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甜蜜的休息阶段,也经过了测量状态的调整期,接下来就是整个冬训的重点:基础培养期了。
基础培养会着重在两个部份:耐力与肌力。
我们先从耐力开始讲起。
自行车公路赛几乎都是长途耐力赛,一场比赛上百公里,动辄3、5个小时才骑的完,就算拿公路绕圈赛来讲,少说也要绕个40分钟以上才会有冠军产生。跟几分钟内决定胜负的场地车计时赛相较,算是相当耗时耗能的运动了。
传统的训练方式:长距离骑乘
如果你真的乖乖的去做那6小时的LSD,而且整个冬天都这样练,我敢说明年春天你在比赛时一定会被痛宰,完全跟不上对手的强度。
好吧,那么在冬训的末期加入强度训练吧,你可能会觉得有一点点的进步,但是也许很少,甚至完全无感。此时你肯定在怀疑长距离骑乘的功用了。
长距离骑乘这个项目,在根本上并不是要立刻改善选手的比赛实力,相对的,它是对身体整体的素质作改造,让心肺功能可以做一个基础性的强化。
短而频繁的高强度训练可以让心肌增厚,让心脏可以跳得更快,把血液加速流向全身。长而缓慢的低强度长距离训练则是让心室容积增加,在每一次心跳里输出更多的血液。这两者有什么差别吗?比如说都输出一样容积的血液,一个选手的心跳是180,另一个只有150,你觉得谁在2小时的爬坡赛谁能撑的比较久?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明明体重差不多,有人爬起山来那么快,呼吸节奏还是那么好;有的人则是呼吸越来越急促,但速度却越来越慢。
再来,人体的素质要改变也非一朝一夕,而心肌增强的速度也比心室容积增加还要快,所以我们可以在练车1,2年后,就能习惯心跳170以上的感觉,但我们的静止心跳却一直无法压低到60以下。
新式训练法介绍:HOP与SST
1.HOP(HourOfPower)训练法。
也就是1小时的强度训练。这种训练基本上便是在1个小时内,在有氧上限的状态内,进行你所能承受的最大训练强度,也就是在LT的范围下尽力骑一个小时。但是进行HOP时要特别注意恢复的问题,因为如果强度没有拿捏好,选手可能会不自觉冲上LT以上强度,多次累积下来可能会有过度训练的现象,不可不慎。
2.SST(SweetSpotTraining)训练法。
练了耐力,别忘了肌力
做了整个冬天的长途有氧,即便心肺功能有所增长,但是一遇爬坡就觉得双腿无力?平路骑乘高回转还撑的住,然而开始重踩时就会力不从心?是的,这就代表我们还有另一个基础要加强﹣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