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察周围的流浪狗现状,可以对流浪狗引发的社会问题归纳如下:
(一)流浪狗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环境产生的影响
(二)流浪狗咬伤人引发的费用赔偿问题
2.流浪狗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流浪狗产生的个人原因
因为没有法律对保护小动物的基本权利进行规定,所以主人在抛弃宠物狗时很少会想到承担责任。责任是一种能力,要引导市民做个负责任的养狗人,对养狗的市民加强宣传和教育是很重要的。
(二)流浪狗产生的政府原因
因为我国针对动物的立法起步较晚,所以在流浪狗法律规定方面很少,只有在地方性法规中有对于无主动物的管理部门的规定。
目前造成小动物大量被遗弃和残害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没有反虐待动物法和动物福利法案。我国对于动物保护立法起步较晚。在200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已完成,在这个建议稿中强调了我国未来不会对猫狗等宠物数量实施硬性数量限制,也不会对没病痛的宠物实施安乐死。在建议稿的第五章中专门规定了关于宠物动物的保护涉及到宠物生命和数量等敏感问题并且规定宠物猫狗出门时,要戴胸牌、避让行人等。同时也规定了宠物主人的责任,保护和救助流浪狗,规定了流浪狗留检、收容、救助场所以及民间救助组织等。但是关于流浪狗的管理没有系统的规定,并且对于流浪狗的管理部门也没有细化规定。
2.地方性法规有关流浪狗管理的规定存在的缺陷
国内大部分地区对饲养宠物狗进行了立法,在这些立法中有关于流浪狗管理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主要规定了流浪狗的范围,无人牵领的犬也视为流浪狗;规定养狗人的责任,养狗人应对其宠物狗注射狂犬疫苗,并取得犬类免疫证;规定了公安部门、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畜牧兽医部门、工商部门、卫生防疫部门按职责分工,互相配合来管理流浪狗。
(三)流浪狗产生的社会原因
现在,很多的个人也加入到了流浪狗救助中来,他们多是是自发的。动物救助的志愿者们通过网络等办法收留被遗弃的宠物,为它们寻找合适的领养人。但是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他们实施救助的过程中,噪音和异味扰民、城市动迁、资金紧张等问题使救助者面临着政府的压力、社会的压力,使他们居无定所、多次搬迁。很多志愿者由于不能忍受这些压力而将收留的流浪狗重新抛弃。
流浪动物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由来已久,在西方国家甚至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国外的很多国家解决流浪狗的问题,主要从加强流浪狗登记、繁殖源头等来控制流浪狗的数量。
1.通过动物福利立法,保障流浪动物的权益
现在在我国对流浪狗的收容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而国外早已有了有关动物福利的立法。1822年,世界上第一部与动物福利有关的法律在爱尔兰通过。随后,西方很多国家都纷纷从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方面保障动物福利。20世纪80年代后,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进行了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中也写入了动物福利的条款。欧洲的丹麦,瑞典,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动物福利立法,对流浪狗的收留与领养做出了严格的法律规定。
2.规范流浪狗收留和收养程序
在德国想要拥有狗的人,通常会到收容所去收养流浪狗,想要领养狗的人需通过考核,包括领养狗的动机、是否有照顾狗的经验、家居空间、经济情况等,通过审核者需签署接受动物保护义工随时追踪及审查犬只生活状况的法律文件,以此来避免犬只再度被抛弃。有些狗经过长期流浪或者曾经遭到虐待,会变得暴躁孤僻,对人有攻击性,还有的狗有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重病,总之只要不再适合被普通家庭收养的,会被安乐死;通过了评估的狗会被绝育和疫苗接种,然后进入收养程序。
3.建立合理制度,支持公益团体收容流浪动物
(二)国外有关流浪狗管理的经验
在国外很多地方有一些对流浪狗管理的创新办法值得我国学习。在英国如果狗的主人无力饲养宠物狗,政府动物保护办公室会接受这些宠物狗,并会酌情收取一些费用。还有很多欧洲国家设立了严密的流浪狗管理机构,并且在每个区的委员会指定一名狗管理员,管理员的职责是抓住并扣留任何走失的狗,如果狗的主人前来认领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罚款和看管期间所有的费用。动物保护法基本完善的国家一般会采取捕捉,免疫,驱虫,绝育,然后释放流浪狗的方法,只有对有疾病和表现出攻击性的狗实施安乐死。①
4.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完善的流浪狗管理制度
