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戴欣月是一位容貌出众的太原女孩,虽年纪轻轻,在圈子里却颇有名气,堪称“中国网络包工头”第一人。举手投足间,戴欣月流露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精干,连语速都比常人快很多,由此可以联想到她的办事效率。2008年大学毕业后,戴欣月应聘到上海一家策划公司做文员,一年后,因职场压力和一段令人不快的“办公室恋情”,她黯然离开了那家公司。
在失业又失恋的落寞日子里,戴欣月偶然了解到做网络“威客”也能赚钱,个人和企业有任何需求都可以在威客网站上任务,并公布赏金数额,那些泡在网上等“活儿”的威客们看到悬赏后,就会蜂涌而至帮你完成任务。“威客”任务小到为宠物取名字、帮商家做市场调查,大到程序开发和楼盘宣传策划等,应有尽有。赏金也根据任务难度的不同,从几十元到几万元不等。
同时她也发现:“有好多项目我只会做其中的一部分,仅靠一己之力根本接不下来,而且大多数任务的时限都很短,一个人做也来不及。”眼看着自己的网赚计划渐渐进入“梦醒时分”,女孩感到非常烦恼和不甘。
就在戴欣月打算放弃的时候,她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一条新闻,说东北一位小老板,通过网络承包清理建筑垃圾的业务发了财。小戴深受启发:既然现实生活中包工头的存在十分必要,那么网络上是不是也同样需要“新型包工头”呢?如今,许多中小企业都喜欢把一些工作通过互联网外包出去,因为网上高手云集,而那些兼职达人的收费却比专业机构低很多,双方合作,无疑能让企业用最少的钱办最漂亮的事。
“虚拟工作室”趟出新财路
小戴开始对自己网络承包商的身份进行大力宣传。精明的她充分利用网络上一切可以造势的平台,通过博客、业主论坛、商务交友社区、阿里巴巴等网站,不失时机地推介自己的团队。她还花不多的钱在百度买了几个搜索关键词,一旦那些有需求的公司在网上搜索“接任务”、“业务外包”、“网上包工头”等字眼,戴欣月工作室的信息就会跃然而现。
由于戴欣月的文笔不错,撰写和编辑文稿是她的专长,文稿承包就成了主打业务之一。她经常会从一些财经、职场、时尚媒体那里揽到选题策划的活,每一个专题约2万字,承接任务后,戴欣月就把专题分拆成几块,分别转包给她的几个下线,限期完成。然后她将分散在下线手中的稿子组织起来,修改后完整地交给该任务的媒体。一般情况下,每接一单业务,戴欣月都能赚到总酬金的30%,其余的分发给手下的“雇佣兵”们。
虽说入行门槛并不高,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络包工头,还是需要掌握些技巧的。2009年5月,戴欣月就因为冒失接活儿搞砸了一笔大业务。香港一家娱乐公司在网上任务,要做一套灯光控制软件,因抛出的酬金极为丰厚,戴欣月闻讯后当即与对方取得联系,并颇周折地争取到了这个项目。小戴之所以敢包揽这单业务,是基于她的两名下线都是做程序员的,虽然没有做过灯光控制软件,但他们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表示一定能按时完成任务。
人脉变财富“工头”年赚40万
戴欣月把需求对象定位于3个方向:一是在企业工作的白领。这些人往往喜欢在办公室之外接点“私活”,充实腰包的同时还能体现个人价值。并且,身在企业的他们也最了解需求方的要求,无需太多指导,就能完成较为高层的任务;二是在校大学生。小戴深谙这一群体的优势,虽然没有经验,但充满工作激情,而且对薪酬要求不会太高。戴欣月通常会把一些基础性、难度低、完成周期充裕的工作,交给大学生去完成,当然她会在网上进行远程督导;第三类就是那些不需要技术性的任务,诸如打字、校对、为企业发帖子造势和做网上调查等等,戴欣月会将这种工作分配给有些文化的下岗女工、待业网友去做,因为这些任务只需要踏实肯干和按时交工。招募进行得很顺利,一个月后,她麾下的“网络雇佣军”已扩展到500多人,从打字员到设计师,囊括了不同领域的各类人才。
2010年初,温州一家化妆品公司看中了戴欣月团队的“性价比”,慕名找到小戴,把新品推广的大任务委托给了她。接单后,戴欣月当即联系了几位擅长做网络推广的下线,让他们做方案。两天后,她在网上收到了4份不同的策划案,她挑出其中一份最满意的,稍做修改和完善后,果然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双方很愉快地签了合同,客户还把30%的预付款打入了小戴的账户。在此后的将近一个月内,她带领团队成员,利用各种网络渠道为客户的美容胶囊做推广。
这份策划案很有创意,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方法。先是在网站发新闻稿以及在论坛发帖,以“众人哄抢”为新闻热点提出对这款美容胶囊“神奇”功效的质疑。事实上,这款刚刚上市的产品虽然功效极佳,但当时还并不为人所熟知,而这种质疑的方式,显然更容易吸引公众的目光。
接着,戴欣月又安排上百名熟识的“网络水军”(指在网上有偿代人发帖子的人),把这个话题转移到国内知名的女性论坛,继续引导网络“论战”。随后是接连抛出部分证据:美容胶囊哄抢“现场”照片、当事人采访、公司的消息,并不失时机地发起了免费领取产品试用的活动。
之后,就是一个深度讨论的过程,也是把产品推向知名度的过程:质疑讨论、再质疑再讨论,如此反复。最后请专家出场,从科学角度阐述该产品为何有这样的功效、是怎么做到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个口碑效应:“以内养外,每天两粒,美容胶囊让你拥有30年青春。”
在这为期一个月的推广季中,戴欣月要协调好各种渠道的关系―在网站上发新闻稿,是新产品做网络推广的必要形式之一,网站编辑必须要打理好,需按照300元/篇新闻稿的标准把报酬及时支付给对方;在此之前,她还要亲自执笔撰写新闻宣传稿件;根据合同的规定,在诸如百度贴吧、天涯社区、新浪、猫扑等国内大型论坛,必须要出现一定数量关于此美容胶囊的帖子,这就要依托于她雇用的那些网络水军去完成。
一个月之后,客户对于她的推广非常满意。尾款收到,一单完整的网络推广任务终于大功告成。这一单生意,让戴欣月足足斩获了3万元钱。当天,她兴奋地邀上几个朋友,驾车到郊外搞起了“野炊Party”,大家在怡人的风景中玩得畅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