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面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也许也许是你在寻找的内容。以爱动其情,以严导其行,以诚换其心,以志树其人,教案在教师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编写教案是备课最为深入、具体的一步。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布贴人像》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布贴画简洁、概括、粗犷的形式美感。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布贴人像的工艺技法知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布料人像的裁剪、粘贴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布贴画的工艺技法知识,并感受简洁、概括、粗犷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布贴人像的制作。

作业要求:

有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布料,粘贴一幅同学、老师或家长的像。

课业类别:

工艺设计制作课。

学生学习用具准备:

图画纸、彩色布(要颜色不同、质地不同的布料)及人像图片、胶水。

教师教具准备:

范画、步骤图、彩色布、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鼓励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踊跃回答问题。

2.检查学生带图画纸、布料、人像图片的情况。

二、复习旧知识

设问:什么是布贴画?

小结:运用布料的不同颜色,不同质地进行组织、粘贴,以表现形象的方法。

三、总结上次作业

(出示6幅优秀的、有代表性的作业讲评)

优点:裁剪、粘贴技巧有提高,注意了巧用布料。

不足:画面的组织、疏密、遮挡处理不好。

四、讲授新课:

(出示范画。书16页上三幅学生作品教师课前制成大幅范画)

1.分析范画内容。(意图:使学生学会分析作品,并引发美感,提高兴趣。)

设问(1)三幅范画表现了什么内容?

小结:作品表现的是人像。有男、有女,有短发、梳辫子的,还有戴头巾和戴眼镜的。还表现了不同的相貌特征,有的人脸形是椭圆的,扁圆的。眼睛有大有小,鼻子有窄有宽,嘴也有大有小。还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

设问(2)三幅范画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表现的?

小结:是用布贴的方法表现人像的。

2.出示课题:布贴人像(板书)。

3.向学生讲清本课及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本课将在前面布贴《一篮水果》、《瓶花》作业的基础上学习用布贴制作人像的方法。本课时进行设计,并根据画面需要确定所需的布料。本课学习用布贴为同学、家长或老师制作一幅肖像。

4.分析范画的表现形式特点:

设问(1)选择布料应注意什么?

小结:比如对颜色的选择,根据表现的人的肤色、头发颜色、衣服的色彩及图案来确定布料的颜色,并且可以进行夸张。在选择布料质地时,根据人体各部位的特点进行质地选择。比如头发、眼睛适合选用较厚而带毛茸茸感觉的布料,去表现头发、眼睛的厚重感。皮肤则应选择薄料去表现皮肤的细嫩、光滑。甚至巧用布料质地与颜色。(出示范图:书上下面一幅作品。)这幅作品用了一块小白花的花布做衣服,给人感觉穿了一件蓝底印花的衣服,又用了一块花布做蝴蝶结,与红头发的颜色形成对比,花布与一种色的布又是一个对比,使要表现的各部位又清楚、又有变化地表现了出来。

5.分析作业步骤:

(1)构思:确定表现的对象(举起教师已准备好的人像图片)是同学、老师还是家长。通过认真观察人像图片,找出人物最明显的形象特征。

(2)画草图:用较大的作业纸8开或16开都可以。

按以下步骤草图:(示范)定头的位置,画头的基本形,画出脖子的位置,画领口及衣服上半部,刻画头发及五官的特点。她是一名活泼可爱、关心同学、帮助别人、尊敬老师、家长的优秀少先队员。

(3)根据表现的人物的肤色、头发颜色、衣服的颜色和样式确定选择不同颜色、质地的布料。

五、课堂练习:

构思、画草图、选择和确定布料。

六、课堂小结:

选择设计人物形象特点突出的作业讲评。布置下次课准备的学习用具:草图、选择好的不同颜色、质地的布料、剪刀、胶水。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草图、布料、剪刀、胶水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旧知识:

设问:布贴画怎样来选择布料?

