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教案(通用15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听准读音和速度。想一想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停顿和重音。

三、自读课文,指导朗读,初步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

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岁:年。

尽:完。

生:生长。

荣:茂盛。

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

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原:半包围结构,“厂”字里面是“白”,“小”上下结构。

岁:上下结构,由“山”“夕”上下构成。

火:独体字,注意笔顺。

吹:左右结构。

又:独体字,两笔写成。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朗读,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养成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2、通过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我们学习了《找春天》,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

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

2、小组合作朗读,

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

(三)细读理解诗意。

通过学习我们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来学习。

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

岁:年

烧不尽:烧不完

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

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五、总结;

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同学掌握Logo的抬笔、落笔等基本命令。

能力目标:培养同学自我探究学习,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独立考虑的基础上,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激发同学的创作灵感,让同学学会合作、学会考虑,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同学掌握抬笔、落笔等基本命令;

2、让同学学会用Logo程序的基本命令来画图形。

教学难点:

1、抬笔、落笔命令的正确使用;

2、同学能正确分析图形,并用Logo命令画出图形。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本课是武汉版小学信息技术五下第2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Logo程序的抬笔、落笔等基本命令,并能用这些基本命令画出图形。它是同学学习Logo程序承上启下的一个教学内容。根据同学的年龄和思维特点,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这节课采取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便于同学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就是让同学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置“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协作学习活动,引导同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从而获得清晰的思路、方法以和知识结构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处置信息能力以和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同学的学习方法则引导同学自主探索与协作学习相结合。协作学习的核心是让学习者在互动与交流中“一起”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协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认知过程的重建,提高学习者思维的自由性、灵活性;它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积极的情感,增强学习者的团队协作意识,对团体发生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以和培养学习者的协作技巧、人际交往能力等。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出学习课题

1、展示旭日东升的图片,并向同学提问:大家看看老师展示的是什么图片吗?

2、在同学回答教师的提问后,教师马上提议:这节课我们也来画一个太阳好不好?

3、教师在白板上展示出本节课的课题:小海龟学“草上飞”

(二)、分析图形,突破教学难点

1、展示出太阳图形,并提出问题:这样的太阳图形应该怎么画呢?

2、教师布置同学分小组讨论如何画太阳图形?提出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教师设计了如下的三个同学考虑题:(1)观察图形,了解太阳的是如何组成的?

(2)太阳的光芒线条的角是多少度?

(3)太阳和光芒之间没有痕迹的局部应该怎样画?

3、教师组织同学汇报小组讨论情况。

4、教师组织同学阅读教材,认识Logo程序中的抬笔、落笔命令。

5、教师和同学总结Logo程序中的抬笔、落笔命令,并板书命令。

●抬笔命令

命令格式:PU

功能:使用PU命令后,海龟在屏幕上移动不留痕迹。

●落笔命令

命令格式:PD

功能:配合抬笔命令使用,将海龟的笔落下,恢复画图功能。

6、教师和同学一起画太阳的第一、第二条线,同学体会抬笔、落笔命令的功能。

7、同学分小组画出太阳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竞赛,知识学以致用

1、教师和同学总结归纳Logo程序中画图形的方法,并板书。

●画图形的方法

(1)、正确分析图形(2)、写出命令

2、试一试:看那个小组最先画出下列图形。

教师展示一个“回”字图形,看那个小组最先把它画出来。

3、画图大挑战。教师展示不封闭的等边六边形和“?”“!”字图形,让学习小组选择画两个图形中的任意一个图形,看那一个小组能最先把图形画出来。

4、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作品展示,师生一起评价作品

2、教师、同学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创意拓展,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下课前让同学尝试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设计自身感兴趣的图形或文字。

1、同学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同学考虑提出的问题。

2、同学分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边在Logo程序中尝试画太阳图形。

3、同学汇报小组讨论情况。

4、同学阅读教材有关抬笔、落笔命令的内容。

5、同学和教师一起总结抬笔、落笔。

6、同学和教师一起画局部图形。

7、同学分小组完成太阳图形。

1、同学总结Logo程序中画图形的方法。

2、同学画“回”字

3、同学画“?”“!”形

1、同学展示作品、相互评价。

2、同学和教师一起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3、同学考虑知识的拓展应用。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课文。

2、使学生初步认识风铃草,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3、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难点分析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深入到读文、识字。落实每一个层次的阅读要求,水到渠成地达到背诵课文的目标。

展开想像,小姑娘是如何变成风铃草的。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强化学生的探究欲望。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识字导入,开篇激趣

