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深圳发生了一起自杀事件:
一个13岁的男孩,因为寒假作业没有写完,心理压力太多,最后选择了跳楼自杀。
开学第一天,男生因寒假作业没有写完,被班主任要求回到家写作业,老师说作业没写完不准上学。
第二天,男生佯装身体不适,让妈妈帮忙请假,实际是在家里补作业;
第三天,男生到了学校,却被老师叫回家补作业;
第四天的时候,也许是作业落下得太多,一天补不完,导致男生心理压力过大,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13岁多么好的年纪,却因为作业没写完自杀了。
这不由得让人唏嘘,中国孩子真是对生命太不珍惜了,太缺乏生命教育了。
日本学者谷口雅春曾说,生命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最可怕的人,就是对生命没有敬畏。
不过父母都太现实了,不愿意去探讨这种没什么用的话题。
他们为了孩子努力着,就是想倾尽所有给他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事实却是,如果不给孩子做好生命教育,哪怕给他十套房,他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在生命教育缺席下长大的孩子,不仅对生命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更难把握好有限的生命。
生命教育不单单是让人能够珍惜生命,而是在活着的时候,能够活出生命的精彩,死的时候又能冷静地面对死亡。
说白了,生命教育的实质是幸福教育、人格教育,一个受过良好生命教育的人,通常都比别人都活得幸福。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显示,青少年轻生案例中,75%系学习压力大所致。对此,教育专家呼吁家长、老师、学校应回归教育的本质。
/缺乏生命教育,最易轻生/
缺乏生命教育的人,最易轻生,他们不仅轻自己的生,也不尊重别人的生命。
之前,就有新闻曝出,一群只有十五六岁的孩子,逼迫同学去卖淫。
结果,因为嫖客不满意,这群孩子就把同学一顿痛打,最后被打死后就肢解了。
当然,这种轻视是极端的,不常见,在孩子中里,最常见轻视就是校园暴力了。
随便在网上搜一搜,就能看到各种校园暴力:
重庆女生太邋遢被5同学围殴打成十级伤残;江西永新女生遭围殴1人被刑拘;四川一未成年女生被同龄人扒衣拍裸照;……
对别人生命轻视的人,不是理解不了别人的痛苦,而是根本就不在乎别人的痛苦,甚至还以此来自我满足。
轻视别人生命的人,也许,会因为被人教训一顿能变乖。
但对自己生命轻视的人,一旦轻视了,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16岁少年因姐姐不让玩手机,一气之下跳河自杀;8岁女孩因家长不让看电视,一气之下从21楼跳下身亡;10岁男孩因不愿写作业与父母吵架,直接爬上阳台要自杀。
小小年纪,就用轻生来解决问题,一方面是不懂事,另一方面不懂生命的宝贵。
因为不懂生命的宝贵,生命变成了可以任意丢弃的东西,可以用它来泄愤,可以用它来威胁,甚至可以用它来报复。
却从来没有想过,留着生命在,得有多少的可能性!
/缺乏生命教育,最易没有责任感/
在自传《流浪猫鲍勃》中,作者詹姆斯是一个瘾君子,每天游荡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垃圾桶里找吃的、睡在马路牙子上,只要一有钱立马就去买毒品吸。
就算有公益组织来帮他戒毒,詹姆斯也是趁工作人员不注意偷偷就溜走。
总之,对于詹姆斯来说,活着不过就是混日子而已,过一天算一天,改变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这就跟不少人的生活状态一样,没有责任感,不懂要对生命本身负责,只是浑浑噩噩过日子,把一生过成一天。
后来,詹姆斯的生活中出现了一只猫,当不得不开始照顾一个弱小的生命时,他的生活好像都有了寄托。
一点点,詹姆斯改变了,不再像过去一样做个行尸走肉,他戒了毒、找了工作,最后,还写把与猫的故事写成了书。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终究会死,知道人生是何其的短暂,只有短短几十年说过就过。
即使如此,该宅还是宅,该浑浑噩噩还是浑浑噩噩。
在《稀缺》一书中,作者就发现,未来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太过于抽象的概念,不管未来发生多大的事情,都不会让今天的自己感到恐慌。
在电影《遗愿清单》中,男主就是因为被医生告知,还有最后三个月的寿命时,他才开始悔恨一生过得极其潦草。
缺乏生命教育的人,都在乐观高估未来,仗着自己年轻就可劲造,觉得离生命的尽头还太早。
可是,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谁也不知道。
关于生命的教育,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给孩子留下10套房产很难,但做好生命教育,让他能对生命有更多的感知,让自己过得更加幸福,其实一点都不难。
如何做好生命教育,我觉得这几点特别重要:
·赋予孩子生命的意义感
生命的意义听上去很虚,但它才会让人懂得珍惜活着的分分秒秒。
孩子实质上的进步确实重要,但不能为了提高他们的成绩,就剥夺大人眼中那些无意义的东西。
只要不影响学习、生活,多多鼓励他们多点无意义的事情吧!
·别给孩子挡住了所有风风雨雨
有的家长害怕孩子受挫,会替他遮挡很多风风雨雨,给他一个经过滤镜处理的世界。
也许,你是保护了孩子的纯真,但也让他少了感受真实世界的机会,放手让孩子在自己的江湖去闯荡吧。
你会发现,你孕育出来的生命,原来还有这么让你惊喜的一面。
·用巧妙的方式告诉死亡
不要惧怕告诉孩子死亡,你可以通过一种温和的方式去告诉他,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
从小就给他灌输生命短暂的概念,不要让他误以为每一天都可以拿来荒废。
推荐电影《寻梦环游记》,这真是用很可爱的方式告诉孩子,死亡的真相。
·如果可以,养只宠物吧
人只有在弱小面前,才会生出怜爱与同情。
可以给孩子养一只宠物,养宠物的过程会让孩子变得更有爱心、更有耐心,更加懂得珍惜别人的生命。
当然,如果条件受限,那就让他去养金鱼、花花草草也可以。
有人说,人生最常去的几个地方,一个是医院,另一个就是幼儿园。
在医院里感受生老病死,看看那里的众生们,有的头发花白还能陪着老伴做检查,有的年纪轻轻就已身患绝症。
在幼儿园里感受生命的鲜活,看看那些稚嫩的孩子们,他们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对世界充满的热情。
最后,送你们一句话,希望每个人都能把余生活得没有遗憾吧!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光阴而悔恨,也不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