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杠杆》电子课本+视频精讲+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
电子课本
视频讲解
知识点
第1节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3、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叫杠杆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4、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如: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2)费力杠杆:L1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图中杠杆受力F,图中能表示力F力臂的是()
A.OA段B.OB段C.OC段D.AB段
2.如图是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能正确表示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图是()
A.B.C.D.
3.如图所示,O点表示杠杆的支点,其中错误的是()
4.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力臂一定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C.杠杆一定是直的
D.使用杠杆时可以省力同时又省距离
5.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B.杠杆一定要有支点
C.力臂必须在杠杆上
D.力臂就是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A.20NB.4N
C.1.25N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支点两侧钩码都向右移动一格,杠杆仍平衡
B.在支点两边的钩码下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仍平衡
C.将支点左边加上二个钩码,右边加上一个钩码,杠杆仍平衡
D.将支点左边的钩码向左移动两格,将支点右侧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杠杆仍平衡
8.如图所示,一根直硬棒被细绳系在O点吊起.A处挂一实心金属块甲,B处挂一石块乙时恰好能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计硬棒与悬挂的细绳质量,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甲的质量和密度都比乙大
B.O点绳子拉力一定等于甲、乙重力之和
C.如果甲浸没在水中,硬棒会逆时针转动
D.如果甲浸没在水中,要使硬棒水平平衡,可将乙向右移动
9.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那么每个砝码的重力为(g=10N/kg)()
A.0.09NB.0.9NC.9ND.0.45N
10.如图所示的工具在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11.如图所示的常用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筷子B.起瓶器
C.钢丝钳D.天平
12.使用杠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下列杠杆的使用能够省距离的是()
A.开瓶器B.镊子
C.钳子D.自行车手闸
13.各种剪刀都是一对杠杆,要剪开较硬的物体,图中最合适的是()
14.如图所示杠杆中,动力F的力臂是()
A.OAB.OCC.ACD.OB
15.中国人是使用筷子的专家,如图所示将AB这支筷子作为杠杆分析.O点为支点,食指指头对筷子上的M点的压力FM(垂直于筷子)是动力,食物对筷子上的N点的挤压力FN(垂直于筷子)是阻力,动力FM的力臂是()
A.OAB.OBC.OMD.ON
16.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天花板上,在其下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让木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动力臂逐渐变小B.阻力臂逐渐变大
C.动力F与动力臂乘积不变D.动力F逐渐变大
17.如图,O是杠杆的支点,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跟杠杆始终保持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则()
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杠杆始终是等力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
18.密度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CB是全尺长的1/3,当B端挂上5N的物体时,直尺的A端刚好没有翘起.如图,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A.2.5NB.5NC.10ND.无法确定
19.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可以看做是绕O点转动的杠杆.它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要想最省力应使F1沿着哪个方向()
A.由C指向FB.由C指向D
C.由C指向ED.由C指向O
20.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和操作图,乙图中在B点悬挂3个相同的钩码,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则需要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
B.在乙图中只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则此时杠杆可能是费力杠杆
C.在乙图中若只在D点挂3个相同的钩码,也可以让杠杆水平平衡
D.在乙图中为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D点施加力的方向由①位置到②位置的过程中,所需施加的拉力大小不变
二、填空题
21.如图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________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_________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22.拉杆式旅行箱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如图所示,使用时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箱和物品共重100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4倍,则抬起拉杆的力F为_________N.
23.如图所示,用手托起重物时,肱二头肌收缩带动前臂向上弯曲,前臂可以看作是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此杠杆的支点是图中的C点,假如托起6N的重物,请你根据图中所示,估算出手臂要用的力大约是_________N.
24.在一轻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不等的两个铁块M1、M2(M1>M2),调节两物体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平衡,则_________(填“M1”或“M2”)离支点较远些.然后将物体同时浸没在水中,杆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25.如图所示,三角支架ABC固定在客厅墙上,已知AB长40cm,AC长30cm,一花瓶正好放置在AB中点处.A处螺钉能承受的最大水平拉力为40N,为防止因A处螺钉松脱而支架绕C点倾翻,所放置花瓶的重力最大为_________N(支架重力不计).若花瓶的重力较大,放置时应尽量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墙壁可确保安全.
26.如图所示,AOB为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知AO=2OB.固定O点,使OB处于水平位置,此时B端挂一重为40N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至少需在A端施加F=_________N的力,在图上画出此时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
27.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救援队员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
(1)利用如图所示的钢丝钳,救援队员把钢筋剪断,钢丝钳是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使用撬棒,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所示,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________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________点.
28.在图中画出在A点施加最小力F的示意图和动力臂L.
29.如下图中ABO可看成杠杆,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
3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杠杆如图所示:
(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果在杠杆的A处(左第四格)挂3个相同的钩码,则在B处(右第二格)要挂________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才能仍然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果将A、B处的钩码都远离支点一个格,杠杆会向_________端下沉.(填“左”或“右”)
3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_________或匀速转动状态.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装置A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_________。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D.杠杆受力不平衡
(3)若用装置B进行实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N;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杠杆平衡时,动力F1的大小为2N,动力臂L1为0.5m,阻力臂L2为0.1m,求阻力F2的大小.
33.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杠杆长0.4米,在它的中点B处挂一重30牛的物体G.若在杠杆上A端施加竖直方向的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求F的大小为多少牛?
参考答案
一、1.C2.C3.D4.B5.B6.B7.D8.B9.B10.A11.A12.B
13.B14.A15.C16.C17.D18.C19.A20.B
二、21.B等臂22.省力2523.费力3624.M2能
25.60靠近26.20垂直于杆向下27.(1)省力(2)AC
28.如图所示29.如图所示
30.(2)6(3)右
31.(1)静止状态便于测量力臂(2)C(3)1.8变大
32.动力F1的大小为2N,动力臂L1为0.5m,阻力臂L2为0.1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阻力;
解得:,即阻力F2的大小为10N。
33.重力G的力臂:OB=OA=×0.2m=0.1m,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OA=G×OB,F×0.2m=30N×0.1m,F=1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