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她自费买来纸张、每天构思创作,然后将作品分文不收地赠送给市区两级文化部门,以及身边任何一位向她开口讨要或暗示的新朋旧友,从官方和民间两个渠道双双收获了肯定和美誉,小“失”中见了大“得”。
吴桂兰传授剪纸技艺
她还说,现代人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传承中创新、创新中传承,而不应该死守传统技艺的“起始点”,放弃现代技术带来的“创新点”。
这,也就注定了她的剪纸艺术,是嫁接了传统与现代的时尚艺术,是不拘泥于一格的传统艺术。
“我做剪纸,是被朋友‘逼’上道的”
深读周刊:您是蚌埠为数不多的掌握剪纸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为什么我听说您是在退休几年之后才真正开始做剪纸是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吴桂兰:谈不上有什么历史渊源。往上数两代,也就是我外婆会手工剪一点鞋样,我母亲跟着学,也能动手剪一剪那些很简单的小花样,比如枕头、鞋面上的小装饰画,或者逢年过节剪点简单的小窗花。那时也只能这样,毕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里兄弟姊妹多,就父亲一人工作,根本没多少纸让我们想剪就剪。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工作后,办公室有个男同事,没事就喜欢用刻刀刻字玩,恰巧工作区有年轻的姑娘小伙要结婚,我就配合那位男同事搞点“囍”字送给新人。说实在的,那时大家玩的都是很简单很简单的剪纸,大家基本一学就会。
深读周刊:不能这么说,您现在已经是蚌埠市很有名的剪纸艺人了。
深读周刊:这么说来,您在剪纸上的造诣和成绩,与您身边的人有莫大的关系。
也有社区干部在听我讲完课之后,想拿他一家三口的属相做张剪纸,我就把他们家的马牛羊组合在一张剪纸作品中,送给对方。
深读周刊:您做剪纸,就是这么用来送人的!
吴桂兰:你第一次接触我,对我不了解,我虽然没什么钱,退休工资也不高,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只要不愁吃不愁穿就行。
最近几年,别看我一过了夏天就开始为剪纸做各种准备,年关前后更是晚上白天连轴做剪纸,就这样,做的还不够送人的。
深读周刊:所以,您才有机会成为剪纸传承人,才有可能在退休之后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收获别人的景仰和尊重。
“作为传承人,既要传承,也要创新”
深读周刊:听说2018年成龙来蚌埠时,您还作为剪纸艺人代表被推荐参加了那次欢迎活动
吴桂兰:是的。当天活动现场,成龙一转脸看到我剪的“龙”字,就很惊喜地走过来看,我当场就把这个“龙”字送给他了。
你看我手里这个“龙”字底稿,整个字看上去很有动感,细看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龙头,其中一个龙头看上去像是在说话。其实这个“龙”字不是我创造的,而是临摹别人的书法获奖作品。
吴桂兰:我们不像老一辈那样,脑子里想象一下就拿剪刀,拿起剪刀就开剪。虽然我也可以拿起剪刀就剪,但最终成品的造型总是入不了眼,感觉都过时了。现在,我们更青睐图案复杂点的、寓意深刻点的、造型美观点的剪纸作品,所以在制作之前,一般都先搞个图样或者叫小样,然后对照着剪、刻。
为什么说剪和刻,这里引出中国剪纸两大派别——以剪为主的北方剪纸,多是轮廓,也叫剪影;以刻见长的南方剪纸,多以细腻动人。而蚌埠剪纸,则巧妙地融合了北方的剪和南方的刻两种技法,刀剪并用,阴阳结合,兼收并蓄。
简单介绍下创作过程:先拍摄几张多角度的照片,然后请画家朋友对着照片画一遍。本想着拿画成的画直接做剪纸的小样,因为舍不得,我又拿这画到复印店复印一份图样,根据复印的图样再在细节上做些适合剪纸技艺表达方面的修改。真正开始动刀后,依然是做一点停下来想想,再做一点再停下来想想,前后做了好几天,特别是蚌的两片贝壳上,全是镂空的小网格,需要用刻刀一点点抠出镂空效果,壳那种最小的镂空,要用像针鼻子一样小的刻刀来操作,不仅伤眼,还伤手,做了好几次才完成。
其间,为了不破坏整个作品,我在两片贝壳完工之后,又在其它纸上试刻了几次玉女的模样,满意了才又继续往下动刀。这幅作品后来代表安徽省在长三角的旅游推介会上进行了展示,算是我比较满意的作品之一。
深读周刊:您的剪纸图样,都是借助现代技术复印的吗还会不会动笔画一画
吴桂兰:有动手画的,但很少了。我现在只是在教初学剪纸的幼儿和小学生,用手画一些简单的图样手把手教他们剪。在社区公益课堂上,我都会提前把画好的图样拍照放到优盘里,上课时把优盘里的图样打到屏幕上,让他们先跟着我的教学现场叠好纸,对着屏幕照着画,再剪。
在我的认知里,我们传承非遗,不能执着地停留在最传统的手工技艺层面。作为非遗传承人,既要在传承中创新,更在创新中传承。我们要当好传承者,做好创造者。有那么先进的扫描和复印技术,又快又好,没必要非得用笔去一点点画。
深读周刊:您刚刚提到教小朋友剪纸和社区公益课堂,您现在的社会活动是不是挺多的
吴桂兰:对,自从我做了文化志愿者,公益活动就没少参加。2018年,我在龙子湖区文化馆开设公益课堂,教了一年两个学期的剪纸课。2019年,剪纸公益教学点改在了龙子湖区老年大学进行,一直持续到现在。2020年12月和今年1月,光是参加文化部门牵头组织的“文化进学校”“文化进社区”就有十几场,还有另外几场是社区直接联系我个人的。
我所在的银河社区和宏业四村,也邀请我开设了社区剪纸课堂。前些天,应宏业四村要求,我为其制作了一幅建党100周年的剪纸作品。去年抗疫期间,我做了10幅抗疫主题剪纸,送到了两个社区。(完)
五河:冬日采藕忙
黄梅戏进校园
怀远白乳泉初冬胜景入画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述评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国花鼓灯第一村上演农民中秋晚会
蚌埠市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举报边督边改公开情况一览表(第三十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