小结:要根据表现对象的各部分结构特点来决定。如人的皮肤适合用薄一点的布料,毛发则需要厚而有毛茸茸感觉的布料。

三、讲授新课:(板书课题)

1.分析布贴人物画的结构层次。

用布粘贴人像时,一般是头发、五官粘在脸的上层,脖子在脸的下层,衣服领口压在脖子上层,红领巾在衣服上层,领子下层。

2.向学生讲清本课的任务。

3.分析作业步骤并示范

(1)按粘贴的顺序进行裁剪。

A.用已选定的适合表现人物肤色的薄布料,按草图的位置、大小、脸的基本形状剪下来,放在一边。

B.用已选定的带毛茸茸感觉的布料,按照头发的样式剪下来。用适合表现衣服的布料,剪出上衣的上半部分形状。放在一边。

C.用已选定的花布剪出蝴蝶结,用较厚,毛茸茸感觉的布料剪出眼睛,选出比肤色略深的布料剪出鼻子的形状。用红布剪出上下嘴唇、红领巾放在一边。

(2)将剪好的的布料,按粘贴的顺序放在草图上,检查裁剪是否合适,可以进行修改。

(3)按层次、顺序粘贴。

A.将脸的背面涂上胶水,粘贴在恰当位置上用手抚平贴好。

B.将头发的背面涂上胶水,粘贴在脸的上层位置。将上衣的背面涂上胶水,粘在头下部衣服的位置上,高领还可压住脸的一部分。

C.将蝴蝶结粘贴在头发一侧上层,使其压在头发上面。将眼睛粘贴在恰当位置上。将鼻子,上、下嘴唇粘贴在恰当位置上。将红领巾粘贴在领口位置上。

(4)一幅完整的人像制作完成了。

四、课堂练习:

剪贴脸、头发、上衣、剪贴五官、蝴蝶结、红领巾。

(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

(1)选择人像特点突出、巧用布料、有层次的作业讲评。

(2)也可把全班作业排列在一起,搞一次小型观摩会形式的总结。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录像、、练习纸等。

1、情境激趣:同学们,知道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咱一块上课,高兴吗同学们还记得20__年12月31日晚上12点59分)嫦娥1号发射的情景吗在这个场景中还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呢,想再次来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好,让我们跟着指挥长一起来为它倒计时加油吧!

(播放发射倒计时时刻)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

谁找到了藏着的数学知识了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刘翔在奥运会上用12秒91的成绩夺得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这是我们过马路时,常常看到的红绿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也是用秒来计时的。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直观感受1秒和几秒。

(一)观察钟面模型,复习旧知。

师:(出示钟面)还认识它吗请学生来介绍一下时钟。

(二)多种感官参与,建立1秒概念(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

1、认识秒针和1秒。

师:在钟面上还有一个新朋友,叫出它的名字来(秒针)谁来描述哪颗针是秒针呢(又细又长的那颗)。

师:那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钟面上的秒针是怎么走的(演示:钟面上,秒针伴着“嘀哒”声走了几小格。)生自由回答。

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2、体验感受,建立1秒的概念

过渡: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1秒有多长呢我们静静的来感受一下1秒有多长。

(1)(钟面演示1秒),你感受到了吗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次要想一个办法在心里记一记1秒有多长。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的(拍一下手、跺一下脚、说2个字、点一下头)

(3)你感觉1秒怎么样(学生发表意见。)

(三)互动体验,感受几秒,加深对1秒的认识。

1、体验10秒。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10秒有多长。当你觉得到10秒了就睁开眼睛,悄悄的举起你的小手,记住你看到的是几秒钟。

学生活动,然后反馈。

2、感受15秒。

师:还想做这个游戏吗提高一下难度,感受一下15秒行不行那秒针要从12走到几呢

学生活动。

师:看来同学们的感觉是越来越准了。

3、游戏活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体验探索,发现1分=60秒。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鼓励一下自己吧,下面老师要送一个礼物给大家,送一段美妙的音乐来轻松一下,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用你自己的方法感受一下这段音乐有多少秒(播放一段60秒的音乐“梁祝”。)

师:这段音乐有多少秒

师:这段音乐究竟有多少秒,让我们伴着秒针的走动,再次来欣赏一下这段音乐。不过这一次,请你仔细观察秒针走动时,分针有什么变化(再次播放这段60秒的音乐,画面显示秒针从12开始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

师:秒针走了多少秒这段音乐是多少秒呢

生: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1小格。

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了1小格是1分钟。

师:我知道这段音乐是60秒,现在又说是1分钟。到底是1分钟还是60秒

生:1分=60秒。

板书:1分=60秒

三、练习、感受,加深认识

如果给你10秒,你觉得能干什么学生交流。那10秒到底能干什么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这里我给大家准备了一篇和一些口算题,还有半张空白的纸。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件事来作实验。

四、课堂小结

10秒我们有这么多收获,那如果只给你1秒你能干什么呢学生交流。你们认为1秒干不了什么是这样吗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小结:汽车1秒能行20米,火车1秒能行30米;飞机1秒能飞行250米;地球1秒大约能自转4100米;卫星1秒约行7900米。

所以不要小看这短短的1秒,在一些国际比赛中,往往成败就在这短短的1秒之内,(出示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视频)这是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精彩画面,冠亚军之间相差连1秒都不到。

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余数的意义,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式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策略意识和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谁能很快说出()里最大能填几?

