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1.02.27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你知道这十二个字的来历吗,它们大多是象形字,充分展现了造字先人们天马行空的形象思维和高度的概括提炼能力,由此也启发了日后国画的形成。本文先讲讲“龙、虎、猪、狗、牛、羊”的来由。
“龙”为完美神兽
龙为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龙字像大口长身的一种怪兽。字形1甲骨文中上半部与甲骨文凤的首略同;下半部像巨大长身的形状,“左边是吻,右边是身。龙为先民想象中的神物,乃综合数种动物的形状,并以想象增饰而成。金文中张口演变为似肉形,战国文张口已讹变为肉形,蜷体与张口脱离。《说文》小篆中,左旁是龙口与头角讹变,右旁原为龙身翻转上腾的样子,并定型化。汉隶字形在秦篆基础上将字形方块化,成为繁体的“龙”字。隋代以后的俗字把“龙”写作“尨”,据原字右边偏旁改造而成。三撇也可写作两撇。《简化字总表》进一步省为一撇,简作龙。
商朝晚期的商夔龙纹觚上的“龍”字
,典型地表现了远古先民的集合祥瑞想象:字形由“辛”(甲骨文“辛”的弱化)、“口”(甲骨文“口”的弱化)、鱼尾(像倒立在海面的鲨或鲸的大尾)、鱼鳍(对称的双鳍)、巨爪、腾飞的蛇身、卷云等诸多部分构成,表示能飞天、能行地、能潜渊的完美神兽。
甲骨卜辞中可用作人名。甲骨文中龙还可用作地名,方国名,神只名,宠佑之宠等。古代把龙看成一种威力巨大的神异之物,身长,有鳞爪,能兴云降雨。《礼记·礼运》:“麟、凤、龙、龟,谓之四灵。”后来,龙成为皇帝的象征。《史记·项羽本纪》:“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由此指代与皇帝有关的一些事物,如龙床、龙舆、龙衮(帝王朝服)、龙飞(皇帝兴起或继位)。还比喻非凡的人物,如人中之龙。古生物学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现代还可指长形像龙的,如:火龙、车水马龙等。
《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意思是龙,鳞甲动物之王。能变暗,能变亮,能变细,能变大,能变短,能变长;春分时刻而登天,秋分时刻而潜渊。字形采用“肉”作偏旁,一副飞腾造型,以有所省略的“童”作声旁。
“虎”会袭击人类的山中兽王
虎,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有大口獠牙、长足利爪、瘦长身躯和尾巴的猛兽。简体甲骨文将瘦长身躯和尾巴写成线条。将金文字形中的两个“爪”简写成一个“爪”。有的篆文误将“爪”写成“巾”形的。有的篆文则误将“爪”写成“人”,表示猛兽袭人。造字本义:名词,会袭击人类的山中兽王。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几”。俗体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爪”写成“巾”。
先人指代“猪”的字有多个
《说文解字》:猪,豕而三毛丛居者。意思是:猪,体毛稀疏、群居的猪。
说起猪,很多人会想到“豕”(shǐ)和“豚”(tun)字。豕,甲骨文像猪。当“豕”的“猪”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夕”(肉),另造“豚”,造字本义:名词,肉墩墩的小猪。金文加“又”(抓),表示用全猪祭祀。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夕”(肉)写成了明确的“肉”形。隶书豚误将篆文字形中的“肉”写成“月”。
“豚”作边旁。豚,篆文字形采用“肉、豕”会意。
古代指代“猪”的还有:彘为后蹄强劲的猪、豢为养猪、豪为箭猪也称豪猪等。
“狗”为系上绳子的“犬”
狗,金文(犬)+(勾,即“句”,钩连),表示两犬相勾连,即两犬交配,也有人理解为上了绳子的犬。有的金文将“勾”写成“句”。造字本义:名词,交配时公母勾连的犬,形体似狼的肉食动物。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犬”写成“反犬旁”。
《说文解字》:狗,孔子曰:“狗,叩也。叩气吠以守。意思是:狗,孔子说:“狗,叩叫。叩气吠叫为主人守门。
