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生儿子险些被前夫以800元卖掉,从那以后李利娟不管见到谁家的孩子,都会抱在怀里。
1996年,李利娟开始收养第一个四川籍的孤儿。17年来,48个孩子走进李利娟的生活,喊她妈妈。如今,李利娟收养的48个孩子都上了户口,武安市民建福利爱心村已经注册。当地民政局也在尽全力支持李利娟的福利村。但因为政策上的限制,李利娟的48个孩子无法算作孤儿、她婉拒了至少200人的收养意愿。
1月9日11时30分许,记者来到武安市中兴路与南关街交口,李利娟爱心门市。志愿者李素果和李利娟的大姐李翠的正在为孩子准备午饭。“中午吃米饭、大锅菜。这不白菜、肉、豆腐、粉团、土豆都准备孩子。土豆有些冻了,得在油里炸一下。”
11时50分,23岁的阳阳开上车,去学校接弟弟妹妹回来吃饭。12时10分许,在武安市读小学的8个孩子回到门市。菜已经做熟、米饭也做好了。
李素果在盆里倒上热水,给孩子们洗手。李翠的把米饭和菜盛到碗里。孩子们围在炭火边开始吃饭。不一会,在钢厂打工的超子、在派出所工作的丹丹也来到门市,吃饭照顾弟弟妹妹们。
“还有4个孩子上幼儿园,中午不回来吃饭。”李素果说。每天早晨阳阳会开车将上学的弟弟妹妹送到学校,晚上接回,中午饭就在门市里吃。
李翠的排行老大,年长李利娟17岁,看着李利娟长大。“我这个妹妹淘气的很,就像个男孩子,上房爬树男孩子玩的她都玩。上学那会经常把男同学打哭了。”李翠的说。
对于李利娟的婚姻,李家人极力反对,甚至为此父母与她断绝关系。“那个男的吃喝赌,不是个过日子的人。”倔强的李利娟坚持自己的意见,可婚后前夫开始吸毒,赌博输光钱把儿子作为赌注也输给了别人。
“我们在武安通邯郸最后一班车上,见到了孩子。他坐在皮箱里,被放在座位中间。我妹子一下子就瘫在车上了。”李翠的说。
从那以后,李利娟性格大变。原本男孩性格的她,不管见到谁家的孩子,都抱在怀里,表现出强烈的母爱。
李利娟收养之路始于1996年,一个5岁的四川籍女孩。女孩的父亲矿难去世,母亲拿了赔偿款就将她丢在矿山,踪迹全无。自她收养第一个孤儿之后,便陆续有人将捡到的弃婴往她这送,也有狠心的父母直接将孩子扔到她家门口,还有徒步数百里前来投奔的。
42岁的李利娟,鬓角已是白发,但说话利索、思路清晰。李利娟说,她之所以17年一直坚持收养,除了儿子险些被卖掉的经历外,她认为她的命是孩子们从阎王爷手里夺回来的。
13年前,李利娟被抢劫,身上多处受伤,医生已经让家人把她送往太平间。那时,她收养的9个孩子,手拉着手把她围在中间,哭喊着“我妈妈没有死”。
就这样孩子哭喊累了,便趴在她的身上睡着了。3天3夜后,李利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李利娟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亲生骨肉。她收养的48个孩子里,只有10个是健康的。另外的38个孩子,不管多么严重的病情,她都没有放弃,没有一个孩子因病去世。
去年7月13日,当地派出所民警抱着一个女婴向李利娟寻求帮助。原来,7月8日才出生的小国娇,一降生就被父母遗弃。李利娟接过这名女婴时,她发着高烧,手臂变成了黑紫色,肚子肿得老高。
李利娟给她起名李国娇,随即被送往北京首都儿研所救治,住院期间院方曾10次下达病危通知书。今年1月9日,小国娇再次确诊胃穿孔,李利娟连夜将孩子送往河北省儿童医院。
2006年,李利娟被评为感动河北人物,赢得了“爱心妈妈”光荣称号。
说起兰考县袁厉害事件,侃侃而谈面带笑容的李利娟,顿时落泪。“我很伤心,几夜没有合眼。”
李利娟说,袁厉害收养孩子几十年,政府不是不知道。政府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出了事怎么能把责任推到一个多年有爱心的人身上呢。
李利娟收养的孩子小玉说:“我们出身没有选择的权利,长大了应该有选择和谁生活的权利。我们不是一个物件,我们是有感情的人。”
“弃婴被送往政府福利院就可以办理孤儿证,但我这里的孩子,只能算是弃婴。另外,政府福利院的孩子可以被收养,但在我这里我就不敢这么做。”李利娟说。
李利娟的武安市民建福利爱心村已经注册。李利娟说,她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办一所孤儿院,和她的孩子们在一起快乐地生活。
1月9日,武安市民政局副局长李景文接受了记者采访。
据李景文介绍,武安市成立了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下设福利部、救助站、老年公寓、12349平台。福利院从去年5月份开始运行至今,未收到一名孤儿。
李景文表示,民间孤儿收养是几十年的一个遗留问题。李利娟个人献爱心在收养孤儿,作为民政局必须全力帮助。但李也表示,民政局只能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支持。
李景文介绍,李利娟收养的40多个孩子都有了户口。2年前,武安市民政局给每个孩子都上了五保。今年正在办理低保,每个孩子将每月领到300元左右。
如果能认定为孤儿,政府将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孤儿的待遇对孩子的成长更为有利。但认定为孤儿必须出具父母双亡的证明。像李利娟收养的一些弃婴,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另外,根据规定收养孩子必须在政府的福利院中进行。李利娟申办的武安市民建福利爱心村,是一个民办非企业性质的机构,显然也不符合规定。
河南兰考七名孤儿不幸葬身大火后,个人或者民间机构救助流浪儿童、孤儿的问题再次凸显。
从事流浪儿童、弃婴收养工作21年的广州市福利院院长徐久就认为,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保障流浪儿童、弃婴的权益,也没有法律法规约束个人或者民间机构的收养行为,目前开放个人或者民间机构收养流浪儿童、弃婴,并不现实。
“广州市福利院目前收养了2100名流浪儿童和弃婴。”广州市福利院院长徐久说,“广州市政府、民政局对流浪儿童和弃婴的问题一直非常重视,每名儿童每月就有1180元的生活费补助,这还不包括学费、大病医疗等费用,这个补助在全国来说应该是比较高的了。”
