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9岁,例行接受胃镜体检,发现胃体上部大弯侧散布十数个广基息肉增生,直径为3~5mm,表面色泽同正常黏膜;胃窦黏膜轻度发白,快速尿素酶试验(-)。该患者平素健康,无遗传家族史。
该患者的主要诊断是
正确答案:A
该患者活检病理提示为错构瘤性息肉。若患者自愿接受治疗,不适合的是
正确答案:E
男性,62岁,近3个月来逐渐出现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嗳气,纤维胃镜发现大弯侧胃壁上1cm大小块状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病理回示恶性。
该肿瘤Borrmann分型
如行根治手术,可以保留的淋巴结为
正确答案:D
该疾病治疗最关键是
患者男,40岁,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就诊消化内科,查胃镜示胃体大弯侧0.6cm广基隆起灶,黏膜表面光滑,肿块周围可见桥形皱襞,其余黏膜正常。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对于该病灶,考虑到该疾病的生物学特征和自然病程,最佳的治疗方案是
若考虑到明确诊断,以下检查中应首选
胃溃疡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男性,58岁,上腹部疼痛伴消瘦半年,胃镜检查于胃窦部大弯侧见一5cm×4cm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行胃大部切除术。检查标本时,下列的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好发部位是()
胃癌的好发部位是
胃癌最好发的部位为
女性,50岁,慢性萎缩性胃炎20余年。胃镜检查,胃窦部大弯侧可见一直径约1cm的息肉状隆起。活体检查,病理诊断为中分化腺癌。手术切除癌组织局限于粘膜内。符合该患者早期胃癌的肉眼类型是()
患者女,39岁,例行接受胃镜体检,发现胃体上部大弯侧散在十数个广基息肉增生,直径为3~5mm,表面色泽同正常黏膜;胃窦黏膜轻度发白,快速尿素酶试验(-)。该患者平素健康,无遗传家族史。
十二指肠球溃疡最常发生于
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男性54岁。间歇性上腹部不适4年,餐后加重,嗳气来诊。胃镜检查胃体上部大弯侧黏膜较苍白,该区活组织检查示重度不典型增生,应采取下列哪种治疗方法为宜?
A.幽门管
B.胃底和胃体
C.胃体大弯侧
D.胃窦小弯侧
E.贲门小弯侧
胃癌好发部位是
胃粘膜分泌盐酸的壁细胞主要分布于
正确答案:B
男,62岁。间断上腹痛10余年,加重伴餐后上腹胀3年,胃镜见幽门前区大弯侧直径5cm范围黏膜不平,活检病理示重度异型增生,最适当的处理方法是
充盈良好的胃CT像,胃的哪一部分最厚()。
在胃周韧带内分布着丰富的淋巴结,分五个区,胃大弯侧癌最常引起哪一组淋巴结肿大
患者,女,65岁。近半年出现上腹部不适,进食后不适加重,纤维胃镜发现大弯侧胃壁上直径5cm大小块状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病理回报恶性。
正确答案:C
目前治疗最关键是
胃溃疡好发于
消化性溃疡X线诊断的可靠依据是
患者,男。胃病史多年,胃肠钡餐示胃体大弯侧黏膜皱襞粗大扭曲,胃壁柔软,蠕动存在,应考虑为
常规应由何处剪开胃壁
胃溃疡常见的部位为
下列属于X线钡餐直接征象的是
关于胃溃疡,不正确的叙述是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常发生于()
胃窦部大弯中间沟是由于()
A.西咪替丁
B.吗丁啉
C.吗丁啉+法莫替丁
D.奥美拉唑
E.手术治疗
A.胃角和胃窦小弯
B.胃贲门部
D.胃底部
E.胃幽门部
关于胃溃疡,不正确的是()
A.多发生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背景
B.好发生于胃体大弯侧
C.与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有密切关系
D.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复发率
E.可发生癌变
男,30岁,上腹隐痛2年余。近半年来厌食,消瘦乏力。先后两次胃镜检查均示胃体部大弯侧黏膜苍白,活检黏膜为中度不典型增生。对该患者的治疗最佳方法是
A、补充微量元素锌、硒
B、口服胃蛋白酶合剂
C、口服米索前列醇
D、补液、加强支持疗法
E、胃镜随访,观病情是否进展
男性,30岁,上腹隐痛2年余。近半年来畏食,消瘦乏力。先后两次胃镜检查均示胃体部大弯侧黏膜苍白,活检黏膜为中度不典型增生。对该患者的治疗最佳方法是()
A.补充微量元素锌、硒
B.口服胃蛋白酶合剂
C.口服米索前列醇
D.补液、加强支持疗法
E.胃镜随访,视病情是否进展
患者男,62岁,近3个月逐渐出现上腹部不适,进食后饱胀,嗳气,纤维胃镜发现大弯侧胃壁上有1cm大小块状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病理回报为恶性。该肿瘤Borrmann分型为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A、胃体前壁
