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早教中心教案:蒙氏亲子家庭日常生活训练教案
1.刷牙
目的: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道具:牙具(牙刷、儿童牙膏、漱口杯)、毛巾。
要点:
1、将牙膏握在手掌中,用大拇指挤压出适量的牙膏,涂在牙刷上。
2、漱口杯中接半杯水,右手握牙刷,左手拿杯子。
3、先喝一口水,漱漱口,吐出水。
4、刷牙时,上面的牙齿向下刷;下面的牙齿向上刷;张开嘴,再刷一刷后面的磨牙。
5、喝一口水,漱漱口后吐出水(可重复漱口两次),直至把口中的牙膏沫漱干净为止。
6、把牙刷在杯中涮干净,放好牙具。
7、洗一洗嘴边的牙膏沫,然后用毛巾擦干嘴边的水珠。
提示:可利用废旧牙刷刷洗石子、贝壳等物品。
蒙氏心语:在探索儿童心灵世界这件事上,成人切记不要从自己的角度,或以自我为中心去观察与儿童心灵有关的所有因素,因为那样只会增加对幼儿的误解。
2.洗脸
目的:增进自我照顾的意识与能力。
道具:毛巾、护肤霜、抹布。
1、卷起袖子。
2、打开水龙头(让水的流量稍小些)。
3、两手并拢,接少许的水,低下头,两手掌从下颌开始,到额头洗一遍。
4、再接少许水,重复刚才洗的动作。
5、甩一甩手上的水,用毛巾擦干脸上、手上的水。
6、把护肤霜先置于手掌心,然后用手指蘸些护肤霜,分别涂于脸颊、前额、鼻尖、下颌部位,两手掌轻轻搓揉,直至护肤霜均匀的涂在脸上。
7、用抹布把洗手台上的水擦一擦,最后放下袖子。
提示:如果洗手台的高度不适合孩子,可以把水接入脸盆中,让孩子蹲着洗脸。
蒙氏心语:在一个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地方里,孩子会尽力注意自己的举止,控制自己的行为。
3.脱衣服
目的:学习脱衣服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道具:合身的衣服。
1、解开纽扣,打开前襟。
2、先用右手将在肩上的衣服脱下,然后两手转到背后。
3、右手抓左边的袖口,让左手抽出来。
4、双手伸到前面,左手抓右边的袖口,让右手抽出来。
5、衣服的前襟向上平放在桌上,抚平上面的皱褶并整理好。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练习脱外套、夹克、裤子等。
蒙氏心语:孩子不受大人的介入、干扰完成一件事以后那种骄傲高兴的表情就是在向我们宣告这是他丰富内在潜能发展的需要。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发展潜能,而不应该阻碍他的活动
4.穿衣服
目的:学习穿衣服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道具:合身的衣服、镜子。
1、把衣服从衣架上摘下来,解开纽扣,打开前襟。
2、左手提右边的衣襟,让右手先穿过袖子。
3、右手穿过袖子后放开左手,然后右手伸到后面把衣服披到右边肩脱,右手提左边衣襟,让左手伸到袖子里。
4、把两边的衣襟对齐,扣好纽扣,一边看镜子一边整理衣服。
当里面穿的是长袖衣服时,要用手握住内衣的袖口,再伸手穿衣。
提示:当里面穿的是长袖衣,要用手握住内衣袖口,再伸手穿衣。
蒙氏心语: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应该无一一的听父母的话,同时父母也希望孩子能够非常爱他们。
在这方面,孩子常常可以成为父母的老师,因为孩子的思想是那么的单纯,他们的正义感更是让人想不到。
