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厨房用剪刀。
背景技术:
剪刀是切割布、纸、钢板、绳、圆钢等片状或线状物体的双刃工具,两刃交错,可以开合。在中国,因纺织业发展,剪子、剪刀业内有区分。如剪若刀者,称剪刀,其形状如一根铁柱对折,尖端处作对刃刀,女红纺织常用,今受外来文化影响,称u形剪。刃苗长者为剪子,用于剪裁纺织成的布。今有的地方称指甲刀为剪刀,就是因其如剪若刀。设计刀壳剪刀不用的时候用刀壳封住避免伤身。
剪刀广泛应用于裁缝、办公、厨房等场合,尤其是在厨房,虽然有各类刀具可以实现切割,但是剪刀在使用的便捷性、灵活性、安全性上明显比其他刀具好。但是,现有的厨房剪刀结构设计与普通剪刀无二,厨房剪刀在裁切动物软骨和纤维组织时,操作费时费力,动物的软组织等杂质容易粘在刀刃上。在撬开贝壳、螃蟹等壳类动物时,容易不小心划手。另外,由于剪刀手柄设计比较细小,在用力剪裁动物组织时,容易扭手、伤手。因此,设计一种新型厨房用剪刀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厨房用剪刀,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厨房用剪刀,包括剪体、第一手柄、第二手柄、铆钉,所述第一手柄、第二手柄上分别安装剪体,所述剪体通过铆钉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或者第二手柄底部为使得剪刀整体立于台面的平面结构,或者第一手柄或者第二手柄底部均为使得剪刀整体立于台面的平面结构,所述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内侧均设置多用钳,所述第一手柄安装的剪体刀刃上设置刮槽,所述第二手柄安装的剪体刀刃上设置防粘槽,所述铆钉距离剪体顶端的距离小于距离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底端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防粘槽上设置排列的孔状凹槽。
优选的,所述刮槽为锯齿状。
优选的,所述多用钳为锯齿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的手柄底部宽度大于7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厨房剪刀第一手柄底部为平面结构,可以直接立于台面,便于放置。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的手柄孔侧壁均为平面,手柄孔相比普通剪刀宽松,握起来手感舒适,操作更加稳固,不易伤手扭手,大大提高剪刀使用安全性能。铆钉距离剪体顶端的距离小于距离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底端的距离,形成了省力的力学杠杆,使得剪裁动物软骨更省力。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内侧均设置多用钳,多用钳为锯齿状,在开螃蟹、壳类、贝类等海鲜时,操作方便安全。防粘槽上设置排列的孔状凹槽,剪裁时,有效防止剪裁物体粘在剪体上。第一手柄安装的剪体刀刃上设置刮槽,刮槽为锯齿状,可以刮鳞状物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厨房用剪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厨房用剪刀的侧视图。
图中:1、剪体;2、第一手柄;3、第二手柄;4、铆钉;5、多用钳;6、防粘槽;7、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厨房用剪刀,包括剪体1、第一手柄2、第二手柄3、铆钉4,第一手柄2、第二手柄3上分别安装剪体1,剪体1通过铆钉4安装,其特征在于:第一手柄2或者第二手柄3底部为使得剪刀整体立于台面的平面结构,或者第一手柄2或者第二手柄3底部均为使得剪刀整体立于台面的平面结构,第一手柄2、第二手柄3内侧均设置多用钳5,第一手柄2安装的剪体1刀刃上设置刮槽7,第二手柄3安装的剪体1刀刃上设置防粘槽6,铆钉4距离剪体1顶端的距离小于距离第一手柄2、第二手柄3底端的距离。
其中,防粘槽6上设置排列的孔状凹槽,刮槽7为锯齿状,多用钳5为锯齿状,第一手柄2、第二手柄3的手柄底部宽度大于7mm。
本实用新型的厨房剪刀第一手柄2底部为平面结构,可以直接立于台面,便于放置。第一手柄2、第二手柄3的手柄孔侧壁均为平面,手柄孔相比普通剪刀宽松,握起来手感舒适,操作更加稳固,不易伤手扭手,大大提高剪刀使用安全性能。铆钉4距离剪体1顶端的距离小于距离第一手柄2、第二手柄3底端的距离,形成了省力的力学杠杆,使得剪裁动物软骨更省力。第一手柄2、第二手柄3内侧均设置多用钳5,多用钳5为锯齿状,在开螃蟹、壳类、贝类等海鲜时,操作方便安全。防粘槽6上设置排列的孔状凹槽,剪裁时,有效防止剪裁物体粘在剪体上。第一手柄2安装的剪体1刀刃上设置刮槽7,刮槽7为锯齿状,可以刮鳞状物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