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调整的核心问题是大力发展草食家畜。牛羊是畜牧业中重要的草食家畜,目前我国的养牛羊状况决定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养羊业的政策。作业与思考1.根据自己家庭所在地养牛羊业发展的情况,写一篇调查报告,务求真实、准确,并要写出自己的观点。一、牛羊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一)牛羊生产与节粮养殖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逐年减少,粮食生产不足,饲料短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畜牧业必须走节粮养殖的道路。在生产上,要充分发挥草食家畜的生产潜力。牛羊属反刍动物,具有特殊结构的消化系统和生理机能。它们的胃属复胃,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四部分组成。瘤胃容积大,其中生存着大量的纤毛虫和细菌(1头重300k2的牛
3、,瘤胃内容物约40L,约含有4X10lo原虫和4X104细菌),能起发酵作用,分解粗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产生各种化合物而被牛羊消化吸收,饲料中约有7080能够消化的营养物质及50以上的粗纤维在瘤胃中消化。因此,它能够有效地利用粗饲料,将农作物的秸秆、藤蔓和各种杂草、牧草以及其他农副产品,转化为人类所需的奶、肉、毛、皮、骨等畜产品。在喂优质青干草、青绿多汁饲料,或优质草地放牧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不喂精料。因此,发展节粮养殖,牛羊是主体,必须先行。(二)牛羊生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问题是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发达国家50以上,我国仅为30);而
4、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则是大力发展草食家畜,提高草食家畜在整个畜牧业中的所占比例。我国的畜牧业结构历来是以耗粮型生猪为主的,1998年全国肉类耗粮型猪肉占670,以草食家畜为主的牛羊肉占118,禽肉占201,结构极不合理,既耗粮又对人们的营养保健无益。如果按每头生猪一年需精料350kg计算,我国则需要02亿多hm2土地为生猪生产饲料粮,这对人多地少的我国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负担。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牛羊产业,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和草山草坡,结合退耕还林,种草养牛、羊,使我国的畜牧业结构更优化、更合理。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产业结构。(三)牛羊生产与国民素质牛羊生产为人类提供乳品和肉品,其
5、产品富含各种营养成分且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身体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前提和保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他素质再高也等于零,而身体素质除遗传因素外,主要取决于营养供应。中国人以素食为主的膳食结构,是在长期的动物性食品供应不足和省吃俭用的传统下形成的,对人们的身体素质影响很大。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体高、体重、体力、运动机能等)。日本实施学生奶计划后,使日本中学生的平均身高超过中国。我国也将实施学生奶计划。在奶牛业发达的大、中、城市或小城镇,有条件的在校学生每人每天供应o5kg鲜牛奶,以保证蛋白质、钙、能量等营养物质的供应。在广大农村、山区等
6、条件差的地区,奶山羊将发挥独特的作用。可见牛羊生产的发展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意义重大。(四)牛羊生产与加工工业传统小农经济条件下饲养的牛羊主要是自给自足,而现代牛羊生产的产品90以上当商品出售,这就为加工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乳品加工业生产出鲜奶、干酪、奶油、酸奶、冰淇淋、奶露等;毛纺工业生产出毛呢、毛线、毛衣、毛毯、地毯等;皮革工业生产出皮衣、皮鞋、皮沙发、皮箱等;肉品加工业生产出香肠、火腿、熏鸡、罐头等;副产品可以加工生产出骨胶、骨粉、血清、红蛋白、胆红素、肠衣等。牛羊生产的迅速发展将促进加工工业的发展,而加工工业的发展又带动牛羊生产,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五)牛羊
