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淡忘小鸟的离世,而是精心地为它举办了一场“葬礼”。当把小鸟小心翼翼地放在从家中拿出的,打着锔子的瓷盘中时,男孩明白了:这只小鸟是他最珍贵的朋友,所有的生命,也都是可贵的。
张连志馆长与领养的大熊猫
这个男孩就是如今的瓷房子博物馆馆长——张连志先生,而他也矢志不渝地延续着童年的梦想。
张连志馆长向天津动物园捐赠的长臂猿
这已经是继1992年领养的19只丹顶鹤,1994年的3只稀有白颊长臂猿后,馆长第三次向天津动物园无偿捐献稀有动物。之后又陆续从北京动物园领养了熊猫“永永”,“粤粤”。
2003年,张连志馆长领养的熊猫“寨寨”突然危在旦夕,馆长立刻亲自将“寨寨”送往医院急救并全程陪同,然天不遂人愿,最终抢救宣告失败。至今谈起这件事,馆长的眼里依然会泛起泪光。
当然,那也并不是一个终点,至今的二十八年里,张连志馆长从未停止领养保护动物以及向天津动物园捐款捐物的行动,馆长也被授予了天津动物园荣誉园长的称号。
张连志馆长与领养的白颊长臂猿
因为对稀有动物从未间断的关爱,张连志馆长获得了三个动物保护领域的世界第一:
世界上第一位获得世界和平宝鼎大奖的华人;
世界上第一位私人领养大熊猫的人;
世界上第一个向国家无偿捐献白颊长臂猿的人。
当看到自己和大熊猫的身影出现在央视时,馆长脸上充满了喜悦,这并不是洋洋得意的喜悦,而是动物保护这件事能引起全社会反响并吸引更多人加入进来的欣慰。
在张连志馆长最得意的作品“瓷房子”中,矗立着一口法器大缸。虽然本为宗教所用,但在瓷房子中却被潜移默化地认为是“许愿池”,每隔几日便会被游客所投钱币填满。钱币的去向也成了众人关心的重点。
实际上,缸内的钱币被张连志馆长尽数投入到了慈善事业。除了定期向残疾人朋友的捐款,其中一大部分都被捐献给了天津动物园,以作动物们的“生活费”。
瓷房子向天津动物园捐款
正如张连志馆长所说:“我们必须与其它生命共享我们的地球。”
在临近国际稀有动物保护日之时,张连志馆长特地前往天津动物园,探望那些他的“孩子们”,于是便有了开头视频中的一幕。
探望伊始,张连志馆长受到了天津市动物园园长张立敏及工作人员的亲切接待。
令人惊喜的是,二十年前馆长领养大熊猫所交付饲养的饲养员师傅也仍然在列。久别重逢,无限感慨。
饲养员师傅紧握张连志馆长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馆长首先探望了大熊猫“喜乐”,圆滚滚的身材很有“兰尼尔”的风范嘛
张连志馆长与大熊猫“喜乐”招手对话。
张连志馆长投喂“喜乐”最爱吃的苹果,这可是馆长特意带过去为“喜乐”准备的!
吃完苹果,再来点竹子,白白胖胖的才有点国宝的样子嘛~
最后来个家人合影吧,怎么感觉喜乐还在吃。。。
“看完“喜乐”,下一站是哪?”馆长已经顾不上乘坐摆渡车了,直接匆匆往下一个场馆走去。
路上偶遇了几只呆萌的羊驼,看见馆长后它们纷纷爬上栅栏,连一旁介绍的园长都十分惊讶,“平时它们根本不会这样呀,怎么今天这么激动?”看来馆长自带吸引小动物光环!
告别呆萌羊驼,张连志馆长来到了“猴山”。对上蹿下跳的小猴子,张连志馆长也是情有独钟,停下脚步贴着窗户看看害羞的“金刚”。
看到馆长过来急忙凑过来的小猴子仿佛在听着馆长的话。
“不要欺负其他小朋友,做一个快乐的小猴”,“好的,馆长!”
看到这只白颊长臂猿,馆长也是分外欣喜。
看着玻璃内的场景,馆长看得出了神,仿佛陷入了沉思。
或许是想起了二十几年前的那些可爱的小生灵们,也或许是对稀有动物保护深深的忧虑。
紧接着,馆长来到了羊驼散养区,在那里看到了可爱又呆萌的小羊和羊驼们。
看着围上来的羊驼们,馆长向工作人员要来食物,亲自喂了起来。
动物园之行告一段落,馆长仍恋恋不舍。
1992到2019年间,张连志馆长对稀有动物保护事业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与牠同行,以爱相随,这也是从小就扎根在馆长心中的梦想。他已经把这个梦想实践了二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