B、胃体大弯侧
C、胃底部
D、胃窦部
E、胃体后壁
A、胃体
B、胃底
C、贲门
D、大弯侧
E、胃窦
A、幽门高于十二指肠球部,胃呈蜷虾状
B、胃呈瀑布状
C、膈上见B环
D、大弯侧呈弧形压迹,胃向左移
E、葫芦状胃
男性,62岁,近3个月逐渐出现上腹部不适,进食后饱胀、嗳气,纤维胃镜发现大弯侧胃壁上1cm大小块状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病理回报恶性。该肿瘤Bormam分型()A、Ⅰ型
B、Ⅳ型
D、Ⅱ型
如行根治手术,可以保留的淋巴结为()A、肝总动脉周围淋巴结
B、沿胃小弯淋巴结
C、幽门下区淋巴结
D、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E、贲门左区淋巴结
该疾病治疗最关键是()A、切除范围距肿瘤边缘6~8cm
B、彻底清除淋巴结
C、术后坚持化疗
D、早诊早治
E、设法保留部分胃底
十二指肠球溃疡最常发生于()。
A、小弯侧
B、大弯侧
C、前壁
D、后壁
E、弯隆部
患者,男。胃病史多年,血浆蛋白降低。X线示胃体大弯侧粘膜皱襞粗大扭曲,胃壁柔软,蠕动存在。应考虑()。
A.慢性肥厚性胃炎
B.淋巴瘤
C.静脉曲张
D.Menetrier病
E.Crohn病
胃溃疡常见的部位为()。
A.胃角和胃窦小弯侧
B.胃体
C.胃窦
D.胃角和胃窦大弯侧
关于进展期胃癌CT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弯侧癌可沿胃结肠韧带浸润
B.胃应适度充盈、扩张,并应用低张药物
C.CT较容易发现肝胃韧带内增大的淋巴结
D.异常增厚的胃壁在增强时有较明显强化
E.CT易显示肿块,难以显示癌性溃疡
胃癌最好发的部位是()
B.胃窦大弯侧
A.胃体前壁
B.胃体后壁
C.贲门区
D.胃窦部
E.胃底大弯侧
胃癌最好发的部位是()。
A.胃底
B.贲门
D.大弯侧
E.胃体
胃溃疡好发于()
A.胃底部
B.胃体部
C.胃窦部小弯侧
D.胃窦部大弯侧
E.幽门部
患者,女,56岁,慢性萎缩性胃炎20余年。胃镜检查:胃窦部大弯侧可见直径约1cm的息肉状隆起。活体检查:病理诊断为中分化腺癌。手术切除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内。符合该患者早期胃癌的肉眼类型是()。
A.Ⅲ型
B.ⅡC型
C.Ⅱb型
D.Ⅱa型
E.Ⅰ型
患者男性,胃病史多年,胃肠钡餐示胃体大弯侧黏膜皱襞粗大扭曲,胃壁柔软,蠕动存在,应考虑为()
C.Menetrier病
D.Crohn病
E.静脉曲张
胃内最易出现溃疡的部位在()
B.胃大弯侧
C.幽门管
D.胃角
E.胃窦
胃溃疡病的好发部位是()
A.胃窦大弯侧
B.胃窦小弯侧
C.胃体小弯侧
D.小弯胃角附近
E.胃底部
关于胃溃疡的叙述错误的是()
B.好发胃体大弯侧
B.胃体大弯侧
C.胃底部
E.胃体后壁
A.大弯侧
B.小弯侧
C.前壁
D.后壁
E.基底部
A.幽门高于十二指肠球部,胃呈蜷虾状
B.胃呈瀑布状
C.膈上见B环
D.大弯侧呈弧形压迹,胃向左移
E.葫芦状胃
A.全胃切除可以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
B.小弯侧切除应距癌肿边缘6~8cm
C.大弯侧切除点约在脾门下
D.胃远侧应切至幽门远侧2~3cm
E.将大、小网膜组织整块切除
C.胃窦部大弯侧
D.胃窦部小弯侧
胃癌好发于
A.胃贲门部
女性患者,56岁,上腹部疼痛3年,餐后加重,胃镜检查胃大弯侧有颗粒状物,病理示重度不典型增生,Hp(),患者应该采取下列哪种治疗方法
A、手术
B、放疗
C、化疗
D、抑酸药
E、黏膜保护药
A.幽门部
B.胃体部
C.胃底部
D.胃窦部小弯侧
E.胃窦部大弯侧
A.胃窦大弯侧
B.胃窦小弯侧
C.胃体小弯侧
D.小弯胃角附近
E.胃底部
胃癌最好发病部位是
A.胃底部
B.胃窦部
C.胃体部大弯侧
D.胃体部
E.胃体部小弯侧
下述关于胃X线解剖知识,错误的是A.角切迹至幽门间为胃窦B.仰卧位检查,胃窦靠背侧,胃体靠腹侧C.胃大弯侧的黏膜皱襞为斜行、横行而呈现不规则锯齿状D.胃底黏膜皱襞走向不规则E.双重对比造影能显示胃小区和胃小沟
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侧,愈近幽门处愈多,尤多见于胃窦部,少见于胃底及大弯侧。
√对
×错
胃溃疡最多见于胃大弯侧,其次为胃窦部。
男性,62岁,近3个月来逐渐出现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喛气,纤维胃镜发现大弯侧胃壁上1cm大小块状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病理回示恶性。
女性,50岁,慢性萎缩性胃炎二十余年。胃镜检查,胃窦部大弯侧可见一直径约1cm的息肉状隆起。活体检查,病理诊断为中分化腺癌。手术切除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内。符合该患者早期胃癌的肉眼类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