7、生产与扶贫攻坚我国的贫困地区大多为老、少、边、远地区。其特点是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经济收入差。但土地面积大,荒山、荒坡多,饲草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环境污染少,在这些地区,结合荒山治理,退耕还林、种草养牛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无疑是一条脱贫致富之路。这些地区的人民素来就有饲养牛羊的习惯,如果在这些地区原有的基础上一人多养12头羊,一户多养12头牛,对加快致富的步伐意义重大。(六)牛羊生产与山川秀美要实现山川秀美,核心在退耕还林(草)。传统的牛羊生产,放牧饲养对退耕还林(草)造成很大威胁。设施养牛、设施养羊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退耕还林(草)、荒山荒坡治理责任的
9、,中国近1亿头。按人口计算,以新西兰和乌拉圭最多,人均约3头,全世界平均每4个人有1头牛,中国平均每12个人有1头牛。从羊的绝对数量来看,中国有26亿只(绵羊12亿只,山羊14亿只),印度17亿只(山羊12亿只,绵羊o5亿只),澳大利亚13亿只(多为绵羊)。绵羊数量前三名的国家有澳大利亚、中国、新西兰,山羊数量前三名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世界牛肉年总产量约5300万t,美国约1100万t,巴西523万t,俄罗斯320多万t。世界人均占有牛肉量lOkg,新西兰为159k8,澳大利亚为102kg,加拿大为40ks,中国只有405kg。世界牛奶年总产量约46000万t,平均单产20
10、00kg多,美国年产7000多万t,俄罗斯3000多万t,德国近3000万t,法国2000多万t,英国1000多万t,荷兰1000多万t其次是漠大利亚、加拿大、日本、丹麦。单产:以色列8615ks,美国7767k8,沙特阿拉伯7627ke,瑞典7376kg,荷兰6896kz。人均占有量:新西兰2700多ke,丹麦890ks,荷兰710ke,澳大利亚490kg,法国450kg,德国350kg,中国只有474kz。世界羊肉年总产量1000多万t,中国219万t,巴基斯坦83万t,印度68万t,澳大利亚62多万t,新西兰54万to人均占有羊肉:新西兰40kg,澳大利亚20ke
11、,希腊14kg,中国只有18k2。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是世界羊肉出口大国。世界羊毛年总产量244万t,澳大利亚为68万t,中国为28万t,新西兰为25万t。世界羊毛产量在20世纪oo年代末到90年代初达到高峰,以后迅速下降,尤其是发达国家下降更快。世界羊奶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其中发达国家基本保持稳定,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目前,羊奶产量达1800多万t,其中绵羊奶800多万t,山羊奶1000多万t。在欧洲绵羊奶占一定优势,占羊奶总产量的628,其他地区则以山羊奶为主,羊奶产量较多的国家依次是印度3,万t,孟加拉13万t,苏丹ll万t。目前世界牛羊生产主要有以下特点:1乳用晶种单一化,单产
12、提高世界著名的奶牛品种有荷斯坦牛,爱尔夏牛、娟姗牛、更赛牛、短角牛等,由于荷斯坦牛奶量高,生长发育快,饲料费用相对低,瘦肉率高,在奶牛中的比例不断增加,而其他奶牛品种日趋减少从而使奶牛品种结构愈来愈单一化、大型化。从育种角度来看,以昔日单纯重视乳脂率丽转为同时重视乳蛋白率和干物质含量。品种的单一化和不断的选育使奶牛单产不断提高。以色列、美国的荷斯坦牛平均单产在7000kg以上,加拿大、丹麦、日本、荷兰等平均在6000kg以上。奶羊品种也比较多,有莎能奶山羊、吐根堡奶山羊及乳用绵羊,以莎能奶山羊及其杂交改良后代为主,产奶量高,适应性强,分布广,在羊奶生产中占很大比例。2肉用牛品种良种化,
13、产肉性能增强,肥育方式发生变化科技进步促进世界肉牛业的迅猛发展,体小、早熟、易肥的海福特、安格斯及短角牛等,中、小型品种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而逐渐减少,代之以欧洲大陆的大型品种,如夏洛来、利木赞、契安尼娜、皮埃蒙特等。这些品种体型大,初生重大,增重快,瘦肉多,脂肪少,优质肉块的比重大,饲料报酬高。西方国家多采用开放型育种使大型良种很快推广,而东方各国如中国、韩国、日本多采用导入杂交,比较重视保持本国牛品种特色。由于大型良种的推广,产肉性能不断提高,平均产肉量20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每头增加53kg,平均日增重已达152Okg,每千克增重所需饲料从78kg降至35kg。肉用羊品种的主要
14、良种普遍受到重视,如无角道赛特、萨福克、布尔山羊等在各国的推广,杂交改良当地的绵山羊品种上起重要作用,使得产肉性能不断提高。如我国引进布尔山羊与崂山奶山羊、关中奶山羊等杂交试验表明,杂交一代的羔羊日增重提高26,高代杂交个体在优良的饲养条件下,生产性能接近纯种布尔山羊。肥育方式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设施肥育是肉牛、肉羊生产的主要方式。充分利用草原和农副产品,结合饲料的加工生产,对秸秆等粗饲料通过加工处理,搭配一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保证肉牛、肉羊生长的需要。建造良好的设施条件,以提高肥育的经济效益。3兼用品种受到重视荷斯坦牛以体型大、产奶量高而著称。然而人们发现对荷斯坦牛的公犊进行肥育时
