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喵星人,铲屎官最头疼的难题,皮肤病肯定占其中之一。近几年,猫咪皮肤病的问题也越来越高发,那猫咪是怎样感染上皮肤病的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1.免疫力低:当猫咪的饮食营养不均衡,体内的微量元素缺乏或者是生病导致的免疫力低的情况,也是会引起猫咪出现皮肤病的情况。
2.过度用药:在猫咪已有皮肤病的情况下,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用药不当或过度用药,产生了耐药性,导致猫咪皮肤病反复复发。
4.寄生虫:像虱子、跳蚤、蜱虫、疥螨、耳螨等会叮咬猫咪的皮肤或集中在耳朵等部位,引发猫咪产生皮肤病,那这个时候就需要定期驱虫。
猫咪常见的皮肤病类型:
常见的皮肤病有真菌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寄生虫性皮肤病等等。
1.真菌性皮肤病
猫咪真菌性皮肤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它的症状表现为圆形片状脱毛(一般是一块一块的掉或者是局部掉,当情况严重时全身都会出现)、结痂、皮肤增厚等症状。主要的发病部位一般在外耳、皮肤以及脚趾。
2.细菌性皮肤病
猫咪细菌感染的皮肤病主要考虑为湿疹或浅表脓皮症,它的症状表现为脱毛、皮屑、皮肤红肿且猫咪有抓挠的情况。常见的细菌性皮肤病,是由其他的皮肤病继发出来的,像真菌性、内分泌性导致感染之后继发出来的细菌感染。
3.寄生虫性皮肤病
当猫咪患上寄生虫性皮肤病初期的时候会引发掉毛,皮肤瘙痒难耐,小面积皮肤发病。感染后皮肤受损可能会波及全身,情况严重可产生磷屑和结痂。
皮肤病的预防方法:
1.定期给猫咪洗澡,但不要过勤(一般半个月或1个月洗一次澡就可以,频繁洗澡容易破坏猫咪的皮肤角质层,破坏它们的皮肤屏障)。给猫咪洗澡尽量用猫咪专用沐浴露,不要给猫咪使用人类浴液容易破坏猫咪的皮肤酸碱。
2.定期进行体内外驱虫,一般建议一个月做一次体外驱虫,经常在室内活动的猫咪可放宽到三个月驱一次虫;三到六个月做一次内驱。如果不进行体内外驱虫,猫咪会出现脱毛、局部红肿等情况,有可能还会引发营养不良、贫血。所以在饲养猫咪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定期驱虫,这样才能保证猫咪的健康。
3.保持干净与卫生,猫咪日常生活和玩耍的地方要保持干净、卫生且通风,长期生活在环境潮湿的地方容易使猫咪患上皮肤病。可以适当的带猫咪晒晒太阳,适当的晒太阳对它们的皮肤健康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4.当猫咪洗完澡之后,家长一定要记得帮他们吹干,如果猫咪洗完澡不吹干的话,水分蒸发会降低猫咪体表温度,容易感冒,出现咳嗽、打喷嚏等症状,像布偶猫这种毛发比较厚的猫咪,洗完澡不及时吹干是很容导致皮肤病的发生。
5.在日常喂食过程中尽量不要给猫咪喂食一些过咸、过甜的食物,更不要给猫咪吃我们吃的饭菜。长期的营养不良或饮食过于单一也是会导致猫咪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进而导致皮肤抵抗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