1.(出示风铃的视频,有图片,有声音)提问,这是什么(风铃)

2.学习生字“铃”。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组词。

3、引导学生想一想铃是怎么样响的,模仿一下声音(初步感受铃声之美,为学文奠定情感基调)。

4.出示风铃草图片,教师导入: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就是奇妙自然中平凡、常见的植物,今天课文的主角——风铃草。(课件出示课题,教师板书)(从了解事物入手,增长学生见闻,为阅读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

(一)1.(出示风铃草的图片)你知道它为什么叫风铃草吗(样子像风铃,似乎有风铃发出的声音)

2.是啊,自然界的小花竟和人类制作的风铃一模一样,真是奇妙的事。作者就专门为这可爱的植物写了一首诗歌。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课件展示

(二)认知生字(课件出示)

看,秋天到了,果园里收了许多桃子,每个桃子里都藏有一些字、词,课前老师布置了生字预习,谁想试试看,能否顺利地摘到桃子。

教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

极大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竞争意识,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后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使学习成为一件乐事。)

(三)感知课文

生字大家读的很好,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能不能读得更流畅。

1.自己先练习一下,看看能不能摘到三个大苹果。(课件出示读书要求:正确流利、声音洪亮、同学爱听)

2.指读全文,结合所出示读书要求互相评价。教师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3.范读。

4.再指名读。

5.教师引导:大家读得真起劲,下面咱们分小节读读。

第一小节:

(1)指读。

(2)你知道风铃草是什么样的了吗(做动作读)

课件出示:林边长着风铃草,

尖尖的嫩叶细细的腰,

紫色小铃挂满身,

对着鸟儿点头笑。

(3)学生朗读。

(4)除了嫩叶,还有什么是尖尖的细细的什么叶子什么时候是嫩嫩的(学生发挥想象力,畅所欲言。教师相机引导,有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

(5)全体学生一起朗读,并试着背诵。

(6)有风吹过的时候,风铃草随风摆动,发出了像风铃一样清脆的响声。你听,丁零零,丁零零。。。。。。

(课件出示)

丁零零,丁零零,

清脆的铃声阵阵飘。

那是鸟儿叫,

还是风儿把铃轻轻摇

(7)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读,通过读,发挥想象力感悟和理解风铃草发出的声音。

第二小节:

(1)是啊,这美妙的声音是鸟儿的鸣叫,还是铃儿在向大家问好老师也在这里打了个问号。谁能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2)教师按照下面得方式导读。

师:我问风

生:风在快活的舞蹈。(做动作)

师:我问鸟

生:鸟飞上高高的树梢。(做动作)(通过加动作朗读,激发学生读课文的欲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机会,通过师生间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师:我问松、问云、问小溪……

谁能模仿书上的句子回答

(3)我还会问谁为什么问它们

(4)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问问

我问,在。

我问,。

(5)既然都说不知道,那就猜猜吧:(齐读后面的句子。)

(6)“这里”是哪里你就是那风铃草,愿意把你在自然中的感受讲一讲吗

三、小结。

是啊,好好爱护自然吧,希望每一株植物,每一种动物都快乐地生活。也希望可爱的孩子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无论你是参天的大树,还是平凡的小草,都会觉的很快乐!

四、拓展延伸

学完课文后,你想对风铃草说些什么在小本子上写下来。

这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学生自由表达,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让学生敢于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写作已经起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再齐读。

2.检查朗读,先指名读,再齐读。

二、指导背诵

可以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带动作表演。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

2.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5.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6.练习:边读边写。

五、积累与扩展

课件出示:

的风铃草

的嫩叶

的腰

的铃声

的树梢

地舞蹈

指名填空后齐读。请同学们在课外读书时把这样美的词语摘抄下来。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看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而让学生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恰恰能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精神需要,这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心向,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美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1、了解北大荒的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子。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体会“我”思想感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教学流程:

一、直接切入、开门见山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课《可爱的草塘》(板书课题:可爱的草塘,并齐读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字词,这节课你们还想学习哪些知识呢?(学生各抒己见、自由提出问题)

二、归纳问题,引导初读

师:我把大家提出的问题总结一下:可爱的草塘到底哪里可爱?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作者来到北大荒前后电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最美的、最感兴趣的部分。

2、小组读议

师:把你们找到的部分读给你的同学听,并且说说为什么?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汇报(各抒己见,想读哪段读哪段)

(1)生:有的学生找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出示图画)

师:导读“这草塘真美啊!”

