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建筑学专业四年级课程|“现世桃花源”——中国传统理想生活空间的当代高层住区演绎设计

课程名称:“现世桃花源”——中国传统理想生活空间的当代高层住区演绎设计(MODERNPEACHBLOSSOMLAND:InterpretationofChineseTraditionalIdealDwellingSpaceintoModernHigh-riseResidence)

课题类型:东南大学建筑学四年级住区类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杨靖,傅文武

助教:周笑,陈伟(讲座)

参与学生:彭思翔、程司祺、郭玘玥、李小丫、吴芷婧、陈凯璐、肖敏荣、林志鹏、李甲源

特邀评委:

冷嘉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学院党委书记

丁沃沃,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胡振宇,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鲍莉,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

马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前期+中期)

张彧,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中期)

1课题背景

当代住区正面临诸多困境,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即在于标准化的居住空间固化了人们的生活模式,抹杀了人的多样性所带来的诸多可能。那么,如何让具有不同理想情致的人们重新实现理想的“诗意栖居”?

“桃花源”是中国传统理想生活空间最为典型的代表,它的强大生命力源于它从未让自身拘泥于某种特定的实体形式,而总是在世代的演变中根据人们新的需求呈现为新的理想形式,其中有无忧仙境、惬意田居、淡然出世、欢愉市井,甚至是浪漫情欲,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基于当下社会现实,同样能够创造出“现世桃花源”。

在不断演变的“桃花源”背后,存在着中国文化中恒常不变的“自然”空间范式,它强调自由理想,即理想空间总是针对特定群体的需求产生,它强调“中”之仪式,即需要采用自然的方式强化出空间的转换,它还强调“无”之永恒,即理想空间自身的叙事能力使其在实体消失时依旧具有生命力。以此为切入点,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展开“现世桃花源”的设计探索。

明·仇英《桃花源图》

该课题是2015年以来将住区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演绎相结合的又一次重要尝试。在国家发布限墅政策之前,我们主要展开了低层高密度住区的设计探讨,包括南京老城南“颜料坊”地块住区设计(2015,杨靖、诸葛净)、当代宋式建筑住区设计(2017,杨靖、胡石)、传承中国传统山居精神的山地住区“香泉别业”设计(2018,杨靖、傅文武)等;在此之后,课题转多高层居住建筑,传承演绎对象包括中国不同类型的传统民居(2020秋,杨靖)、中国传统园林建筑(2021秋,杨靖),直到本次的“桃花源”(2022秋,杨靖、傅文武)等等,这展现出我们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居住空间的深切努力,而这种探索也将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住区+中国文化”设计课题发展历程

2教学目标

3、课题要求学生对当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展开观察和解读,培养学生的社会洞察力,并通过当代人的理想住区设计,试图从设计角度为当代住宅发展的现代性困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本土文化之间的断裂)提供一定解答,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在“主题型”住区设计中,开展“研究+设计”的课题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课程概要

“桃源图”分析

2、人群定位与理想生活设想。根据自身兴趣,自由选择一个居住群体,作为“现世桃花源”的针对客群,通过简单的调研工作获取他们的理想需求,进而对住区所要承载的理想生活展开设想。本次设计基地面积控制在5公顷之内,容积率控制在2.5左右,能够最大限度地聚集这个城市或区域中有相应居住理想的人群;

3、空间操作与住区模式建构。根据理想生活设想,建构理想住区模式,思考以下问题:1)如何区分内外,如何联系内外;2)如何构造内部理想世界;3)如何建构私密空间(户型);4)如何处理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面;

4部分学生成果

1、动在廊庭:运动爱好者的“现世桃花源”

肖敏荣

图1-1方案整体效果图

人群定位:运动爱好者

方案设计: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在现有的住区中,运动受天气影响大、运动场地与居住空间距离过远、运动缺乏展示性而影响动力等问题深刻困扰着他们。肖同学针对运动爱好者的这些需求,通过住栋体量如同“金字塔”般的退台,巧妙地创造出了全天候的灰空间运动场地;同时,住栋采用围合的形式,使运动空间最大程度被看,从而增强运动空间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在建筑的立体方向上,结合建筑的结构和功能布局,组织了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以满足多样化的运动需求。建筑采用整体桁架结构,以保证下部灰空间运动场地无柱;建筑形态由于运动而变得丰富,而运动也使得建筑的消极走道空间成为了积极的使用空间。

小说梗概:由于脚部受伤心情郁闷的小优,在高空跑道散心时得到一位阿姨的安慰与鼓励;一场大雨的来袭让她准备回家,而建筑庇护之下的篮球场上依旧激战正酣;她在这场差距明显的比赛中受到了他们不服输精神的感染,于是决定去架空层的健身房做些康复。此时雨霁,天边一道彩虹贯彻长空……

