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唯一目的在于考察:第一,人类是否像每一个其他物种那样,是由某一既往存在的类型传下来的;第二,人类发展的方式;第三,所谓人类种族彼此差异的价值。
叫鸟(Palamedea)在每张翅上都装备了一对距,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据了解,只要用它一击就会把狗打得哀号而逃。但在这种场合或在某些具有翅距的秧鸡类(rails)的场合中,雄鸟的距并不见得比雌鸟的大。
对本书的写作过程加以简短说明,将会使其主旨得到最好的理解。多年以来,关于人类的起源或由来,我集聚了一些资料,却没有就这个问题发表著作的任何意图,毋宁说已决定不予发表,因为我考虑到,我如果发表此项著作,只会增添一些偏见来反对我的观点而已。在我的《物种起源》第一版中已指明,这一著作将使“人类的起源及其历史清楚明白地显示出来”,我觉得指明这一点似乎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暗示着,关于人类出现于地球之上的方式,人类同其他生物必定一齐被包括在任何的一般结论之中。现在情况已完全改观了。一位像卡尔·沃格特(CarlVogt)那样的博物学家,以日内瓦国立研究院院长的身份,竟敢在其演说(1869年)中大胆表示,“至少在欧洲,恐怕已无一人仍主张物种是独立创造的了”,显然,至少是大多数博物学者必须承认,物种乃是其他物种的变异了的后裔,年轻而朝气蓬勃的博物学者们尤其如此。多数人已承认自然选择的作用,虽然有些人极力主张我过高地估计了它的重要性,这是否公正,未来必会作出定论。在自然科学界年高可敬的诸位领袖人物中,不幸还有许多人依然以各种方式反对进化论。
进化观点现已为大多数博物学者们所采纳,而且正如在一切其他场合中那样,最终亦将为科学界以外的人士所遵循,因此,我才把有关资料编在一起,以便看看在我已往著作中所得出的一般结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适用于人类。因为我从来没有审慎地把这些观点应用于单独一个物种,所以这一工作似乎更加需要了。当我们把注意力局限于任何一种生物类型时,我们便丧失了把整个生物类群连接在一起的亲缘关系性质所导出的重大论据,如生物过去和现在的地理分布,生物在地质上的演替。所余者,还有一个物种的同源构造、胚胎发育以及残迹器官可供研究,无论其为人类或任何其他物种,我们都可把注意力对准这些方面;不过在我看来,这几大类事实提供了充分而确定的证据。以支持逐渐进化的原理。然而,来自其他论据的支持,也应时刻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