生:齐读(配乐)

师:谁有兴趣再读一遍?指名读

感悟句子意境:(一名学生读文,其余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进入情境)放舒缓的轻音乐

[由学生的电维不同,所以学生的程度也不同,找出的答案不相同,

所以有的同学找的是第7自然段,有的找的是第19自然段----所以我就跟着学生的电维走,作适当的点拔]

例:

(2)有的学生读第9自然段

师:我作适当的引导:[同学们,当你们还沉醉于追狍子,打野鸡这种兴奋之中时,你是否想过,这些动物是多么可爱,在国家三令五申地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今天,你们还忍心屠杀这些可爱的生灵吗?]

(3)有的学生读----

2、读中汇报,读中感悟

教者板书: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3、突破难点

师:现在谁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作者前后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作者发生变化的?

生:自由回答

[学生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由初读到品读,变换角度体会行文韵,学生自主捕捉典型事例体会草塘特点,形散神聚]

四、创设情景,运用图画、语言,展开想象放轻音乐

师: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文中最美的部分表达出来,也可以想象课文外的北大荒的美丽景色。

生:(分组学习,可以画画,可以讨论,可以读文)

学生汇报

五、析情意、开情感,渗透思想教育

1、析情意:学完了这一课,大家说一说草塘可爱之处在哪里?

2、开情感:读完这一课,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可爱的家园。

六、练习中求发展,小组合作

1、把文中的景和感受写成一首小诗《可爱的草塘》

2、画一幅《可爱的草塘》全景图。

综合活动:多种多样的草

活动目标:

1、知道草是多种多样的,有不同的名称、形状和生长环境。

2、能用较确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3、继续学习按一定事物特征进行分类。

4、能步行1公里,培养幼儿不怕苦,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向家长说明外出活动的目的,取得支持。

2、带好水、点心及剪刀、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向幼儿交代活动的要求:

1、注意安全,活动中听指挥,不做危险动作。

2、仔细观察,有问题要及时提出来。

二、外出活动:

1、鼓励幼儿坚持自己走,不怕苦,不怕累。

2、观察秋天的田野是怎么样的?哪些东西丰收了?

3、走一走田埂,体验走田埂的快乐。

4、找一找草长在哪里?说一说它们叫什么名字?长得怎么样?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野草。(陆地上的、水里的)

三、整理、分类活动。

把水草养在有水的瓶子里,陆地上的草按种类归类放好,待下次使用。

[教学目标]

1、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2、难点:理清课文的线索。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创作《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说。

2、关于“草地”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二、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出课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三、阅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第一部分(1—5)故事的开端:红军过草地的第四天,二班战士因误食有毒草野菜而中毒,二班长杨光摸黑寻找部分向上级报告。

第二部分(6—16)故事的发展:杨光找到一支红军小队伍,恳求医生前往救人,而医生也有紧急任务在身,于是杨光拦住路口不让医生走,一时陷入僵局。

第三部分(17—36)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潮:杨光的举动惊醒了昏迷之中的周副主席,周副主席询问战士中毒的原因,仔细观察并亲口咀嚼有毒野菜,提出处理意见。

第四部分(37—结尾)故事的结局:杨光和其他战士聆听周副主席评说吃草的意义,从中获得巨大力量,立即执行命令。

四、探究

课文中有些话看起来平淡无奇,仔细想想又觉得余味无穷。阅读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2、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第一句中两个“就会”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

第二句,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

五、小结

全文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红军战士误食毒草草而中毒——周副主席辨毒草、尝毒草——周副主席议吃草、红军战士悟真理。这样写,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小说的中心意思。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

二、继续学习课文

1、思考: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圈出来。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把描写周副主席动作、神态的词圈出来。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学生小组使用,讨论交流:

先是“立时惊住”,接着感到“惶惑”;面对周副主席的招手,杨光又深感“不安”;当眼见周副主席病得十分严重时,杨光“大吃一惊”,“觉得心头像刀在绞”,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而细腻地描绘了二班长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复杂的感情变化过程,最后聚焦到对周副主席病体的关切和忧虑,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重之情。

周副主席仔细观察有毒野菜时的神态:“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详细询问有毒野菜长在哪里和它的味道,这些都为紧接着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情节加大了蓄势的力度。

接下来写周副主席“非常明确”的命令,以及对年轻卫生员惊叫的回答和示意,进一步表现了周副主席的高尚品质和伟人气度。

2、思考:

课文以“草”为题目,有什么含义?

