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一就是我们的形体原则,在发型调量当中,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打包对于形体的影响。当我们进行调量的时候,发型的重心就必会向上进行移动。向上移动的幅度,会根据我们打班的位置,次数有所关联。除了重心向上移动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在打薄当中针对骨骼的凹凸高三个位置进行调量的时候,所形成的轮廓改变。
原则二,尺寸原则。是指发型在调量当中,80%的位置,会形成尺寸下降。也就是说,在打薄所形成的蓬松,并不会通过发型的轮廓尺寸增加,所呈现。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就会影响我们的打薄效果。
原则三是风格原则。也就是说,当我们在打薄的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思考客人到底是什么风格。如果是可爱的,那么我们打包可以适当的增加线条。如果是浪漫的,我们在打薄当中,应该适当保持工整和量感。
在打薄时原则为根本,技巧为变化。比如说我们在做一款s卷的时候,在原理上,比较适合用大间隔打薄。但是实际的客人毛发量很少,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的建议是,不要使用间隔打薄。只在发尾进行内侧打薄处理,保持它的尺寸。那么这个就是追寻了我们的尺寸原则,而得到的结果
打薄修饰是必不可少的精髓部分,打薄的目的是什么呢,主要是制造柔,束,动。
那么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亚洲人和欧洲人的骨骼问题了,亚洲人亚洲人骨骼呈四方形、发质粗硬,欧美人骨骼立体、发质天生柔软,因此需要打薄来让整体的发型更加的具有动感,束状感和立体感。
一,长发时,牙剪打薄,底层和头顶不可以打发根,不然会有很多小头发刺出来。这个很简单,大家都懂。
二,短发牙剪打薄,以后枕骨点以下为例,垂直取竖发片,如果我们要一个内短外长的效果,那么牙剪的刀口就应该斜朝上,和平剪时45度是一个道理。这样出来的效果就是内短外长,一个内包的效果。反之,要外短内长,就是相反的方法在头顶部制作篷松和收拢的效果时方法是一样的,只是需要换一个提拉角度而已。
三,耳朵上方两侧打薄时,经常会时头发翘起来,那是因为我们选择的牙剪进切口不对,也许很多朋友都习惯了在这个部位,用牙剪从下往上打薄,其实是不完美的,这样用45度打薄,控制好点虽然不会翘,可是很容易鼓起来。正确的方法是,分层后,反手持牙剪,由上而下的打薄,这样出来,是绝对不会翘的
四,露耳短碎发,一定要先吹干看清楚头发的流向,然后再喷水打薄。大家都会发现,特别是在脸颊两侧,干剪打薄时,控制不好头发就翘起来了。这是因为干发用牙剪打薄时,切口都容易变动,你想的是45度内下打薄,一控制不好,干发状态下就会变成90度。吹干就是为了看清楚流向,大家都碰到过男士西洋发,有一部分,头发很硬且很多,有两个发旋,可是又要求打得薄一些,如果我们细节控制不好,打薄方法不对,最后的效果肯定是发旋部分翘得很厉害。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如果发旋是往右走,我们牙剪打薄时也应该顺着右边画C形下剪,这样出来,才会伏贴。如果往左边进剪,结果可想而知。
一·发梢打薄:制造发尾的柔和度。
在发梢打薄中会有两种方式,一是湿发打薄,一种是干发打薄。
在湿发的发梢打薄中,我们会采用平剪和头发成45度角将发尾剪成锯齿状参差不齐效果的方式。
在干发的发梢打薄中,我们会采用平剪和头发呈平行状态将发尾剪成锯齿状参差不齐效果的方式。
二、内部打薄:调整发量与改变发型形状
内部打薄控制的是量感和动态,我们在内部打薄基本上会采用牙剪打薄,我们的牙剪也是分3种型号的,分别是8号牙剪,16号牙剪,32号牙剪,我们要知道的是8号牙剪去量最少,32号牙剪去量是最多的。
而头发内部高低层次打薄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低层次头发会呈现饱满圆润的效果,而高层次打薄则会呈现服帖的效果。
三、线条打薄:调整质感与动感
线条打薄会让我们的头发具有束装感和线条感,也能调整发丝的流向,我们可以采用滑剪等手法来完成。
【这是个视频】
许多人理解的打薄是:去发量。还有人会觉得头发打薄完了以后会碎、会没有质感。其实这些都是对于打薄的偏见以及片面的认知。正确的打薄其实就相当于房子装修的软装,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的。所以掌握正确的打薄至关重要。
日式发型打薄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打薄?
