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吃猫肉,绝大部分中国人是从来没吃过猫肉。那这是什原因?猫这种动物最早出现在汉代,汉代时候,丝绸之路打通,汉朝跟中亚、西亚地区交流,把猫带来。
中国在礼记中就有记载,所谓蝇猫为其食,田,鼠也一通。那时中国人把猫列为农田保护神和谷神,接受人们记祭祀,既然都成祭祀供桌上神灵,人们怎会吃猫?古人造这个猫字也很有意思,一个犬字旁一个禾苗苗,这也充分说明猫是庄稼丰收保障。
因为猫可以吃掉田鼠。田鼠是农耕时代庄稼丰收天敌之一,人们常常无能为力,而猫则扮演除害重要角色,因此人们是绝对不会吃猫。另外在李时珍本草纲目当中说,猫骨头、牙齿、皮毛都有一定医药作用。
那这有价值猫人们为什不愿意吃?据说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介绍过,说猫肉吃起来会有一股很酸涩的味道,并不符合我国人民追求的美食味道标准。既然如此,那自然吃猫肉的人就会变得比较少了。毕竟再怎么说,我国地大物博,明明拥有其他诸多适宜食用的食物,为何偏偏要忍着满心的厌恶之感非去吃猫肉呢?当然了,可能并非所有人都是通过《本草纲目》才知道这一常识的。但起码不吃的人多了,大家也便能猜出其中的缘故了。
另外猫咪相对于其他动物更加敏捷,而且猫咪嗅觉与听觉极为敏感。同时猫体型较小,几乎全都是瘦肉。古人以肥肉为尊,瘦肉是被排斥,所以冒着被猫抓伤风险,加上很久才能抓到一只猫,这个性价比很低。
因此虽然也有人尝试着吃过猫肉,但是猫肉确无法像其他动物肉一样被广泛食用。另外,猫这种动物一般是在夜间活动,是一种很灵性而神秘动物。
在民间一些故事当中,就有一些关于猫称,猫眼睛可以看透阴阳,还有什猫有九条命之类。古人生活年代没有什科学概念,大家都是迷信。这些猫有时还作为邪恶化身。
不说猫肉不好吃,即便是可以下口,古人也不敢万一被什邪恶惦记上就不好。猫被冠以可以通灵,古人视猫为神物,特别是黑猫,能够出入白天与黑夜,被视为出入阴阳的使者,而且猫咪叫声尖利,半夜听到猫叫毛骨悚然。
古代的猫生活在野外,自带神秘感,很多人吃过猫肉后,半夜听到猫叫声,会更觉得恐惧,仿佛自己触犯了神灵。
有人说猫肉是酸,但是听胆子大吃过猫肉朋友说,其实猫肉并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