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人隐私不值钱?国内App拿隐私有多丧心病狂
的确,国内的隐私泄露问题无比严峻,特别是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各家互联网厂商大显神通,令人惊叹于一个个表面光鲜的正规企业原来竟能有如此吃相。特别是在安卓平台上,App们对用户隐私的拿取可谓是丧心病狂。这具体表现在哪里?这就来看看吧。
同一个App,国内版竟要求更多权限
在国内随便找一个App安装,你往往会碰到长得令人头疼的权限申请列表,这点相信大家在日常使用中早已经深有体会。但是,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这种现象往往是国内版本的App特有的。同一个App,国际版本所申请的权限,很多时候要比国内版的要更加干净!
对比两个版本的官方吃鸡,可以发现很多涉及隐私的权限申请,在国际版本都没有出现。例如,国内的《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会申请GPS定位,会申请修改系统配置,会申请开机启动,这些权限在国际的《PUBGMOBILE》都是没有申请的。
此种现象是否国产App独有?并非如此。一些来自国外的App,国际版本同样要比中国版所申请的权限要更少。例如亚马逊官方商城的App,在GooglePlay上架的版本申请了21个权限,而在中国发行的版本却足足申请了41个权限之多。
为何同一个App,国内版会要求更多权限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国际版本的App能够调用Google服务框架去实现推送、记录等功能,而国内App却没有这个条件——GooglePlay服务和国内是绝缘的,为了实现类似功能,国内App只能利用一些第三方API,而这些API通常需要App申请额外的权限才能接入。又例如,GooglePlay的隐私政策虽然宽松,但还是存在的,而国内基本就没这回事。
你有权限管理系统?不给权限不许用
安卓在近年来也是越来越注重隐私和安全的问题,目前就算是原生版本的安卓系统,也已经加入了大家喜闻乐见的权限管理系统。利用系统的权限管理系统,用户可以控制某个App是否能够使用某项权限,而在之前,使用某个App必须全盘接受该App所申请的所有权限。权限控制系统普及有,有用户感叹道,这下终于不必被App强奸了,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权限管理方面,国内的App们上演了一出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的确可以禁止某些国产App申请某项权限,但这样做后,该App可能就直接拒绝打开了。没错,就算有权限管理系统,你不接受该App的权限申请,就算你装上了这App也压根没法用。App往往会给出一个看似理直气壮的理由,例如某权限是功能实现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了该权限App可以拒绝运行等等。然而,这理由是否站得住脚呢?
按照常理,App调用某个权限,应该发生于激活涉及该权限的功能之时。但是,很多国内App在开启应用的同时,就会检查权限是否健全。例如,开启了某个App,还未点开二维码扫描,就已经弹出摄像头权限的申请框了。正是这种滥用权限的现象,令App得以绑架用户必须赋予某某权限,让权限管理系统形同虚设。
幸运的是,现在已经越来越少App使用此种策略了。如果想要彻底防范这样的情况,恐怕用户必须得折腾一个能够赋予App假权限的管理系统,Xposed框架中就有类似的工具。不过,这样的折腾方法始终门槛太高,如果一个App决心不给权限不许用,恐怕大部分用户还是得咽下权限捆绑的大礼包。
这些App国内很流行,但你可知有多大的隐私风险
例如,这次官媒点名的WiFi万能钥匙,就是很多国人的装机必备。官媒认为,WiFi万能钥匙会泄漏WiFi密码等重要隐私,甚至会泄露国家机密。随后,WiFi万能钥匙官方对此事进行了回应,称官媒的报道剪辑中带有山寨品的内容,WiFi万能钥匙一直注重对密码的保护。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这类App天生就是隐私泄漏的温床。
总结
中国人是否真的对隐私不敏感?种种例子表明,这的确是真的。尽管国内也有很多用户对目前的隐私状况感到痛心疾首,但更多的人并不关心App索取了多少个权限,并不关心某个功能是否存在什么风险,只要软件应用能工作就行。而关于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也迟迟未完善或者有力执行,此情此景下,国人的隐私显得额外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