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成受访学生不了解流浪动物可能产生的危险
25日下午,记者随红石榴流浪动物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西电校园。据西电保卫处工作人员介绍,在西电校园的流浪动物数量大约近百只,尤其以寒暑假结束之后最多。记者了解到,在西电南校区校园内,曾看见流浪动物的师生比例高达96.5%,27.2%的受调查者选择与流浪小动物嬉戏,17.1%的同学对流浪动物可能产生的危险并不是很了解。
“不仅仅是流浪狗,还有流浪猫,它们的排泄物、呕吐物、尸体等常常带有致病性微生物和寄生虫,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水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而且,流浪动物对师生还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我们想找一条妥善的方式,既不伤害这些小动物,又能维护校园安全。”西电保卫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其实不仅是西电校园,据西电学生爱心社团走访了解,其他部分高校也同样存在不少流浪动物。
“以保护为前提,在抓捕过程中保卫处使用专业兽用麻醉剂和吹针注射。科学计算使用剂量,保证麻醉动物在1.5小时之内能苏醒。待流浪动物麻醉后,转移至临时收容地点。”西电保卫处该工作人员介绍,西电保卫处与红石榴中心合作,将捕获的流浪动物送往红石榴中心,经过筛查考核后进行绝育、注射疫苗、办理登记手续、最终面向社会进行领养招募。部分经过考核达标(性格、身体健康等方面考核)的流浪犬经登记建档、佩戴统一标识项圈后返回校园。
“目前学校里的部分流浪狗与师生相处融洽,不少狗狗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将来它们能重回校园,我觉得是最好的方式。”西电一位学生表示。
“由于犬类有较强的领地意识,校外的流浪狗很难再进入校园,这样一来校园中的流浪狗数量基本稳定,与其不断抓,倒不如确保留下的狗是安全的。”西电一位教师表示,只要做好了免疫、绝育,不会攻击人,他不反对流浪狗继续留在校园里生活。
校园流浪动物数量增加主要原因是人为遗弃
据介绍,目前比较人道的减少流浪犬和流浪猫数量的方法是TNR方法,即捕捉、绝育、放归的英文缩写。这种方法的使用不仅可以保护流浪动物的生命,也保证了流浪动物数量不会继续增加。然而记者了解到,尽管TNR方法是管理流浪动物最有效和人道的应对措施,但也只是在流浪动物产生和繁衍后所采取的手段,虽然可以很好地控制数量,但无法在根本上解决流浪动物的产生,因为校园流浪动物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为遗弃。
“有的学校流浪猫很多,还有其他小动物,有的是附近的村子跑来的,有的则是学生遗弃的。”西电爱心社的一名学生表示,很多高校不允许养宠物,但是仍有学生偷偷养了猫、小狗、仓鼠以及兔子等小动物。学生毕业后,部分宠物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被遗弃,变成校园流浪动物。
“养猫的最多,也有部分养狗的,有的在宿舍偷着养,有的在外面租住的房子里养宠物。据了解,毕业后如果是品种狗,学生就会带走,被留下遗弃的,大多是土狗。”记者采访中,南郊一所高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生表示。
南郊一所高校里有几十只流浪猫。学校里有位老师特别喜欢小动物,长期以来一直救助这些流浪猫,并与学生一起组建了社团去帮助它们。“先前学校里有80只左右的流浪猫,现在只剩下30多只,比较好看的猫已经被别人领养了,这是一种比较妥善的途径。”一位知情者表示。
一位多年致力于流浪动物救助的爱心人士表示,学生爱狗值得鼓励,说明学生有爱心,但她不赞成学生在校园里养宠物,动物也需要免疫等措施,不科学地养宠物,其实是一种不够负责的表现。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和校内最大的学生公益组织——“爱心社”合作,成立动物保护组织,利用学生团体的基层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学校、学生、老师的作用,调动学校各方面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教育广大师生充分认识校园流浪动物的危害性,提高师生文明规范养宠物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