程序,听取指定监管场地的建设情况汇报。

(二)验收组赴指定监管场地、海关实验室等场地开展实地验核。

(三)验收组内部评议,形成验收结论。

(四)召开现场反馈会,验收组反馈验收情况,给出验收结论,由验收组和申请单位签字确认。

(五)必要时,海关可提前安排进行检疫处理效果、海关监管人员能力考试等工作。

第二十三条对通过预验收的或预验收提出的不符合项已整改完毕的,直属海关应当函请海关总署组织验收。

第四章海关总署验收

第二十四条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根据直属海关预验收情况,组织验收组开展验收工作;也可视情况委托直属海关开展验收工作。

第二十五条海关总署的验收工作,包括资料审核和实地验核。

资料审核通过的,海关总署组织验收组进行实地验核工作;资料审核不通过的,应当中止验收,由海关总署书面答复直属海关,直属海关书面答复申请单位。

第二十六条验收组按照本规范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相应程序开展指定监管场地实地验核工作。

第二十七条验收工作完成后,验收组向海关总署提交指定监管场地验收工作报告,随附审核验收记录。

海关总署委托直属海关开展验收工作的,直属海关应将验收情况函报总署,并随附指定监管场地验收工作报告和审核验收记录。

第二十八条通过验收的或验收提出的不符合项已整改完毕的指定监管场地,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报请署领导批准后,将新批准的指定监管场地信息维护进指定监管场地名单,并在海关门户网站公布。

经公布的指定监管场地可正式承载特定进境高风险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海关监管业务。

第五章海关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指定监管场地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经营单位”)名称变更、指定监管场地因行政区划造成地址名称变化的,应当于变更后1个月内向直属海关报告,经直属海关核实后向海关总署报备。

第三十条指定监管场地改扩建或新建查验场地、冷链一体化设施、技术用房等基础设施,应当事先向直属海关报备。对于影响海关监管的,直属海关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暂停部分或全部的指定监管场地海关监管业务。

第三十一条经营单位主动放弃经营指定监管场地的,应当向直属海关提出申请。

情况严重的或未在限期内完成整改的,直属海关应当暂停在该指定监管场地开展海关作业,并向海关总署报备。

第三十三条海关总署对指定监管场地采取“双随机”的方式进行年度抽核,验证指定监管场地是否持续符合海关监管要求。

年度抽核工作以书面审核为主,直属海关根据海关总署的要求,对被抽核的指定监管场地进行初审,并将其日常监管情况和初审意见函报海关总署,海关总署进行复审。必要时,海关总署组织专家组进行实地验核。

第三十四条海关总署在年度抽核中发现指定监管场地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经评估可以限期整改的,责成经营单位限期完成整改,由直属海关负责跟踪验证,并将整改及跟踪验证情况函报海关总署。

第三十五条海关总署根据年度抽核和海关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对指定监管场地名单实施动态管理。对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海关总署将其从指定监管场地名单中删除,并在海关门户网站公布:

(一)指定监管场地不符合风险防控要求,造成重大动植物疫情扩散或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

(二)指定监管场地有关食品安全或动植物疫病疫情的风险防控能力达不到本规范的要求,经整改后仍不合格的;

(三)指定监管场地被直属海关暂停开展海关作业,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的;

(四)在海关总署年度抽核工作中,发现指定监管场地严重不符合本规范的要求或未按照本规范第三十四条规定在规定限期内完成整改的;

(五)经营单位主动申请放弃经营指定监管场地并经海关审核同意的;

(六)指定监管场地连续2年未开展所申请的特定高风险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境业务的;

(七)经营单位发生走私行为或者重大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

(八)经营单位依法终止的。

第三十六条指定监管场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申请单位或经营单位应当重新申请立项:

(一)指定监管场地经营单位变更的;

(二)海关总署同意立项批复之日起2年内未向直属海关申请预验收的;

(二)按照本规范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从指定监管场地名单中删除,停止指定监管场地运营海关业务后,拟重新开展指定监管场地海关业务的。

第三十七条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再次使用前应当经直属海关验收。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规范第三条第(八)项中的非国家隔离检疫场,可不提供地方政府组织开展的可行性评估报告和立项申请。

第三十九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在本规范发布之前,海关制定的指定监管场地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为准。

第四十条自本规范发布之日起,《质检总局关于实施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制度的公告》(2016年第74号)、《质检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名单的公告》(2017年第5号)、《质检总局关于公布全国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名单的公告》(2018年第20号)、《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管理的公告》(2015年第64号)、《质检总局关于采取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措施的公告》(2009年第133号)、《质检总局关于规范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措施的公告》(2014年第106号)、《质检总局关于公布进境植物种苗指定口岸和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及查验点名单的公告》(2017年第100号)同时废止。

附件:指定监管场地验收申请表.doc

跨境小课堂下期将针对国家原十大口岸的申报、建设作详细介绍,敬请期待!

THE END
1.内容页据柬埔寨稻米联盟发布消息,2024年前10个月,柬埔寨向国际市场出口大米约50.7万吨,创收约3.8亿美元。 柬埔寨大米通过55个大米出口商出口到66个目的地,其中向欧洲26个国家出口大米25.5万吨,出口额2亿美元;向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出口量为9.3万吨,下降47%,出口额6148万美元;向东盟7国出口10万吨,出口额6661万美元,以及...https://cnasean.cn-sa.org/news/show-5181.html
2.硕龙海关践行“如我通关”理念,助力大新县首家进境粮食指定加工...近日,广西大新神农牧业有限公司提交的进境粮食指定加工申请通过南宁海关审批,成为大新县首家进境粮食加工企业,实现了大新县进境粮食加工企业从无到有的突破。 据了解,大新神农牧业是大新县引进的生猪养殖和饲料加工企业,生产线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年加工量40万吨猪饲料和浓缩饲料的能力。由于饲料生产加工成本一直居高...http://www.daxin.gov.cn/xwzx/bmdt/t19279243.shtml
3....质检总局关于公布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及查验点名单的公告》(2015年...根据质检总局《关于规范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措施的公告》(2014年第106号)等规定,在2014年第一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基础上,2015年总局组织对第二批申报的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进行集中考核验收。通过全面规范整顿,现公布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及查验点名单。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https://www.cqn.com.cn/zj/content/2016-01/04/content_2625754.htm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10月21日,霍尔果斯海关查检三科科员刁志豪和同事来到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货场,按照收到的货物信息与阿拉山口鸿安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经理高杨一起寻找对应的集装箱。 10月20日,阿拉山口鸿安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申报了一批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豌豆。“进口粮食要全部进行检验检疫,合格后才能进入中国市场。”刁志豪说。 https://www.agri.cn/zx/xxlb/xj/202411/t20241111_8688073.htm
2.质检总局发布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及查验点名单12月28日,质检总局发布《关于公布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及查验点名单的公告》,福建省四大口岸七个查验点入围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及查验点,这将进一步推动福建省粮食检验检疫功能性口岸建设,整合并有效发挥口岸检验检疫资源优势。 今年以来,质检总局对新申报的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进行集中考核验收,并全面规范整顿。福建省四大口...https://www.shenheyuan.net/xinwen/5892.html
3.动植物检疫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所管理概览· 进境植物种苗 · 进境原木 · 其他高风险动植物产品 管理指导思想 海关总署负责全国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所的管理和协调,直属海关和属地海关分别负责申请受理、初审推荐、日常监督和检验检疫监管。 监管分类 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根据年进口量分为大型(百万吨以上)、中型(万吨至百万吨之间)和小型(万吨以下),并实施分类管...https://shenzhen.11467.com/info/28225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