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确定主题位置,用彩笔画出分支,思维导图一般有多级分支。一二三级粗细不同,容易区分,注意颜色的搭配。在中间写上文字,写上分支内容,思维导图完成。
思维导图的核心可以用可爱的动物或植物。
1、首先在纸的正中画一只小兔子
2、把小兔子的眼睛、嘴巴、耳朵涂成粉红色,把小兔子的裙子涂成橙色
3、思维导图的右上角用紫色的线
4、思维导图的右下角用绿色的线
5、思维导图的左上角用蓝色的线
6、左下角用黄色的线
7、这样兔子思维导图就画好了
可以先学习一下思维导图的基本画法和技巧:
关于思维导图的入门学习和训练,还可以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软件里有思维导图具体的训练方法讲解和练习,可以帮助你入门(我就是从这里入门的)。该软件主要是训练“快速阅读、记忆力和注意力”的,有需要,也可以参考练习。
(快速阅读技能,有助于你快速抓取书籍资料中的关键要点,提高阅读效率,对做思维导图有很好的帮助,因为思维导图主要就是用关键字词/图片来记录的)。
第一步:快速的浏览一下书的章节目录,对整本书的大体结构和内容有一个认识。
第二步:快速阅读整本书(快速阅读的方法和能力因人而异,不会的可以去专门的学习、练习一下),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我会对书本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勾画,如果有新想法或新观点冒出来,就快速的标记一下(我喜欢阅读纸质书,读书的时候手里会有一只铅笔;如果你是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做标注其实也很方便)。
第三步:快速阅读完一个章节或整本书之后,我会花几分钟回忆一下章节或整本书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果有过于模糊的内容就快速的去翻阅一下)。
第六步:做好思维导图笔记之后,根据导图来回忆整本书,检查导图笔记的制作是否有效果,能不能帮我对书籍的主要内容、观点起到很好的引导、理解和记忆作用。对于某个或某几个复杂的知识点,考虑再做一个更加详实的小思维导图。
3、现在,转到预习阶段,看一看有没有材料(包括你阅读中的勾画、批注)还未包括在导图中,如果有,再把它们加入到思维导图中去。
4、通过看你画的思维导图来回忆整本书。如果你不能根据思维导图来回忆整本书,说明你画的思维导图还不够完善,在回忆的过程中找出存在的具体问题:是结构混乱,不能很好帮你延伸思维的问题;还是你提炼的关键词不够凝练问题......刚开始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问题,慢慢调整,不断练习即可。
5、复习思维导图。画好思维导图,不能就把它扔一边,对于一些重要的思维导图要时长复习,如果有新想法、新内容,都可以把它们添加进去,不断完善。
以上的训练不能只是简单的做一遍,如果你是新手,一定要多做。训练画思维导图的对象,可以是一本新手,也可以是以前读过的一本书,或者一个概念。
绘制思维导图主要有两种流行的画法,分别是手绘和电脑软件绘制,其结构和所表达的含义都是一致的,但采用电脑软件绘制思维导图相比手绘更加简单高效,下面用MindNow思维导图软件给大家演示下绘制过程:
1、新建空白画布
打开MindNow,在“新建”界面选择“新建空白思维导图”或“从模板中新建”。
2、编辑思维导图
①添加主题:根据中心主题拓展思维添加下一个主题,只需要在顶部功能栏中点击“子主题”,也可以直接按下“Tab”快捷键添加。
②输入文本:双击主题框就可以编辑文本内容,在样式中还可以修改文本样式等。
③完善导图:根据上述操作直到思维导图绘制完成,如果想让导图看上去更加清晰专业,还可以使用标注、插入、关联线、概要等功能。
经过上面的简单操作就可以绘制出一份思维导图,用电脑软件绘制思维导图不仅简单,还更加美观、易修改、易保存,有需要的朋友们绘制起来吧
像题主这样的初学者,比较推荐借助工具
在我看来,学习的过程就像是一个做加减法的过程,制作思维导图也一样
step1: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个“中心主题”,一般是整个思维导图的制作目的
如上图,分析英语词性就是中心主题,往下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这些都是同级别的子主题
像MindMaster软件新建文件之后会自动生成中心主题,只需要往里面填文字内容就可以了
step2:接下来对庞杂的知识做一个减法,层层删减,挑选出“中心主题”下最核心的几部分,这些部分就是我们思维导图的一级“子主题”
举个例子,我们做《富爸爸穷爸爸》的读书笔记,中心主题是书名,一级子主题是这本书的三大部分内容概括
点击图里面的“中心主题”旁的加号图标就可以添加子主题,操作非常方便
step3:按照知识的脉络和内容之间的逻辑,层层添加内容,让思维导图变得饱满,建议用简练的文字概括
在MindMaster里面,除了点击上级主题旁边的加减号图标,还能通过开始菜单栏或者右侧格式栏,对主题进行添加或者删减操作。
更简单的修改方法就是直接用拖拽
这样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就完成了
同时,你对这本书系统化的理解和消化过程也完成了
我们以前作的笔记,都会把最大的主题写在笔记本纸面上最顶格的中间。而思维导图则把主题体现在整张纸的中心,并且以图形的形式体现出来。我们称之为中央图。
2.中央图要以三种以上的颜色。
3.一个主题一个大分支
思维导图把主题以大分支的形式体现出来,有多少个主要的主题,就会有多少条大的分支。
4.每条分支要用不同的颜色
5.3内容要求
5.运用代码
小插图不但可以更强化每一个关键词的记忆,同时也突出关键词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记录空间。当然除了这些小的插图,我们还有很多代码可以用。比如厘米可以用CM来代表。所以可以用代码的尽量用代码。
6.箭头的连接
7.只写关键词,并且要写在线条的上方
思维导图的记录用的全都是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代表着信息的重点内容。不少人刚开始使用思维导图时,会把关键词写在线条的下面,这样是不对的,记住一定要写在线条的上面。
供参考。
思维导图包含的要素:核心主题与分支;关键词与联系线;颜色与图形。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的四大原理:
一、图像原理。
比起抽象的文字符号,人的大脑对图像的敏感度更高,生动有趣的图像会给大脑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思维导图正是运用了图像,来有效刺激大脑。
二、发散原理。
思维导图的中心图会引出很多条一级分支,一级分支又可以引出很多二级分支。以一个点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出去,能够有效地锻炼发散思维,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和灵感。
思维导图正是由中心图展开,逐渐发散到一级分支,每隔一级分支又是一个中心,逐渐发散到各个二级分支,以此类推。思维导图通过这种形式结构,能够把各个知识点或信息点组织在一起,使得这些知识或信息在大脑里更加组织化、结构化和系统化。
三、收敛原理。
有发散就有收敛,它们是相对的。发散性思维很重要,但是收敛性思维也很重要。发散性思维是联想能力的体现,确实非常重要,它能让你天马行空,有很多联想,可能会有很多好的点子和创意出现,但是也可能会联想到很多无用的信息。
四、主动原理。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的理论。学习金字塔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