15、,增长快,体内不易贮积脂肪,牛肉质量高。在目前国际牛肉市场看好的形势下,利用奶牛生产牛肉无疑是一条提高效益的有效办法。英国市场上10的牛肉来自奶牛公犊肥育生产的奶牛肉(beeffromdairycattle)。将荷斯坦牛公犊早期断奶后,用大麦催肥至1周岁屠宰获得的优质牛肉称“大麦牛肉”(barleybeef)。丹麦、荷兰特别重视乳肉兼用牛,将犊牛的大部分用于牛肉生产,提供国内35的牛肉,主要生产“小白牛肉”(whiteveal)。化纤工业的发展使世界羊毛过剩,价格下降,产量降低,而羊肉市场看好,使得世界绵羊生产由毛肉兼用品种向肉毛兼用方向转移,欧洲各国的绵羊以肉用为主,羊肉生产占养羊收入的9
16、0,大洋洲素以羊毛生产著称,但目前调整速度较快,主要利用细毛羊与肉用品种的公羊如萨福克等进行杂交生产羔羊肉,成为世界主要羊肉生产和出口国。4生产规模扩大,向集约化、专业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追求利润,各国的牛场、羊场规模日益扩大,美国工厂化企业生产的牛奶,约占商品奶的95,牛场数量从2()多年前的330多万家减少到200多万家,饲养规模却不断扩大。集约化牛羊生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品种良种化,草地改良化,生产机械化,饲养标准化,并广泛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世界各国规模化牛羊生产的企业都具有上述特征,能够在一定的草场、土地、建筑面积基础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17、进行牛苹生产,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专业化是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形成的,世界牛羊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奶牛场专门生产牛奶,所产的公犊由专门牛场集中肥育,肉牛生产中有专门繁育场和专门肥育场,羊肉生产中以牧区繁育为主,多采用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制的繁育体系,成批生产断奶羔羊;农区集中舍饲肥育,生产标准胴体的羔羊肉供应市场。在牛羊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同时,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装备,计算机、电子控制仪器在牛羊生产管理、检测、监控等方面的应用,使得自动化程度提高,如荷兰的自动化奶牛场,利用机器人及电子控制仪器监控饲喂和挤奶,实行程序化作业,效益高,平均产奶量提高14。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芒
18、弗尔特(Monfort)肉牛公司是世界最大规模的肉牛公司之一,该公司利用计算机管理,进行饲料配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三、我国牛羊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观念落后牧区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的靠天养羊、养牛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它是发展我国科学养牛、养羊的无形阻力,严重制约现代科学理论及新技术、新成果在牛、羊生产中的推广与应用。如牛羊的营养与饲养标准,目前在我国的黄牛、肉牛及绵山羊生产中仅仅是一种理论而已,饲养黄牛很少有人按黄牛饲养标准饲喂,放牧饲养的绵山羊几乎没有人按饲养标准去执行。而且很多人目前仍然认为,牛羊的饲料是草,补给精料
19、或配合饲料是浪费,致使牛羊的营养水平长期低下,这是造成我国牛羊出栏率低、商品率低、资源产出率低、单位增重成本高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一问题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依靠加大科技推广和科普宣传,逐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二)牧区草畜矛盾日以尖锐我刚C方约3亿un2的广大牧区,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出现较大范围的草原退化、沙化现象,随后愈演愈烈,至今未能得到有效遏制。造成草原退化的原因主要是50年代的大面积垦荒和长期超载过牧。以内蒙古大草原为例,1950年,每个羊单位大约有草场4bm2,1955年186bm2,1990年只有1hm2。从1960年以后各大牧区普遍超载过牧,最终形成牛羊增加一
