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回眸2023”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口岸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主动协调,增强便利化通关服务实效,推动口岸货运量显著提升。2023年,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约1.07亿吨,同比增长约83%,刷新了国内沿边省区陆路口岸货运量最高纪录。
发布会现场摄影伊文
在提升口岸货运量方面,自治区口岸办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
强化顶层设计,加大工作统筹。继续实施提升货运量奖补支持政策,激励全区口岸加足动力。持续强化口岸运行信息日报制度,建立每日分析研判、每月定期通报、季度小结、年度总结工作机制,引领全区口岸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坚持调研促进全局工作,多次赴枢纽、重点口岸调研货运量提升、通关模式优化调整等情况,协调解决制约口岸货运量提升短板问题。
集聚要素支撑,保障运量提升。研究制定《2023年提升口岸进出境货运量工作方案》,推动全区口岸全部恢复货运功能;健全高峰延时通关、周末应急通关、重要物资“绿色通道”保障机制,推动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先后试行24小时货运通关制;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进泛口岸经济蓬勃发展;高标准建设口岸项目,推进口岸通道平台融合,促进口岸承载力增势蓄能;重点开展整车出口专项疏解行动,推动黑山头口岸实现整车出口分流,满洲里口岸阶段性拥堵问题得以全面解决。
创新通关模式,强化科技赋能。甘其毛都、策克口岸成功试运行无人驾驶跨境运输,二连浩特公路口岸TIR进口业务量居全国首位,口岸绿色智能转型发展已迈出坚实步伐。推进智慧口岸建设,确保智慧口岸建设标准化、精准化。
优化对接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在国家、自治区各层级共同推动引领下,加大与俄蒙口岸管理部门对接交流力度,目前已有11个口岸实现客货双通。
下一步,全区口岸将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求变,全面落实《推进内蒙古口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设施改造,优化口岸功能布局,积极促进边腹互动,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口岸能级,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为把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打造得更加巍然蓬勃做出口岸贡献。(文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