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数量就达到5175万只,同比增长1.1%;近年来,因为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狗伤人”悲剧,时有发生。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
某社区召开会议,准备根据当地法规制定社区文明养狗公约,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某地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探索出“四五三”治村模式,真正实现了依制管人、依法治村。
健全以村党组织会议、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四会管村”的组织架构。村党组织会议重点对土地征用、救灾救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及全体村民切身利益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把关定向,村民(代表)会议行使决策权,村民委员会行使执行权,村务监督委员会行使监督权。
在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基础上,建立“五步议事”民主决策制度。村级重大事项经党组织走访调研提议、“两委”商议论证、党员大会合议会诊、上级部门审议把关、村民(代表)会议拍板后才能实施。在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工作的同时,不断拓宽民主监督新渠道,完善干部履职监督、“三务(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监督、村级账务监督的“三项监督”新体系,进一步激发了民主自治活力,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基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场所,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治理是否有效,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现和维护。
乡村治理∶"村里事"变"家家事":
某村大力推行乡村治理"院落自治"新模式,激活最基层管理"神经末梢",让村民变主角,形成了"人人有为、全村提升"的乡村治理浓厚氛围。
最近两年,"院落自治"已在该地区遍地开花。所在镇42个村推选产生了575名"院落长",召开院落会议100多场,大事小事交给群众讨论,让村民走上"决策席",许多难办的事儿变得容易办了,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乡村面貌也焕然一新。
近年来,S县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推动基层自治迈上新台阶的同时不断提升县域法治化水平。
★基层治理激活力
S县积极探索“多元共治”机制,推动县领导联系社区、街道班子成员挂点网格全覆盖,仅2023年上半年,县直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1052次,解决民生实事200余件。着力打造“网上议事厅”和“线下议事厅”,引导群众从“冷眼看”到“热心干”。结合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现状,引导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参与基层治理和社区服务,充分发挥“流动哨兵”的“移动探头”作用。以“法治教育普及”行动为抓手,成立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强化普法队伍建设,在社区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材料一目前我国粮食总产约为4.6亿吨,人均粮食370公斤,基本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粮食“卖难”的现象,但优质玉米、小麦等仍需要大量进口;农民反映,现在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而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却上不去,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城镇化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不断蚕食耕地面积,有的地方还造成了较严重的水体和土壤污染。个别地方政府忽视粮食生产、放松粮食安全的麻痹思想,也给粮食安全蒙上阴影。为此,必须树立科学的粮食安全观,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增强高效协同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粮食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在产业发展路径上,要加强粮食科技创新,开发引领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要求,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某地在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围绕“勤俭节约、环境整治、生态保护、文明创建”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让村民“既当村规民约的制定者,又当村规民约的执行者”。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组织,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律服务,引导村民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大力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教育引导村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等活动。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立心、铸魂育人的工作。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法治化轨道的呼声不断高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对爱国主义教育立法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法治化轨道发展历程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中央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初审,会后,法工委将草案印发中央有关部门、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代表和研究机构等征求意见,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习近平主席签署第十三号国家主席令。
2023年5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通知提出,要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抓好立法工作计划的执行。
通知提出,要坚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立法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推动新时代新征程立法工作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的目标任务,深入分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立法需求,坚持突出重点、急用先行,科学合理安排立法项目,更好服务保障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
通知提出,起草部门要认真履行起草工作职责,扎实做好调研论证、意见征集、风险评估等工作;按照立法工作计划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起草任务。要深入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要注重听取各方面意见,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要充分协商,涉及部门职责分工、行政许可、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政策的应当征得机构编制、审改、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同意。
作为我国首部流域性法律,长江保护法填补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流域立法方面的空白。长江保护法明确了中央各部门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职责,规定了严格、全面的政府管理责任,为长江流域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和绿色发展等提供了全方位法律保障。
【推荐1】我国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力也不足,反对食品浪费一直是人民群众心声。2021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这是我国首次针对食品浪费出台的专项立法。该法施行二年来取得积极成效,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推进反食品浪费法有待于持续有效落实。对此,有专家认为只要做好以下工作,就能实现这一目标。一是通过执行性立法,细化反食品浪费法中的原则性条款。二是加强执法能力和体系建设,精准执法。三是通过司法治理,打击人为破坏农田、庄稼等危害农业生产的行为。
该“云超市”自上线以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2023年荣获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司法创新案例奖。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该平台已经为数十万市民提供了法律服务,群众对法律咨询、公共法律服务的满意率达98%。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