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只可能在遭遇罕见地震时正截面抗弯破坏和斜截面抗剪破坏。剪力墙在水平作用下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丧失破坏是同悬臂梁在竖向超载下斜截面剪力破坏一样。没有配筋(或配筋不足)的混凝土构件这种情况下破坏形态是脆性破坏,发生于瞬间。剪力墙配有足够的水平分布筋,并且墙肢设置了约束边缘构件较密的箍筋,既是遭遇罕见地震致使斜截面抗剪破坏,也因水平分布筋及箍筋的抵抗,而呈现延性破坏;至于罕见地震致使墙肢弯曲破坏,也因约束边缘构件加强了纵向钢筋配置使呈现延性破坏。所以墙肢正确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是预防罕见地震下,墙肢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两种破坏可能的重要措施。
框架剪力墙的优势框架结构建筑布置比较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空间,但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较差,而剪力墙结构则相反。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使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在框架的某些柱间布置剪力墙,从而形成承载能力较大、建筑布置又较灵活的结构体系。在这种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是协同工作的,框架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
毋庸置疑,我们在建立剪力墙的时候,肯定是要确定剪力墙的厚度的,因为如果剪力墙建立得太薄的话,有时候是不能够完全被我们利用起来的;但是如果建立得太厚的话也不好,这样比较占我们的室内空间,所以我们要学会把握剪力墙的厚度中的这个“度”,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施工。那么剪力墙厚度怎么确定呢,剪力墙适用范围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内容吧。剪力墙厚度怎么确定:依据抗震标准6.1.2条规则,8度地震区剪力墙构造的抗震等级至少应为二级;按6.4.1条请求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厚一、二级抗震等级时不宜小于200mm,且不小于层高的116,别的部位不小于160mm,当墙端头无翼墙或暗柱时不该小于层高的112。以上规则意图是为防止因墙体平
你好·一、受力体系不同: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它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而剪力墙体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墙体(内墙或外墙)做成剪力墙来抵抗水平力,同时它也承受垂直荷载,所以它既受剪力又受弯,所以称为剪力墙。二、各自优点: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也比较方便。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侧向刚度大,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三、各自缺点:框架结构侧向刚度较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较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如隔墙、装饰等)破坏,而影响使用。而剪力墙结构的间距小,结构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用于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另外结构自
重力式挡土墙的破坏形式有哪些墙北侧向土压力主要由墙身自重来平衡、沿基础底面发生滑动,自重大,断面尺寸较大,墙身较重:倾覆破坏、产生接近于圆弧状的滑动面而丧失稳定性,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较高。主要i的破坏形式有重力式挡土墙构造简单。1.山体滑坡等自然力的破坏,挡土墙本身无法抵抗,例如挡墙内侧通过超重车辆.由于外部荷载改变。2.导致荷载与设计不符.设计不良导致的无法承受侧向土压力而被荷载破坏.由于地震,无法继续保证使用功能的破坏、粉化等等导致无法继续承受侧向土压力。3.由于地基不良或者持力层土体结构变化、洪水。仍有问题。导致挡土墙基础产生滑移,而发生倾覆式破坏,而发生位移或者崩裂等形式的破坏.基础滑移式破坏,例如渗水后冻融。造成的自身结构开裂.临界正常使用年重力式挡土墙的破坏形式主要根据其受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4节;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4节;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章各节等,都是关于剪力墙的规范条文,内容多多,楼主可慢慢阅读!一时难以消化。
剪力墙和混凝土墙的区别是:设计承受剪力的混凝土墙为剪力墙、其他属于一般混凝土墙。1、结构师,在结构整体设计时,通过内力分析,对水平荷载最不利的情况下,首先承受剪力的混凝土墙进行钢筋加固,从钢筋的直径、间距、搭接、锚固、混凝土强度、墙体的断面等按照剪力墙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因此,这种混凝土墙叫做剪力墙。2、结构师,在结构整体设计时,通过内力分析,不需要进行抗剪力设计墙体。就是一般混凝土墙。
墙身的拉钩,是保持墙身内外排钢筋网的相对位置,组成墙身的钢筋笼;墙肢边缘构件的拉钩,是单肢箍,是基本抗震构造措施要求的体积配箍的组成部分,它的体积要计入箍筋体积内的,以构成规定体积配箍率来满足规范要求。
⑴剪力墙宜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或多向布置。不同方向的剪力墙宜分别连接在一起。应尽量拉通,对直。已具有良好的空间工作性质⑵为充分利用剪力墙的能力,减轻结构自重。增大结构的可利用空间,剪力墙不宜布置得太密。⑶剪力墙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⑷剪力墙结构应具有延性,细高的剪力墙容易设计成弯曲破坏的延性剪力墙,从而可避免发生脆性的剪力破坏。⑸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不值。⑹控制剪力墙平面外的弯矩。⑺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模板验收规范的规定: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高层剪力墙异形柱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梁露柱、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于是在原有剪力墙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的优点,逐步发展形成了能适应人们新的住宅观念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即“短肢剪力墙结构”和“异形柱框架结构”型式。这两种新的结构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普通框架与普通剪力墙结构的缺点,受到了建筑师的肯定,更得到了住户与房开商的欢迎,为此,本文对这两种新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的受力特点、结构分析及构造要求进行阐述。1短肢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指墙肢的长度为厚度的5-8倍剪力墙结构,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
剪力墙是bw尺寸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4.1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刨、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5;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
按照规范叫法应该是:墙身横向分布筋、纵向分布筋、拉钩筋;边缘部件纵筋、箍筋、拉钩筋;连梁、暗梁纵筋、箍筋、拉钩筋、斜向交叉钢筋。以上钢筋都是抗震及水平荷载计算下的“受力筋”。也是抗震构造措施需要的“受力筋”。
1、剪力墙钢筋构造一般分为:墙柱、墙身、墙梁;2、墙柱:根部钢筋锚固构造、柱身构造、节点构造;3、墙身:根部钢筋锚固构造、墙身构造、节点构造,墙身开洞或龛的构造;4、连梁、暗梁、边框梁以及梁开洞构造。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2.2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除应符合本规程第7.2.1条的要求外,底部加强部位尚不应小于200mm,其他部位尚不应小于180mm。2一、二、三级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分别不宜大于0.45、0.50、0.55,一字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值应相应减少0.1。3短肢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应按本节7.2.6条调整剪力设计值,其他各层一、二、三级时剪力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4、1.2和1.1。4短肢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置应符合本规程第7.2.14条的规定。5短肢剪力墙
带边框的剪力墙,仅仅是该层墙顶、及底设有边框梁BKL,墙的起止都有自己的边缘构件,这个‘边框’是由上下BKL及左右边缘构件组成的框。BKL的构造见11G101-1第74页下部大样。
大家知道吗,其实在我们的装修的房屋中,不同的墙的类型是不同的,在我们的室内有剪力墙和承重墙,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剪力墙与承重墙的区别有哪些,如何区分剪力墙与承重墙。一、剪力墙与承重墙的区别承重墙:指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是支撑建筑的脊梁,是决定室内安全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房屋户型图中,工程图上标注为黑色的墙体都是承重墙,标注为白色部分的墙体为非承重墙,这类墙体可以改造拆除,对房屋建筑不会有影响。剪力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二、剪力墙种类平面剪力墙、简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