5.梳头发
目的:学习梳头的方法,培养幼儿注意整理自己的仪容。
道具:梳子、卫生纸、小镜子、小披肩。
1、面对镜子坐下,围上小披肩。
2、拿起发梳,由头上往下梳整前面、侧面、后面的头发。
3、使用另一面小镜子照照后面、左面和右面。
4、脱下披肩,把落在披肩上的头发捡起来,用卫生纸包好,然后把披肩放回原处。
5、把卫生纸扔到垃圾桶里。
提示:梳理头发后,可引导孩子自己整理衣服。
蒙氏心语:对孩子来说,每一样东西不是井然有序就够了,他还应该跟孩子的需要相适应。
6.植物栽培
目的:学习种植的方法,关心,照顾植物。
道具:孩子能搬得动的小花盆,装有土的桶,铲子、喷壶、水壶和一些小石子。
1、在空花盆里先铺几粒石子。
2、从桶里铲两、三铲土倒进花盆。
3、把花(植物)在进去,根部覆上土。
4、用水壶慢慢倒入一些水,再用铲子铲土把根部完全盖住。
5、最后用喷壶对着植物喷酒一些水。
6、洗净双手和用具,把用具放回原处。
提示:在把植物从小盆移植到大盆里,从花坛移植到花盆里及分珠种植时,都可以进行植物栽培的练习。
蒙氏心语:倘若我们必须在我们为孩子布置得环境里生活一天,握相信那一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经验。
7.整理碎屑
目的:练习双手活动时的协调性。
道具:
1、小簸箕、小刷子、潮湿的抹布。
2、用餐后,掉在桌子上的面包屑。
要点:整理碎屑
提示:鼓励孩子练习清扫地板上的碎片、尘土等。
蒙氏心语:儿童是通过努力从事活动,从而使个人得到发展。
8.擦桌子
目的:
1、学习擦的正确方法。
2、练习有秩序地工作。
道具:桌子、防水围裙、盆、水壶、抹布。
1、带上围裙,把水壶里的水倒入盆里。
2、将抹布放入盆中,然后用拧毛巾的方法把布拧干。
3、从左向右擦拭桌子,然后把抹布放进盆里洗一洗,再拧干。
4、在成人的协助下,把用过的水倒掉。
提示:洗涤剂对幼儿的皮肤有刺激作用,所以清洁过程中,最好不使用。
蒙氏心语:妈妈必须同时喂养孩子的身体与精神,且精神上的需要更重于身体上的需要。
9.刷灰尘
1、学习刷的正确方法,肌肉运动的调整。
2、培养清洁感。
道具:小刷子、抹布及需要刷掉灰尘的物品。
1、把需要刷掉灰尘的物品端倒一个安全、平稳的地方。
2、握住刷子,从上往下、从左向右把灰尘仔细刷掉。
3、用潮湿的抹布把物品擦一遍,然后放回原处。
提示:可收集各种刷子,如:旧牙刷、化装刷、浆糊刷、油漆刷、衣刷等等。
蒙氏心语:往往最文明国家的有钱人,在照顾孩子方面令孩子感到是最受虐待。
10.扫地训练
1、学习正确的扫地方法。
2、培养做事情的秩序感。
道具:适合幼儿使用的笤帚、簸箕,碎布头。
1、用粉笔在地板上画上个小圈。
2、把碎布头撒倒在地上。
3、右手握住笤帚,把碎布头向圆圈中心扫。
4、当全部碎布头都集中扫在圆圈中心后,左手拿簸箕,把碎布头扫进簸箕里。
5、练习结束后,收放用具。
提示:笤帚有不同的种类,拿法、握法也不同,针对每种方法成人都应给与正确的指导。
蒙氏心语:以前我们认为幼儿没有精神生活,但现在我们了解,第一年他最活跃的部分就是脑部。
11.握手
1、培养孩子懂礼貌,学习和他人交往的方法。
2、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
1、装有水的晾水瓶,晾水瓶要适合端拿。
2、瓶内的水量可以依据孩子自身能力而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瓶内的水量由少渐渐增多。
1、以端正的姿势站立,慢慢靠近对方,伸出右手。
2、握住对方的右手,看着对方的眼睛,微笑。
