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范养宠领域,深圳市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前列,这也提醒我们,养宠物不仅是私人的娱乐活动,而且要对宠物和他人的安全负责。对于这方面,很多其他国家都有更为详尽的规定,留学海外的学生们如果想要“毛绒绒”的陪伴,还要多加注意。
Part01
宠物芯片——新时代的电子项圈
不管是在影视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常常见到猫猫狗狗脖子上戴着项圈,它们颈下的牌子不仅为了装饰,通常也写着宠物的名字或其他信息,项圈也代表这些“毛绒绒”们不是无主的小动物,而是家养的人类伙伴。这不仅意味着它们是某个人的财产,而且表示主人应当对它们负责。
现在,电子芯片则充当了“隐形项圈”的角色,并将在宠物管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英国、以色列、新西兰等国法律强制要求犬只必须植入芯片;澳大利亚要求猫狗必须在出生后的12周内植入芯片;日本在2019年6月颁布法案,明确规定猫狗需义务植入芯片。
我国海关在2019年宣布宠物入境时宠物身上必须带有正规的电子宠物芯片,国内为自家宠物注射芯片的养宠人士也越来越多,除近期颁布条例的深圳外,北京、上海等地也在推进宠物芯片注射工作,在办理证明或注射疫苗时提供这项服务。
宠物芯片无需电池,依靠识别器发出的信号产生感应电流,能将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发送出去,是一种利用无源射频识别和微功耗集成技术,经过特殊封装工艺而制成的微型电子芯片。通常它会带有由FCI(世界畜犬联盟)、CKU(中爱联合纯种犬文化发展中心)等权威机构鉴定的全球唯一编码,扫描即可获取信息,一宠一芯,是宠物唯一的“电子身份证”。
芯片中包含宠物的血统、出生、健康记录、以往病史、宠主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扫描仪扫描即可获得。一方面,它能够防止宠物丢失,方便宠物医疗,另一方面也为出入境提供了方便。
除此之外,注射芯片也大大提升了宠物和流浪动物管理的效率,方便管理机构监控当地宠物数量,尽可能减少宠物因主人弃养变成流浪动物,从而危害城市生态的情况。
Part02
陪伴你留学时光的宠物
请为它们负责
在留学生活中,为了排遣寂寞,很多人都会选择养猫猫狗狗作为自己生活的伙伴,国外更好的动物福利和更严格的养宠规定给饲养宠物带去了不少便利,也让人们在与动物相处时多了不少规则。
在美国,法律对流浪动物的管控相当严格,针对家养动物和流浪动物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比如,养狗需要申请并登记,如果狗跑到街上或擅自跑进别人家院内,会被警察“逮捕”,在一定时限内主人必须前去认领,如果超过时限,警察局会自行处理动物;在澳大利亚,遗弃家养动物是违法行为,收留站会收容那些无家可归的动物。如果人们想要去收留站领养宠物,需要提前预约并排队,才能收获自己心仪的爱宠。此外,领养也并不是免费的。
在公共秩序方面,很多国家也针对主人的职责做出了规定。如美国规定犬类咬伤他人后留置观察的费用需主人自理;芬兰规定,邻居应容忍他人宠物带来的适度吵闹和干扰,但如果狗对邻居造成很大干扰,将由住宅楼的委员会出面解决问题,且主人必须为宠物接种疫苗,如果发生伤人事件,犬只也可能被处理掉;意大利规定宠物有权享受最基本的权利,包括定期与同类进行交流,还有繁殖后代等要求;德国则更注重对宠物进行教育,包括服从训练、适应能力和伴侣训练等。
很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都规定,虐待、遗弃宠物是违法行为,特别是在宠物普遍注射芯片的年代,主人的信息也相对更容易找到,留学生如想在国外饲养宠物,就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不要因一时心血来潮选择宠物,更不要随意弃养、恶待它们。
在野生动物种类丰富的澳大利亚,动物福利法则从家禽、家畜、宠物、水生动物、野生动物到动物饲养、动物展示、动物运输、使用动物工作、制造动物产品、动物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即便是澳洲随处可见的各种鸟类如鹦鹉、信鸽,或者家庭饲养的鱼类、猫狗等宠物,无论有意无意,一旦伤害它们,便很可能触犯当地法律。
从这些法律中我们也能看出,饲养宠物不仅要对这些小生命负责,也要对社会和他人负责,对人来说这些“毛绒绒”或许只是生活的调剂,但它们也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而且要在社会中扮演某些角色,只有负责任的养宠心态,才能让自己和宠物都能开心地生活。
Part03
宠物出入境多查阅规定
被人们视为家人和伙伴的宠物们,不管怎么说也都是动物,而世界各国对活体生物入境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无论是把学生时期的宠物带回国,还是将宠物带出国定居,都得办理不少手续。
2019年,我国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携带宠物入境检疫监管工作的公告》(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对携带活体动物入境作出了明确规定。目前,携带入境的活动物仅限猫狗,并且每人每次限带1只。而且携带人需要出具有效检疫证书和狂犬病疫苗接种证书,宠物要配有电子芯片;携带入境的宠物要海关指定的隔离场隔离检疫30天。如果宠物满足来自指定国家,现场检疫合格等要求,也可以免于隔离检疫。
美国和加拿大规定宠物必须具有健康证书(需在离境前48小时内由兽医签发),犬类需要有狂犬疫苗注射证明,还要有从本国登记注册宠物的有关部门领取有效的出境证书,证书上要写明在过去两年里,该宠物居住地无传染病流行。
澳大利亚对活体动物入境规定非常严格,除来自新西兰的宠物可不经检测入境外,来自其他任何国家的宠物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监测手续,且仅限猫狗,鸟类与兔子只能由新西兰入境;中国大陆地区由于不属于可直接入境地区,因此前往澳大利亚留学的同学们如果想带家中宠物入境,需要经由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转接。
具体来说,宠物入境澳大利亚需要官方兽医证书,狂犬病疫苗有效性监测(在入境前提前至少180天送检),其他疫苗及病毒监测(包括内外驱虫等),宠物需要植入芯片;在入境前5天内由兽医进行临床检查并填写健康证明;入境的狗狗们还会被隔离10天。
日本和韩国的宠物入境手续则相对简单,日本要求猫狗植入芯片并拥有兽医证明,注射狂犬病疫苗并进行抗体检测(需提前180天进行,检测后两年内入境),入境前至少提前10天申报,抵达日本后,日本海关会对宠物留置检查,通常在12小时内完成;韩国则只需猫狗植入微型芯片,并携带健康证书,在狂犬病疫苗注射满21天后进行体检,注射狂犬疫苗后进行狂犬病抗体检测。
其他国家的航空公司也都有类似规定。一般来说,被允许携带的宠物必须全程待在规定大小和重量的笼子里,除此之外,各家航司的规矩也不尽相同。如美联航允许猫狗、兔子和鸟类上机,而加拿大航空、法国航空等只允许乘客随身携带猫狗,英国航空则只让工作犬(如导盲犬和陪伴犬)进入客舱。而且,几乎所有航空公司都对宠物的体重有所限制(有时工作犬除外)。总之,要让宠物平安出入境,还真是件费时又费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