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折纸的魅力在于其无限的表达能力它与剪纸不同,没有增减,只变形态
日期:[2014-11-03]版次:[A17]版名:[发现广州]字体:【大中小】
●这是伟嘉在剪一只凤凰纸雕的尾巴,折纸讲究一张纸折成,不剪、不贴、不粘;但纸雕则要先把各种元素剪出来,再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组合粘贴。
由于我的美术功底比较好,毕业后我就专门做纸模。和折纸的不切割、不拼贴相比,纸模则要切割后,重新组合粘贴,组成自己想要的造型。两者都属于造型艺术,手法不同,所需材料相同。”
——叹为观纸工作室成员小玲
2008年7月的一天,“程序猿”伟嘉下班回到家,想在网上找一些有趣的玩意,偶然间浏览了一个国外折纸教程,被日本折纸大神们栩栩如生的作品震慑住,从此爱上折纸,一发不可收拾,进而发展到纸雕、纸模、衍纸等纸艺,并且还创立了“叹为观纸工作室”。
折纸是改变形态的艺术
记者是在伟嘉工作午休时,跟他聊起来的,“其实每个人小时候都或多或少接触过折纸,比如说千纸鹤、纸飞机这些,我还记得小时候用五分钱的纸币折了一只小青蛙呢。”伟嘉一边说着,一边从包里掏出一叠纸来,“但是现代折纸已经不是形似那么简单了,讲究的是神形兼备。我是从2008年开始接触现代折纸的,其实现代折纸已经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不仅仅关乎文化、艺术,它还与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解决折纸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数学之谜,也发展成为现代几何学的一个分支。”事实上,自从19世纪开始,折纸与自然科学走到一起后,就开始在西方成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工具,并应用于建筑设计等领域。
十几分钟后,一张普通的长条纸,在伟嘉手里变成了一个戴着头盔的钢铁侠,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工具,不剪、不切、不贴。“这也是折纸吸引我的所在,取材很方便。”为了说明现代折纸的特点,伟嘉拿起一只“老鹰”,过去翅膀的叠法宛如一般的纸飞机,现在则多了层次感,这种效果是通过“蛇腹折”,即一正一反的折法营造的。“立体折纸之所以能够立体,奥妙在于其可创造的角点;一张只有四个角的四方形纸,对半折叠一次,便有了六个角点,如此类推,越折越多,最后产生某种三维效果。”
有些地方要用到数据原理
折纸一定要是数学学霸伟嘉给予了否定,“折纸其实与数学的关系不是十分明显,不过在设计上有些地方还是会用到数据原理,比如角的分布、折线与面的关系等。”伟嘉说折多了别人的作品之后,总觉得没什么成就感,于是就自己学着创作新产品,“做原创首先要对原创的主体有一定的认识或者研究,要知道如何去抽象、概括该主体的轮廓,同时从又要尽量去还原主体的特征。”
2013年秋天,日本东京御茶水折纸会馆馆长小林一夫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找到伟嘉他们,邀请他们把作品送去日本东京折纸博物馆参展,“当时送去的作品有五件,其中就包括这尊关羽。另外的四个作品是折友陈晓的嫦娥、洛神以及张驰的仙鹤、山海经人物刑天。”
展览结束后,东京折纸博物馆非常喜欢这几件作品,决定将其全部收藏在该馆,“‘现代折纸之父’吉泽章就是日本人,而且日本折纸历史悠久,能被日本博物馆收藏,我们既感意外又觉得很有成就感。”
通过折纸启发儿童创造力
“纸艺的魅力就在于其无限的表达能力,需要好的创意,而多样的表达手法更凸显出纸艺的包罗万象。”伟嘉说,2010年11月起,工作室联合国内多位原创折纸爱好者策划制作了一系列中国原创的现代折纸教程,并联络出版社发行,该书还在编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