()5<6()3<205()<38

()4<226()<347()<24

2、游戏猜猜看激发孩子探索新知。

出示情境图:几十个按红、黄、蓝顺序排列的彩球。

师;老师不看屏幕,同学们告诉我几号球,我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谁来考考老师?

生: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球的颜色呢?

二、新课

1、设疑

请同学们笔算题卡上的3道除法式题

63=73=113=

学生提问:73=、113=该用哪句口诀,该怎样计算?

2、解疑

(1)摆一摆

师:①同学们动手分一分,73、113的结果是多少?

②剩下的为什么不再分呢/

③今天分的这两道与以前分的有什么不同?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的不够分的数就叫余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2)说一说

师:刚才我们通过分知道73的结果,那么笔算37,商是几,竖式该怎样列,余数该写在哪儿,请同学们同桌议一议,也可以动手试着做一做。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①37商是几,为什么商是2,你是怎么想的?

②7的下面应该是几,为什么?6表示什么?

③余数是几?你是怎么算出来?1表示什么/

④横式中的得数该怎样写?

教师指导:

先写商,接着用6个点表示还剩,最后写余数1。读作;六余一

师:有余数除法的笔算与整除除法的笔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做一做

请同学们笔算题卡中的式题

把一位同学的式题用投影仪展示,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全班集体讲评。

3、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观察73、113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73=2`1113=32

23

37311

69

12

(2)学生提出问题: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余数比除数大行吗?余数和除数可不可以一样大呢?等等

4、突破难点解决问题

(1)情景图:分四次苹果,列出除法算式

第一次:有15个苹果,每4个分一盘,可以分几盘?还剩几个?

师:剩下的3个还够分一盘吗?为什么?那么3就是什么数?(余数)

列出除法算式154=33

第二次:有16个苹果,每4个分一盘,可以分几盘?还剩几个?

分3盘时,问;剩下4个是余数吗?为什么?

师:可见剩下的数都是余数吗?为什么?(不是)那么,剩下怎样的数才叫余数呢?

列出除法算式:164=4

第三次:有17个苹果,每4个分一盘,可以分几盘?还剩几个/

师:老师分了3盘,还剩下5个就不再往下分了,你们认为这样分恰当吗?

列出除法算式:174=41

师;通过分苹果我们列出了3道除法算式,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思索、讨论,得出结论:①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

②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2)小游戏

小朋友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6,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除数是8,余数有可能是几?

5、笔练

请学生笔算385,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小结;①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要想几和除数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商就是几。②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一)学前准备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几何直观,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板书这些分数。

2.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图。

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2)从上面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

(3)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问题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

问题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

……

2.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1)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同桌讨论:+等于多少

(3)操作验证答案。

如果出现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

如果出现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集体验证:

(预设)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

方法2:是2个,2个加1个是3个,也就是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课件进行示范。

(4)引导辨析:+的结果为什么不是

2.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

(1)观察课件: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

(2)猜一猜:-等于多少

(3)小组讨论:-等于多少

(4)汇报算法,思路可能有:

方法1;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比1份多1份,也就是;

方法2:2个减掉1个还剩1个,也就是;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计算的过程。

(5)讨论:爸爸吃了,同学们想想,他们一家人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可以用几种不同的结果表示(1,)

【设计意图】通过“他们一家人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这一问题的讨论,既巩固练习了前面的分数加法,又为后面学生自学1减几分之几这一环节中对于“1”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3.探究1减几分之几

(1)自学第97页例3,把你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

(2)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怎样想的,是把“1”看作多少来减的

(3)“1”还可以看成分母是几的分数请写出几个。

(4)巩固练习(指名让学生板演)

1-1-1-

计算并思考,这几道题中的1分别应该看作多少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1在不同的算式中表示的分数不同,意义亦不同。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第97页“做一做”第1、2、3题。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2题。

【设计意图】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组织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你是怎样计算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3

课题: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教学目标

1.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并且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了解补0占位的意义.