课文以“草”为题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以此引发出思想的火花。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三、拓展练习

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

与同学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2、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4、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这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5、鲁迅先生曾说:“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牛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精神。

四、小结

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

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五愿坚的作品。

《草》教案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从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2、揣摩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如何通过文学语言展现人格魅力

学习过程:

导语:翻开历史的画卷,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战士用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甜蜜而安逸的生活环境,标题草所展示的不再是你读到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草,也不是你看到的滚着晶莹露珠的草,而是争夺红军战士生命展现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

一、整体感知悟精神

1、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二、抓住线索理情节

战士误食野草班长摸黑报告——撇开毒草忙救人引出担架设悬念——主席下令辨毒草不顾安危尝毒草——平易近人议吃草启迪战士悟真理

三、揣摩妙点品人物

1、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高潮部分对周副主席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

2、分角色演读,在跳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高潮部分,并能通过一定神态和动作来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要求:小组成员自选认为自己最有把握的角色,并确保每一个人都担当一定的角色,组长注意调控。)

3、评析人物:同学们可以用一个或长或短的句子来说说你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或认识。

教师点拨:周副主席有着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人格,有着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3、师生共同小结:从情节入手,剖析小说的人物,可以感受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比较阅读显能力

比较阅读《七根火柴》思考:

1、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主人公是谁?

2、假如让你来围绕这篇小说的情节设计一次活动,你准备如何安排?写出你的方案。(可以以历史博物馆的解说员的身份介绍七根火柴,可以以招聘导演和演员的形式从人物入手理清情节)

五、作业设计

选择一位你熟悉的人物,通过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活动目标】

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艺术等方面的目标:

1、能于同伴相互游戏,促进师生间的交往,体验游戏中的快乐。

2、能大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染色、作画。

3、通过活动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初步的合作能力。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根据目标,我们把活动的重点定为:能于同伴相互游戏,能大胆的用颜色进行染色。整个活动都是以这个重点为主的,主要是通过“了解狗尾巴草”、“玩狗尾巴草”、“给狗尾巴草洗澡、让狗尾巴草跳舞”等几个环节完成的。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并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

物质准备主要是:狗尾巴草、颜料、白纸、抹布、魔术盒

知识经验准备是:幼儿已认识过狗尾巴草

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动中我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观察法、演示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玩”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2、活动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各个领域中的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如:在观察活动中渗透了语言表达的教学;在最后环节中感受音乐、跳舞的快乐等等。

3、活动的结构是递进关系的:兴趣——游戏——染色。即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利用“玩”的形式进一步了解狗尾巴草的特征,在作画活动、音乐跳舞的活动中,让幼儿情感表现语言表达,创造性思维发展和提高。

(二)学法

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游戏操作法、观察法等来获得知识经验。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让幼儿全身心的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魔术变变变

教师:我这儿有一个神奇的魔术盒,它能变出很多很多东西,看看现在它变出了什么?

因为是小班刚开学不久,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冷场”的现象,因此利用“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交流。

2、玩一玩狗尾巴草

教师:狗尾巴草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呢……让它亲一亲你觉得怎样?

引导幼儿体验痒痒的感觉,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亲一亲”

中,运用启发式的语言提问,让幼儿对狗尾巴草的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

3、染色、作画

演示

教师:我先来帮狗尾巴草洗个澡吧……跳个舞吧!

教师将角色适当转换,以狗尾巴草的角色穿插活动,并提出活动的要求、规则。这一环节目的是通过演示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染色、作画方法,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幼儿情绪十分高涨,为下一环节打好基础。

幼儿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地进行染色、作画,还可启发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

4、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来为狗尾巴草跳个舞吧

听音乐,教师和幼儿自由的舞动,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表演。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在日常活动中采集狗尾巴草,放置于自然角和区域中让幼儿进一步观察、探索。

活动反思:

1、从选择的内容上看,比较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狗尾巴草”是孩子们随处可见的比较熟悉的一种秋冬季植物,他们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因此,做到了活动内容源自于“生活”。

2、多媒体的使用使活动内容更加直观,便于幼儿理解,使幼儿更快更直接地了解到狗尾草的生长环境,符合小班幼儿的理解特点。

3、多种颜色的使用:丰富了幼儿视觉感受。红、黄、蓝做为小班幼儿最便于认识的颜色在本次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视觉效果,从而保证了幼儿参与活动的重要性,

