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至2022年,作为“2022年冬奥会索道服务战略联盟单位”,山东省地矿局一队先后完成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全部11条索道(9条缆车索道、2条拖牵索道)的选址测量、施工放样、安装测量和运行检测,累计完成索道长度10180米和22个站内设备、98个支架的全程测绘服务任务,成为北京冬奥会索道建设的幕后英雄。
冬奥会“带货”,助力市场多元化发展
一队紧紧抓住“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凭借为冬奥会提供的出色服务保障和“索道测绘大王”品牌优势,迅速占领雪场测绘及滑雪场索道市场,仅2022年就承揽了包括新疆、山西、河南、浙江、河北、四川、内蒙古等地20余条雪场索道的测绘勘察工作,在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同时,巩固了一队国内索道、雪道测量领域的领军地位。
同时,持续发力山岳型客运索道勘测市场,继续保持与国家索检中心、北起院、中国恩菲、法国波马和奥地利多贝玛亚等索道公司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服务包括中国第一条山岳型客运索道——山东泰山索道、世界海拔最高的索道——四川达古冰川索道、世界上最长的高山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车厢式索道——湖南省张家界天门山索道在内的数十条索道的运营维护和改造升级,持续擦亮“索道测绘大王”品牌。
近年来,地矿一队在中国索道界创下了技术标准最高、运行能力最强、支架单跨最长、吊箱容量最大的记录......黑河跨境索道、斯里兰卡狮子岩地轨缆车、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脉客运索道以及老挝国家大索道、朝鲜马息岭滑雪场索道,他们不仅将山东地矿精湛服务带上国际舞台,产业发展也从单一的索道测绘发展到服务索道设计、建设、检测全产业链,服务智慧景区建设、地灾监测治理及应急救援处置等领域,实现了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模式。
勇于探“索”,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山东省地矿局索道智能变形监测及智慧机场建设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是一队加强科技攻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一队立足索道与机场测绘业务,依托重点实验室,围绕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并积极与科研院所、业内单位交流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人才引育和成果转化工作,在索道智能变形监测及机场净空三维可视化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索道、机场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该队研发的索道缆绳绳位监测预警系统V2.0已完成了整体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初步实现了监控预警模块与设计模块的集成,为索道设计、安全运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有效提升景区索道安全保障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一队依托该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了机场障碍物超高监测、障碍物高程自动提取与分析、障碍物巡视管理关键技术,研制了机场净空三维可视化平台,解决了机场净空管理难、障碍物监测、巡视工作量巨大及难于管理等问题,该成果已应用于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临沂启阳国际机场、菏泽牡丹机场净空管理。
新征程上,一队聚力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靠前孵化新业态和未来产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赋能,为推进我省“三个十大行动”、不断塑造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优势持续贡献地质力量。
苦乐“巅峰之旅”,谱写地质文化新篇章
“12字”优良传统,是地质人的独特精神标识、鲜明政治品格和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是对地质先驱们在地质报国伟大实践中,所体现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风貌的概括和凝练。
一队自1979年勘测国内第一条山岳型客运索道——泰山中天门索道起,40多年来,凭借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在索道测绘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四代索道测绘人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尤其他们表现出的勇攀登、无止境的奋斗精神,能吃苦、敢作为的奉献精神,“华山遇险”、朝鲜“马息岭速度”、达古“冰川孤胆”......在漫长岁月中凝练成今天“测天绘地勇攀高峰”的索道勘测精神,它不仅丰富了一队地质人的精神家园,成为了测绘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一队地质文化建设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索道架起的“空中走廊”,宛如一条条巨龙蜿蜒穿梭在山岳丛林之间,它不仅是一条交通走廊,更是一条文化走廊,见证者一队的变迁与发展,承载着一队人的记忆和情感,诉说着关于一队索道测绘发展的人和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时代一队人正在用责任和担当续写着索道测绘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