2.能正确地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探索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且理解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了解补0占位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想商中间有零的除法补0占位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卡片若干张或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口答.)

42÷262÷3166×475÷5

51÷384÷254÷2720×40

2.说出下面各题的商的位在哪一位商是几位数(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回答.)

3.笔算:(教师出示题目,找个别学生板演.)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教师用卡片出示

(2)教师指名学生说出计算步骤,口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商是多位数且商中间有零的计算法则.

2.教学例13.

(1)出示例13:2835÷27

启发思考:首商写在什么地方商是几位数学生试做.

引导学生讲述:求出商的百位上的数之后,百位上的余数是1,把被除数十位上的3落下来以后是13,比被除数27小,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教师列竖式板书(注:0字用彩粉笔写上,提醒注意):

(2)学生讨论.为什么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呢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我们在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求出商的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对着哪一位商0,然后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

(3)继续试商:第二次除,当移下3后,13不够除,直接移下5,这时商5不行,因为商已确定是三位数,不写0,商便成了两位数15了,0起到占位作用.

师生共同解答:

(4)师生共同小结: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求出商的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要对着哪一位商0,然后再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

(5)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商中间有零的除法,计算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在哪一位上面写0,然后再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可通过先确定商的位数的方法来检查商中间是否丢掉了0.

随堂练习

1.填空:(教师出示投影片)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讲清为什么.

2.9315÷455287÷175916÷29

教师投影出题目的同时,发3张投影胶片给3位学生完成,教师巡视辅导,然后利用3位学生的投影胶片进行讲评和集体订正.

3.用打手势“√”或“×”来判断改错.

教师:这三道题比上面三道题有难度,看谁这节课学得好,问题看得准.注意判断过后要讲清理由,错在哪儿.

结合上三道题的判断说明:出现商中间连续有两个零的情况;在除法计算中,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上,不免商1,就在哪一位的上面写0,在除的过程中,如果前一步除时没有余数,这时被除数上的0不往下移.

布置作业

1.(1)3829除以36,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2)27除5616得多少

(3)3648是24的多少倍

2.同学们一共收776千克核桃,每25千克装一筐,可以装多少筐,还剩多少千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4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加法的理解。

重点:掌握小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一、复习导入新课。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做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74+2851+62

(小结时,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新课:

1、设计购物情景图。学习小数的加法计算。

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你想购买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你最少选择购买两种商品,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钱

学生活动后汇报归总。得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板书)

教师补充讲清,直接用小数计算的书写格式。(强调格式)

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2.30.9+6.214.1+3.62.08+0.49

3、师生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形成文字。计算小数加法时,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加得的结果要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实践活动:

1、把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找出来,计算一下语文、数学两本书一共用多少元钱

2、看够物信息,帮小强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钱。

面条一包食盐一袋火腿肠味精一袋

1.86元1.00元5.06元9.47元

四、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3、摘果游戏

说明(果树图上有小数的加法算式,谁计算结果正确,摘下的果子归谁。)

五、全课归结

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2、你在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4课时

课题:笔算小数的减法。

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96页的内容。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加法

0.37+0.5810.9+7.8

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

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

尺子铅笔作文本图画本笔盒彩色笔

0.80元0.50元1.20元0.60元9.67元12.40元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顾对比:

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四、练习作业。

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

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

第5课时

课题: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97~~P98第4~~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

一、口算练习。

4.6+5.40.6+0.80.36+0.4

0.9–0.70.8–0.41–0.6

老师小结口算情况。

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

1、完成P97第4题和P98第6题。

2、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学生如出现错误,结合评讲)

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

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1)0.95比0.58多多少

(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

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0.95-0.58=0.37;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1.3=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答。

四、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深练习,补充题略)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重点: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5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主题图,谈话引入:今天天气真热,童童想到冷饮店买些冷饮。请大家观察价目表,看看这里有哪些品种的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

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

教师整理板书: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

提问:通过这些商品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谈话:童童想买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个贵一些,你能帮她比一比吗揭题: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提问:如何比较0.8和0.6的大小

课件出示:0.8○0.6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8686,0.6=,>,所以0.8>0.6。10101010

出示两个正方形,让学生在正方形中分别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小结:两个小数都是零点几的,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小数部分,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2.试一试。

提出问题:比一比雪糕和冰砖的价格,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出示:0.8○1.5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数部分是0,1.5的整数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写成分数是88,

