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让剪影动起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剪影动画的基本原理,掌握制作剪影动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
1.剪影动画的基本原理
2.剪影动画的制作方法
3.剪影动画的创新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剪影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剪影动画的创新设计和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剪刀、彩纸、画笔、颜料等
2.学具:剪刀、彩纸、画笔、颜料、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
2.新课内容讲解:介绍剪影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分析优秀剪影动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剪影动画的创新设计。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剪影动画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剪影动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1.第6课让剪影动起来
2.内容:剪影动画的基本原理、制作方法、创新设计
七、作业设计
1.课后制作一个剪影动画作品,要求创新设计,下周课上进行展示。
2.撰写一篇关于剪影动画的观后感,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
1.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剪影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部分学生能进行创新设计。
2.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剪影动画的原理;分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对剪影动画的创新设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4.改进措施:增加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课后布置创新设计作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导入环节的设计
二、新课内容讲解的深入与生动
在新课内容讲解环节,教师需要详细介绍剪影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示意图或动画,向学生展示剪影动画的基本原理,如“剪影动画是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静态的剪影图像来产生动态效果的。”接着,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制作步骤,详细讲解剪影动画的制作方法,如“首先,我们需要设计剪影的轮廓;然后,将这些轮廓剪下来;最后,将这些剪影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连续播放,就可以制作出剪影动画了。”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示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优秀的剪影动画作品,分析其创新设计之处,如“这个动画在剪影的形状和动作设计上非常独特,让人印象深刻。”通过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剪影动画的创新设计。
三、实践操作的指导与监督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将分组进行剪影动画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监督学生的操作过程,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的全面与客观
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将展示自己的剪影动画作品,并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教师也需要给予学生具体、有针对性的反馈,如“你们
致力于提供个人合伙、股权投资、股权激励、私募、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的专业法律服务。包括起草法律文件、提供法律咨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