4、实物的使用,从多种感官来刺激幼儿,便于幼儿深入理解实物从而为其后的活动做好铺垫的作用。的环节让幼儿大胆地触摸、观赏、感受狗尾的特性,让幼儿喜爱上狗尾草,喜欢和狗尾草游戏。从而为后半部分玩“狗尾草”、作画环节打下基础。

5、作为综合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我注重了各领域的整合渗透,在作画环节中我不仅强调了艺术方面的美感、色感,要求还注重了情绪方面的体验,让幼儿感受自我作画带来的快乐和自我作画过程中的快乐。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草》这首诗原题为《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原诗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共8行4句,课文摘用其前4行,诗题改为《草》。这4行诗句的意思是: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草年年都是秋冬枯萎了,春夏又茂密地生长,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它的根还在,来年春天,草儿又重新发芽生长。课文概述了野草的特点,赞颂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是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和背诵课文。

教法建议:

1.导入新课:可以从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进入新课。

2.理解诗意:可以利用课件,演示草的生长过程,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3.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体味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4.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1草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活动目标

发现花朵的用途。

体验製作香草饼乾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玫瑰花、玫瑰乾燥花、製作饼乾的材料(奶油、细糖粉、鸡蛋、烤箱、模具等)及工具。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回顾之前进行的活动,讨论花朵能用来做什麼东西(如:果冻蜡烛、乾燥花、泡花茶等)?

2.取出玫瑰花与玫瑰乾燥花,让幼儿观察外观、顏色,闻一闻味道,比较两者有什麼不同。

3.告诉幼儿乾燥花除了可以装饰、泡茶,还可以用来製作饼乾。

4.进行製作饼乾活动:

(1)介绍材料工具:奶油1/2杯、细糖粉1/4杯、鸡蛋1个、低筋麵粉1杯、乾燥花、香草(迷迭香、薰衣草)、烤箱、容器、模具等。

(2)做法:

a.将奶油和麵粉放入盆中打匀

b.加入鸡蛋搅拌均匀成糊状

c.加进过筛的麵粉和成麵团

d.加入切碎的乾燥花瓣或香草材料拌匀

e.将麵团平,再用模型压出或画出造型

f.放入烤箱(190度)烤约10分鐘,即完成

5.老师另外泡一壶花茶,让幼儿品尝花茶及香草饼乾。

活动结束

1.能一起製作香草饼乾。

2.能愉快的享用香草饼乾及花茶。

1.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对小兔的情感。

2.培养幼儿在完成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养成注意卫生、爱惜美术用具的好习惯。

3.在空的位置画出青草,不涂脏小兔。学习画线条小草。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感受作品的美感。

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爱护动物,养成注意卫生的好习惯。

2.教学难点:让幼儿在规定区域内画青草,学习画线条小草。

一.开始环节:

出示画好的小兔,提示要添画小草。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可爱的小兔肚子饿了怎么办呢幼:给它吃萝卜,吃青草吧。师:好的,我们来给小兔添画许多小草吧。

二.基本环节:

(1)老师示范添画小草,讲清要求。

教师用油画棒在画好小兔的纸上画小草。提示幼儿画草要从下往上提笔画出草,这样小草的尖上就会细些。教师在空白处画满小草。可用多种颜色画草。提醒幼儿握油画棒的正确姿势: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根指头(无名指和小指顺靠在中指后面就行了)捏住油画棒稍尖的那一端,手形呈圆球形,手背向上隆起,掌心空阔,把整个油画棒横斜卧放在空阔的右手掌心里,小臂和手掌、手腕稍稍抬起,离开纸面有一定距离,油画棒的笔尖向下在图画纸上自然画出线条,同时用左手的手指尖按住图画纸,不让图画纸随着油画棒的`移动而上下、左右来回晃动。

(2)幼儿操作添画。

提示幼儿在纸上画,不画脏作业纸,不去乱画同伴的作业。保持作品整洁。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鼓励帮助个别幼儿。

展示幼儿作品,收拾用品。

三.结束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简单评讲作业情况,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各自把自己的作品装进自己的画袋,把油画棒放进蓝子,把油画棒篮子放进柜子里。

四、延伸活动:

回家教家长带幼儿去市场观察小兔吃草。

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是被充分尊重、接纳的。幼儿都是喜欢小动物的,让幼儿给小白兔添置小草,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幼儿自己使用自己的蜡笔,老师只是进行引导。关于小草的颜色,不管是浅绿、墨绿,只要是符合生活实际的,都是能被接受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爱惜小动物的感情,让幼儿也在实际生活中能尊重小动物;也锻炼了幼儿提笔画线条的能力,画画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教师充分了解的幼儿的经验水平,在此之前幼儿在画画领域是以涂色为主,这次的提笔画线条对幼儿来说是一次挑战。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幼儿对拿笔还是需要老师提醒的,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笔。对于画画能力比较好的幼儿,老师要给予极大地鼓励,对于画画能力稍弱一点的幼儿,老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帮助。总之,让幼儿得到最大的发展和自我肯定。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一直都是引领者,幼儿才是这堂课的真正的主人。在开始部分,由于是小班的幼儿,老师多玩了几个手指游戏来组织教学

本节课后,觉得自己在组织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整体课很少出现幼儿之间互相影响的场面。当然不足之处还是有一些:自己要加强自己的美术功底,对小班的美术教学还要细化一些,包括握笔、画画时要保持安静、之后要把自己的画如何放进画袋里、还要把蜡笔放回原处。

如果让我重上这节课,我觉得小班美术教学还是要注意细节的说明、习惯的培养、还要在做事情之前要先提出要求,才能让整个教学过程井然有序。

设计意图:

一、活动目标:

1、尝试按自己意愿大胆用野草在不同的材料上进行画面装饰,体验活动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带领幼儿春游,认识各种野草。

2、物质准备:范图四幅(分别在合板上、在磁砖上、纸板上、在盒子上用野草装饰的范例),各种野草、线、透明胶、剪刀、双面胶、记号笔、油画棒等。

三、活动过程:

1、欣赏范例,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2、讲解演示,了解装饰的方法。

(1)、先选择在哪种材料上装饰,再把简单的轮廓画出来。

(2)、大胆用各种野草试一试、摆一摆,选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进行装饰。

(3)、装饰时可以先把野草摆在材料上再粘贴,重点示范如何使用双面胶。

3、引导幼儿大胆装饰,发挥创作才能。

(1)、提出要求:

①有些野草很容易划破手指,操作时就小心。

②遇到困难怎么办?可以自己想办法,也可以找老师或同伴帮忙。

③对于画面较光滑的磁砖要选择什么材料进行固定?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按意愿选择各种野草及其他辅助材料,大胆地装饰画面。

(3)、教师观察幼儿的创作情况,并给予适时的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体验活动的乐趣。

4、师幼交流共享:

让幼儿展示、介绍作品,并引导其体验成功的快乐,发现存在的不足,为更好的开展下次活动做准备。

5、活动延伸:

①野草除了能装饰漂亮的画面外,还可以做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②我们幼儿园周围到处是野草,野草可以做燃料、肥料、还可以当饲料喂牛羊等。大自然给了我们这样好的宝贝,我们应该要保护大自然。

幼儿能够自己去寻找发现不同种类的草,为比较小草的不同特点做铺垫。引导幼儿发现草的根部生长与土壤土质的关系。游戏进行三次,每次幼儿拿出的草都不同,为此幼儿在进行比较时,每次的发现都不同,找的'朋友也不同,充满了兴趣和发现探究欲望。比较环节幼儿很认真的从草的叶子、茎部、根部去观察比较,能够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发现。活动充满趣味性。

不足之处:

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特征的植物。

2、知道植物跟人类的密切关系,能把收集到的.有趣的信息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3、积极的参与科学活动,乐于探索。

玩过音乐游戏《蝴蝶找花》。

物质准备:含羞草一盆、防盗草一盆、猪笼草四盆,课件(有配音的各类花草图片。)

一、游戏激发孩子兴趣。

2、播放有关课件,描述植物的特性。

3、提问:你认识它们吗?知道它们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它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

二、自由尝试探索。

1、出示含羞草、防盗草。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受植物的奇异特性。

2、围绕问题,交流发现。幼儿四人一组,以含羞草、防盗草为例,用语言讲述植物的外部特征。

4、引导幼儿说说:含羞草是怎么变化的?接触防盗草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

含羞草:又名感应草,轻轻触碰这种植物的叶片会立刻紧闭下垂,呈含羞状。

防盗草又称植物猫,当人及猪、羊、禽、牛、马等动物触碰时,接触处就会像被电击火烧般的奇疼怪痒。将干草放在粮仓周围,老鼠碰到就立即逃之夭夭,所以也有“植物猫”之称。

5、拓展幼儿对奇异花草的认识。

※每组推选1-2名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最奇特的植物。

三、操作感受

1、每组一盆猪笼草、瓶装小虫若干。

2、要求:将瓶中的小虫倒入捕虫囊,感受猪笼草的奇异特性。

3、操作指导:引导幼儿边观察边用图示记录猪笼草的捕食过程。

4、各小组代表介绍。

教师小结:猪笼草象一个彩色的瓶子,瓶里有又香又甜的蜜,苍蝇飞来了,掉进了瓶底,瓶子很滑,苍蝇爬不上来就被猪龙草吃掉了。

四、游戏:蝴蝶找花。

播放《化蝶》音乐,在蝴蝶静止时可以轻轻地触碰植物叶片,用身体语言的亲密接触,进一步感受花草的奇特。(教师根据情况暂停音乐。)