想法三:因为8比15小,所以0.8

(2)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多,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用数轴来表示这两个数。

(出示数轴图)提问:你能在数轴上标出0.8和1.5的位置吗

学生在教材中的数轴上标出两个小数的位置。

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不相同时,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3)引导:在数轴上标出0.6,比较0.6、0.8和1.5这三个数哪个,哪个最小。学生独立标出位置,并比较大小。

(4)任意选两种冷饮,比一比价格,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主要比较以下四种情况:

0.8○2.20.6○2.21.5○2.2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比较的方法,师生共同讲评。

比一比:四种饮品,哪种冷饮最贵,哪种,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提问:我们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1)采用换算单位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小的单位。

(2)数轴比较法,先把这些数依次在数轴上标出,然后比较其大小。

(3)整体比较法,即位数相同,从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位数不同,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两条彩带各长多少厘米吗(6厘米和9厘米)

再问:用分米作单位,这两条彩带分别长多少

再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小数吗(0.6分米

(2)要求: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然后比较大小。

指名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汇报。

4.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标出数,然后按顺序把三个数填入括号内,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比较的过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内容:课本P2—P3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具:挂图、“附页1”图1。

一、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会读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忙。

二、玩中学

1.创设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经验,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1)出示文具标价牌,学生仔细观察,并将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

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

书包45元水彩笔16。85元钢笔8。00元文具盒12元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

2.观察对比,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并进行比较,说说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2)说明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认识小数点。

(3)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了解小数的读法,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4)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读。(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价。)

(5)小讨论:小数点重要吗(小明把笔记本的单价3。50元写成0。35元,会造成什么后果让学生议一议,交流后汇报。)

3.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

4.试一试。

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习题,同桌互相反馈。

三、学中做

1.写一写,读一读。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注意指导“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这一小题的写法、读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四、做中得

数学游戏。完成“练一练”第3题。

五、总结。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飞飞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飞飞的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从9月1日开始算起,请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课本第75页的例题)

2、围绕下列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哪几天飞飞的父母同时在家休息哪一天飞飞能和父亲同时休息

3、指导学生将日历中的带标记的日期填到相对应的图中。

4、学生根据表示“父亲休息日”“母亲休息日”“飞飞休息日”的三张图填出表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韦恩图,并交流填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

观察日历找规律:

观察日历中的加框的4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12比11多1,……18比11多7,……

嘿!我发现了:11+19=30,……换另一组再试一试。

教学反思:

1、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

2、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联系具体实例,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看身份证”的情境,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吗她今年几岁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请学生观察、交流从身份证上获得的信息。

2、全班交流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的方法。

三、实践练习,拓展延伸

1、独立完成第78页的2、3两题,然后分别交流自己的结果是怎样想出来的。

四、课堂总结:在这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一、理解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

1.看图出示以下情境和问题:

①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②从学校到仙女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③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④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2.请学生尝试列出解答上面各题的算式。

一般来说,学生都能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下列4个算式:1243、2234、10031824。

3.体会除法估算是解答问题的一种工具。

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让学生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怎样进行除法估算

1.一般方法

(1)从上面4个算式中抽出:1243,请学生尝试估算。

(2)展示、交流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生1:124120生2:124=120+4

1203=40(或340=120)1203=40

每人大约运40箱。剩下的4箱中每人还

可运1箱,每人大约

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是正确的。

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估算2234。

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与1243的估算过程方法会基本相同。有以下几种思路:

生1:223200生2:223=200+23生3:223240

20xx=5020xx=502404=60

平均每小时平均每小时平均每小时

约行50千米。约行55千米。约行60千米。

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最佳,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

(4)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通过以上两例、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2.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1)再现问题:

①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②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2)组织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a.在解决问题①中,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b.在解决问题②中,将182

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3)交流看法:

请学生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在班上进行思想的碰撞。通过研讨,让大多数人明白:在问题①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问题②中,已知灾民182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渡

困难期。

(4)估算解答

请学生独立完成1003、1824的估算。学生作业后,点名说一说估算的过程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6页做一做第1、2题。面对第1题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思考:把260看成240或280都可以吗?为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3、4题。面对脱离了具体背景的除法估算,请学生根据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正确求出估算结果。完成后,可请学生简单说一说是将被除数看成多少来计算的。

3.补充练习:160人去春游,每辆车坐28人,6辆车够吗?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请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将乘、除法估算技能用于解答同一个问题之中,培养学