(一)从立法上规定和完善流浪狗的管理制度
1.国家立法规定流浪狗的管理制度
2.地方性法规完善流浪狗管理制度
地方性法规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充分落实国家立法的前提下对本地区流浪狗的管理做细化规定。可以从流浪狗管理部门细化,规定到每个社区,街道对流浪狗的管理部门。政府对于流浪狗管理部门经费补贴细化规定,为流浪狗的生存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政府在制定地方性法规时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向社会征集宠物狗及流浪狗的管理措施来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同时也要将宠物狗的管理办法和流浪狗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尤其是宠物狗销售市场的管理,要完善销售登记,并且在每个社区及街道建立完善的宠物饲养登记。
(二)立法完善流浪狗留置站的责任,完善流浪狗民间救助机制
流浪狗收容中心现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政府部门设立的流浪狗留置站,还有一类是民间成立的救助站。政府部门设立的流浪狗留置站很少,在这几年较大的城市才开始建立流浪狗留置站,这些留置站由于空间狭小,政府发放的资金较少,造成了很多流浪狗被收留后死亡的现象。所以应该通过立法来规范留置站的责任。
流浪狗的问题这么多年没有得到解决,和流浪狗的救助社团存在的非法性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的流浪狗收容中心的成立主要依靠社会力量的扶持,以社会各界捐资维持、爱宠人士认养为发展模式。通过这样的模式,能够让社会各界更多有爱心的人士参与进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保护动物生命做贡献。流浪狗的民间救助站现在还仅仅停靠在个人的努力层面,现在应该通过立法规范民间救助机制。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立法让民间救助站的身份合法化,以更好的开展救助工作。
(三)从道德层面增强养狗人的责任意识
笔者认为应该通过道德和法律的结合来加强养狗人对狗的责任意识。要引导市民做个负责任的养狗人,应该对养狗的市民加强宣传和教育。对这些养狗人定期进行培训,讲解狂犬病以及宠物狗的防疫免疫,树立为自己的宠物狗做结扎的意识。还可以办一些板报或杂志来增强养狗人对宠物狗的责任意识,以免让这些宠物狗沦为流浪狗。
5.结语
参考文献:
[1]张恩迪.野生动物保护原理及管理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飞.动物保护窘境之思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3]周立志.论中国工作犬业[J].温州大学学报,2009,(6):10-11.
[4]周宇,飞.关于动物保护的法律思考[J].绿色中国,2006,(3):23-24.
[5]侯银续,张保卫.李进化.论流浪动物的收容管理[J].野生动物,2009,(2):5-6.
[6]周玉文.论流浪狗救助[J].农家顾问,2005,(24):22-24.
[7]柏立习.论凄苦的流浪狗[J].检察风云,2007,(3):11-13.
[8]池鹏.看国外如何规范城市养狗[J].金融博览,2009,(3):15-17.
[9]智敏.论流浪狗的收容整治[J].2007,(8):26-27.
[10]张志伟,王琴.狂犬病致死之研究[J].2007,(15):77-85.
[11]张楠,童琳琳.论流浪狗的救助[J].2009,(3):11-14.
[12]杜芊.《动物保护法》不应终结“打狗队”[J].记者观察,2008,(8):55-58.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我家的楼下,有一只流浪狗。有一天我看见它已经怀上小狗了,但还在垃圾桶边上找食物,我想,他一定是为了生小狗才这样做的。过了几天,在一个车库里,它生下了许多小狗,那些小狗一直围在那只大流浪狗身旁,不停地叫。母狗慈祥地看着它的孩子。啊这就是生命的延续!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失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巴彦淖尔市实验小学四年级:朱倬炜
1、杨红樱代表作品:《女生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男生日记》、《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笨女孩安琪儿》、《亲爱的笨笨猪》、《流浪狗和流浪猫》、《没有尾巴的狼》、《丁克舅舅》。
2、其中,杨红樱的作品《女生日记》的章节被选进了中国小学语文试验教材,《男生日记》获2003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中小学图书馆必备书,《漂亮老师和坏小子》获2004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并入选“中国新世纪教育文库·小学生阅读推荐书目100种”等。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海峡两岸童话一等奖”等十余个奖项。