20、草场退化一牛羊继续增加一草场加剧退化的恶性循环。目前,退化面积已达o600万hm2。解决草畜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变游牧为定牧,草地有偿承包,谁用谁管谁建设。一方面增加投入,种植高产优质牧草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另一方面调整畜群结构,改变饲养方式,增加一定的设施,投入一定的精料,加快畜群周转,减少畜群对草场的压力,使草原逐步得到恢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群体品质差,良种覆盖面低中国荷斯坦牛,主要是利用荷兰的荷斯坦牛与当地牛杂交改良而成的,选育程度赶不上发达国家,主要表现在平均产奶量低(美国平均7000kg,而我国仅有2000kg)。近年来,我国从美国、加拿大引进牛的胚胎、冻精、良种牛,改良
21、中国荷斯坦牛,提高优良基因的频率,优良种牛场的产量提高很快,平均产乳量6000kg以上,上万千克的个体经常可以看到。但农户饲养的奶牛改进很慢,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的肉牛生产仍然依靠黄牛肥育和淘汰乳牛,与国际肉牛生产水平相差甚远。黄牛的肉改以吸收杂交为主,强调保持黄牛原有的特性,而不是按国际市场需要去改良。在我国黄牛肉改中多采用世界著名的中小型肉牛如海福特、安格斯、短角虹。而这些品种在世界肉牛良种大型化的趋势下将会被逐渐淘汰,那么所改良的肉牛如何与世界肉牛生产接轨所以在肉牛生产良种化方面问题不少。要解决这一问题,肉牛育种就必须向中国黑白花牛育种一样,引进世界著名大型肉牛品种与当地黄牛级进杂交,
22、精心选育形成中国自己的大型肉牛良种,形成与世界接轨的肉牛生产体系。肉羊生产也是主要依靠普通绵山羊及淘汰的细毛羊、奶山羊等,专用型肉羊品种的占有率很低,影响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世界养羊业结构的变化,我国也先后引进优良的肉用绵山羊品种,对我国的绵山羊进行改良,如德国肉用美利奴对我国的细毛羊改良,使之由毛肉兼用向肉毛兼用方向发展,用萨福克、道赛特、夏洛来等羊对我国的粗毛羊改良,使其产肉性能提高很快,用布尔山羊对我国的普通山羊、奶山羊进行改良,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产肉性能显著提高。经过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肉牛肉羊的产业化开发、繁育体系、肥育体系的建立,肉牛肉羊生产良种的比例会不断提高。旧
24、产提供物质基础。我国的高产、稳产、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的畜群主要分布在农区。因此,今后牛羊产业化开发,高产品种的选育,集约化经营,农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总之,一个立志从事牛羊生产和开发的畜牧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牛羊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时刻把握国内外牛羊生产的动态,弄清我国牛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认真学好该门课程,为择业上岗打好基础。教学课题第一章牛羊品种的识别课时号数2上课日期教学场所教室教学提示1.羊品种2.牛品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我国羊品种(2)国外优良品种(3)奶牛品种(4)肉牛品种态度目标:认真、严谨、求实、好学能力目标:能
26、构良好,体重90kg以上,净毛量8kg以上,净毛率50%以上,毛长11cm以上,4个育种场的基础母羊分别是波尔华斯羊、新疆细毛羊、波新一代及军垦细毛羊,采用级进杂交法,主要从二、三代中选择的理想型个体经横交固定,严格选留,精心培育而成的。类型:新疆型、军垦型、吉林型和科尔沁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内蒙古、吉林等羊毛主产区。外貌特征:体型呈长方形,头毛宽长,着生至眼线,外形似帽状,前肢细毛到腕关节,后肢至飞节,公羊有螺旋形角,颈部有1-2个横皱褶,被毛密度大、毛长、白色,具明显的
27、大中弯曲。生产性能:剪毛后体重母羊45.84kg,剪毛量7.12kg,净毛率60.87%,毛长10.48cm,细度22m,单纤维强度8.4g以上,伸度46%以上,卷曲弹性率92%以上,接近进口56型澳毛,遗传性能稳定,与各地细毛羊杂交改良效果良好。2.新疆细毛羊分布及育成简史:1934年用高加索羊和泊列考斯等品种与哈萨克羊和蒙古羊杂交经长期选育于1954年由农业部批准并命名为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细毛羊品种。目前仅在新疆就有纯种羊238万多只。外貌特征: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公羊
