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剪发不洗头 广州有家理发店一开逾百年政法集装箱民主与法制网

为了让小客人乖乖理发,陈大亮想了各种法子:让孩子抱着小兔子、抱糖果盒,然而似乎没有奏效。

店里保留着一百多年前使用的剃头工具和开张后第一位客人剪下的头发。

“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民间要行剃头之事,并称之为“剃龙头”。在广州海珠区小洲村的一家理发老店,昨天,来理发的客人络绎不绝,不少市民专程从市区来此剪发。

在这家名为东方理发店的百年老店里,店主陈大亮从事这个行业已有40多年,是店内第四代传人。对于剪发这份手艺活,60岁的他既有自己的坚持,也有创新。他遵从只提供专业理发服务,洗发自便的原则,始终兢兢业业。不过,除了剪发,如今,他还卖起了地道的艇仔粥,招揽游人。

老店经营108年传到第四代仍宾客盈门

昨天正值二月初二龙抬头,在广州海珠区的小洲村内的东方理发店,短短一上午,就招待了20多名客人。不过,这家店却有着自己的“怪癖”。客人洗头自便、只给男士理发……凭着这样的“生存之道”,这家理发店竟经营了108年。

如今,理发店由店内的第四代传人、60岁的陈大亮打理。他告诉记者,理发店是1909年5月开业,当时小洲村十分兴旺,于是师祖决定在此开家理发店。“花了100个大洋,连理发椅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

在这家不过20、30平方米的小店,每个角落都散发着老广州的怀旧情调:马赛克地砖,老式铁质理发椅,几面墙上贴满了传统年画……但陈大亮坦言,这些老物件并非有意收集,而是随着岁月的积淀慢慢地保留下来。如今店里还保留着一百多年前使用的剃头推子,开张后第一位客人剪下的头发……

对于理发店坚持了百余年种种近乎执拗的“怪癖”,陈大亮解释,早期,几乎没有女性剪发,而且街坊剪发后习惯回家洗头,再加上自己的专业是理发,没有其他帮手,所以理发店只提供专业理发服务,洗头只能自便,女人也就少来了。“师傅教导我们,对顾客要始终如一,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坚持。”

对于不少理发师都头疼的如何帮小孩剪发,陈大亮却不在话下,“让孩子抱着小兔子、糖果盒,他们自然愿意坐定定剪发”。

活到老学到老老板谦称是“助理”还未出师

陈大亮既是这家理发店的老板,也是员工,他总是穿着一身红大褂、工装裤、黑皮鞋,在店内忙前忙后。他从16岁开始在这里工作,至今已经40多年了。不过,虽然是“老板”,但他特意在名片上注明自己是“助理”。“现在很多年轻理发师,工作没多久就自称资深,我却觉得我一直没出师,活到老学到老。每次有游客从门口经过,我也会看看他们的发型,偷师学习。”他还解释,之所以名为“助理”,是因老师傅教导,理发师就是帮人处理事情。有着这样的信念,陈大亮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一名理发师。每一次落刀,都利落干净。“头发可以体现出人的风度仪容,有时候老村民来理发,说随便剪剪就行,我不同意,一定要一丝不苟。”他说。

熟客

5年都跑来理发

因情怀也因匠心

为何在理发店遍地的今天,这家百年老店能够屹立不倒?一位在“二月二”这天来剪发的中年客人道出了其中的秘诀。

秦先生家住在广州大道南,昨天专程坐了近1小时的公交车来理发。他坦言,5年前他带着妻儿到小洲村游玩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家理发店,试了试陈师傅的手艺,没想到,赢得妻子盛赞。从此,他便决定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专属理发店”。

他说,百年老字号的招牌,不仅仅源于情怀,更重要的是陈师傅有自己的剪发理念。在这里剪发,陈师傅会根据不同人的职业、相貌、脸型来修剪,非常细致,每个人的发型都是千差万别的。“不像现在很多理发店,什么时髦就剪什么发型。”他说。

THE END
1.老物件之九十九剃头推子有一条歇后语很形象,叫“剃头挑子——一头热。”意思是说某件事的双方,一方热情主动,另一方却冷淡消极。剃头挑子,是上世纪几十年代以前农村专业理发师傅的工具挑子,一头是理发工具箱,剃头推子就是其中必备之物;另一头是简易的炉子,为烧热水洗头之用,岂不是“一头热”嘛。 http://m.bozhou.cn/pcarticle/111373
2.理发店推子价格图片品牌怎么样京东JD.COM是国内专业的理发店推子网上购物商城,提供理发店推子价格,报价,参数,评价,图片,品牌等信息.买理发店推子,上京东就购了.https://www.jd.com/chanpin/2251883.html
3.光头理发器哪个好?十大光头理发器产品好物推荐→MAIGOO知识奥克斯(AUX)剃头理发器电推子成人理发推子雕刻电推剪油头推剪剃头推子光头神器理发器刻痕修边工具X2高配 参考价格:88 奥克斯AUX 奥克斯(AUX)剃头理发器电动理发推子成人电推剪 光头神器剃头刀儿童剪发器婴儿电推子理发工具全套X1高配 参考价格:93.7 奥克斯AUX 奥克斯(AUX)油头推剪剃头理发器理发推子雕刻推】 剪电推子成...https://m.maigoo.com/goomai/272143.html
4.无名亦有名平凡亦不凡——“理发叔”赵元文一把梳子、一把剃头推子,这本该属于理发师的“装备”,却成为昌邑市龙池镇瓦城社区瓦东村赵元文老人的随身工具。年过七旬的赵元文坚持为群众义务理发50余年,服务群众上万人次。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走到哪里,就义务为群众理发到哪里。理发时,他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凭借着专业的理发技能和对公益活动的赤诚之心...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2845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