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之殇摄影师揭秘亚洲野生动物贸易链(组图)

美国摄影记者梁永光的老家是广东,在他记忆里,小时候去唐人街参加婚礼,一定要喝完鱼翅羹才算圆满。亚洲人对野生动物的“偏好”令梁永光感觉震撼。从2005年开始,历时4年,他跟拍亚洲野生动物贸易,其中6幅作品获得英国野生动物摄影年赛“摄影记者组”冠军。在采访中,梁永光告诉《外滩画报》,他的拍摄,“不是为展现残忍,而是展示亚洲人与动物相处日常状态。”

图/MarkLeong图片提供/VeoliaEnvironnementWildlifePhot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群岛的兰都,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附近,有一处常年散发臭味的简陋作坊。一推开门,十多条犹如成年男子大腿粗细的蟒蛇冲入眼帘,挤挤挨挨地用麻绳吊起。在它们下方,还摆放着一麻袋一麻袋新运送来的蟒蛇与蜥蜴。

每条被吊起的蟒蛇都张开大嘴,却无力动弹。在它们被吊起之前,头部或脊椎骨的要害,已经被工人用棍子打断,全都断了气。工人将蟒蛇的嘴巴掰开,往里面灌水,再用充气泵往蟒蛇肚子里充气。很快,蛇皮已惊人地膨胀起来,面积一下子伸展了好几倍。被灌完水和空气的蟒蛇,已经完全没有了蛇类动物应有的轻盈灵动,它们大腹便便,更像是巨型海马。阳光照射进来,将黄底黑斑的网纹蛇皮照得华贵、鲜亮。

此时,残忍的蟒蛇屠杀才刚刚开始。

屠夫们用尖刀将蟒蛇开膛破肚,麻利地取出五脏六腑,接着双手往两边一剥,再上下一拉,一张完整蛇皮到手。

只要是熟人介绍,当地人并不排斥陌生人来参观它们的蟒蛇屠场,相反,他们告诉梁永光,这只是他们日常的工作而已。

在这个简陋作坊里诞生的一条条蟒蛇皮被中间商收购,被制作成名牌手袋、皮带以及靴子。此时的价格,已经翻了数十番。

因为这些贸易的繁盛,近年来,野生蟒蛇数量越来越少,已经被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协定名单。但这些都没能阻止捕猎者继续在森林里设置陷阱,蟒蛇“作坊”继续剥取蛇皮。

2007年2月,美国摄影师梁永光(MarkLeong)走进了这样一个蟒蛇屠场,拍下屠夫正一丝不苟“工作”的照片。而这张照片只是他“亚洲野生动物贸易”系列照片中的一小部分。2005年起,梁永光历时4年,通过各类渠道和环保NGO的帮助,一共拍摄了包括中国桂林熊虎山庄、印度尼西亚鲨鱼工厂、屠蛇作坊、越南黑熊取胆基地等100余种野生动物贸易照片。

“在很多亚洲人的心中,‘它们只是动物而已’。这是目前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的最大的困难。”11月3日,梁永光在北京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总结说。

这些照片被刊登在今年1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10月25日,梁永光获选“2010年环境与野生动物摄影年赛”(VeoliaEnvironnementWildlifePhotographeroftheYear)“摄影记者组”冠军,得奖的照片共6张。该大奖由英国BBC《野生动物》杂志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自1964年创办以来,已成为世界野生动物摄影领域的顶尖赛事。今年,该大奖首次设立“摄影记者组”项目奖。

美籍华裔眼中的“动物贸易”

2005年,梁永光在接到美国《国家地理》有关“亚洲动物贸易链”的拍摄请求后,十分诧异。在此之前,他专注于拍摄记录中国社会生活的纪录片,出版过英文摄影照片集ChinaObscura。唯一与“动物”有关的一次拍摄任务,是2004年《国家地理》邀请他拍摄了一些中国恐龙化石的片子。

梁永光分析说,《国家地理》之所以选择他,可能与他特殊的生长背景有关。他是第五代美籍华裔,祖辈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迁居美国。梁永光在硅谷出生长大,199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视觉艺术与摄影专业。1988年,梁永光第一次来中国旅游,从此开始以西方记者的视角,拍摄亚洲题材纪实作品。目前,梁永光长期居住在中国,他的摄影作品经常出现在《时代》、《新闻周刊》和《纽约客》等国际主流媒体上。

相比布朗,梁永光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他有着亚洲人的黄肤色。在除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拍摄野生动物贸易照片时,他告诉别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喜欢动物的中国游客。此外,梁永光本人也曾亲身经历亚洲人对野生动物的“偏好”。“我的老家来自广东。在我小时候,父母带我去旧金山唐人街参加婚礼,他们逼我把鱼翅羹喝完,这样才圆满。”