生灵活解题能力。

一、学前准备

1、复习旧知。

(1)回忆学习了哪些方向。

(2)连一连,找出相对的方向。

前左下东南

北西上右后

(3)提问:谁能说出我们校园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2、导入新课

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北京市所处的位置,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的。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校园示意图。

(1)描述地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把教室内的黑板看作地图,指出北在什么位置。

(3)提问:现在我们确定了方向北,你能不能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请同学到前面黑板上贴出相应的位置。

(4)用语言描述建筑物的具体方位。

(5)提问:如果我们把上方规定为其他方向行不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你们尝试着做一做,并说出其他三个方向。

(6)小组交流。

(7)集体反馈。比较各种方式,说一说,怎样画最清楚。

2、小结。

通常情况下,地图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这样标准统一,简单清楚。当我们看一幅地图时,一定先看清所给方向,然后根据所给方向,辨认出其他方向。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尝试操作:

(1)绘制出自己房间的平面示意图。

(2)确定图上的方向。

(3)和同伴交流。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教科书第36至37页例1、例2及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2、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米尺、学生用尺各一把,一分硬币一枚,纸条若干条。

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来个游园夺奖比赛活动,比赛的规则是:只要你能正确地回答园中设置的题目,你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品,最后再根据每组得奖的多少,评出三个优胜组。各组同学有没有信心夺奖?

一、游记忆园(复习旧知识)

幻灯出示记忆园中的问题,并逐一显示问题:

(1)我们已经学过()和()两种长度单位?

(2)一米=()厘米

(3)13厘米-7厘米=()厘米

(4)比划比划1厘米大约有多长?

(5)用手势表示出1米的大概长度。

(上述问题如果学生答对了,奖给小红旗一面)

复习阶段活动小结:(鼓励获奖同学,导入新课教学)

教师导语:以前,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量较小物体的长度或较短距离应该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如果要量更小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更精确,该用什么来作长度单位呢?请跟着老师走入求知园,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留一定的手写空间,留待后面在补上完整的课题)

二、游求知园,认识毫米

幻灯出示求知园认识毫米的有关问题(逐题显示)

1、仔细观察尺子,看看1厘米中间还有什么?(有很多小格)

(学生举手答,答对的同学奖发现奖牌一面)

2、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10个)

注意引导学生怎么数,数得快的同学奖速度奖牌一面。

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1厘米=()毫米(引导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学生举手抢答,答对的同学奖思考奖牌一面)

4、用手比一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指名同学比给大家看,其他同学跟着比,比对的同学奖发现奖牌一面)

5、量一量:量一根长10毫米的纸条剪下来、量一分硬币的厚度是()毫米、量数学书的厚度是()毫米。

6、说一说:回形针长()毫米、铁钉长()毫米。

(答对5、6两题的同学,分别奖勤于动手奖一面和小星星一颗)

活动小结:(照顾后进生,巩固毫米的认识)

刚才,我们在求知园中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同学们在夺奖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下面我们把机会让给那些没有得奖的同学,请他们来回答几个问题(指名后进生回答)。

1厘米=()毫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

(各组同学的得奖情况对比,表扬先进组,鼓励后进组)。

三、继续游求知园,学习分米。

导语:在求知园中,我们认识了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也有我们没有认识的长度单位分米。老师只知道分米是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关于分米的其它知识,还要同学们在游完了求知园之后才知道,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夺奖识分米(补充课题,使本节课的课题完整)。

幻灯出示求知园中有关认识分米的问题(逐一显示):

1、量一根10厘米长的纸条,然后把它剪下来,看谁剪得快?

告诉学生:10厘米也叫1分米。

2、填一填:1分米=()厘米。

3、数一数:在米尺上10厘米为1段地数,看看整好可以分成几段?然后填空:1米=()分米。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数1米的硬纸条。

4、做一做:

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

剪一根3分米的纸条给大家看看。

三、活动总结:(强调知识重点,表扬先进小组)

这节课,我们通过游园夺奖活动,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和

分米,知道了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在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色,下面我们进行评比。对获奖小组及获得奖品的同学进行鼓励。