五、活动延伸。

※探索区放有捕蝇草、半支莲、大花草等图片,让幼儿观察交流,进一步产生对植物的兴趣。

※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搜索资料,拓展对植物的认识。

一、主题的由来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放风筝,去春游,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春天,我班的自然角里一片盎然,孩子们对自然角中的动物、植物、种子发芽变化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有不少幼儿挤在一起观察,并争论着它们的变化情况。因为春天,让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美丽,更重要的是;春天充满了生机盎然的乐趣。于是,我们就在班上组织幼儿展开讨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变化吗?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呢?发动师生共同收集事物变化的材料,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活动。本主题通过观察、劳动及各种游戏活动,发现春天的变化,引发幼儿有良好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二、主题目标:

1、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知道春天气温逐渐增高,雨水增多,有利于植物生长。

2、通过观察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春天的认识,发现动、植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体验春天的美丽。提高讲述、绘画、表演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活动中感知和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活动能中表现一定的独立性,形成主动、互助、合作的态度和行为。

4、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特别是观察、比较、语言等关键智能。

三、集中教育活动:

活动一:谈话《美丽的春天》(语言)

1、围绕主题运用较准确、生动的语言谈话。

2、巩固幼儿对春季特征的认识。

1、课前带幼儿到室外观察春天的各种变化。

2、背景图一幅(画有春姑娘、草地、小河等春天的景物)。

3、写有春天、五颜六色的字卡两张:。

4、彩笔、画纸每人一份。录音机、音乐磁带。

师:刚才我们一起唱的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季节?(引导幼儿说出歌曲表现的是春天)。

二、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讲述春天的基本特征。

师:瞧,春姑娘多美,可她却不高兴,因为她没有找到她的朋友们,小朋友们愿意帮春姑娘找一找吗?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春天所见到的景色后,引导幼儿用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见到的春天的特征。如:春天到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柳树发芽了;桃花开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等等。

2、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后,进一步提高幼儿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以绘画展示春天的景色。

师:春姑娘说小朋友知道这么多春天的特征,她想让你们把自己所见到的都画下来布置一幅美丽的春天的画面。

①教师将幼儿所画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剪下来,和幼儿共同布置在背景图上。

②引导幼儿运用自己学过的优美语言,生动的讲述美丽的春天。

③教师再次对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对讲述出色的幼儿及时进行表扬,鼓励语言表述能力差的幼儿大胆发言。

④引导幼儿用五颜六色来形容春天的颜色。出示字卡教幼儿学习认识词语:春天、五颜六色。

活动延伸:

通过活动延伸,使幼儿继续保持探索的兴趣。

1、带幼儿到户外去找春天,鼓励幼儿寻找新的发现。让幼儿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美,激发幼儿保护花草地树木的情感。

2、引导幼儿将新的发现制作、布置出来。

3、启发幼儿将春天的美景画出来,开一个"美丽春天"的画展。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

《草》教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从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2、揣摩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如何通过文学语言展现人格魅力学习过程:导语:翻开历史的画卷,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战士用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甜蜜而安逸的生活环境,...