梁永光打算拍一系列反映“人与动物互动”关系的作品。他与许多大型国际NGO取得联系,包括野生动物保护学会(WCS)、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TRAFFIC)等。“我的作品,不是想展现残忍,而是展示亚洲人与动物相处时最日常的状态。”

他说,对于大部分西方人来说,乌龟肉、鲨鱼鳍和象牙都是很陌生的东西,他们不相信这中间存在贸易;而大部分亚洲人却对这些习以为常。梁永光要捕捉的,就是这样的画面。

有一次,行走在雅加达花鸟市场,他看见被装在竹管里的蟋蟀,以及从野外捕获来当宠物的斑点林鸮和花冠皱盔犀鸟。那家花鸟市场禁止游客拍照。梁永光听当地警察说,前不久,卖家发现一个疑似记者的人,当场把他的相机摔个粉碎。在与卖家交流时,梁永光让自己尽量显得涉世未深,且好奇心十足。他对着一只背上有褐色条纹、尾巴极端,如同“小熊猫”般可爱的小动物仔细端详,睁大眼睛问:“这个是猴子还是老鼠?”

“是蜂猴。”卖家回答。

“哇,蜂猴,酷!我能带一只回旧金山吗?或者,至少让我给它拍个照片,行吗?你们这里还有老虎幼仔吗?”

一回生,二回熟。梁永光“无侵略性”的游客形象深入人心,逐渐赢得卖家信任。有一天,一位卖家主动找上他。

“年轻人,想不想看我给猴子拔牙?”一个宠物猴卖家说。

说完,那人一手捏住长尾猕猴的头,固定住,另一手拿起老虎钳,迅速将它满嘴小如米粒的尖齿切掉。长尾猕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红色名录》,但在雅加达的花鸟市场却作为一般的宠物,20美元一只,宠物卖家需切掉猕猴的尖牙,以免咬伤人。

“拍摄这张照片时,我感觉自己的牙齿正被切掉,碾碎,满嘴血淋淋。”梁永光回忆说。

THE END
1.国泰君安:宠物经济蓬勃国产宠物品牌弯道超车证券时报网讯,国泰君安研报指出,我国宠物产业发展相对欧美等国较晚,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1)宠物行业蓬勃发展,年轻宠物主是推动群体。情感需求驱动,年轻人养宠比例提升,往后看宠物数量有持续增长空间。宠物业态从最早的宠物食品开始,逐步丰富,开始呈现“拟人化”的趋势,推动单只宠物消费增长。宠物数量增长和单只消费...http://www.stcn.com/article/detail/1412039.html
2.国泰君安:宠物经济蓬勃国产宠物品牌弯道超车凤凰网财经国泰君安研报指出,我国宠物产业发展相对欧美等国较晚,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1)宠物行业蓬勃发展,年轻宠物主是推动群体。情感需求驱动,年轻人养宠比例提升,往后看宠物数量有持续增长空间。宠物业态从最早的宠物食品开始,逐步丰富,开始呈现“拟人化”的趋势,推动单只宠物消费增长。宠物数量增长和单只消费增长共同推动...https://finance.ifeng.com/c/8eUriLckzFD
1.那些跨界到宠物赛道的巨头们,混的咋样了?澎湃号·湃客得益于人们对宠物价值的进一步认可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我国宠物市场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5928亿元,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1500亿元。 向好的市场趋势使得各大巨头纷纷跨界布局宠物赛道,试图在这个充满潜力的领域分得一杯羹。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30446
2.宠业年度大会将至,宠物经济持续扩容,这些概念股频获调研2024年TOPS中国宠业年度大会将于12月17日至19日在江苏苏州举办。 财联社11月12日讯(编辑 梓隆),据近日报道,2024年TOPS中国宠业年度大会将于12月17日至19日在江苏苏州举办。据悉,会议包含11场高端活动、1场跨年演说、1场尾牙晚宴,预计吸引超过3500名宠物公司决策者和商家到会,此外,大会将新增“小宠异宠板块”。https://www.cls.cn/detail/1855542
3.猫盲盒猫奶茶猫汉服...喵星人正在统治地球千亿猫经济观察...据统计,美国家庭养猫接近一亿只,为全球最高;在养狗文化悠久的英国,宠物猫的数量已在几年前超过家犬;在不喜猫的澳洲,养猫家庭如今占据了宠物市场的五分之一。 更不消说在文化、经济和人口结构上都与日本有一定共性的中国,猫经济正在以前所有的速度崛起。 https://news.hexun.com/2021-01-18/202850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