28、鼻梁微有隆起,有螺旋形角,颈部有1-2个皱褶;母羊鼻梁呈直线,无角或只有小角,颈部有一个横皱褶或发达的纵皱褶。羊体覆白色的同质毛,成年公羊体高75.3cm,母羊65.9cm,体长分别为81.9cm、72.6cm,胸围分别为101.7cm、86.7cmo生产性能:剪毛后体重:公羊88.01烛,母羊48.6kg;剪毛量:公羊11.57KG,母羊5.24kg;净毛率48.06%-51.53%,产羔率130%左右,屠宰率49.47%-51.39%O新疆细毛羊善牧耐粗,增膘快,生活力强,适应严
29、峻的气候条件,冬季扒雪采食,夏季高山放牧。3.东北细毛羊分布及育成简史:东北细毛羊是我国1948-1967年育成的第二个细毛羊品种。是由兰布列羊与蒙古羊的杂种后代和苏联美利奴、斯塔夫洛波尔、高加索、阿斯卡尼等品种的公羊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于1967年命名为东北细毛羊。现有羊只197万只以上。外貌特征:体质结实,结构匀称,体躯长,后躯丰满,肢势端正。公羊有螺旋形角,颈部有1-2个横皱褶,母羊无角,颈部有发达的纵皱褶;被毛白色,毛丛结构良好;弯曲正常,油汗适中。成年体高:公羊74.3cm,母羊67.5
30、cm;体长分别为80.6cm、72.3cm;胸围分别为105.3cm、95.5cm。生产性能:剪毛后体重:公羊83.66KG,母羊45.03KG。剪毛量:公羊13.44KG、母羊6.10kg。净毛率35%-40%;长度:公羊9.33cm,母羊7.37cm。产羔率125%、屠宰率38.8%-52.4%。4.内蒙古细毛羊分布及育成简史:1976年8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命名。外貌特征: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公羊多为螺旋角,颈部有1-2个横皱褶;母羊无角,颈部有发达的纵
31、皱褶。体高:公羊77.7cm,母羊65.2CM。体长:公羊79.5cm,母羊70.3cm;胸围:公羊112.4cm,母羊92.1cm。生产性能:剪毛后体重:公羊91.4KG,母羊45.9kg。剪毛量:公羊11.Okg,母羊5.5kg。净毛率36%-45%。长度:公羊8-9cm,母羊7.2cm。产羔率110%-125%,屠宰率44.1%-48.4%,是典型的干旱寒冷草原地区大群放牧的品种,游牧力强,在-40和积雪20cm的环境下仍能扒雪吃草。5.羔皮用绵羊(中国卡拉库尔羊)分布及
32、育成简史: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地,目前约有130万只以上。是从1951年开始用卡拉库尔羊为父系,库车羊、哈萨克羊及蒙古羊为母系,采用级进杂交的方法培育而成的。外貌特征:头稍长,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公羊多数有角,螺旋形向两侧伸出,母羊多数无角。颈中等长,胸深、体宽、屁斜、四肢结实,尾基部宽大,尾尖呈S状弯曲,下垂至飞节,毛色主要呈黑色,灰色和彩色数量较少。黑色羊羔成年后由黑变褐最后成灰白色;灰色羊羔,成年后变成白色;彩色羊羔成年后变成棕白色;但头、四肢、腹部及尾尖的毛色终生不变。体高:公羊
33、74.3cm,母羊66.Ocm;体长:公羊79.2cm,母羊73.5cm;胸围:公羊91.6cm,母羊84.9cmo生产性能:初生重:公羊4.5KG,母羊3.9kg;成年重:公羊77.3KG,母羊46.3kg。羔皮(生后2d以内屠宰剥皮)光泽正常或强丝光性,毛卷多以平轴卷、霞形卷为主。99%为黑色,极少数为灰色和苏尔色。羔皮低劣者可在生后1月龄剥皮(二毛皮),光泽好,毛穗清晰、耐磨、耐穿、美观,是制袭皮的好原料。产羔率105%-115%。6.乌珠穆沁羊分布现状:乌珠穆沁羊产于内蒙古
34、乌珠穆沁草原,目前数量约100万只,是我国古老三大粗毛羊之一的蒙古羊的典型代表和优良类群,国家重点保种群体。外貌特征:耳大而下垂,体格高大,体躯长,背腰宽,肌肉丰满,后躯发育良好,肉用体型比较明显。白毛占10%左右,白毛黑头占62%左右,杂毛者占11%。毛被由多种纤维类型组成。生产性能:袭皮、皮板厚而结实,保暖,羊毛柔软多为半环形花卷,牧民称为乌珠尔皮,羔皮是制皮袍的好材料。初生重:公羊4.58KG,母羊3.82kg;6-7月龄重:公羊39.6KG,母羊35.9kg;成年重
35、:公羊74.43KG,母羊57.4KG,羯羊73.0kg;屠宰率58.4%,净肉率37.8%,尾及内脏脂肪重8.3kg。产羔率100.2%。7.欧拉型西藏羊分布现状:欧拉羊是我国古老的三大粗毛羊之一的西藏羊的典型代表和优秀类群,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欧拉乡及毗连的大部分地区,目前约70万只以上,是国家重点保种类型。外貌特征:体格大,被毛杂色,白色和黑色,呈毛辫结构。公母均有角,公羊角呈螺旋状向上向外弯曲;头呈三角形,鼻梁隆起,四肢高长,体躯呈矩形;尾为模形小尾,长12-15cm
36、,被毛由混型毛组成。生产性能:体重:公羊75.85KG,母羊58.51KG,成年羯羊屠宰率49.14%-52.77%。剪毛量:公羊1.11KG,母羊0.93KG,净毛率70%,毛辫自然长度11.77cm。耐寒、耐粗饲,善于游牧,合群性好。繁殖率较低,1年1胎,1胎1只。8.阿勒泰羊分布现状: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哈萨克民族的聚居地区一一阿勒泰等地,是我国三大粗毛羊之一的哈萨克羊中典型代表和优秀类群,目前约有129万只以上,是国家目前重点保种对象。外貌特征:鼻梁稍隆起,耳大下垂