[教学目标]1、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2、理解课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2、难点:理清课文的线索。...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THE END
1.神奇!用剪刀陷阱竟能如此巧妙抓蛇旁边有个抢活的…怎么办?人都过去了? 新媒体 多喝热水,热水治百病! 新媒体 58跟贴 这滑的挺远的哈,棒棒哒 新媒体 1跟贴 战斗民族糗事汇,每个都是爆笑 新媒体 5跟贴 二货是怎样找钥匙的 新媒体 3跟贴 这谁爸爸给我来一沓 新媒体 1跟贴 配合的真好,,默契 新媒体 熊孩子会拆家,不输二哈 新...https://m.163.com/v/video/VZG2ADDLH.html
2.进击的汉字爱狗人士救出小狗攻略!2、拖动狗狗手中的通讯录,丢到窗外 3、拖动茶杯给左下方第一个小狗 4、窗户旁边藏有暗格,滑动打开获得拆家秘籍,拖给二哈 5、向上滑动拿走上锁的铁笼 6、将哑铃拖给细狗 7、最后拖动剪刀给左上方第一条狗 8、以上就是进击的汉字爱狗人士救出小狗攻略http://www.lao-sun.com/alsglfx/12534.html
3.狗狗丢了玄学的找法流传比较广的玄学找狗方法是装一碗清水,在碗上放一把剪刀,剪刀打开并把刀口朝向窗外或门外,在剪刀上面再放一块狗狗喜欢吃的食物,然后狗狗就会自己找回来了。虽然很多网友都说亲身实践过这个方法并表示管用,但建议在使用玄学找狗的方法时,还是要配合科学的方式去寻找,从朋友圈发布狗狗丢失的信息,在四周查找监控确定狗...https://www.isdpp.com/issue-13731.html
4.剪刀寻狗法真的有那么灵验吗剪刀寻狗法:在灶台、炉台上放一满碗清水,在碗上平放一把剪刀。把剪刀打开口,开口的方向指向家门或者窗户的方向,然后呼唤狗狗的名字。 剪刀寻狗法 原本是用于寻猫的方法,很多铲屎官用来寻狗后表示也有效。具体方法如下: 在灶台、炉台上放一满碗清水,在碗上平放一把剪刀。把剪刀打开口,开口的方向指向家门或者窗...https://mip.xiaokeai.com/dog/feed/22911.html
5.用狗剪的剪刀给孩子剪头发有关系儿科用狗剪的剪刀给孩子剪头发有关系全部回答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通过你所叙述的情况不用过于担心,这种并不会造成自身的细菌或病毒感染,不过平时还是应避免这种行为,另外要注意自身的饮食清淡,在进行修剪后一定要注意自身头部卫生的清洁处理。平时尽量使用正规的理发工具进行修剪。@你说用给...https://m.fh21.com.cn/iask/dzmip/105556050.html
6.剪刀找狗法剪刀找狗法 在灶台上放一碗清水。往上面儿放一把剪刀打开口。把口对着门或者窗户的方向。叫着狗的名字。只要丢失时间不长会很快的回来回来的。https://www.360doc.cn/article/31506709_1108085044.html
1.想用剪刀法找丢了7个月的猫,谁能教教我生活闲聊|有人能解读一下剪刀法找猫咪吗 (糊尔摩斯小组) 还愿剪刀大法!失踪两天小猫找到! (猫丢了怎么办?剪刀da法与找猫心得小组) 原来剪刀大法不仅能找到猫猫,丢了的东西都能找的! (猫咪俱乐部小组) 剪刀大法寻猫真的有用吗 (生活组小组) 剪刀大法找猫 有副作用吗 (花渣聚集地小组) 剪刀大法...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3643991/
2.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方案推荐3、安全用剪刀 目标:用剪刀剪纸,用小刀削东西时要注意安全,用完放好,不要向着同伴使用。 形式:谈话的方式进行教育。 (二)健康领域 1、安全玩滑滑梯 目标:户外活动时,注意不让幼儿攀爬太高的大型玩具,有秩序地上下滑梯。 形式:出去活动时教育。 2、有序上厕所 ...https://www.ruiwen.com/fangan/7641186.html
3.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含反思(精选20篇)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http://mip.yuwenmi.com/jiaoan/youeryuan/2125709.html
4.《房子》幼儿园大班教案(通用20篇)设计思路:在探索"我是人"的过程中,孩子们领略了天安门、长城的雄伟、嘉定法华塔的古老等,从中感受到了建筑的魅力,对建筑产生了初步的感知兴趣。由此,衍生出了"我们的城市"中第一个版块"老房子、新建筑"这个内容。围绕活动总目标中"体会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感受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丽"这个目标,我选择了"越造越好...https://mip.jy135.com/ziyuan/jiaoan/546765.html
5.全世界优等生都在做的2000个思维游戏(超值白金版)第2章判断力...有4只小狗,年龄从1岁到4岁各不相同。它们中有两只说话了,无论谁说话,只要求说的是关于比它大的小狗的话,就都是假话,说比它小的狗的话则都是真话。小狗甲说:“小狗乙3岁。”小狗丙说:“小狗甲不是1岁。”你能知道这4只小狗分别是几岁吗? 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698658955495840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