图1-2人群分析及设计策略

图1-3首层平面图

图1-4户型平面图

图1-5剖透视图

图1-6场景叙事

2、共生:养宠人群的“现世桃花源”

彭思翔、程司祺

图2-1方案南北立面及低层立面效果图

人群定位:养宠人群及宠物爱好者

方案设计:现有的住区设计对于养宠人群来说有诸多不友好之处,包括公共空间缺乏人宠关系的考量进而导致邻里关系冲突、户型缺少对宠物的友好设计等等。在这个设计中,彭同学和程同学通过“方”和“圆”的要素来协调处理人与动物、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一个注重交流、强调全天候、宠物友好的住区综合体。户型包括犬之家、鸟之家和猫之家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的人和动物共处需求而展开相应的户型定制化设计。公共的全天候遛狗环道由悬吊结构完成,尽显自由与变化。

小说梗概:小八是条柯基犬,他在几天前随着主人搬家到这个新小区;在这里,他终于拥有了一个自己独属、且能与外面狗狗交流的空间。不过,他最开心的事,是每天遛弯总能遇见那只可爱的她。然而,今天是雨天。就在他望着窗户上雨水划过的道道曲线发呆时,主人带着项圈走来了……他不知道,此处欢愉,不论雨雪。

图2-2人群分析及设计策略

图2-3轴测分解图

图2-4标准层平面图

图2-5户型设计及室内效果图

图2-6场景叙事

3、“∞”:艺术爱好者的“现世桃花源”

郭玘玥、李小丫

图3-1内部公共空间效果图

人群定位:艺术爱好者及从业者

方案设计: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住区本身如何成为一个艺术品,如何能够承载多样的艺术形式,如何能够展示居住者自身的艺术修养,这些问题决定了住区所要呈现出的面貌。郭同学和李同学通过塑造起伏的大地景观,将整个首层开放,并叠加“∞”艺术长廊,形成一个艺术公园,并且妥善组织不同人流。四个住栋间的垂直交通被设置为立体公共空间,满足艺术工坊以及日常交流活动;而为了让艺术爱好者能将自己的想法更多地实现在户型中,整个户型设计通过“X”形组合,只确定服务空间位置,开放空间则能自由组合。户型立面就像一个个窗口,展示着户主个人的艺术想法。

图3-2人群选择及需求分析

图3-3方案生成及轴测分解图

图3-4可变户型设计

图3-5“∞”艺术长廊与场景叙事

4、叠翠寻花:园艺爱好者的“现世桃花源”

吴芷婧、陈凯璐

图4-1整体鸟瞰轴测效果图

人群定位:园艺爱好者,喜欢花草、热爱自然的人群

方案设计:对于园艺爱好者来说,住区本身应当就成为一个“秘密花园”。吴同学和陈同学用低层建筑的围合形成一个内部世界,通过体块的高低退台及曲折回绕,塑造出一条有趣的花园漫游路径。同时,住区中部的景观也采用了花园台地,两栋高层住宅也在高处局部退台,结合高层户型的阳台温室的设置,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立体花园。另外有意思的是,低层建筑的角部采用体块式退进,由大到小的洞口形成了暧昧的内外空间关系,营造出了“桃花源”般的神秘感。

小说梗概:小女孩在自家的入户庭院处收到了一朵十分特别的鲜花,她迫切地想要寻找到这朵花的种植者。她从自家的阳台温室四边眺望,又下到连续的台地花园寻找,在架空处的鲜花集市她与各个园主交流,却依旧没有得到有用的讯息。不过,她的心中已经得到了答案……她把这朵花插在自家阳台温室最醒目的位置,告诉他“我收到了”。

图4-2人群需求分析

图4-3方案生成

图4-4立体交通图与一、三层平面图

图4-5户型设计图

图4-6内部公共空间效果图

图4-7连续立面展开图

5、“车水阡陌”与“幻想之家”

另外,林志鹏同学为非遗传承人及非遗文化爱好者设计的住区“车水阡陌”,将城市的车水马龙与村落的“阡陌交通”在立体层次上组合起来,营造出一个悬浮于城市繁华氛围之上的静谧场所;而李甲源同学为二次元爱好者群体设计的“幻想之家”,采用颇具形式感的建筑体量和空间形式,以及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搭配,为二次元群体建构出一个舞台布景一般的富有戏剧冲突感的公共空间,而户型设计也采用手办展示功能柔化了公共与私密的界面,为二次元群体的互相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受篇幅所限,这两位同学的成果不再详细展示。

林志鹏的“车水阡陌”

李甲源的“幻想之家”

5后记

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一全新的教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从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简单认知,逐渐发展到更为广阔的历史视角,从而建立起了对“桃花源”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研究和设计相结合,共同去探讨中国住区未来发展的“主题化”的可能性。学生们最终呈现出来的设计以及图文表达令我们感到欣喜。