提示:学说打招呼的语言,“您好”、“再见”、“欢迎到我家做客”、“欢迎下次再来我家”等。
蒙氏心语:任何影响儿童行为的因素都会影响其人格的发展。
12.拿水壶
1、学习端拿较重餐具的方法。
2、全身运动的调整。
1、一只手握住水瓶的把手,端起水瓶。
2、另一只手托住水瓶的底部,把水瓶在胸前端平稳。
3、看轻周围的人或物,端着水瓶慢慢地走向目的地。
4、到达后,把水瓶轻轻放在桌子上。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有关拿、搬、放的动作相当多,有很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
由于搬运的东西不同,我们所用力的大小、搬运的方法也不同。如果从小开始由一些必要的动作来培养孩子的经验,就会对您的孩子有很大的帮助。
蒙氏心语:动作是完整思考过程的最后一部分,精神的提升必须借助于活动与工作。
13.泡茶
1、学习接待客人的礼节。
2、培养幼儿做事的专注力和秩序感。
道具:茶杯、茶壶、茶叶、茶匙。
1、舀出一茶匙的茶叶倒入茶壶里,再成人的帮助下如热水浸泡。
2、浸泡出茶叶的香味后开始倒茶。
3、用一只手握住壶把儿,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按住壶盖,倾余茶壶将茶水倒入杯中。
4、用同样方法倒入第二个杯中。
5、双手端茶杯送到客人面前,并说:“请喝茶”。
提示:客人走以后,洗净茶具放回原处。
蒙氏心语:对于新生儿,我们不仅要关心他的身心健康,还应该关心他的心理需要。
14.擤鼻涕
目的:培养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学习正确擤鼻涕的方法。
道具:卫生纸或面巾纸、手绢。
1、拿出卫生纸,把卫生纸展开再对折。
2、双手拿着纸的两端,掩住鼻子。
3、用手指(食指、中指)压住一个鼻孔,从另一个鼻孔以呼气的方式擤鼻涕,接着再擤另一个鼻孔。
4、两手手指捏合,将卫生纸向前拉出、折叠。
5、对折后把鼻水擦拭干净。
6、再折一次,然后扔到纸篓里。
提示:提示孩子注意不要用太大的力,避免伤害到鼻腔。
蒙氏心语:手让人类表现他的智慧,并推动文明向前进。
15.递交物品的方法
目的: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学习对他人的尊敬与信赖。
道具:剪刀、铅笔、礼品、书。
(一)递交前端尖锐物品的方法:
1、尖的一端朝自己。
2、必须和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3、保持笑容。
(二)剪刀的递交:握住闭合的刀刃,将剪刀握把递交给对方。
(三)铅笔的递交:拿笔一半的地方,笔尖朝向自己交给对方。
(四)书、礼品的递交:拿着书的右下或左下角,递交给对方。对方接受时伸出双手,以两个拇指在上,四个手指在下的手势捏住物品。
提示:在朋友聚会、生日宴会时,为孩子创造机会,练习递交和拿放物品的方法。
蒙氏心语:每一位成年人都是由自己的童年塑造出来的。
16.门的开关
1、学习开门、关门的正确方法。
2、培养良好的礼节。
道具:门
1、站在不会碰到门的地方,右手握门把,轻轻旋转,把门推开或拉开。
2、走出去,右手再握住外侧的门把,轻轻地把门关上。
提示:在练习门的开关之前,可以准备各种锁、螺丝钉来让孩子练习拧、转、开和关的技能。
蒙氏心语:若是有足够的空间,婴儿会爬行去抓取东西。
17.剪纸
1、正确使用剪刀,练习剪的技能。
2、培养幼儿专心的做事能力。
1、剪刀前端要圆,大小适合幼儿的手。