37、,公羊有较大的螺旋角,母羊多数有角。肌肉发育良好,后躯高,臀部丰满,四股高大结实。沉积在尾椎附近的脂肪成方圆的臀脂。被毛以棕红为主,有纯黑、纯白或白体黄、黑头者。体高:公羊76.32cm,母羊71.56cm体长:公羊77.65cm,母羊74.18cm;胸围:公羊101.43cm,母羊94.77cm。生产性能:体格大,肉脂生产性能良好,初生重:公羊5.0-5.4KG,母羊4.5-4.9kg;成年体重:公羊85.6KG,母羊67.4kg。被毛异质,剪毛量1.63-2.04KG,净毛率
38、71.24%,产羔率110.3%,屠宰率50.9%-53.0%,臀脂重2.96-7.10kg。适宜高度放牧。9.小尾寒羊分布现状: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河南东部和北部,山东南部及皖北、苏北一带。现已被引种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主产区现有77万只以上。小尾寒羊原属蒙古羊,在中原农区长期选育而培育成的、繁殖力高、生长发育快的地方良种。外貌特征:小尾寒羊头略显长,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公羊有角,呈三棱形螺旋状,母羊多数有小角或角根,颈较长,背腰平直,体躯高大,前后躯发育匀称,四肢粗壮,蹄质结实。尾略呈椭圆
39、形,下端有纵沟,尾长在飞节以上。被毛白色,体高:公羊90.87m,母羊77.07cm;体长:公羊91.87cm,母羊77.53m;胸围:公羊107.05cm,母羊87.55cm。生产性能:被毛属混型毛,剪毛量:公羊3.5KG,母羊2.1KG,净毛率63.0%,毛长11.5-13.3cm。生长发育快,成熟早,肉用性能好。初生重:公羊3.61KG,母羊3.84kg;3月龄重:公羊20.77KG,母羊17.24kg;周岁体重:公羊60.83KG,母羊41.33kg;
40、成年体重:公羊94.15KG,母羊48.75kg,最大的一只2岁公羊体重160kg。屠宰率55.6%。性成熟早,母羊四季发情,通常2年产3胎,优良条件下1年2胎,每胎产双羔,三羔者屡见不鲜,产羔率为270%,居我国地方绵羊品种之首。二、国外优良品种1.澳洲美利奴羊产地及分布:澳洲美利奴羊是世界著名细毛羊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现以输往世界许多国家,分细毛型,主产地为新南威尔士高原区、维多利亚西部地区和塔斯马尼亚岛;中毛型产于新南威尔士州西部中央地区、昆士兰中部等;强毛型产于南澳及西北部干旱草原区。
41、外貌特征:体形近似长方形,腿短、体宽,被部平直,后肢肌肉丰满。公羊颈部有1-3个发育完全或不完全的横皱褶,有角或无角。毛丛结构良好,密度大,细度均匀整齐而明显,光泽良好。羊毛覆盖头部至两眼连线,前肢达腕关节,后肢达飞节。2.德国美利奴产地及分布:原产于德国。德国美利奴,1958年引人我国。外貌特征:体格大,成熟早,胸宽深,背腰平直,肌肉丰满,后躯发育良好,公母羊均无角。生产性能:体重公羊100-140KG,母羊70-80KG,剪毛量公羊10-11KG,母羊4.5-5.Okg净毛率45%-52%,产羔率
42、140%-175%,早熟,6月龄羔重40-55KG,日增重300-350克,屠宰率47%-49%。3.考力代羊产地及分布:原产地新西兰,1949年前后引人我国东部各省。外貌特征:头较宽,额上有长毛,无角,颈短而宽,背腰宽平,肌肉丰满,后躯良好,被毛白色,覆盖良好。生产性能:体重公羊100-105KG,母羊46-65KG,剪毛量公羊10-12KG,母羊5-6kg,产羔率110%-130%,早熟,4月龄羔重35-40kg。4.无角道赛特羊(PollEbrset)产地及分布:产于澳大利亚、新
43、西兰。20世纪80-90年代引人我国。外貌特征:公母羊无角,颈粗短,胸宽深,背腰平直,躯体圆桶状,四股粗短,后躯丰满,全身白色。生产性能:体重公羊90-100kg,母羊55-65kg,剪毛量2-3kg,胴体品质和产肉性能好,产羔率130%,用作大型羔羊肉的父系。5.夏洛来羊产地及分布:法国夏洛来地区,20世纪80-90年代引人我国。外貌特征:头部无长毛,脸部呈粉红色或灰色,额宽、平大、体长,胸宽深背腰平直,肌肉丰满,后躯宽大,后肢呈门型,四肢较短。生产性能:体重公羊110-14
44、0kg,母羊54-72kg;周岁公羊70-90kg,母羊50-70kg,4月龄重35-40kg,屠宰率50%,肉质好,瘦肉多;产羔率180%以上。三、乳用山羊品种1.萨能山羊原产地及分布:原产于瑞士柏龙县萨能山谷,现已遍及世界各国,我国于1904年引进,对我国乳用山羊品种的改良起了重要作用。外貌特征:具有乳用家畜的模形体型。毛色纯白,毛细而短,皮薄而柔软,皮肤呈肉色,多数无角、有须,有的有肉垂。体格高大,具四长(头长、颈长、背腰长、四股长),结构匀称,细致紧凑。公羊颈粗壮,姿势雄伟,胸
45、部宽广,肋骨拱圆,背腰平直。母羊乳房基部附着宽广,向前延伸,向后突出,乳房质地松软,乳头附着良好。体尺体重见表1-190。表1-19萨能山羊体尺体重表性别体高(cm)体长(cm)胸围(cm)体重(kg)公80-9088-9795-10480-95母70-7980-8887-9655-70生产性能:萨能山羊泌乳力强,年产乳量800kg左右,乳脂率3.5%。发情周期20.4d,发情持续期38.12h,怀孕期150.6d。利用年限8-10年,一胎产羔率160%,二胎以上200%-230%。抗病力强,适应性广,性情温和。2.
