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王制》中的燕飨之礼“一献之礼既毕,皆坐而饮酒,以至于醉,其牲用狗……”;
《周礼·天官冢宰》以及《周礼·天官·食医》中皆载“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而《礼记》中记载的周代宫廷佳肴“八珍”中的“肝膋”,则完全就是以狗肝为原料的。秦汉时期吃狗肉风气极普遍,张采亮《中国风俗史》中说汉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杰亦为之。”贾谊《盐铁论·散不足》提到,“今富者祈名岳,……中者南居当路,水上云台,屠杀羊狗……。”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七发》“※牛之腴,菜以蒲笋。肥狗之和,冒以山肤”等等。而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亦云“时人食狗亦与羊豕同,故哙专屠以卖之。”俗语“伏羊冬狗”(可俺们家所在的湖南长沙,说的是“冬羊伏狗”),即说狗肉宜在秋冬进食。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九月勿食犬,伤神”之说与元人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犬肉味咸……九月不宜食之,令人损神”义同。
1.狗肉不能和鲤鱼一起吃:鲤鱼气味甘平,利水下气。除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外,还有十几种游离氨基酸及组织蛋白酶。与狗肉同食,不仅二者营养功能不同,而且因为二者生化反应极为复杂,可能产生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所以不适合一起吃。
3.狗肉不能和大蒜一起吃:由于大蒜的挥发性物质可抑制胃液分泌,而狗肉性热,所以吃狗肉时若大量食用新鲜大蒜,可能会引起胃肠不适,也不利于狗肉的消化吸收,因此吃狗肉时不应大量食用新鲜大蒜,但若是狗肉炒大蒜、青蒜或蒜苗则无需顾忌。
4.孕妇禁食狗肉(民间说法)
亚洲:狗肉在东亚,如越南、泰国、印尼各地均有食用。在中国某些地区,又叫“香肉”或“地羊肉”。江苏省沛县的鼋汁狗肉是沛县最有名的传统特色食品。鼋汁狗肉呈酱红色,色泽鲜亮,味美醇香,肉质韧而不挺,烂而不腻,可谓色、香、味俱佳。沛县因此而成了古今闻名的“狗肉之乡”。但是中国南方等许多地方还继续食用狗肉的习惯。越南也保存这种习惯。
韩国:韩国至今仍有半数左右的人口仍食用狗肉,全国均食用狗肉,一年四季皆有人食用,但最常见的在夏天。
在韩国亦有声音反对食用狗的做法。还有不少韩国人不吃或不享受食狗肉,但认为其他人有权利食用狗肉。少数人士更希望在韩国和世界各地普及的狗肉菜肴。部份食狗肉人士希望在由日本和韩国共同主办的2002年世界杯推广和宣传食用狗肉,促使动物权利活动者和一些知名人士,如碧姬·芭杜作出谴责。食用狗肉的反对者认为韩国传统风味的狗肉菜肴做法要作出改善,如殴打和吊起犬只。
在夏天期间消耗的狗肉往往是用作烤、汤或炖菜。补身汤是最受欢迎的汤,辣味可平衡在夏天体内的热量。这被认为可平衡一个人的“气”或成为身体的重要能源,维持健康。19世纪的补身汤中狗肉用作与蔬菜,如葱和辣椒粉一同煮,有些人会使用鸡肉和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