徐久还告诉记者,从他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广州市内并没有个人或者民间机构收留流浪儿童或者弃婴的情况,“毕竟这是违法的行为,而且有关部门非常重视,一有发现这样的情况就会立即解决。”
徐久告诉记者,普通市民想要照顾流浪儿童或者弃婴,一般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收养,其特点是儿童的监护权会发生改变,要收养儿童,就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办理手续,儿童被领养后,其监护权由福利院变成领养孩子的家长。”徐久说。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寄养,特点就是儿童的监护权不会发生改变,监护权依据属于福利院。”
徐久告诉记者,目前广州市福利院大约有300名儿童被寄养在市内的各个家庭中,“孩子寄养之后,政府拨款给儿童每个月的生活费也会交到寄养家庭中,另外还会有400元的爱心补贴。”徐久说。
“为了保障儿童的权益和幸福,普通家庭要申请流浪儿童的寄养,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徐久说,普通家庭提出要求之后,福利院要严格审核和评估家庭环境,如果合适就会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家访,并对家长进行培训,把孩子领回家之后,还要通过2个月的融合期,最终才会和对方签订最终协议,寄养手续才算完成。
“开放个人或者民间组织收留流浪儿童、弃婴,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保障他们的权益。”广州市福利院院长徐久,在福利院工作已经21年,对于是否应该开放个人或者民间机构收留弃婴和孤儿,他认为难点在于如何保障这些儿童的权益。
“以广州市为例,目前福利院收养的2100名儿童中,超过95%是残障儿童,如果没有人专门照顾和看护,他们的基本生活是不能自理的,另外这些孩子成长过程中,还必须接受一定的治疗和辅导,让他们慢慢学会独立生活,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徐久告诉记者,“所以在我看来,照顾这些儿童,还是由政府亲自处理比较好,毕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有保障。”
“要开放民间收留流浪儿童、弃婴等,我认为有一步是必须要走的,就是要有一部关于保障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徐久表示,现在我们国家在保障儿童权益的法律只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另外还有一些关于“救助流浪儿童、弃婴”的文件和制度,但还是缺乏一部专门保障儿童权益的法律,这样对民间收养流浪儿童的行为没有约束,不能保障被收养儿童的利益。
“出台一部关于保障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或者说是‘儿童福利法’--有了法律法规保障儿童权益,那样再开放民间收养流浪儿童或者弃婴,可能会比较好,毕竟从法律上规范了收养人或者团体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对流浪儿童、弃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
在美国,收养是指将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固定由一对非亲生夫妇、或夫妇中的一位抚养的法律行为。
收养儿童分为国内和跨国两种。美国在收养问题上的法律包括:联邦法案,下分民族法、收养补助法、统令、家庭和健康许可法;国际法,下分海牙公约和跨国领养法;补充法律,包括印度儿童福利法案和洲际协定;此外,50个州也有相应的法律条例。
美国政府对领养非亲生子女的成年人采用监护机制。在2000美国财政年,美国共有150703名监护儿童被收养,而领养人多为他们的监护父母或亲生父母的亲属。1997年颁布《收养和安全家庭法案》后,美国的监护儿童收养数量几乎翻了一番。
美国的收养政策对收养人并无经济实力的要求,但必须确保被收养儿童心理不被压抑和扭曲。
收养前,申请的家庭需要接受背景调查。家庭调查由获得官方许可的“家庭调查机构”完成。另外,在收养前,收养人还须提交一份儿童收养推荐书。
家庭调查的目的,同样是为了确保被收养儿童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不会因为被收养而受到虐待。所以家庭调查意义重大。
家庭调查所涵盖的内容相当多:调查员亲自与预养父母对话,询问家庭情况,比如预养父母家庭的成员数;调查员还要对预养父母及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情感能力进行评估(家长一方有严重疾病,例如癌症的,则不具备收养资格);预养父母的财政状况也会被细致记录,比如收入、债务、消费,以及赡养家庭其他成员的费用(美国政府规定,预养父母收入水平比贫困线高出至少25%,或具有坚实的资产)。调查员还要对预养父母住房条件作细致描述。除此之外,预养父母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当照料的能力,也被记录在案。最后预养父母还需接受“照料收养儿童的能力”的综合评估。
除了面对面的询问,调查员还通过其他途径了解预养父母,比如调查他们及其家庭成员的儿童虐待纪录,是否滥用药物,是否有性虐待或家庭暴力记录(联邦调查局或警方出具证明),是否犯过罪(曾犯严重罪行的人没有资格收养儿童)。这些检查和调查项目针对预养父母家庭中的每个成员。调查结果被写在报告的显著位置。如果预养父母以前有拒绝收养的情况,或者不利收养的家庭调查报告,预养父母必须给出让人信服的解释。如果预养父母未能如实反映情况,收养申请将被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