THE END
1.磨剪刀是向前推,还是往后拉?如果磨错了,越磨越钝!专家:不敢说不敢说 餐厅爆炸掀翻汽车?系剧组拍摄 华为Mate70真机图曝光 前十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7.22万亿元 香港男子围观路人斗殴被打致死 男子骑行4400公里追回妻子 习近平对珠海驾车冲撞行人案件重要指示 0 Play 00:00 % buffered00:00 00:00Enter fullscreen...https://m.163.com/v/video/VNFN2M704.html
1.剪刀手艺展现揭秘一条条精致边缘的秘诀剪刀技巧分享篇为了打造出2021年夏天流行发型中的那些精致边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的剪刀类型。常见的有平底剪、斜底剪、圆柱形刮板等,这些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场景。在选择合适的工具时,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技术水平来确定。 技巧学习:掌握基本动作 学会正确地使用这些工具对于打造优质边缘至关重要。要开始之前,最好先练习一些基本动作...https://www.mdswt.cn/liu-xing-qu-shi/351475.html
2.剪刀锋利揭秘理发过程中的技艺与细节在理发开始之前,师傅通常会先询问顾客的需求和偏好,然后根据顾客的头发长度、面型以及个人风格来制定理发方案。接着,师傅会清洗并消毒剪刀和其他工具,以确保每次理发都保持卫生安全。 头皮处理与分区 理髮師會首先進行頭皮清潔,以去除頭髮上的污垢與油脂。此後,他們會根據顧客的頭髮長度與質地來分區,將整個頭部分成不同...https://www.wyppo.cn/shi-shang-ye-jie/462887.html
3.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花儿朵朵开》(精选18篇)1、剪纸组合图(大树——对折剪、小草——二方连续、小鸟——三角折剪方法)。 2、五角折剪步骤图、五角花朵一张、不同线条造型图2张、大正方形纸一张。 3、PPT——累加花朵。 4、第一次操作——彩纸、剪刀;第二次操作——大小不一的彩纸、剪刀、固体胶。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10826094058_1285107.html
4.小学劳技课教案(精选20篇)2.教师检查准备的材料。材料:四张红色软纸,一把剪刀,一段细铁丝。 3.启发学生说出扎纸花的六个步骤,教师示范,学生操作。(注意渗透安全教育) (1)对折。把四张软纸理齐,对折一次。 (2)来回折。从对折的地方开始,启发学生像折扇子一样,等宽来回折。 https://www.jy135.com/jiaoan/920134.html
5.剪纸教案范文集锦5篇1.乐意参加剪纸活动,会正确使用剪刀。 2.学习剪直线、弧线、波浪线、锯齿线等线条。 3.学习沿轮廓线剪图形。 二、活动安排 在小班上学期,剪纸活动关键在于培养幼儿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加强示范及个别指导。 一、剪纸目标 1.尝试徒手剪半圆形,初步掌握对边折剪的技能。 https://www.ruiwen.com/jiaoan/4735124.html
6.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3. 认读生活中常用汉字10 ~ 50个(例如:姓名、校名等)。 4. *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5. 认识汉字...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呈现,如:折线图(侧面图)、评语、观察描述、案例分析、成长档案等。 (六)...5. 认识计算器,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运算的操作步骤。 6. 能用计算器进行100以内的加减计算。 三...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94545
7.他笑了作文600字15篇[必备]在本节课中,我先以图导入,让幼儿在图中寻找春天,对春天有个基本的认识,接着让幼儿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儿歌,加深幼儿对春天的理解,最后带幼儿走出教室,把图中及儿歌中的春天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幼儿更直观的认识、理解春天。拓展内容让幼儿观察课堂中没有讲到和观察到的春天的特点,让幼儿全面理解春天。 https://www.qunzou.com/zuowen/liubaizi/1824964.html
8.幼儿园手工活动教案(精选28篇)长短不同的彩色纸条若干,编织地毯的步骤图,水彩笔,剪刀,胶棒。 4、“幼儿学习材料”一—《能干的我》。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编织地毯,引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问:你看到的地毯是怎样的?你喜欢哪种款式? 简单介绍地毯的作用、种类、功能,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https://www.wenshubang.com/jiaoan/2862924.html
9.正确使用剪刀剪纸步骤手工剪纸图片大全简单正确使用剪刀剪纸步骤福字手工剪纸步骤图解5 2021新年灯笼的剪纸方法 剪纸昆虫图案步骤 7 首先准备好剪纸材料一张长方形的纸一把剪刀一支笔如图所示. 剪纸教程简单好看的心连心剪纸 纸手工乐园--动物.剪纸 窗花剪纸教程3用剪刀沿着画出来的图形剪. 用一把剪刀传承和坚守着剪纸艺术 剪窗花步骤图最简单分享漂亮的五瓣...https://www.puchedu.cn/jianzhi/23bc5d0d0d2c0def.html