46、关中奶山羊产地及分布:产于陕西渭河平原(又称关中盆地),以当地山羊为基础,主要利用萨能奶山羊经过长期杂交选育而成的乳用品种。主要分布在关中的富平、蒲城、泾阳、三原等8个基地县,并向全国输出数十万只。外貌特征:体质结实,乳用型明显,头长额宽,眼大耳长,鼻直嘴齐。母羊颈长,胸宽,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乳房大且质地柔软。公羊头大颈粗,胸部宽深,腹部紧凑,外形雄伟。毛短色白,皮肤粉红色,部分羊有角、须和肉垂。公羊体高82cm以上,体重不低于65kg;母羊体高69cm以上,体重45kg。生产性能:产奶
47、量:一胎450kg,二胎520kg,三胎600kg,含脂率3.8%,怀孕天数149.5d。一胎产羔率130%,二胎平均174%。四、绒用山羊品种1.辽宁绒山羊原产地及分布:原产于辽宁省东南部,中心产区在盖县的东部。近年来被引入到西北及内蒙古等8个省区,改良当地羊效果良好。外形特征:体质结实,结构匀称,额上有长毛,公、母羊均有须、有角,公羊角粗长呈螺旋形向两侧伸展,母羊角向后向上伸展。毛色纯白,外层毛稀疏,长而无弯曲,有丝光,内层绒毛厚密。成年公羊体高63.35cm,体长75.69cm,胸围80.78cm,
48、体重53.49kg;母羊分别为:61.04cm、68.08cm、80.39cm和43.39kg。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产毛0.5kg,毛长18.56cm,产绒0.54kg,绒长5.6cm,细度18.48m。母羊产毛0.43kg,毛长14.4cm,产绒0.47kg,绒长5.28cm,细度17.31m。2.内蒙古绒山羊产地:品种简介内蒙古白绒山羊是由蒙古山羊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绒肉兼用型地方良种,产于内蒙古自治区,可分为阿尔巴斯、二狼山和阿拉善白绒山羊三个类型。外貌特征:内蒙古白绒山羊具有产绒量高,对干旱草原适应性强,毛质、肉质和板
49、皮都优良的特点。全身绒毛洁白,光泽良好,分内外两层,外层为长粗毛,内层为细绒。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背腰平直,后躯稍高,四肢端正,面部清秀,鼻梁微凹,眼大有神,两耳向两侧展开或半垂,有前额毛和下颌须。公母羊均有角,向后上、外方向伸展,呈倒八字型。尾巴短而小,向上翘立。生产性能:在终年放牧,冬、春季小量补饲饲草料条件下,内蒙古白绒山羊成年公羊绒层厚度65厘米,产绒量750克,抓绒后体重45千克;成年母羊绒层厚度50厘米,产绒量500克,抓绒后体重30千克;周岁公羊绒层厚度45厘米,产绒量420克,抓绒后体重25千克;周岁母羊绒层厚度45厘米,产绒量400克,抓绒后体重20千克。绒毛细度平均为1
50、416微米,毛长度平均为175厘米和135厘米,净绒率为655%,其肉质鲜美,屠宰率为45%;母羊产羔率105%以上。五、肉用山羊品种1.布尔山羊(彩图29)原产地及分布:布尔山羊原产于南非共和国的好望角地区,改良型布尔山羊以初生重大、生长快、体型大、产肉多、肉质好、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而闻名世界。现已出口到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等许多国家,我国1995年开始引进,受到各地普遍欢迎。外貌特征:被毛短密、白色,头、颈棕色并带有白斑,耳大下垂,头平直。公羊鼻梁稍隆起,角向后向外弯曲呈镰刀状,母羊角小而直立。体质强壮,头颈部及前肢比较发达,
51、体躯匀称且长宽深,胸部发达,背部结实宽厚,肋骨开张良好,臀部丰满,四肢粗壮,结实有力。公羊体高75-90cm,体长85-95cm,母羊体高65-75cm,体长70-85cm。生产性能:初生重4.15kg,日增重123.7g。强度肥育下,日增重204-291g,体重分别为:100日龄,公羔30kg,母羔29kg;150日龄,公羔42kg,母羔37kg;210日龄,公羊53kg,母羊45kg。屠宰率48%-60%,肥羔最佳上市体重为38-43kg,骨肉比为1:4.71。瘦肉多,
53、同品系,被冠以不同的品系名称,如:美系荷斯坦、英系荷斯坦、加系荷斯坦、日系荷斯坦、澳系荷斯坦等。荷斯坦牛在世界上的分布极为广泛、数量众多,一般都已成为饲养地区的主力军。荷斯坦(图11荷斯坦牛)牛毛色为黑白花,花片分明,额部多有白斑,角尖黑色,腹底、四肢下部及尾梢为白色。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清秀狭长,眼大而突出,颈部较长而多皱褶,垂皮不发达。前躯较狭窄,肋骨开张弯曲。背腰平直,腰角宽大,尻部长、平、宽,为细长。荷斯坦牛被毛细致、皮薄、弹性好。乳房较大、附着好、乳头大小适中、分布均匀,乳静脉粗大而弯曲,乳井大而深。姿势端正、蹄质坚实。成年公牛可达到1000公斤以上,体高可达到150厘米以上;成
54、年母牛体重可达到600千克左右,身高达到130厘米左右;初生牛犊重在3545千克。图11荷斯坦牛荷斯坦牛的生产性能十分的卓著,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饲料利用率高、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较强的。其一般的年产奶量为65007500千克,乳脂率在3.63.7%的水平上。我省饲养的黑白花奶牛基本上是中系荷斯坦。是经过由荷兰、德国、美国等国家引入的荷斯坦牛经过长期的选育、驯化,特别是杂交改良工作的深入进行,从而形成了现代的中国黑白花奶牛品种。十多年来,由于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以及频繁地从欧洲、美洲和澳洲引进种公牛精液,另外加之我国近些年来在种公牛的培育上、繁育指导中心的建立均使我国奶牛的品种状况得到
