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数量就达到5175万只,同比增长1.1%;近年来,因为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狗伤人”悲剧,时有发生。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
某社区召开会议,准备根据当地法规制定社区文明养狗公约,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推荐1】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设立的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同正在参加法律草案意见建议征询的社区居民代表亲切交流,首次指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等地设立首批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自此,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宣传等立法全过程、各环节,都通过立法联系点听取基层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6年多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联系点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从最初的4个增加到22个,涉及21个省(区、市),带动各地建成基层立法联系点4700余个。
某村原属边远落后贫困村。近年来,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村两委和全体村民齐心协力,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走在田间地头,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向农户家中,一栋栋清新别致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块块良田整齐有序,已脱贫摘帽的贫困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未来将发展何种产业,以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村民们畅所欲言:有人主张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药材种植;有人提出要发展生态旅游,建设观光采摘园;还有人说,应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打造绿色“菜篮子”基地……对此,村民老张说:“咱村民就不要争论了,我看直接让村委会定就行了。”
【推荐1】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材料一为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纲要,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各种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和论证会,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文件起草过程,开创了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首次“网络问策”,网友留言100多万条。县城的社区工作者、大山深处的村支书、毕业回乡创业的年轻人都提出了殷切的期盼……亿万人民共同参与、共同见证、共同推动,汇聚成新征程上的磅礴力量。今年,两会期间,充分发挥政协的作用,各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人大代表聚焦“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和实施,扎实履职尽责、集体行使权力,集体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获高票通过。
材料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是“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某校政治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本地基层治理的情况开展了调查。他们了解到,该地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的实现方式,已建立起“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工作机制,逐渐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局面。他们把了解到的情况汇集成下表,请你参与有关问题的讨论。
主体
责任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浙江省J市牢牢抓住数字乡村建设契机,针对村级事务参与少、村务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开发、推广“建村钉”平台。通过“钉上议事厅”,村民可随时随地就乡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实现“众人事众人议”;通过“财务钉”,村民可随时查看本村财务信息;通过“清廉钉”实现村级权力运行、干部履职情况“一舱可见”。目前,“建村钉”已成为村民离不了、村干部离不开、市镇村都需要的乡村智治平台。
作为全国首个“镇改市”,浙江省龙港市系统推进政府“大部门制”改革和基层治理模式改革,以基层治理扁平化、社区化、网格化、信息化“四化”集成改革为路径,坚持在机构层级上做减法、在社会服务上做加法,进一步做强社区、做实网格、做好服务,不断完善”市管社区、分片服务、智能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龙港将全市划分为32个大网格、103个网格,按照“一格多元、一员多岗”的管理要求,
整编部门下沉力量与社区所有人员入格,形成就近及时响应的网格运行机制,实现90%以上事项在网格一线解决,全市矛盾纠纷化解、消防安全管控、违章违建治理等有了新的明显成效。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的重要论述。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对全国人大组织法作出修改,将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推动从制度和实际运行上保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保障人民权益。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头系着基层群众,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截至2021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21个省(区、市)共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22个,带动各省、设区的市立法联系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截至202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就115部法律草案、年度立法计划等征求基层群众意见建议6700余条,法工委对这些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研究,许多好的意见建议被吸收采纳。
材料一找准前行航向,不负人民
材料二点击依法治国,网友支招
内蒙古网友152****1090:一些网络主播虚假宣传,希望国家加大力度规范、整治网络主播等职业,制定行业规范,使短视频平台成为合法合规的网络净地。
河南网友188**6055:司法机关必须严守司法公正的底线,将公正严格执法作为司法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正确行使司法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青海网友181***5865:建议各行政部门加强法律法规解释工作。引进法学研究专家,从基层执法实际发现不足,发现需要补足的漏点,同时提升系统内成员法治意识。
新疆网友151*球*1669:我是从事基层教育的一个工作者,希望小学阶段能有专门的法律课程,由专业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法律课程,将普法真正的从小抓起。
【推荐1】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的权益,伸张正义。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无”老年代步车上路、行人闯红灯、在人行道上停车、车窗抛物、乱扔垃圾、“飞线”给电动车充电……这些小微违法行为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以至于大家都以“小”视之,甚至见怪不怪。所谓小微违法行为,一般指情节轻微,不会即刻对他人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造成较大影响的违法行为。小微违法行为一方面看似不起眼,但带来的巨大治理成本和潜在风险却不容小觑;另一方面小过重罚因与大众法感严重悖离,经常引发众议。
治理小微违法,需要从“自律”开始。小微违法行为的产生,或因不懂法律的无知无畏,或因“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或因随波逐流的羊群效应,但归根结底,还是缺乏规则意识和守法意识。治理小微违法,需要更严格的“他律”。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一碗水端平,不搞“选择性执法”。另一方面,可借鉴有的基层法院设立专门法庭处理小微违法行为,高效率、低成本化解纠纷,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治理小微违法,需要更完善的法律体系。在制度设计层面,不妨对小微违法行为作出更为明确和有效的惩戒。面对小微违法行为,我们除了引导与教育,更可以通过法律与制度来规训。
为引导青年学子主动投身法治现代化实践,某校高三(1)班学生开展“法治现代化”的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了下面的案例:
2018年8月,赵某被一家公司聘为销售员。该公司与其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规定:赵某可以从产品销售利润中提取60%的提成,但是本人的病、伤、残、亡等均与企业无关。后来在一次外出公干中,由于交通事故,赵某负伤致残。赵某认为,这一合同是自己自愿订立的,只能自认倒霉。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