打薄的分类
3大类:1、发梢打薄2、内打薄3、线条打薄
我们平时在杂志上、网络上看到的日系商业发型几乎都会用到这3种打薄的手法。这3种打薄的手法就是在剪好了基本型的头发上来进行精修。比如:可以让扁塌的地方饱满一些,可以让该收紧的地方收紧,可以让头发呈现束状感,也可以决定头发的流向问题。
(发梢打薄切口不同深度示例图)
发梢打薄的作用是什么?
发梢打薄可以将原来很硬的线条让它变得更加的柔和、自然、不生硬。至于柔和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和你发梢在打薄的时候剪的深度有关系。
内打薄
在头发的内部进行打薄。内打薄分为两种,呈现的效果也不一样。
高层次打薄示例图
高层次打薄:它的效果是让头发更加的服帖。因为打薄的切口不一样(如上图所示),发片的上面剪的多,下面剪的少,因此头发放下来以后就会呈现一个收紧服帖的效果。
低层次打薄示例图
低层次打薄:低层次打薄的效果是让头发呈现一个饱满的效果。因为低层次打薄的切口与高层次打薄正好相反(如上图所示),发片的上面剪的少,下面剪的多,因此头发放下来堆积的时候就会呈现一个饱满的弧形的效果。
那么我们如何正确的使用高层次打薄和低层次打薄呢?
比如今天我们要帮客人剪一款菱形效果的收小脸的发型。如下图的头型图,蓝点的区域因为都是头部的骨点的位置,骨点的位置一般都会比较的凸出,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用到高层次打薄,让凸出的部分收紧服帖起来。
线条打薄
菱形示例图
线条打薄制造流向示例图
另外线条打薄还可以控制头发的方向,因为头发是4个面,我们拉一缕头发出来进行打薄,切口如上图,这个时候这缕头发就会呈现向前的流向,也就是所谓的:长包短。那么同样的道理,你如果想让一缕头发向后,那么裁剪的切口就要前长后短;如果你要想让一缕头发内扣,那么就是外长里短;如果你想让一缕头发外翘,那么就是外短里长。所以线条打薄不仅可以制造出头发的束状感,还可以制造头发的流向。
(线条打薄是从发尾1/3处或者一半的位置进行打薄)
头发的哪些区域我们是不能进行打薄的?
下面的知识点,需要谨记:
1、发际线周围不可打薄,头发绑起来的时候打薄的头发会跑出来
2、头发分线的地方不能打薄,顾客分头发的时候打薄的头发也会跑出来
3、头部的顶点不能打薄,顶点打薄,头发会炸出来
我们在打薄前脑子当中要有分区的概念
头部分为:不动区、量感区、动感区
不动区:是决定着头发长短的区域,因此在进行打薄的时候,我们会在不动区使用发梢打薄的技巧。
量感区:一般是确定堆积的,发量是非常多的,因此在打薄的时候,这个区域我们是可以进行比较多的打薄来制造蓬松或者收紧的效果,一般我们会使用到内打薄的技巧。
动感区:因为动感区域的头发处于头发的表面位置,因此在打薄的时候我们不能够去太多的量,这样会造成头发表面过于毛躁没质感。一般动感区域主要会使用到线条打薄,偶尔会使用到内打薄处理。
首先得先知道发束与分区的关系
量感调整——圆棒(发束)
量感调整——三角棒(发束)
清楚了发束与分区的关系之后,接下来就是量感调整——打薄削剪技术的方法
①设计上,在必要部分的分区取“三角棒。
②首先从发根(C)开始,插入打薄剪刀。
③然后,移动到中间(B)进行量感调整。
④在下一个“三角棒”中间(B)开始进行量感调整。
⑤接着滑动到发尾(A)作打薄削剪。
⑥发尾不要削得过薄,这样可体现发束的轻盈和匀三角棒”C.B、B.A重复上面的操作。两个月后,头发仍能保持自然、协调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