55、大幅度的改观。据对2万余头的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能的统计,305天的平均单产奶量为6359千克,平均乳脂率为3.56%,其中以上海地区的单产量最高,达到了7550千克;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河北、山西、宁夏、内蒙古、新疆等11个省市均超过了6000千克;黑龙江、山东、陕西、青海等8个省市的单产量达到5500千克。中国荷斯坦牛性成熟早,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据调查,中国荷斯坦牛的受胎率为88%左右;发情期受胎率可达到50%;繁殖率将近90%。七、肉牛品种1.夏洛莱牛夏洛莱牛(图12夏洛莱牛)是现代的大型肉用牛品种,原产于法国中部的夏洛莱地区,自18世纪开始选育,1887年成立品种协会,1920年
56、被认定为专门的肉牛品种。夏洛莱牛体躯高大强壮,属于大型肉牛品种,背腰宽厚、臀部丰满、肌肉十分的发达,常出现“双肌形”的特征,整个躯体呈圆桶状,后腿部肌肉尤其丰满,角小,四肢粗壮结实。毛色为乳白色或浅乳黄色。图12夏洛莱牛夏洛莱牛有两大特点,一是生长速度快,在我国饲养条件下,初生重公48.2千克,母46千克,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公犊体重可达234千克,母犊210千克,平均日增重1.4千克,12月龄公犊体重535千克,母犊360千克,18月龄分别达到658和648千克。屠宰率65-70%,胴体瘦肉率80-85%。二是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尤其是抗高温的能力。我国用来改良本地牛效果良好,表现为杂
57、交后代体格明显加大,增长速度加快,杂种优势明显,杂交一代具有父系品种特征,毛色多为乳白色或草黄色,体格略大,四肢坚实,骨骼粗壮,胸宽尻平,肌肉丰满,性情温顺,耐粗饲,易于管理,生长快,初生重大,公牛为29.7千克,母牛为27.5千克。在较好饲养条件下,24月龄体重达494千克,当选配的母牛是其它品种改良牛时,尤其是西门塔尔改良母牛,效果更明显。2.利木赞牛利木赞牛因在法国的利木赞高原育成而得名,最初是大型役用牛,1850年开始选育,1924年正式育成专门化肉牛品种。利木赞牛的体形小于夏洛莱牛,骨骼较夏洛莱牛细致,体躯长,肌肉充实胸部肌肉特别发达,肋弓开张,背腰壮实,四肢较细。角为白色,蹄为红褐
58、色。毛色多为红色为主,口、鼻、眼圈周围、腹下、四肢内侧、会阴部呈肉色或浅白色。利木赞牛的特点是比较耐粗饲、生长快、饲料的利用率高;胴体优质、产肉比例高;母牛难产少、容易受胎。平均成年体重:公牛1000-1100千克,母牛600千克,体高分别为140cm和130cm。生长强度大,比较早熟,如果早期的生长不能得到足够的营养,后期的补偿生长能力较差。1974和1993年我国数次引入,在河南、山东、内蒙、东北等地。用利木赞与本地牛杂交,牛体型得到改善,肉用特征明显,生长快,杂交优势明显。山东用以改良鲁西牛,杂交一代的公牛初生重34千克、6月龄167千克、18月龄347千克、24月龄446千克;而本地公
59、牛分别为27.7千克、146千克、268千克、348千克。八、兼用牛品种1.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图14西门塔尔牛)是兼用型品种,原产于瑞士、西欧及前苏联等国家。产奶量不如纯种奶牛,但在兼用品种中,它的产奶量及乳脂率,乳密度都是较高的。西门塔尔牛具有适应性强、耐高寒、耐粗饲,、寿命长,产乳产肉性能好的特点。西门塔尔牛多为黄(红)白花,头尾与四肢为白色,皮肤粉红色。体躯强壮,肌肉发达,头较大,颈较短、粗,自背部到尻部平直,宽厚,四肢肌肉明显,胸较深。乳房发育中等,静脉弯曲较少、且细,乳头较粗大。在不同国家,体形和生产性能有差异。现在该品种在我国已分布于21个省份。西门塔尔牛在当前的饲养条件下,
60、纯种成年公牛的体重超过了1000千克;成年母牛的体重可以达到600千克以上。西门塔尔牛及其杂交品种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均可以饲养,是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乳肉兼用型品种。教学课题第二章牛羊繁殖技术第一节羊的良繁技术课时号数3上课日期教学场所教室教学提示1.肉用羊的选育方向2.羊的杂交改良3.羊的繁育体系4.羊的人工授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肉用羊的选育方向和羊的杂交改良(2)使学生掌握羊的繁育体系态度目标:认真、严谨、求实、好学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羊人工授精的过程及要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一、肉用羊的选育方向二、羊的杂交改良三、羊的繁育体系四、人工授精的优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