1、《蜡笔小新》小饼干工厂第81集。
3、小新是一个年仅5岁,正在幼儿园上学的小男孩。他家住在春日市的市郊,最初小新与父亲野原广志和母亲野原美伢组成一个三人家族。随后又添加了流浪狗小白,随着故事展开,又加入了新的成员妹妹野原葵(漫画版:野原向日葵)。在最新的故事里,美伢的妹妹小山梦伢住到了野原家(不过找到工作后又离开了)。
德朗医生没有死,德朗医生日本漫画《蜡笔小新》中的角色之一,职业是接骨院医师,也是松坂梅的男友,他在《蜡笔小新》漫画中死亡了,但在动画中并没有死亡,在《蜡笔小新》动画第325集中,他为了挖掘化石而远赴南非。
《蜡笔小新》是由日本漫画家臼井仪人创作的漫画,1990年8月在《weekly漫画action》上开始连载,1992年,根据漫画改编的同名动画在朝日电视台播出,2010年7月16日,臼井仪人遗作《蜡笔小新》第50卷出版。
故事中的小新是一个年仅5岁,正在幼儿园上学的小男孩,他内心早熟,喜欢欣赏并向美女搭讪,最初小新与父亲广志和母亲美伢组成一个三人家族,随后又添加了流浪狗小白,日子频繁琐碎却不乏温馨感动,随着故事展开,又加入了新的成员妹妹野原葵。
臼井仪人先生说之所以会创造出小新这个形象,是因为他在观察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发现小孩子的想法往往非常独特,以至于作者被小孩的世界所吸引。所有的小孩都有乖巧和调皮的两面性。这种两面性对作者来讲是十分有趣的。反过来作者正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了这一两面性。
爱犬珍贵,
小心爱出“狂犬病”
王女士朋友家的名贵西洋名犬产下了几只狗崽,送给了她一只。王女士和6岁的女儿都爱不释手。可有一天她女儿在与小狗玩闹时不小心被小狗咬了一口。王女士认为具有贵族血统的名犬不会得“狂犬病”,因此没带女儿去卫生防疫部门打狂犬疫苗并处理伤口。20多天后,女儿不幸因狂犬病发作抢救无效而死亡。
医生说话:狂犬病疫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病死数量连续多年位居我国传染病首位。而且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因此,被狗咬伤后,首先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立即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正规的医院注射免疫血清,再打狂犬病疫苗,这三个程序处理得当,理论上可以预防狂犬病。
猫儿乖巧,
当心“弓形虫病”
新婚燕尔的晓倩沉浸在初孕的幸福中,她从娘家带来的小猫也常撒欢跳到女主人的怀里做出亲昵的举动。怀孕13周时,晓倩去妇幼保健医院做孕期检查,医生告诉她感染了弓形虫病,必须终止妊娠。医生说,她家的小猫是罪魁祸首。
医生说话:猫看起来温顺乖巧,而一旦被它咬伤,其传播疾病的概率比狗咬伤还高,伤口中分离出的感染源最常见的是弓形体原虫。孕妇妊娠的前3个月感染弓形虫,会导致流产和死胎;若在妊娠中晚期感染,胎儿可在出生时及生后数周出现脑部和眼部受损的表现,如脑积水、无脑畸形等,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死亡。即使孩子存活,也会留有智力低下、斜视、失明等后遗症。
注意事项:由于弓形虫对胎儿有巨大危害,而且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确切。所以弓形虫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1.育龄妇女应加强对弓形虫病的认识,孕前常规进行弓形虫检测,对新近感染者予以治疗,避免感染期妊娠。2.孕妇应避免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肉类或饮用未经充分灭菌的牛奶等,并避免接触猫、狗等动物。3.注意猫的日常卫生,每天清除猫的粪便,接触动物排泄物后要认真洗手。4.做好猫咬伤后的初步处理,步骤同狗咬伤后的处理。
小鸟依人,
捎来“鹦鹉热”
李大爷喜欢养鸟,还喜欢用嘴给鹦鹉、鸽子喂食,与它们朝夕相处。可前不久,平时身体硬朗的李大爷相继出现高热、恶寒、头痛、咳嗽、肌肉疼痛等症状,幸亏救治及时,才转危为安。原来,李大爷患的是一种名叫“鹦鹉热”的人禽共患病。
医生说话:养鸟虽然有许多益处,但金丝雀和鹦鹉等鸟类羽毛中的角蛋白可能会引发某些人的过敏和气喘,并且由于鸟类常做一些突然飞翔的动作,会惊吓到心脏病、精神病患者。目前已知的人鸟共患病包括鹦鹉热、严尔森氏菌病、西尼罗病等。禽流感和人禽流感病也可通过如鸽、鹦鹉等观赏鸟传播。而李大爷患的“鹦鹉热”是最常见的人禽共患病。该病无持久可靠的免疫力,加上疫苗接种效果仍不理想,因此,对“鹦鹉热”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小兔可爱,
却是“温情杀手”
在一些闹市街头、公园门口,尤其是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大门外,常可见到小贩出售兔子、仓鼠等小动物。七岁的萌萌放学回家的路上也买了一只小白兔带回了家。几天后,萌萌背部长出一片红疙瘩,又疼又痒,还发高烧,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