10.TensorFlow强化学习:1~5强化学习智能体从环境中收集信息并创建状态表示; 然后执行一个导致新状态和报酬的动作(即来自环境的可量化反馈,告诉我们该动作是好是坏)。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智能体能够将表现提高到超过特定阈值(即最大化奖励的期望值)为止。 在每个步骤中,可以随机选择这些动作,将其固定或使用神经网络进行监督。 使用深度神经网络...https://blog.csdn.net/wizardforcel/article/details/130216879
11.中班数学教案(精选24篇)②其余的乘客都是鼓励奖,等火车到站以后,你们可以到我这里来领奖,但是有个要求:要在车票上画出六个圆点。 四、开火车 请每一节车厢里的乘客们按车票上的1、2、3、4、5、6的顺序下车排成3列队伍,检查小朋友站立顺序是否正确,然后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https://m.oh100.com/kaoshi/jiaoan/639113.html
12.《界面设计》复习资料38.在没有接触Sketch之前,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开发流程是怎样的? 答,都是由交互设计师通过Axure完成线框图绘制,再交由视觉设计师使用Photoshop输出视觉设计稿,最后交付前端工程师对照多份文稿来还原。【注释】:第一章1.2 第2-3页 Sketch简介 39.在Sketch 中画一个椭圆的具体步骤。 答:首先新建一个文件,然后通过工具...https://www.wjx.cn/xz/260641939.aspx
13.幼儿园中班剪纸教程(1) 师:谁愿意上来把凉帽的折法告诉小朋友? (理解凉帽的折法, 并正确示范:角对角, 对对齐, 用点力, 压压平, 见图1~图3) (2) 师:谁来画一画小剪刀的路线? (了解趣味剪纸的剪法) (3) 师:哪个孩子愿意上来剪一剪? (介绍成功的剪纸方法:小剪刀剪个弧形变帽檐。小剪刀走山路, 留个空做帽檐。走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490d22y.html
14.小猫钓鱼教案15篇教学步骤: 一.引起学习动机: 出示小猫头饰,问幼儿:“小猫最爱吃的食物是什么? “有一只小猫想到河边...4.在益智区,幼儿对钓鱼游戏的兴趣特别浓厚,每个幼儿都钓得很好,美工区的幼儿在使用剪刀方面,掌握很好...讨论图一:1、这天的天气怎么样? 2、这是个什么地方? 引导幼儿简单描述天气和场地,尝试用词 “晴朗...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an/233381.html
15.幼儿园教案大全(15篇)师:今天“会跳的小狗”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有弹性的物品,为了谢谢他们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会跳的小人”送给他们好吗? 出示示意图 老师带来了制作“会跳的小人”的示意图,请小朋友看看,你们能看明白吗?谁能告诉我第一幅图示是什么意思?第二幅呢? https://m.yuwenmi.com/jiaoan/youeryuan/2823162.html
16.幼儿折纸设计教案(通用22篇)要求:边角对齐;折痕压平;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2、性练习:为大象创设一个美好的家园 3、欣赏评价:谁折的大象最美?(尽量指出孩子折得好的地方)通过适当的评价,让幼儿对自己更有信心,对折纸更有兴趣。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帮大象找到了朋友,还给它建立了美好的家,大象可高兴了。所以,我们平常要爱护小动物,平时...https://www.cnfla.com/zhezhi/688988.html
17.(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2.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 3.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能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830/20/1094511780_1094511780.shtml
18.幼儿园一日活动安全8篇(全文)4.教会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和刀,平时不拿刀、剪刀或其他锐器物当玩玩具。5.组织幼儿外出散步或参观游览时,更教育他们不随便离开队伍,有事离开时必须告诉老师,要随时检查幼儿人数以免走失发生意外。 6.上下楼梯时要教育幼儿往一边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挤以免发生摔伤。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tn6jlod.html
19.小学六年级科学说课稿(精选15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演示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酒精灯学生生活中不常见,又是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实验操作,同时考虑实验的安全性,为了更有效率的进行实验所以由教师演示规范,再让学生通过小组通过合作实验进行学习。他们会发现盐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提取出来,这样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继而进一步思考最终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https://m.yjbys.com/shuokegao/xiaoxue/194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