这一课题在中期答辩和最终答辩时,也受到了各位老师的一致认可;答辩评委从不同视角展开的点评,既为学生提供了诸多启发,也对这一全新课题的完善有所裨益。

答辩现场照片

6教学团队

傅文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及其当代演绎设计。

THE END
1.狗和猫的“妈妈”和“爸爸”真的在养育他们的宠物解决照顾宠物的差异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无子女成年人养育宠物的现象,我通过社交媒体发起了一项在线调查,寻求美国18岁以上养狗养猫者的回应。这项调查使用列克星敦宠物依恋量表,包括关于依恋和照顾行为的问题。我还开发了一系列问题,以探索人类对宠物的特定照顾行为(比如喂食、洗澡和训练),以及伴侣动物在家里有多少自主权...https://www.cdstm.cn/gallery/hycx/qyzx/202111/t20211127_1060375.html
2.宠物行业白皮书:我国养猫人群数超过养狗人群数【宠物行业白皮书:我国养猫人群数超过养狗人群数】你更喜欢狗还是猫?《2021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在所有宠物中,我国养猫和狗的人群数量占比均超过50%,且养猫人群数已超过养狗人群数。你养宠物了吗?养的啥?(央视财经 央视网) ?https://m.gmw.cn/2022-07/10/content_1303037798.htm
1.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某年度某机构关于中国宠物主人消费行为及倾向调查回收的10680份有效问卷显示:女性养宠者占58.1%,宠物主人为“80—90后”占79.5%。将宠物定义为“孩子”“亲人”“朋友”和“宠物”的分别为54.5%、33.4%、7.7%和3.2%。8.9%的人月开销在100元以内,49.4%的人开销在101至500元之间,而花费在501至1000元之间的达到25...https://www.yjbys.com/edu/gongwuyuankaoshi/250189.html
2.关于市场调研报告(15篇)宠物作为老人的陪伴,越来越常见了,那养宠物最多的人群是老年人吗?NO! 《报告》显示,养宠人群中,25—30岁养宠物的人最多,占养宠人群的37%,25岁以下的人占13%,31—35岁的占24%,36—45岁的占18%,45岁以上养宠物的人最少,只占8%。而从养宠物的人群受教育程度上来看,大学本科学历的宠物主最多,占39%,...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7106270.html
3.穷养?富养?放养?圈养?泉州宠物猫饲养调查从《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中的数据来看,养猫人数在逐年上升中,并且养猫人群的年龄也在逐渐降低。目前,“90后”(占养猫人群的45%)正逐渐替代“80后”(占养猫人群的32%)成为主力军。相信不久后,主力军也会转移到“00后”身上。 饲养猫的初衷,多是为了增添情趣、解压、缓解孤独。猫咪有陪伴功能,可以帮助现代人排...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2-03/09/content_7130832.htm
4.我国养猫人群数已超过养狗人群!千亿优质赛道持续扩容,当前渗透率不...近年来,我国养宠人士逐年增多。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1年我国饲养犬猫的人群数量达到6844万人,较2020年增加8.7%。截至2021年年末,养宠人群中养猫人群数占比59.5%,养狗人群数占比51.7%,养水族类占比8.3%,养爬行类宠物的占比为5.8%;啮齿类占比4.5%;鸟类占比3.6%。 https://stock.hexun.com/2022-07-11/206331016.html
5.我国一人户家庭超1.25亿户:成养宠主力,养猫人群超过养狗人群火热的市场,吸引不少企业入局,截至目前,国内“宠物”相关企业有180多万家,其中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为95.6万家,年度注册增速为103.3%。2022年以来已新增注册36.5万家相关企业。 中信证券研究部农林牧渔行业高级分析师彭家乐:中国宠物行业近12年复合增长率27%,2021年宠物数量1.12亿只,中国的人均养宠率不足10%。未来...https://www.cqcb.com/shishijingwei/2022-07-10/4951351_pc.html
6.大学生宿舍管理问题(精选十篇)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进入中国高校学习。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留学生层次的不断多元化,给我国高校留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而与此同时,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宿舍管理工作一直是各高校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高校大学生宿舍主要针对来自我国各省市区的学生,而留学生国际公寓...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7de1sd2.html
7.5900万中国家庭养宠物,据说养猫的人都年轻学历高根据狗民网发布的《2017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养宠家庭正在增加,今年已达到5912万,比较去年增长了2%,约达到了17%。在养宠用户中,养狗家庭比例最高,达到60%,养猫比例接近40%,为39.7%,养猫数量达3756万只。 2017年养宠家庭增长情况 中国养宠家庭正在增加,今年已达到5912万,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79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