犬,甲骨文像腹瘦尾长的动物,是狗的线描。有的甲骨文字形与“豕”相近,但突出弯圈的长尾。造字本义:名词,狗,古人护家、狩猎的得力助手。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画成狗的剪影。篆文变形较大,狗的形象消失。隶化后楷书犬变成“大”字加一点。甲骨文中“犬”(狗)与“豕”(猪)字形相似,细微区别在于尾的长短:长尾的为“犬”,短尾的为“豕”。
《说文解字》:犬,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意思是:犬,是悬蹄腾扑的狗。象形。孔子说:“看‘犬’这个字,字形就像是在画狗。”
“牛”字的演化
牛,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动物头部的线描,突出了鼻孔在鼻尖上形成“V”字形状,以及向两侧弧形伸出的一对尖角。有的甲骨文淡化了牛鼻的形象。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加强了中间的竖笔,彻底抹去牛鼻的形象,同时也淡化了牛角的形象。造字本义:名词,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力大,能耕田、拉车。隶书承续篆文字形。俗体隶书将一对尖角的形状简写,使整体字形完全失去动物形象。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地上的一切都是神牛下凡造成的,所以用“牛”指代“物”,用“牛”指代一切。由于牛体庞力大,助益农耕,且天性仁慈,古人对牛特别厚爱。公牛为“牡”;母牛为“牝”;专门用于祭祀牺牲的小公牛为“特”。杀牛为“物”,解牛为“半”。
《说文解字》: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意思是:牛,大型牲口。牛,也有“件”的意思;件,表示事理分析。像角头三、封尾的形状。
“羊”是“祥”的本字
《说文解字》:羊,祥也。象头角足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也。”意思是:羊,吉祥。字形采用“
”作边旁,像羊的头、角、足、尾的形状。孔子说:“牛羊等字,根据动物外形概括。
附:“羊”的“亲缘字”本义比较
羊(祥)水为洋……洋,就是安祥、太平的大海;常引申为充盈无限,如“喜气洋洋”。
羊(祥)火为烊……烊,就是熄火为安,打烊,指关门熄灯,引申为商店晚上关门停止营业。
羊(祥)气为氧……氧,就是空气中令人呼吸顺畅安宁的气体。
羊(祥)屋为庠……庠,相当于古代国都的敬老中心,就是礼官养老的安宁所在,后来演变为古代训诲学子的学校。
羊(祥)病为痒……痒,就是良性的病症,身体虽有不舒服,但平安而无碍。
羊(祥)心为恙……恙,就是内心之痒,即轻愁浅虑,隐隐担忧。
羊(祥)语为详……详,就是在祭祀时赞美神迹。
羊(祥)行为徉……徉,就是步态安祥(徜,就是步态大方高雅),徜徉,就是神情从容自若,步态高雅安祥。
羊(祥)飞为翔……翔,就是展翼长空,没有振翅搏杀的激烈,只有顺风滑行之悠扬,徐缓不疾,安祥静美。
羊(祥)我为义……我,武器,代指战争;所以,义(義),就是在战前祭祀占卜时,预兆吉祥,表示动武合理,公正顺天。
链接:十二生肖的由来
生肖的数量不是11个,也不是13个,而是12个,这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源于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与二地支相配,成为一个甲子,一甲子为60年。又以12年为一个周期,用地支来表示。
关于十二生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排列顺序,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传说。一种说法是轩辕黄帝要选12个动物担任宫廷侍卫,猫托老鼠给它报名,最后,老鼠竟然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结果可想而知,猫与十二生肖的选举擦肩而过、没被选上,从此对老鼠恨之入骨。大象也报了名,结果老鼠钻进它的鼻子,它疼痛难耐,就跑掉了。剩下的动物中,原本牛居十二生肖的首位,老鼠蹿到了牛背上,猪跟着起哄,老鼠就这样得了首位,猪排在老末。有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之称的虎和龙当然对排在鼠和牛的后面不服气。兔子也觉得不服气,硬要和龙赛跑,结果排在了龙的前面。狗见到这种情况,不平起来,一气之下咬了兔子,为此被罚在了倒数第二。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