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的家庭成分不好,在1965年冬选择下乡插队,比“老三届”还早了好几年。下乡的生活到底苦不苦?当年的知青生活得怎么样?看看我们插队时的衣食住行就很清楚。
衣着简单
在知青点的几年,我们过着和当地老百姓一样的生活,有时候比他们还要艰苦。
那时候,每个人的穿着都很简单,外衣基本上是制服之类的,远不比现在样式繁多。我们的衣服不分男女都有补丁,我所有的衣服只有两件是好的,其他的都磨破了,只得用布把洞补上。那个年代有个口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话说出来并不夸张。
那时的穿着从质地、色彩、款式等方面远不及如今。颜色以蓝、绿为主,种类也很简单,那时能穿上一身秋衣或绒衣就是很美的事儿了。衣服虽不华丽,但那时节俭、智慧的老百姓仍在这种质朴中找到了最舒适、实用的穿衣之道。
秋衣是一种棉质的衣服,很柔软,但洗几次就没有形了,那时候也没人讲究贴不贴身,防寒才是最重要的。绒衣很厚,很暖和,外面是光滑的,里面是绒的,既好看又非常结实。
那时外衣一般就是深蓝色的制服,叫青年服。上衣有四个口袋,上面两个小口袋里可以别钢笔。棉袄得靠手工用线把棉花缝得结结实实、板板整整的,防止穿久了不平整,也叫“滚包”,后来也有用缝纫机缝的棉袄,当然结实又美观。
那时人们用土布做衣服、行李。土布一毛八分钱一尺,衣服一般都做成对襟的。我的母亲就给我做了一件对襟的土布衫。也有人用洋布做衣服,也就是那种白布漂上颜色,这种布相对贵一些,大约三毛三四分钱一尺。那年代买布只有钱不行,还得拿布票,国家每年给每人发8尺布票,大约可以买成人能够做一件半衣服的布。
春、夏、秋三季,男人们都戴同一样式的帽子,叫做人民帽,也叫制服帽,一般都是蓝色或者灰色。一些有本事的人就弄一顶绿色的军帽戴,让人很羡慕。冬天知青一般戴羊剪绒的皮帽子,我喜欢戴那种蓝色警察棉帽,是麻栽绒的,不太暖和,但很时髦。当地的农民戴自己用狗皮、狐狸皮做的帽子。
狗皮帽子是杀狗后把狗皮扒下来,让皮匠加工成柔软的毛皮板,再剪成帽子形状,外面用布和棉花缝上。虽然这种帽子不好看,但暖和,长长的狗毛能把脸和嘴都盖上,足以抵抗塞北的寒冷。
我们冬天都戴纱布做的口罩。一尺纱布,叠成比手掌大的方块,把两面缝上,两侧穿进去一根白线绳,挂到耳朵上,或直接套到后脑勺。口罩脏了,就拆了洗,晾干后再缝上。
冬天干活的时候知青都戴手套,一般都是白线手套,很俏。我戴的是妈妈给做的“大手闷子”,一根大拇指在旁边,另外四个手指在一个大的棉布套子里,戴着特别暖和。两只手闷子用一条约两米长的“寸带布”钉上,用时挂在脖子上。
天冷干活时都戴着手闷子,天不太冷或者干活不得劲时,把两只手闷子在后腰往一块一摽,十分方便。
穿的一般都是黑布鞋,鞋面用黑斜纹布或条绒布,鞋底用破衣破布裱的多层厚布,我们叫袼褚,再用细麻线绳一针一针反复地缝,叫纳鞋底,做鞋底是千针万线才能做成的辛苦的活儿。
我穿的棉鞋是妈妈给做的高腰五眼鞋,系鞋带儿。圆口鞋矮腰没有五眼,直接穿上也不掉。还有一些男青年穿买的棉胶鞋,俗称胶皮靰鞡,是用橡胶做的鞋底,高腰系鞋带。这种鞋结实且不怕水不怕雪,就是容易潮湿,晚上得放在炉火旁烤,还需要垫鞋垫。鞋垫一双一毛钱,没人买得起。穿胶皮靰鞡就挑柔软、干净的苞米皮子,撕成一条一条的,垫进鞋里,既暖和又防脚臭,坏了、脏了就扔了换干净的,省钱又舒服,但就是总得补袜子。
冯家公社离内蒙很近,历史上曾是科尔沁草原属地,所以那里的一年四季风沙都很大,特别是春季和秋季,人们外出或干活时都得戴风镜。
如果不戴风镜,沙子就很容易进眼睛里,导致沙眼病,既疼痛又影响视力,而且传染。风镜片有白的也有茶色的,镜片的四周用薄布封上,大小以能把眉毛眼眶扣上为好。一般的风镜一毛钱一个,很便宜,缺点是镜片碎了不能换。稍好一点的风镜能折叠,周边用羊皮制作,风镜玻璃片坏了还可以换,折叠的风镜携带很方便,但价格高,得五毛钱。
伙食很差
我们在乡下干活,常年吃的就是高粱米饭和苞米面饼子。谷子产量低,种得少,所以很少能吃到小米饭。白面、大米都是细粮,就更难吃上一顿了,除非是节假日改善伙食。地瓜算是比较常见的主食,但不能吃得太多,容易涨肚。
有时候到社员朋友家可以吃一顿豆包。一年到头很少能吃到饺子。在老社员家里我学会了喝酒,纯高粱酿制的五六十度,口感醇香味浓,价格也不贵,散装六十度白酒六毛钱一斤。
平时吃不到肉,为了解馋就买肥肉熬成荤油,放坛子或罐子里贮存起来,吃炖土豆白菜萝卜时,等菜煮熟了要往碗里盛之前,往锅里放二三匙荤油。如果能吃上一顿豆油做的菜算是改善了。
因为老社员家都养鸡,所以常常能吃到鸡蛋。冬天吃的菜就是土豆、白菜、萝卜、大葱,夏天有茄子、豆角、黄瓜、韭菜等。还有野菜,常吃的就是地里的苣荬菜和小根蒜。除了蘸酱吃,还把苣荬菜剁碎掺到苞米面、高粱面里做成菜饼子。
水果对我们来说想都别想,除非冬天回到城里才能买到冻秋子梨。有的社员家里有桃树、杏树和大枣树,但是我们根本就吃不到,因为社员自己家还不够吃呢。夏天,我们就吃自己种的黄瓜和西红柿,还有生产队里种的西瓜和香瓜。
我们在知青点的食堂里吃饭,有的人怕吃不饱,就抢着吃。
从阜新铁中下乡的张春亭,身高一米八多,体格健壮,他很能吃,我每次吃完一碗饭时,他三碗饭都吃完了。他边走边吃,走到饭盆那里时,碗里的饭也就吃没了。很多时候大家为了能多吃几口饭,把饭划拉到嘴里来不及细嚼就直接咽下去了。
一天中午饭,我吃葱,顺手把葱胡子掐掉扔到地上。当天晚饭后,知青点政治指导员组织知青点全体开批判会,题目是:一根葱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