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耳螨的传染性比较高,会导致猫咪耳朵部位瘙痒、发炎、充血,耳道内有较多的红褐色或灰白色分泌物,臭味严重,猫咪会不断抓挠耳朵、甩头,掉毛会逐渐向外扩大。
处理方法:
佩戴伊丽莎白圈避免抓挠;
使用阿维菌素透皮溶液或含伊维菌素的药物驱虫;
舒耳乐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滴耳;
如果出现继发细菌感染,需要另外口服消炎药;
注意环境消毒和灭虫。
2、跳蚤过敏性皮炎
由跳蚤叮咬之后引起的过敏反应,会导致猫咪瘙痒难忍、频繁抓挠患处,导致局部掉毛、破损、有结痂。
使用含有非泼罗尼的驱虫药治疗和预防跳蚤感染;
外用肤诺恩皮肤喷剂抑菌抗菌;
瘙痒严重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喂食低敏处方罐头。
3、猫癣
由犬小孢子菌或石膏样小孢子菌等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大面积掉毛、瘙痒,起鳞屑、溃烂、结痂等症状。
解决方法:
可以用伍德氏灯检查,确定感染部位;
小范围可用肤诺恩喷剂和夫安特软膏;
大范围要使用抗真菌类药浴;
注意佩戴丽莎圈,避免猫咪舔舐。
4、湿疹
猫咪抵抗力较差,加上某些致敏物质引起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有红斑、水泡,水泡破溃后局部糜烂,因为瘙痒和患处湿润,猫咪会频繁舔舐啃咬。
剃掉患处周围的毛发,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佩戴伊丽莎白圈,避免舔舐啃咬;
外用肤诺恩皮肤喷剂和氧化锌软膏;
瘙痒严重也可以吃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或其他抗过敏的药物。
5、黑下巴/油尾巴
和猫碗不干净、猫咪食物太油腻、内分泌失调等原因有关,公猫比母猫更常见,会导致猫咪下巴或尾巴部位出现痤疮、粉刺、黑头,有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引发毛囊炎。
3%浓度的双氧水清洗,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涂抹红霉素软膏或氧化锌软膏,口服头孢羟氨苄片;
减少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及时带猫咪去宠物医院做绝育。
6、全身掉毛
通常和洗澡次数过勤、洗发香波碱性过高、激素失调、营养缺乏等原因有关,猫咪皮肤可能瘙痒程度不明显,毛发干枯易脱落,皮肤上可能会出现豆粒大小的血斑。
使用猫咪专用沐浴露给猫咪洗澡
适当补充维生素、鱼油、卵磷脂等营养物质;
不要长期给猫咪喂食单一的食物;
情况严重的建议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不同地方掉毛怎么判断?
1、全身:掉毛,四肢瘙痒。通常是营养代谢或内分泌失调所致。
2、背部:掉毛,瘙痒。多数是慢性湿疹、代谢病或过敏性皮炎。
3、眼睑:掉毛,并且逐渐扩散。通常是寄生壁虱。
4、躯干局部:掉毛、皮肤湿润、瘙痒、经常舔舐。多数是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