2、长方形纸,纸上画有直线或曲线、锯齿线、螺旋线。
1、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握住剪刀,左手拿纸。
2、在剪刀一开一合之间,成人示范正确的剪纸方法。
3、鼓励孩子剪剪看。
4、当孩子已会使用剪刀后,再让他沿着线来剪纸。
提示:沿直线剪纸是最简单的,随着技能的熟练再逐渐加大难度。
蒙氏心语:通过拥抱和接触能帮助儿童在外界环境中建立安全感。
18.拧毛巾
目的:学习拧毛巾的方法,肌肉运动的协调性。
道具:洗手的盆,擦手的小毛巾,防水的小围裙。
1、盆里倒入约三分之一的水。
2、把擦手毛巾折成一半,侵入水里直至全部侵湿。
3、在水盆中再把毛巾折一次,然后把毛巾拿出水面,用两手把毛巾拧干(左右两手向相反方向转动)。
4、把拧干的毛巾挂在毛巾架上。
5、在成人协助下倒掉盆中的水。
6、用抹布擦干溅在桌面上的水。
提示:
1、根据自己的习惯,扭转的方向或握毛巾的手势会有所不同。
2、如果是大一点的毛巾,可以和成人合力完成拧的工作。
蒙氏心语:生理学家指出: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有三个阶段。其中有两个重要的阶段,就是学习走路和学习说话。
19.五指抓毛线球
目的:练习手部肌肉控制力。
1、各种颜色的、柔软的毛线球(五个),球的大小以让孩子的一只手可抓握。
2、两个装毛线球的小筐或两个小盒子。
1、单手从小筐里抓起一个毛线球,然后放进另一个小筐。
2、重复刚才的动作,直到抓完小筐中的五个毛线球。
1、依据孩子的能力,可以教孩子识别毛线球的颜色。
2、还可以准备软、硬不同的球。在练习中孩子会通过触摸,对抓握游戏更感兴趣。
蒙氏心语:
如果大人想帮助正在走路的小孩,就必须放弃自己的步伐及预定的目的地。
20.一起搬小桌子
目的:学习两个人搬运物品的方法。
道具:家中的小桌子,或搬运方便的小茶几。
1、两个人分别站在小桌的旁边,用手握住桌沿并轻轻地抬起。
2、看清楚周围的人或物,两个人一起横向移动,或向前或向后,一直到达目的地。
3、到达目的地准备放下时,一个人先将桌脚轻轻放下,另一个人再把桌脚轻轻放下。
提示:对于年龄小,刚刚能自己走稳的孩子和家人一起搬运桌子时,家长要选择自己倒着走,孩子正着走的路线。
蒙氏心语:小孩的动作迟缓,更没有特定的方向和目的地。
21.搬椅子
目的:学习正确的搬放椅子,知道轻拿轻放。
道具:幼儿用的小椅子。
要点:搬椅子
提示:可以用凳子、装玩具的小箱子或其他形状的小椅子进行搬运练习。
蒙氏心语:大人走路是为了去某各地方,小孩走路是为了正确的练习走路的功能,使之趋于完善。
22.感知心跳
1、发展肌肉的协调能力。
2、意识到运动后心跳及呼吸会加速。
1、小动物的房子图片一套。
2、动物名称字卡若干张。
1、在运动前,成人对孩子说:“把手放在胸前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
2、这时孩子的感受可能不会很明确。
3、让孩子在户外自由地玩。待孩子停下活动时,成人再让孩子把手放在胸前感受自己的心跳。
4、孩子会发现自己的心跳快了许多,呼吸也急促了。
提示:适当的运动对我们的健康很有帮助。例如刚才运动后,心跳会加快,心跳加快可以促进我们的血液循环,使我们更健康。
此外,运动还可以帮助我们把身体中一些不好的东西通过出汗、小便排出体外,促进新细胞的成长。因此,适当的运动对我们的健康很有帮助。
蒙氏心语:人的幼儿时期,足以决定其往后一辈子的生活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