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一些人抓住发展机遇成了有钱人。他们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有一些人开始了奢侈的生活。
中产阶级属于社会的中间阶级,这一阶级群体越壮大,说明一个社会越发达。因为无论是极其有钱的人还是极度贫穷的人在一个发达的国家都是比较少的,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中产阶级人数也在增多。中产阶级的衡量标准应该是什么?现如今我国有3320万户已经达标,可以看看自己又是否“够格”划入这一阶级。
一、不同的划分标准
中产阶级相对的是上层和下层阶级,上层阶级掌握着顶级的人脉和资源,中国的这部分富豪不少,但数量上比不上中产阶级。而下层阶级是指那部分生活较为拮据的人,这部分人也在逐渐减少。我国中产阶级的扩大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有钱人会越来越多。从对奢侈品的消费状况就可以看出来,现如今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中产人群是消费的主力军。
普遍认为一个国家要想振兴经济,通过消费拉动内需就需要依靠中产人群壮大。只要他们的消费能力得到释放,经济才能得到更好发展。中产阶级这个概念比较大,如何界定是一个问题。有社会学家认为,每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不同,居民的收入水平参差不齐,那么各个社会划定的中产阶级标准也会不一样。《福布斯》曾有一划分标准是关于中国中产阶级的定义,按照这一标准,年龄在25-45岁之间,年收入能达到1到6万美元的人,而且其学历也要在大学以上,而不单单是暴发户,满足这些条件的人会有许多。还有的标准认为收入在10.6万至22.9万之间就可以规定为是中产,《全球财富报告》中也认为,中国是全球拥有中产阶级最多的社会,有1.09亿人。
二、有待扩大的群体
中国的北京大学也有一项较为权威的社会调查,该标准认为到达到月收入4.5万以上,年薪50万。手上至少有150万以上流动资金,而且必须是一线城市无贷款能买房有买车的,才能够算中产。这个标准较为严格,能同时达到多项条件的人会比较少。之前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有一半以上人口成为新中产阶级,但按照这一标准,并没有那么容易达到预期。
各类标准众说纷纭,我们可以参照胡润研究院的说法,该划分标准相对合理。中国的新中产阶层其家庭生活状况、财富观等都有一个大致取向。胡润研究院的标准是资产要达到300万,中国有这么多家产的家庭大约有3320万户。胡润给中产阶级的定义是那些除去日常基本开销后仍有进行高消费或投资的能力。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要做到这一点,家庭的年收入需要在30万以上,就算是一般的城市也得有20万以上才行。以三口之家来算,平均年薪是10万左右。300万的资产加上有稳定的20到30万年收入,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算作是中产阶级家庭了。
一个人的年薪要有10万,那么月薪差不多是八千到九千,这在一些一线城市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从2019年起,个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而我国14亿人口中只有6000万人需要缴纳这部分税,这也意味着大多数人的月薪是在五千元以下的。能够做到中产阶级的首要保证就是年收入的情况,从实际上看,总体人数还是比较少的。中产阶级也不是光收入就能评定的,主要还是指那些能游刃有余的生活的人。一个中产家庭收入多,但同时也要负担许多,例如孩子的教育等日常开销不会少。房子和车子这些大的项目也需要不少钱支撑,所以有较强赚钱能力的人还得能长久维持住这个局面,才算得上是步入中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