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真的被误人子弟的教育骗子给气到!
事情是这样的,6月11号,我在2023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上,遇到了一位从广东来北京参会的老师。
原来,市面上有商家将老旧的技术伪装成新技术产品,卖给老师和学生。
这位老师不远千里,从广东赶到北京亦庄,就是因为上过了当,一番努力打了水漂,所以希望到现场听一听最正宗的技术信息,对接上真正的开源软件专业人员。
他的经历,让现场的观众都倍感愤慨。
所以,我们给大家整理了一下,目前有哪些打着前沿技术旗号忽悠人的骗子行为。教育市场少一点忽悠,多一点真诚,年轻人和新技术才能真正向前一步。
骗术一:名实不副的诈骗内容
这位学院老师遭遇的骗局,源自新兴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认知壁垒太高,技术日新月异,大部分人(包括该领域的专业从业者)都可能看不懂,而很多老师、家长和学生又希望抓住机会,让人生获得更多的可能性。这就给了骗子们施展“才华”的空间。
一些面向儿童的人工智能教育,就抓住了家长“不想输在起跑线”以及“AI一般人看不懂”的心理,几乎是“一眼假”。
你可能会说,就算“机器人编程”不等于“人工智能”,但孩子接触一下,培养兴趣,拓展思维,总没有坏处吧。
确实,学习总是好的,但问题在于,筛子是四面八方漏风的,骗子不可能只在一件事上骗人,拿“AI”当噱头费,直观可见的课程内容都能打折扣,那更容易做假的师资力量,就一定能保真吗?
目前已经被曝光的儿童机器人编程培训班的套路,就有教具作假,所谓的对话智能机器人,只是预设好程序的玩具,并不具备AI能力;教师作假,新加盟的教育机构为了快速招生,没有编程经验的老师培训个二十多天就上岗了;质量控制形同虚设,一个几千家教学中心的培训机构,可能只有一二十人的督导团队,对教学质量的把控几乎不可能面面俱到。
如此“挂羊头卖狗肉”,恐怕要辜负一片望子女成龙的父母心了。
面向儿童的教育课程相对简单,并且只是作为课外兴趣,所带来的危害并不很大。而面向成年人的AI继续教育,如果专业知识也不合标准,就可能直接影响到对新技术和工具的掌握,而带来直接的伤害了。
统计学和机器学习之间的界定,一直很模糊,很多人都将机器学习支撑的人工智能称为"统计学的外延",但真正要掌握AI,统计学只是其中之一知识点。而市面上一些培训班,将统计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等传统学科包装一下,就作为AI课程开始招生,结果当然是学的东西早都落后了,无法满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有的业内人士直言,市面上伪人工智能的比例,可能高达90%或者99%。
大众高涨的学习热情,新兴领域的知识壁垒,供需断层的“空白地带”,名不副实的课程内容,结果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教育骗子赚的盆满钵满,有心学习的人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这类课程往往因为前沿技术概念的普及而快速爆发,以至于市场良莠不齐,价格虚高,并且大多数可以在线参与,比起有人数限的线下培训,虚拟课堂能够割的韭菜,数量激增。
AIGC有多火呢?就连我所在的一个传统文化群,都开始有人砸大钱上课了。
2.课程质量难以把握。一般来说,线上课程只提供少量的试听内容,有的甚至不提供试听和退课服务,内容在付款之前是完全屏蔽的,后续购买了更昂贵的全部课程之后,可能只是单一授课的讲解,缺乏参与度和充分的实践指导,也可能后续课程质量不高“烂尾”了,有的故意将课程设计的比较简单,让学生感觉轻松,导致学员没学到很多干货。
3.试错成本过于高昂。这类培训的特点,就是打出一堆华丽的招牌,包装了很多新兴概念与抽象权益,学费惊人的高,动辄数万元,试错和维权成本高。
骗术三:不可能兑现的就业承诺
“学了这门课,你就可以赚到月薪三万的高薪。”
“零基础也能学,三个月变身人工智能工程师。”
“保证内推,无缝对接用人企业,百分百就业。”
你心动了吗?先别急。
可以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赚大钱,这些课程销售自己为什么不学完转码再就业呢,是不喜欢高薪吗?
答案当然是:没有人能保证你一定会通过一个培训赚大钱。
这类培训宣传语,往往模糊了一个职业的真实成长路线,通过低门槛甚至零门槛吸引人,对随后职业生涯发展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的努力只字不提,可能会误导人盲目转行。
想走捷径,结果却绕了一个大弯子——很多学员都是被骗了几千上万培训费之后,才学到了这一点。
多说一点
每当一个新技术变得火热,就会有一大批培训机构蜂拥而至,重新“发明”一些课程产品,靠“卖铲子”“卖水”来向学员售卖。这种商业模式没有问题,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离不开这些专业培训机构的。有问题的,是那些“以次充好的铲子”和“掺了杂质的水”,以及利用信息壁垒,伸向求学者口袋的贪婪之手。
这种情况,究竟该怎么避免被坑呢?
看课程讲师,有过度包装、履历造假的风险;看课程内容,很难通过授课目录或一两节课辨别质量;师资服务、收益回报,更是可以轻松玩弄文字游戏的玄学,真遇上问题可能得不到什么服务,所谓的技能、证书、就业也可以是口头说说……
结合我们对科技行业和企业的了解,给大家一些参考思路。一句话总结,就是:若非必要,一毛不拔。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培训的投入收益比,那一分钱都先别急着花。
首先,AI是一个非常开放、资源丰富的技术领域,寻找开源社区的力量。
科技企业推出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是非常需要有人来将其推广应用的。就拿操作系统为例,国产操作系统在大量行业还都是空白,如果没有人懂这个东西,那技术再强,推进速度也不尽如人意。AI也是如此,AI企业、云服务商等不可能自己服务千行百业,需要有软件服务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发者等来共同基于它们的AI技术和产品,打造出更符合行业需求的垂直产品。
所以,有能力研发出这些新技术的企业,往往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也都有相应的人才孵化计划,包括但不限于比赛、免费课程、免费资源、创业扶持、实习计划、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导师指导、师资培训等,这些专业、正宗的资源,更贴近产业界真实的人才需求,完全可以先用起来。
一些免费的行业沙龙、社区峰会、开发者沙龙等,都会有大量从业者参与其中,他们的意见可以帮助你意识到,某个付费课程是否物有所值。
总的来说,骗子总是迫不及待地引诱你、迫使你立即参与,营造“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学输在起跑线”“一课难求”之类的紧迫感。所以,简单粗暴的防骗思路就是,但凡让你赶紧付费的,那就先想一想。
新技术方兴未艾,不用担心慢一点会错过。骗子很急,但技术不急,我们不急。
浏览量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长沙市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路6号手机智能终端产业园2号厂房3层(0731-8808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