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护生园内,一名工人开始准备给收养的狗狗喂食
在近300只嗷嗷吼叫的流浪狗面前,昔日的餐馆老板项荣(化名)第一次低下了头。
近日,成都商报记者对民间流浪狗救助群体进行走访调查发现,目前成都流浪狗个体救助者,收养数量达数十上百条的,普遍存在生活窘困且收养场难以维持的困局。想让爱心持续,除了完整的救助理念,更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
爱心老板破产
300只流浪狗无处安身
3月21日,60岁的赵阿姨瞒着家人,赶到了黄甲镇文庙社区的“蓉城护生园”流浪狗收留场,在创办人项荣无力支撑后,她和另一位志愿者罗阿姨,成了这里的实际负责人。
“蓉城护生园”流浪狗收养场位于双流黄甲镇的一条乡村公路边,一栋二层平房外,前后用铁丝网围出了两个院坝,院坝和平房内的房间,是近300条流浪狗活动的场所。“狗粮还有好多?”赵阿姨问。工人余明光指着刚做好的两锅食物,估计还能撑一个星期。眼前的一切,每月至少要3万元来维持。“近300条流浪狗,每月狗粮要花费万元左右,房租3000元、四名工人工资8000元,还有工人生活费和水电气费1500元。”赵阿姨向记者算出了一笔“看得见的开销”。
个体救助者至少上百
收养量大的多遭遇爱心困局
2012年12月,朱小平和10名志愿者在三圣花乡集结,开展了一次“救助流浪狗”的活动,收养了16条流浪狗,最终只有朱小平和另一位志愿者坚持了下来,直到现在,她和丈夫靠每月3000元的收入,收养着上百条流浪狗。“实在没有狗粮,就只能到餐馆去要,或者等志愿者捐助一些。”
四川省启明小动物保护中心负责人乔伟告诉记者,目前成都个人收养流浪狗的,数量不下100人。3月20日,一位收养了20只流浪狗的大爷,找到了四川启明小动物保护中心,因家中养狗被邻居举报,加上家中有重病患者无力继续收养,大爷只能选择放弃。“这种情况,我们每年都会遇到很多。”
成都市犬业协会副会长杨宏毅说,前些年协会也向民间的救助者提供过一些帮助,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久病无孝子。”对于困局,杨宏毅无奈地形容道。“成都目前的无主犬,最少有20万只。”
困局背后:
慈善的持续在于全社会的参与
“救助小动物必须敞开大门,不管对方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欢迎他们来参观,我们做好了,相信他们会主动帮助。”陈运莲说,在帮助的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到小动物保护中来。
业内人士:
有进有出爱心才能持续
位于温江的四川省启明小动物保护中心,自2002年创立以来,主要以现场救助为主,针对重病重伤残的,公安报警伤了人的以及长期在一个地方被遗弃,有隐患的小动物。
该保护中心负责人乔伟说,首先这种有针对性的救助,一是能控制收容量,并且真正对急需帮助的动物提供救助。而对康复了的小动物,中心一直鼓励社会广大爱心人士进行领养,大家参与,分担救助者的压力,而对于终身残疾的小动物,则让其在基地生存。
相反,只要见到街上的流浪狗都收起来,这种在后期对狗狗和救助者自身都不利,不可能所有狗都救得完。乔伟说:“如果不开放领养,数量持续增长,没有一个随之增长的经济源,就会坚持不住。”对于好心人士领养,多位救助者表示,领养者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房产证以及联系方式,并同意接受回访。“我们要确定你有一个安定的居住环境,并且确定你对狗狗的收养质量,以免让狗狗遭受二次困境。”赵阿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